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康茂才夜換橋梁
關燈
小
中
大
江心,我軍奮力追趕,破船十無一存,始為全勝。
”分撥已定,諸将各自聽令行事,不題。
卻說陳友諒親督元帥張定邊,及精銳二十萬,待到酉牌時候,都向金陵進發。
偃旗息鼓,倍道而行。
将及半夜,方到江東橋。
友諒便問:“橋是如何?”隻聽前哨報說:“是鐵石造成的。
”友諒驚說:“康玉分明說是木頭的,何故反是鐵石,可再探到前面還有木橋否?”那哨子上前探看良久,回報道:“此橋長二十步,盡是鐵石囗砌成,上前去探,更無木橋。
”友諒心疑,便自領兵,前行數百餘步,隻見營鼓頻敲。
友諒喜道:“此必茂才紮下營寨。
”即令張志雄領兵前往,密呼“老康”,以為内應。
誰想志雄前至寨口,隔栅遙望,營中并無一個士卒,止是懸羊駕犬、擊鼓如雷。
領兵急回阻住,備說前事,不可前往,必有伏兵在彼,勿堕奸計。
友諒大驚,說:“吾被茂才誘矣。
”下令急回兵北走,衆軍膽碎心驚,奔潰争先。
看官看到此想說:“若是陳友諒果有智量,且按兵不動,列陣以待,雖有伏兵,見如此強盛,也決不敢輕犯。
”誰知智不及此,隻是鼠竄狼奔,那裡擋得住。
此時正值暑熱,太祖穿着紫衣茸甲,張着黃羅傘蓋,與軍師登城,坐敵樓中細細而望。
衆将見友諒兵馬奔潰,急欲出戰。
軍師且下令說:“紅日雖升,大雨立至,諸将且宜飽餐,當乘雨而擊之……。
”說話未完,果然風雨蔽天而來。
太祖便擊鼓為号,隻聽得信炮震天,伏兵并起。
馮勝、馮國用、趙德勝、丁德興四将把那火器追擊,驅兵來殺。
友諒軍中,惟有各逃性命,人上踏人的逃走。
張定邊見事危急,高叫說:“三軍體恐,當并力殺出!”這些軍士,那裡聽令。
四将分兵兩翼而攻,容賊奪路而走,隻是随後追殺。
友諒急奔走本營。
那本營已被鄧愈殺入,四圍放火,黑焰迷天,十萬之師、都皆逃散。
友諒領了殘兵,隻得沿大江岸邊奔走。
正行之際,當先一路兵截住,為首一員大将,正是康茂才,高叫:“友諒可速來,老康等候多時了。
”友諒聽了大怒而罵,便叫:“衆将中若能擒得此賊,富貴同之。
”張定邊拍馬來迎,茂才橫槍敵住,從中大叫麾軍奮擊。
定邊力不能支,勒馬轉走。
茂才乘勝追來,活縛将士共二萬餘人。
張志雄、梁囗、俞國興,解甲投降。
陳友諒引兵突圍北走。
約有二十餘裡,忽見旌旗蓋天,四下金鼓齊鳴,當先排着華高、趙良臣、茅成、孫興祖等十二員大将,從東驅兵掩殺過來。
友諒不敢戀戰,便與張定邊斜刺殺出。
恰遇李文忠、俞通淵等拘掠友諒戰船方回,路至慈湖,又是一番鏖戰,擒得副将張世方、陳玉等五人。
此時友諒軍人已死大半,約剩七萬有零,沿岸奔走,自分到江邊再作區處。
那想到江一望,樓船、戰艦,十無一全,訪問舟人說:“李文忠率了精銳焚掠殆盡。
”友諒仰天捶胸,忿叫說:“早不聽張公之言,竟至如此!”腰間拔出寶劍,将要自刎,那張定邊忙來抱住,勸說:“古之聖人,俱遭颠沛,臣替陛下忍一時之小忿,圖後日之大功,未為晚也。
”友諒隻得上馬再行,料得來路已遠,再無伏兵,無可從容而行。
那想采石矶邊,紮駐大營,正是常遇春、沐英、郭子興、廖永忠、朱亮祖、俞通海、張德勝,倍道從僻路在此阻截,殺得友諒單騎而奔。
恰又遇着薛顯兵到,大殺一陣,活捉了賊将僧家奴等一十五人。
止有張德勝深入賊陣,面中流矢而死。
