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的昏招

關燈
很多事情是突如其來的,我們做夢都不會知道他會産生如此的變化,對于這種現象,一般叫“出了岔子”,出岔子是正常的,人算不如天算,但是老天算你要是算得狠點兒,岔子可就出大了。

    岔子這東西其實可大可小,但也不能大的離譜,因為一旦太離譜了,有時候就可能得往裡賠命了…… 由于孟德刺殺董卓加上李郭之亂等等的緣故,曹操之父曹嵩移居在陳留避難,後曹操聲勢漸大,便遣書派應劭去搬請曹嵩及叔曹德一家老小,曹嵩一家接了書信欣然起程。

    在去兖州的途中經過徐州,徐州牧陶謙出境相迎。

    這陶謙本來就想着結好曹操以圖自保,一來是徐州城兵微地廣,眼看着諸侯相互吞并,你争我奪。

    很顯然,這種“六親不認”般的世态恐怕不是像陶謙這種性格的人能夠很快适應的,對于陶謙,我們暫且不去管他是怎麼樣做到徐州太守這一地方長官的職位的,不管怎麼樣,像他這樣的謙謙君子生存于這個時代肯定是活錯了。

    除了品行,他沒有什麼可以為這個時代多留些吸引後人眼球的東西了。

    正式因為他的性格,在戰火紛纭的三國時代,他的心裡才會有了一種近乎幼稚的“靠山思想”,認為結好曹操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守着這塊鄉土度過他那并不閃光的官宦歲月和頤養他那以并不似殘燭的天年。

    出于此目的,陶謙對曹嵩一家極盡阿谀之能事,大設筵宴,臨行還命督尉張恺率500兵士相送。

    陶謙自己一定暗地高興自己的舉動非常明智,這步棋走得高之又高。

    可萬萬沒有想到,中途會出現誰也無法想象的變故:由于天氣原因,大雨急降,曹嵩并張恺一行在古廟投宿。

    因為曹嵩是曹操的父親,不光毛病多些,講些架子也是正常的,他自己安頓家小睡下,卻讓張恺屯兵于兩廊,再加上這等大雨,張恺和500軍士确實被折磨的夠戗,當夜,張恺終于活動了心眼,和手下商議謀财害命,結果一刀一個,把曹嵩老小給活活滅了門,其實張恺究竟受了多大委屈,或是曹嵩有多少金銀财寶讓他這樣賣力,我們無從稽考了。

    反正此人膽子真可算得是包天了,因為當時曹操已經是權傾一方,殺他一家子老小這種行為就算是頭腦一熱而為之,也确實需要相當長的預熱時間的,因為對于曹操這樣的在朝執政者,你搶了财寶還要涉及一個去處的問題。

    連陶謙這樣的君子都被時代壓迫得以結好曹操做安家之本,你張恺殺了曹操的父親和叔叔,又能往哪裡逃呢?就算能逃,又能逃多久呢?所以作為張恺來說,已經做了一件相當值得另眼相看的事情了,這張恺又是何許人呢?〈演義〉中曾一筆帶過張恺是黃巾餘黨,這種人首先就是沒有什麼文化,不然不會聽了黃巾領袖裝神弄鬼般的幾句“蒼天已死”就跟着瞎折騰,其次,這種人屬于“有口飯就開心”的這樣的人,因為這種人沒有什麼太多的抱負,參加什麼事務無非就是圖個有錢花,至于什麼政治頭腦,那簡直是對他的奢求。

    估計也許是出于一種無知者無畏,或是真正的要錢不要命,甚至還可能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總之,他确實已經做到了任何一個稍微有分析利害的能力及初級政局分析能力的人不可能完成的行為,我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