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向一本書求教是輕率的
關燈
小
中
大
捅穿了,桅杆斷了,帆邊繩全沒有了,桅的側支索的鍊條差不多全都斷了,船艙的防護罩上的天窗給落下來的橫桁壓碎了,纜柱從主桅那兒到船尾的頂部齊着船舷斷掉了,食品貯藏室的房頂塌下來了,放救生艇的座架翻了身,艙面室散開了,舵軸斷了,操舵鍊脫落了,舷牆全毀了,纜樁給帶走了,橫桁倒了,欄杆不見了,艉柱打斷了。
這些就是暴風雨瘋狂破壞的結果。
至于固定在船頭的桅杆上的吊車,和它的吊舉絞索,複滑車,鐵滑輪,鍊條,全都掃蕩得幹幹淨淨,無影無蹤,毫無下落。
&ldquo杜蘭德号&rdquo已經解體了,海水就要把它扯成碎片。
幾天以後,它就什麼也不剩了。
可是,船的機器表現了優良的性能,是了不起的東西,在這場災難中幾乎沒有受到損壞。
&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認為他能夠肯定&ldquo機器的曲柄&rdquo沒有重大損壞。
船的桅杆折斷了,但是機器的煙囪卻沒有倒。
駕駛台的鐵欄杆隻是有點彎曲。
明輪罩遭到損壞,外殼給撞傷了,不過明輪似乎沒有缺少一片葉片。
機器完好無損。
這是&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肯定的判斷。
火夫安布朗康也在人群當中,他同意這個論斷。
這個黑人比很多白人聰明,是機器的贊賞者。
他舉起雙臂,張開黑手上的十個手指,對不吭一聲的萊希埃裡說:&ldquo我的主人,機器活着。
&rdquo 克呂班得救仿佛已經肯定了,&ldquo杜蘭德号&rdquo的船殼也已經犧牲了,船上的機器就成了一群群人談話的主題。
大家關心它就像關心一個人一樣。
他們贊歎它的優點。
一個法國水手說:&ldquo那可是一個結實的教母。
&rdquo一個格恩西島的漁夫說:&ldquo這真是好東西!&rdquo&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說: &ldquo經過這場大難,隻擦傷了兩三處地方,它準是有什麼鬼把戲。
&rdquo 這台機器漸漸地成了唯一吸引大家的題目。
它激起了贊成和反對兩種意見。
機器有它的朋友和敵人。
不止一個擁有一隻良好的舊的獨桅縱帆船的人,希望重新拉回&ldquo杜蘭德号&rdquo的主顧,看見多佛爾礁否定了這一樣新的發明自然覺得高興。
竊竊私語變成了嘈雜的談話聲。
大家幾乎是高聲争論起來。
不過這些吵鬧的聲音始終顯得有些謹慎,在萊希埃裡的陰森森的沉默的壓力下,不時地會突然把嗓門降低。
在各個方面進行了讨論以後,終于得出這樣的結論。
機器是最主要的東西。
再造一隻船是可能做到的,再造一台機器卻不可能做到。
這台機器是獨一無二的。
要造一台同樣的,沒有錢,更沒有工人。
人們提到那位當初制造機器的人已經去世了。
機器值四萬法郎。
今後誰願意冒這樣的險,将這麼多的錢投資在一件沒有把握的事情上。
況且,事實已經明擺着,汽船和别的船一樣也會失事的。
&ldquo杜蘭德号&rdquo這次出的意外事故将它以前得到的成功完全毀掉了。
不過,一想到這台機器目前還完整良好,而在五六天内也許會像船本身一樣成為碎片,都感到太可惜了。
隻要機器在,可以說,等于船沒有失事。
隻有機器的損失才是無法彌補的。
救出機器,那就補償了一切損失。
救出機器,說說容易。
可是誰來承擔這件事呢?這樣做有可能嗎?做和做成功,是兩回事,可做證明的就是,做夢是方便的,使夢成為現實卻太難了。
如果說有一個夢是永遠無法實現,而且是荒謬絕倫的,那便是将擱在多佛爾礁上的機器救出來。
派一隻船和一批船員到那兩座岩石上幹活,這是荒唐透頂的事,連想也不用想。
眼前正是海上常起風暴的季節,隻要狂風一起,錨鍊就會被海底的岩礁的尖頂鋸斷,船也會在暗礁上碰得粉碎。
這成了要救第一隻遇難的船,結果把第二隻船送去遭難。
在岩頂的某個洞裡,傳說中有一個遇難船上的船員在那兒避難,後來餓死了,那個洞隻能藏一個人。