友驚慌忙同張定邊逃走,幸得陳英傑領殘兵亦至采石,合兵一處,止見破船二三百隻,泊在江岸。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撥已定,諸将各自聽令行事,不題。
卻說陳友諒親督元帥張定邊,及精銳二十萬,待到酉牌時候,都向金陵進發。
偃旗息鼓,倍道而行。
将及半夜,方到江東橋。
友諒便問:“橋是如何?”隻聽前哨報說:“是鐵石造成的。
”友諒驚說:“康玉分明說是木頭的,何故反是鐵石,可再探到前面還有木橋否?”那哨子上前探看良久,回報道:“此橋長二十步,盡是鐵石囗砌成,上前去探,更無木橋。
”友諒心疑,便自領兵,前行數百餘步,隻見營鼓頻敲。
友諒喜道:“此必茂才紮下營寨。
”即令張志雄領兵前往,密呼“老康”,以為内應。
誰想志雄前至寨口,隔栅遙望,營中并無一個士卒,止是懸羊駕犬、擊鼓如雷。
領兵急回阻住,備說前事,不可前往,必有伏兵在彼,勿堕奸計。
友諒大驚,說:“吾被茂才誘矣。
”下令急回兵北走,衆軍膽碎心驚,奔潰争先。
看官看到此想說:“若是陳友諒果有智量,且按兵不動,列陣以待,雖有伏兵,見如此強盛,也決不敢輕犯。
”誰知智不及此,隻是鼠竄狼奔,那裡擋得住。
此時正值暑熱,太祖穿着紫衣茸甲,張着黃羅傘蓋,與軍師登城,坐敵樓中細細而望。
衆将見友諒兵馬奔潰,急欲出戰。
軍師且下令說:“紅日雖升,大雨立至,諸将且宜飽餐,當乘雨而擊之……。
”說話未完,果然風雨蔽天而來。
太祖便擊鼓為号,隻聽得信炮震天,伏兵并起。
馮勝、馮國用、趙德勝、丁德興四将把那火器追擊,驅兵來殺。
友諒軍中,惟有各逃性命,人上踏人的逃走。
張定邊見事危急,高叫說:“三軍體恐,當并力殺出!”這些軍士,那裡聽令。
四将分兵兩翼而攻,容賊奪路而走,隻是随後追殺。
友諒急奔走本營。
那本營已被鄧愈殺入,四圍放火,黑焰迷天,十萬之師、都皆逃散。
友諒領了殘兵,隻得沿大江岸邊奔走。
正行之際,當先一路兵截住,為首一員大将,正是康茂才,高叫:“友諒可速來,老康等候多時了。
”友諒聽了大怒而罵,便叫:“衆将中若能擒得此賊,富貴同之。
”張定邊拍馬來迎,茂才橫槍敵住,從中大叫麾軍奮擊。
定邊力不能支,勒馬轉走。
茂才乘勝追來,活縛将士共二萬餘人。
張志雄、梁囗、俞國興,解甲投降。
陳友諒引兵突圍北走。
約有二十餘裡,忽見旌旗蓋天,四下金鼓齊鳴,當先排着華高、趙良臣、茅成、孫興祖等十二員大将,從東驅兵掩殺過來。
友諒不敢戀戰,便與張定邊斜刺殺出。
恰遇李文忠、俞通淵等拘掠友諒戰船方回,路至慈湖,又是一番鏖戰,擒得副将張世方、陳玉等五人。
此時友諒軍人已死大半,約剩七萬有零,沿岸奔走,自分到江邊再作區處。
那想到江一望,樓船、戰艦,十無一全,訪問舟人說:“李文忠率了精銳焚掠殆盡。
”友諒仰天捶胸,忿叫說:“早不聽張公之言,竟至如此!”腰間拔出寶劍,将要自刎,那張定邊忙來抱住,勸說:“古之聖人,俱遭颠沛,臣替陛下忍一時之小忿,圖後日之大功,未為晚也。
”友諒隻得上馬再行,料得來路已遠,再無伏兵,無可從容而行。
那想采石矶邊,紮駐大營,正是常遇春、沐英、郭子興、廖永忠、朱亮祖、俞通海、張德勝,倍道從僻路在此阻截,殺得友諒單騎而奔。
恰又遇着薛顯兵到,大殺一陣,活捉了賊将僧家奴等一十五人。
止有張德勝深入賊陣,面中流矢而死。
友驚慌忙同張定邊逃走,幸得陳英傑領殘兵亦至采石,合兵一處,止見破船二三百隻,泊在江岸。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