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血雨腥風

關燈
當然回來了。

     “我遙向頭目們示意,叫他們止步。

    獨自拐過岩角,走進籬門幾步,到了屋外。

    一扇薄薄的白闆門虛掩着,裡面似乎有人說話。

    且不敲門,側耳一聽,一個沉着的口音,似向漁翁說道:‘我故意教你把賊窩洩給傻小子聽,好讓他回去,在人前稱能。

    可恨這小子,一點不機靈,被那老賊當面欺侮了個夠,還不覺悟,還想到獅子窩裡探頭。

    這樣不知輕重,非現世不可!’說時聲音甚高,聽得逼真。

    這人說畢,似乎老漁翁也嘁嘁喳喳說了幾句,卻聽不出語意來。

     “我聽到這番話,大為驚異,不料白闆門‘呀’的一響,門口現出一身鄉農裝束的人來,頭上一頂氈帽,直壓到眉際,嘴下還叨着一支短旱煙管。

    蓬蓬勃勃的煙氣,在他面前好像籠了一片白霧。

    倉卒之間,簡直看不清這人面目。

    可是不是漁翁的身材,可以斷定的。

    而且這人在門口略一現身,突然似有人向他身後争力一推,整個身子跌了出來。

    我竟來不及避開,眼看被這人撞上身來。

    我慌腳下一拿樁,伸手向前一架,想把這人扶住。

     “哪知我兩手還沒有到他身上,這人步履跄踉,右手兀自扶着煙管,嘴上兀自叨着,叭哒叭哒直冒自煙。

    似乎跌到跟前時,隻用左手向我腋下一插,旋風似地轉到我身後去了。

    我回頭看時,此人竟沒有跌倒,而且身法奇快。

    一晃二晃,人已沖出籬門,轉過岩腳去了。

    向我身上跌來時,我一伸手,楞會沾不到他的身子。

    而且這樣跌跌沖沖,嘴上煙管,始終紋風不動。

    尤其是門内同老漁翁所說的一番話,都覺得處處可疑,慌又蹔近白闆門,問一聲裡邊有人麼。

     “半晌無人答應。

    覺得奇怪,忍不住邁步進門。

    屋小地窄,兩聞茅屋,并沒遮隔。

    非但漁翁不見,連那黃毛丫頭,也無蹤影。

    而且并無後門,起初明明聽着兩人說話,竟會人影俱無,這不是怪事嗎?可是屋内捉魚的家夥和門外那隻小舟,依然紋風不動。

     “那時我真想不出其中道理來,慌又趕出屋外,轉過山腳,尋着兩個頭目,一問看見老漁翁走過沒有,他們搖頭說:‘沒有見着,隻看見一個村民,似乎吃醉了酒,腳下劃着“之”字步,走向芳甸鎮去了。

    ’ “那時我越想越奇,探賊窩還在其次,老漁翁和假充醉漢的人,舉動太似奇特。

    是敵是友,非先探個明自不可。

    匆匆向頭目們一說,三人拔步又向芳甸回走。

    在芳甸鎮一帶街上和那村酒店中都轉了幾遍,依然找不着蹤迹。

    這幾次折騰,又消磨了不少時光。

    算計離城,已有一二十裡開外,所見所聞,在在可疑,隻好回去大家商量一下,晚上好多加點小心,于是三人便趕了回來。

     “不料事有湊巧,我們一路回來,剛進南城,便一眼看到白蟒山下的老漁翁和他的孫女。

    看他們一老一小,急忙忙正向西走。

    我們慌趕過去同他相見,問他們往何處去。

    老漁翁倒還認得我們是村酒店水閣上的坐客。

    面上卻滿臉驚慌,不肯說明去向,又不會說慌,嗫嚅半晌,還是說不出所以然來。

     “我看出老漁翁确是安善良民,決非江湖人物,便領着他們到僻靜處所,把自己在芳甸舉動,索性老實告訴他,隻問他假充醉漢從他們家裡出來的是甚麼人。

     “他想了又想,才老實說道,那位姓甚名誰,何等樣人,他也摸不清。

    隻曉得這人三五天以前,便尋到漁翁家中,送了漁翁幾兩銀子,說是在這幾天晚上,隻要在他茅屋裡,做個落腳處所。

    宿食兩次,毋須照管。

    從此以後,那人一過三更必到,不到天亮就走。

     “‘昨天晚上二更以後卻同一個老和尚到來,在我屋中講了半天才走。

    從老和尚口中才聽出那人是位活菩薩一般的奇人,便是白蟒山的強人硬留銀子天天定魚,也是那位奇人教我樂得收下,我才敢收下。

     “‘今天剛才我們祖孫二人,正在湖邊打魚,那位奇人忽然在湖邊出現,教了我祖孫一套話。

    故意教我劃到水閣下,話裡引話,乘機說出白蟒山來。

    我們說是說了,也不明白其中用意,萬不料話未說完,每天來取魚的強人,竟在水閣内出現,惡狠狠地瞪着我,吓得我逃命似的急急劃開,知道闖了窮禍,得罪了強人不得了,拼命地劃向原處想找那位奇人訴說。

