第四十五回 擊登聞斷明冤枉

關燈
! 李郎也隻做不聞,隻得長别。

    自此,将及半年。

    有個新還俗的僧人,叫做惠明,原是金山寺和尚,托媒來說,要娶婦人。

    父親作主,便嫁了他。

    前晚酒中說出,當年江媽媽時常送些花粉、胭脂,及藏僧鞋的事務,原來都是這和尚的奸謀,因此将小婦人夫妻拆散。

    後訴本地知縣做主,誰想他又央人情,不準呈詞。

    這段冤枉,全仗皇上審理。

    ”太祖聽了大怒,即喚殿前校尉,星馳拿促奸僧、江媽并本地知縣,同金山寺合寺僧衆到殿前鞠問。

    不一日,人犯齊到,一一都如婦人所言。

    登時,命将惠明淩遲處死;江媽主媒枭首。

    同寺内十二個僧人,坐知情罪杖責;知縣遏絕民情,收監究問;其餘寺僧,具發邊遠充軍;這婦人仍着原夫李郎領回,永為夫妻。

    判訖。

     暑往寒來,不覺又是孟冬天氣。

    太祖對徐達、常遇春說:“今日士卒訓練已精,資糧頗足,公等直率馬、步、舟師,一齊進取準東,先克淮安。

    順便攻泰州一帶,剪去士誠東北股肱之地。

    ”二将領名辭朝,擇日率兵二十萬,向淮東一路進發。

     且說士誠知朱軍攻取風聲,即召滿朝文武商議。

    恰有四子張虬向前奏說:“臣意金陵兵馬,本欲先取淮安,後攻泰州,我處不如遣舟師進薄淮安,次于範蔡港口,以疑彼師,使他進退兩難,彼此分勢,日久師老,不戰自退。

    ”士誠聽了,稱說有理。

    即令張虬帶領舟師,依計而行,一面又遣人馳赴泰州,令守将史彥忠,小心防守不表。

     且說太祖在金陵,探子報知士誠如此行兵信息,因作書谕徐達道: 賊兵駐紮範蔡,不敢陳于上流,分明是欲分我兵勢耳,非真有決機之謀也。

    宜遣廖永忠等,率舟師禦之。

    大軍切勿輕動,待他徘徊江上,聽其自老。

    乘其怠惰,攻之必克矣。

    泰州既克,則江北瓦解,不蔔可知。

     徐達接谕,即率兵馳赴,由淮安至泰州安營。

    泰州史彥忠早已知風,便對衆人商議說:“金陵兵勢浩大,若與對敵,必不得利。

    以我見識,城中糧饷甚多,隻宜固守。

    一面使人往姑蘇,求取救兵接應,方可迎敵。

    ”衆人都說:“元帥高見。

    ”史彥忠即修表,遣人往蘇州求救,調各将士固守城池。

    朱兵直抵城下,每日令人大叫罵戰,彥忠隻是堅閉不出。

    徐達傳令,在正南上七裡外安下大營。

    衆将都來議圍城攻擊之策。

    徐達說:“吾知此城極其堅固,而且兵多糧廣,以力攻之,必不易克,徒傷士卒之命。

    莫若乘機另生計較。

    ”因命衆将,每日遣小卒在城下百般毀罵,激他出戰。

    那史彥忠隻是在城堅守,不許一人出城,一連相持了半月。

    徐達見衆軍無事,即令馮勝帥所部軍馬一萬,進攻高郵去了;過有七八日,又命孫興祖領兵一萬,把守海安去訖;又對遇春、湯和、沐英、朱亮祖、郭英等說:“我想史彥忠乃東吳善守之将,不若乘此嚴冬,人将過歲,吾有方略在此。

    隻是事機要密,諸公幸勿漏洩。

    ”即向衆人耳旁說了幾句,如此,如此。

    衆将說:“元帥之計,甚妙。

    ”次日,徐達傳令:“諸軍在此,以客為家。

    今彥忠既不出戰,亦且聽其自然。

    目下已是除夜元旦,汝等自宜慶賀數日,以享韶華。

    ”說完,即在帳下設一個大宴會,齊集衆将,高歌暢飲,扮戲娛情,一連的熱鬧了七八日。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