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方兆南師門罹難

關燈
她背己而立,連頭也不轉一下,不禁心頭微生怒意,忖道:“這少女好生冷傲。

    ” 就在他心念轉動之間,那少女似已等得不耐,身軀晃動,人已隐入白帏之中。

     方兆南久随師父身側,常得周佩召人這靜室之中受教,知那素帏後面,并無複室,當下提高聲音,問道,“姑娘可知家師膝下一位女兒.那裡去了麼?” 隻聽素帏後面傳來那少女冷冰冰的聲音,道:“不知道。

    ” 方兆南雙眉一挑,又問道:“姑娘幾時到此,可曾見到家師被害的經過?” 但聞白衣少女簡短的答話,道:“我來此時,他們已被人殺害很久了。

    ” 方兆南疑心突起,略一沉吟,迫着問道:“姑娘何以知道家師夫婦遇害,特地趕來此地收殓屍體?” 素帏後面傳出那白衣少女清脆冰冷的笑聲,道:“怎麼?你懷疑我是殺害了你師父母的兇手麼?”說完又是一陣大笑。

     方兆南隻覺那嬌脆的笑聲之中,似乎含蘊着一股陰寒之氣,聽得人毛骨悚然,連打了兩個冷顫。

     忽然間,素帏一角,伸出一隻雪白的手腕,纖纖玉指,緊握着一支胡桃粗細的紅色蠟燭,那冷漠嬌脆的聲音又言道:“你要留在這裡替你師父、師母護守靈篩,也好,快點着這支蠟燭,合上棺蓋。

    ” 方兆南隻覺這少女言詞難測高深,行動詭異絕倫,在這等風雪之夜,素帏雙棺,陰風森森的靜室中,更使人有一種人鬼難辨之感。

     縱是他一身武功之人,也下覺心中直冒冷汗,本能的伸出右手,接過蠟燭。

     隻聽那素饅之後,又傳出那白衣少女冷冰冰的聲音,道: “你這支蠟燭,已足可支持到天亮,你要是不怕,就在這靜室中坐一夜吧!” 方兆南換燃了新燭,蓋好棺蓋,席地椅棺而坐,望着那瑩瑩燭光,心中泛起萬千感慨。

     他想起了投身師門學藝的諸般經過,師父莊嚴肅穆的性格,使人凜然生畏,師母的慈愛笑容,使人孺慕不已,師妹的嬌豔秀慧,更使人傾慕難忘。

     歡樂的往事,一幕幕展現腦際,更襯托出目前境況的悲慘凄涼。

     夜色深沉,一燈瑩瑩,他一路的奔走,人早已勞累難支,倚棺斜卧,沉思往事,不覺問沉睡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候,忽覺肩上被人推了一掌,睜眼望去,隻見一青袍長髯的老人,滿臉悲憤之容,靜靜的站在棺木旁邊。

     方兆南一見來人,不知是驚是喜,霍然躍起,撲拜身前,淚水泉湧而出。

     原來這老人乃周佩最為知已的好友,江南四劍之一的張一平。

     那老人輕輕的歎息一聲,道:“你起來,慢慢的告訴我事情的經過。

    ” 方兆南舉起衣袖,拂拭一下臉上的淚痕,說道:“晚輩昨夜趕來,師父、師母已然遭人毒手多時……” 那老人微感心頭一震,道:“什麼?難道你師父、師母的屍體,不是你收殓入棺的麼?” 方兆南突然想起那白衣少女,搖搖頭道:“不是。

    ” 口中應着那老人問話,卻突然轉身,掀開素帏。

     但見素帏之後,齊齊的排列一排人頭,那白衣少女,已不知何時離去。

     青衫老人臉色一變,大踏步直入素帏後面,方兆南呆了一呆,緊随那老人身後進去。

     隻見素帏後面壁角之處,堆積着十幾個無頭屍體,方兆南暗暗一數,和那排列的人頭剛好符合,不多不少的十五具。

     張一平咬牙切齒,冷笑了一陣,道:“好毒辣的手法,當真是雞犬全誅,一口不留。

    ” 方兆南學藝師門之時,已拜認過這位譽滿武林的大俠客,知他一身武功,已達出神人化之境,聲譽之隆,猶在師父之上。

     此時此地,遇上這位行蹤一向飄忽難覓的奇人,極度悲苦之中,油然生出一線為恩師夫婦複仇的希望。

     當下躬身說道:“師伯見聞廣博,和家師交誼笃厚,師門不幸遭遇這等慘變,要全仗師怕大力,查出仇人姓名,替家師洗雪這滅門沉冤,晚輩雖自知武功不濟,但願憑藉滿腔熱血,一顆複仇的心,先試敵鋒。