因此,為了救那台機器,要有一個人去多佛爾礁,隻能一個人去,一個人在那海上,一個人在那毫無人迹的地方,一個人離海岸五海裡遠,一個人整天擔心害怕,一個人待好幾個星期,一個人面對能預料到的和無法預料到的事情,在食物發生恐慌的時候不會得到供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有人幫助,除了從前因為海難不幸死去的人的遺迹以外,沒有别的活人的迹象,除了這個死者以外,沒有别的同伴。
此外,怎麼動手去救出這台機器呢?那個人不僅僅應該是個水手,而且還得是個鐵匠。
要經曆一些怎麼樣的考驗啊!試圖這樣做的人,是英雄還不夠,他必須是個瘋子。
因為在一些不比尋常的行動裡,似乎需要超人的力量。
要勇敢,而比勇敢更重要的是狂熱。
确實,不管怎樣,為了那些廢鐵作出犧牲,這不是精神失常嗎?不,不會有人去多佛爾岩礁。
應該抛棄這台機器,像抛棄其它殘餘的部分一樣。
所需要的救機器的人是不會有的。
到哪兒去找這樣的人呢? 以上這些,大概可以說,便是這群人低聲議論的内容。
&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以前做過領航,他歸納所有的意見,高聲喊道: &ldquo不行!都完了。
世界上沒有一個能去那兒把機器拿回來的人。
&rdquo &ldquo如果我不去,&rdquo安布朗康說,&ldquo那是因為那兒根本不能去。
&rdquo &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使勁地搖晃他的左手,表示事情肯定不可能做到,同時又說道: &ldquo如果有這樣的人&hellip&hellip&rdquo 黛呂舍特回過頭來說: &ldquo我就嫁給他。
&rdquo 全場一片靜寂。
一個面色十分蒼白的人從人群中走出來,說: &ldquo您嫁給他嗎,黛呂舍特小姐?&rdquo 這個人是吉裡雅特。
這時候,所有人的眼睛都擡了起來。
梅斯萊希埃裡已經筆直地立着,在眉毛底下雙眼閃出奇特的光彩。
他用拳頭抓緊他的水手便帽,把它丢到地上,然後莊嚴地對着前面望,不過卻沒有看見在場的任何一個人。
他說: &ldquo黛呂舍特會嫁給他。
我向上帝發誓,決不食言。
&rdquo 二在西岸的許多令人驚訝的事 第二天的夜晚,從十點鐘起,應該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
但是,雖然風平浪靜,夜色柔和,卻沒有一個漁民打算出海,不管他們是霍格·拉貝爾的,布爾多的,霍梅&mdash貝内的,柏拉東的,格拉港的,瓦松灣的,佩勒爾灣的,佩澤裡的,梯艾爾的,聖人灣的,小博的,還是格恩西島的大小港口的。
原因十分簡單,這天中午公雞叫了。
隻要公雞在不正常的時刻叫,就不會捕到魚。
可是,這天晚上,夜幕下降的時候,一個回翁姆托爾的漁民大吃一驚。
在和霍梅樂園一樣高的地方,兩座布雷礁和兩座格魯勒礁的外面,左邊有像一個倒放的漏鬥的布拉特&mdash富熱爾的航标,右邊有像一個人形的聖桑普森的航标,而他相信自己看到了第三個航标。
這個航标是什麼呢?是什麼時候立在那兒的呢?它指示的是什麼淺灘呢?那個航标立刻就回答了這些問題,它動起來了,原來它是一根桅杆。
這個漁民的驚訝并沒有減少。
一個航标産生了疑問,一根桅杆就更加使人難以捉摸。
出海捕魚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回港的時候,有一個人卻要出港。
他是誰?為什麼要這樣做? 十分鐘以後,那根緩慢地向前移動的桅杆,到了離開翁姆托爾的漁民不太遠的地方。
他不認識那隻小船。
他聽見劃槳聲,隻有兩把槳的聲音,看來船上僅僅是一個人。
這時吹的是北風,那個人顯然是想劃到豐特内爾角外面去趁風揚帆。
到了那邊,他多半能夠張起帆來。
所以他打算繞過安克列斯和克萊維山。
這樣做是什麼意思呢? 桅杆過去了,那個漁民回家去了。
就在這天晚上,在格恩西島的西岸,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有些分散各處、單獨待着的人偶然看到了一些事情。
那個翁姆托爾漁民剛将他的小船纜繩系好,在半英裡多路以外,一個趕着裝海藻的大車的人,在六号和七号圓堡附近,大石圈①旁邊栅欄前的荒僻的大路上,鞭打着他的馬。
他看見海上離天際相當遠、因為不熟悉所以很少有船隻去的地方,在北羅格和多沙地近旁,有一張帆升起來了。
不過他并不怎麼注意它,他關心的是大車,不是船。