     “‘幸而那位并不走遠,用不着我開口,他便說道:“你們回去不得了!為了我闖禍,當然要替你們想安全的法子。

    這兒住不得了,你們立刻從這兒進城,穿城到了水西門,拿着我這張字條,向城外船埠問明嘉利澤鐵相公的船子,便把字條交與駕船的老人,立時可以引你們,到一處勝此十倍的立身安命的處所。

    ”說畢,又掏出許多銀子和那張字條交與我們,催我們馬上就走。

    那隻小船,交他另有用處。

     “‘我們得了從來看不到的許多銀子,又有好地方去,舍掉了幾間草房,原不在心上。

    不過多年的本鄉本土,一時便要離開,鐵石人也要難過。

    事情擠得沒法兒,我們一步一回頭地向城内走進來了。

    ’ “老漁翁講畢,我便有點覺察,知道漁翁口中所稱的奇人,定是借他兩間茅屋作偵察賊窩的落腳處所。

    故意叫老漁翁到水閣下,說出白蟒山來,是專為說與我聽的。

    種種情形參合起來,那位奇人,不是我葛師叔祖還有哪一個?他老人家從來辦事,無不又诙諧又神奇的。

     “此刻我摸出這張手谕來,又令我大吃一驚,卻因此大體都明白了。

    大約他老人家打發了老漁翁一老一小,自己駕着那隻漁舟,又趕到白蟒岩腳,兩間茅屋内。

    料着我定必趕去探問,便在屋内,預備好這張字條,假充兩人對話,暗示我趕快回去,又假着瘋瘋癫癫樣子撲到我身上。

    在那一瞬間,便在我懷裡掉了包,這手功夫,已夠驚人的了。

    大約我們府内同賊黨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他老人家的耳目。

    尤其他在芳甸逗留和一切行為,好像時時跟在我身後一般。

     “可是我一心想會面的無住師祖,倒找不着一點蹤影。

    至于我料到老達官帽上定有花樣,這是在水閣内從老賊話中,猜度出來的。

    ” 金翅鵬一五一十說明以後,大家看到上官旭帽内的賊人字條,同大廳上得到的,一字不錯,和金翅鵬在芳甸看過的,都一模一樣。

    分明賊黨放肆張狂,看得沐府如無物。

     龍土司、瞽目閻羅都氣忿得眼中冒火。

    年邁蒼蒼的雲海蒼虬上官旭氣忿之下還帶着一份慚愧,白淌了一整天,賊人在自己身上,做了手腳,竟會一點沒有覺察,以後這張老臉往哪兒擱!瞽目閻羅看他氣色不對,慌用話引向别處。

     卻好這時申牌已過,各隊伍紛紛出動。

    領隊的正副頭目,一批批到小蓬萊請示一切,頓時全府内外,戒備森嚴,如臨大敵。

    隻有金翅鵬親自統帶的四十餘名的精銳勇士,按照預定辦法,集中小蓬萊練武場,随時聽候指揮。

    全府上下特地提前飽餐戰飯,摩掌擦拳,預備殺賊,倒也秩序井然,氣勢雄厚。

    大體上看來,似乎可以安心了。

     可是大家盼着通臂猿張傑這一撥出去的人,到了起更時分,還沒有回來,連一塊兒去的兩個頭目,也是消息杳然。

    連深居秘宅的沐公爺也知道了,接連派沐鐘、沐毓二人出來問了好幾次。

     瞽目閣羅、上官旭二人更是心焦,怕的是張傑落于賊人之手,兇多吉少。

    可是時間已到分際,府中人人都精神緊張起來。

     獨角龍王龍土司、瞽目閻羅左鑒秋、雲海蒼虬上官旭、金都司金翅鵬各人帶着幾名得力頭目,輪流巡查沐府内外,察看有沒有疏忽的地方,簡直沒法再顧到張傑的安危了。

     前面樓内,終年挂着的一面大銅鈕,當當兩聲,聲震遠近。

    人人都知道已到二更,霎時内外人聲寂然。

    内宅全部同前後幾處指定緊要所在,連燈光都不見了。

    不過這一晚,正逢望日,天上風定雲淨,一輪皎浩的寒月,清光普照。

    鱗鱗的屋瓦上,好似鋪了一層清霜。

    幾處崇樓傑閣,涵虛浮影,更顯得光普靜穆,宛似雲煙缥渙的海上神山。

     瞽目閻羅腰纏鳝骨鞭,暗藏三稜紫金梭,足不停趾,來回在屋面上巡視。

    一班屋上埋伏的弓箭手,攢三聚五的,都散伏在月光背處,位置倒還穩妥。

    一路巡視過去,遇到有破綻的地方,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