    ” 張一平輕輕歎息一聲,道:“孩子,你不用拿話激我,我和你師父交情彌笃,三十年前承你恩師,師母仗義執仁,救了我一條性命,迄今,我一直耿耿于懷,無時不思圖報,他遭此滅門慘禍,我心悲痛之深,決不在你之下,隻要我有一口氣在,必報此仇!” 話至此處,再難自制,兩行老淚,滾滾而下。

     方兆南噗通一聲,拜倒在地,道:“晚輩先代亡師夫婦,叩謝張師伯高誼隆情,” 張一平畢竟是涵養極深之人,一陣激動過後,心中逐漸平複下來,兩道冷劍般的眼神,從頭到腳的把方兆南打量了一遍,道:“起來,把你昨宵所見之事告訴我。

    ” 方兆南依言起身,暗中留神望那堆積的屍體之中,并無師妹遺體,心中略感寬慰,黯然一歎,把昨宵經過之情,很詳盡的對張一平說了一遍。

     張一平聽那白衣少女奇異的舉動之時,心中不禁大感驚奇。

     他暗道:“女孩子家,大都天生膽小,縱是習武功的人,也不可能有這般超異須眉的膽氣,在風雪凄冷的夜裡,一所寂寂無人的大宅院中,伴守着一堆屍體……” 方兆南似看出了張一平臉上疑慮之情,當下接道:“晚輩之言,句句屬實,那白衣少女的奇異行動,實使人有一種人鬼難辨之感。

    ” 張一平淡淡一笑,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如果賢侄不是因極度悲菩的一種幻覺,那白衣少女,倒是一條最好的追查線索。

    ” 方兆南歎道:“晚輩如非親目所睹,隻怕也很難相信,天下竟有這等奇特之事,難怪師怕要心存懷疑了。

    ” 語聲畝落,突見一道白光,破篩飛來。

     方兆南幼得師母傳授金蓮花暗器絕技,耳目極是靈敏,右手一招,接住飛來白光,隻覺人手冰冷,定神看時,所接暗器竟是一團雪球。

     這雪球似經人用力捏成,大如杏子,堅硬異常,發這雪球之人的手法,亦似極有分寸,穿饅破柿,應位奇準。

     但方兆甫舉手接住雪球之時,不覺得勁道猛烈,這種不輕不重,恰到好處的腕力,如非身具上乘内功之人,實難拿捏如此之準,不禁心頭大感凜駭。

     張一平冷哼一聲,雙足微一用力,身軀如箭平射而出,身法奇奧,果然是一代名家身手。

     方兆南左手一撥素篩,一個”燕子穿雲”身法,躍出靜室,擡頭一看,隻見張一平站在屋脊之上,正四下眺望。

     忽見他左腳向後一滑,人不起步,腿不屈膝,身子白屋上直滑下來。

     腳落實地,長歎一聲,道:“罷了,罷了,我張一平今天算栽到家啦!孩子,快快捏碎你手中的雪球看看。

    ” 方兆南右手指微一用力,雪球應手而碎,果然那球之中,包着一片白绫。

     隻見上面寫道:“此非善地,早離為上,以免遭殺身之禍。

    ” 下面既未署名,也未劃什麼标記符号。

     張一平雖是見聞廣博之人,但一時之間,也為之愕然一呆,他想不到這竟是一纣善意示警的短箋。

     方兆南突然:一揚兩道濃濃的劍眉,道:“張師伯,咱們留這裡等他們。

    ” 張一平黯然一歎,道,“年輕輕的孩子,能有這份膽氣,誠是可貴,不在你師父教你一場,不過,你留在這裡,于事無補。

    ” 方兆南突然滾下來兩滴淚珠,接道:“晚輩亦自知武功難望家師項背、可是師門仇恨,不共戴天,再謀報仇之策,方兆南如今生不能殲仇劍下,有如此樹。

    ” 右臂一翻,長劍出鞘,寒光閃處,但聞喳的一聲,一株臘梅,應手而斷。

     張一平雙目神光閃動,似是被眼下少年的沖霄豪氣,激起了故舊之情。

     但隻一瞬間,他又恢複鎮靜神色,淡淡一笑,道:“小不忍則亂大謀,單依那飛雪示警之人的武功而論,已可預測來敵,定然是武功奇高之人,别說你留此幹事元補,就是老夫,隻怕也難是來人敵手。

    不過,我已是行将就木之年、生死之事,早已不放在心上,故友情重,濺血何憾,縱然埋骨這東平湖畔,常伴故友泉下英靈,也是人生一件快事,如能僥幸脫難,定當設法邀集武林高手,殲仇雪恨!” 話至此處,突然住口,一把抓住方兆南右腕,向外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