從趕大車的人看見那張帆以後,也許過了半個小時,一個粉刷工從城裡幹活回來,兜過貝萊水塘,突然發現自己正面對着一隻十分大膽地駛進格農、羅斯德邁爾和格立普德羅斯的岩石當中的小船。
夜很黑,可是海面卻是明亮的,這種現象經常出現,人們能夠看清楚大海
這些就是暴風雨瘋狂破壞的結果。
至于固定在船頭的桅杆上的吊車,和它的吊舉絞索,複滑車,鐵滑輪,鍊條,全都掃蕩得幹幹淨淨,無影無蹤,毫無下落。
&ldquo杜蘭德号&rdquo已經解體了,海水就要把它扯成碎片。
幾天以後,它就什麼也不剩了。
可是,船的機器表現了優良的性能,是了不起的東西,在這場災難中幾乎沒有受到損壞。
&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認為他能夠肯定&ldquo機器的曲柄&rdquo沒有重大損壞。
船的桅杆折斷了,但是機器的煙囪卻沒有倒。
駕駛台的鐵欄杆隻是有點彎曲。
明輪罩遭到損壞,外殼給撞傷了,不過明輪似乎沒有缺少一片葉片。
機器完好無損。
這是&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肯定的判斷。
火夫安布朗康也在人群當中,他同意這個論斷。
這個黑人比很多白人聰明,是機器的贊賞者。
他舉起雙臂,張開黑手上的十個手指,對不吭一聲的萊希埃裡說:&ldquo我的主人,機器活着。
&rdquo 克呂班得救仿佛已經肯定了,&ldquo杜蘭德号&rdquo的船殼也已經犧牲了,船上的機器就成了一群群人談話的主題。
大家關心它就像關心一個人一樣。
他們贊歎它的優點。
一個法國水手說:&ldquo那可是一個結實的教母。
&rdquo一個格恩西島的漁夫說:&ldquo這真是好東西!&rdquo&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說: &ldquo經過這場大難,隻擦傷了兩三處地方,它準是有什麼鬼把戲。
&rdquo 這台機器漸漸地成了唯一吸引大家的題目。
它激起了贊成和反對兩種意見。
機器有它的朋友和敵人。
不止一個擁有一隻良好的舊的獨桅縱帆船的人,希望重新拉回&ldquo杜蘭德号&rdquo的主顧,看見多佛爾礁否定了這一樣新的發明自然覺得高興。
竊竊私語變成了嘈雜的談話聲。
大家幾乎是高聲争論起來。
不過這些吵鬧的聲音始終顯得有些謹慎,在萊希埃裡的陰森森的沉默的壓力下,不時地會突然把嗓門降低。
在各個方面進行了讨論以後,終于得出這樣的結論。
機器是最主要的東西。
再造一隻船是可能做到的,再造一台機器卻不可能做到。
這台機器是獨一無二的。
要造一台同樣的,沒有錢,更沒有工人。
人們提到那位當初制造機器的人已經去世了。
機器值四萬法郎。
今後誰願意冒這樣的險,将這麼多的錢投資在一件沒有把握的事情上。
況且,事實已經明擺着,汽船和别的船一樣也會失事的。
&ldquo杜蘭德号&rdquo這次出的意外事故将它以前得到的成功完全毀掉了。
不過,一想到這台機器目前還完整良好,而在五六天内也許會像船本身一樣成為碎片,都感到太可惜了。
隻要機器在,可以說,等于船沒有失事。
隻有機器的損失才是無法彌補的。
救出機器,那就補償了一切損失。
救出機器,說說容易。
可是誰來承擔這件事呢?這樣做有可能嗎?做和做成功,是兩回事,可做證明的就是,做夢是方便的,使夢成為現實卻太難了。
如果說有一個夢是永遠無法實現,而且是荒謬絕倫的,那便是将擱在多佛爾礁上的機器救出來。
派一隻船和一批船員到那兩座岩石上幹活,這是荒唐透頂的事,連想也不用想。
眼前正是海上常起風暴的季節,隻要狂風一起,錨鍊就會被海底的岩礁的尖頂鋸斷,船也會在暗礁上碰得粉碎。
這成了要救第一隻遇難的船,結果把第二隻船送去遭難。
在岩頂的某個洞裡,傳說中有一個遇難船上的船員在那兒避難,後來餓死了,那個洞隻能藏一個人。
因此,為了救那台機器,要有一個人去多佛爾礁,隻能一個人去,一個人在那海上,一個人在那毫無人迹的地方,一個人離海岸五海裡遠,一個人整天擔心害怕,一個人待好幾個星期,一個人面對能預料到的和無法預料到的事情,在食物發生恐慌的時候不會得到供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有人幫助,除了從前因為海難不幸死去的人的遺迹以外,沒有别的活人的迹象,除了這個死者以外,沒有别的同伴。
此外,怎麼動手去救出這台機器呢?那個人不僅僅應該是個水手,而且還得是個鐵匠。
要經曆一些怎麼樣的考驗啊!試圖這樣做的人,是英雄還不夠,他必須是個瘋子。
因為在一些不比尋常的行動裡,似乎需要超人的力量。
要勇敢,而比勇敢更重要的是狂熱。
确實,不管怎樣,為了那些廢鐵作出犧牲,這不是精神失常嗎?不,不會有人去多佛爾岩礁。
應該抛棄這台機器,像抛棄其它殘餘的部分一樣。
所需要的救機器的人是不會有的。
到哪兒去找這樣的人呢? 以上這些,大概可以說,便是這群人低聲議論的内容。
&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以前做過領航,他歸納所有的意見,高聲喊道: &ldquo不行!都完了。
世界上沒有一個能去那兒把機器拿回來的人。
&rdquo &ldquo如果我不去,&rdquo安布朗康說,&ldquo那是因為那兒根本不能去。
&rdquo &ldquo希提爾号&rdquo的船長使勁地搖晃他的左手,表示事情肯定不可能做到,同時又說道: &ldquo如果有這樣的人&hellip&hellip&rdquo 黛呂舍特回過頭來說: &ldquo我就嫁給他。
&rdquo 全場一片靜寂。
一個面色十分蒼白的人從人群中走出來,說: &ldquo您嫁給他嗎,黛呂舍特小姐?&rdquo 這個人是吉裡雅特。
這時候,所有人的眼睛都擡了起來。
梅斯萊希埃裡已經筆直地立着,在眉毛底下雙眼閃出奇特的光彩。
他用拳頭抓緊他的水手便帽,把它丢到地上,然後莊嚴地對着前面望,不過卻沒有看見在場的任何一個人。
他說: &ldquo黛呂舍特會嫁給他。
我向上帝發誓,決不食言。
&rdquo 二在西岸的許多令人驚訝的事 第二天的夜晚,從十點鐘起,應該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
但是,雖然風平浪靜,夜色柔和,卻沒有一個漁民打算出海,不管他們是霍格·拉貝爾的,布爾多的,霍梅&mdash貝内的,柏拉東的,格拉港的,瓦松灣的,佩勒爾灣的,佩澤裡的,梯艾爾的,聖人灣的,小博的,還是格恩西島的大小港口的。
原因十分簡單,這天中午公雞叫了。
隻要公雞在不正常的時刻叫,就不會捕到魚。
可是,這天晚上,夜幕下降的時候,一個回翁姆托爾的漁民大吃一驚。
在和霍梅樂園一樣高的地方,兩座布雷礁和兩座格魯勒礁的外面,左邊有像一個倒放的漏鬥的布拉特&mdash富熱爾的航标,右邊有像一個人形的聖桑普森的航标,而他相信自己看到了第三個航标。
這個航标是什麼呢?是什麼時候立在那兒的呢?它指示的是什麼淺灘呢?那個航标立刻就回答了這些問題,它動起來了,原來它是一根桅杆。
這個漁民的驚訝并沒有減少。
一個航标産生了疑問,一根桅杆就更加使人難以捉摸。
出海捕魚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回港的時候,有一個人卻要出港。
他是誰?為什麼要這樣做? 十分鐘以後,那根緩慢地向前移動的桅杆,到了離開翁姆托爾的漁民不太遠的地方。
他不認識那隻小船。
他聽見劃槳聲,隻有兩把槳的聲音,看來船上僅僅是一個人。
這時吹的是北風,那個人顯然是想劃到豐特内爾角外面去趁風揚帆。
到了那邊,他多半能夠張起帆來。
所以他打算繞過安克列斯和克萊維山。
這樣做是什麼意思呢? 桅杆過去了,那個漁民回家去了。
就在這天晚上,在格恩西島的西岸,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有些分散各處、單獨待着的人偶然看到了一些事情。
那個翁姆托爾漁民剛将他的小船纜繩系好,在半英裡多路以外,一個趕着裝海藻的大車的人,在六号和七号圓堡附近,大石圈①旁邊栅欄前的荒僻的大路上,鞭打着他的馬。
他看見海上離天際相當遠、因為不熟悉所以很少有船隻去的地方,在北羅格和多沙地近旁,有一張帆升起來了。
不過他并不怎麼注意它,他關心的是大車,不是船。
從趕大車的人看見那張帆以後,也許過了半個小時,一個粉刷工從城裡幹活回來,兜過貝萊水塘,突然發現自己正面對着一隻十分大膽地駛進格農、羅斯德邁爾和格立普德羅斯的岩石當中的小船。
夜很黑,可是海面卻是明亮的,這種現象經常出現,人們能夠看清楚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