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靈猿迎客白鴿傳書
關燈
小
中
大
上官旭正在暗地思想,自解自歎,坐在相近一株大松樹下面一塊盤石上的無住禅師,忽然也微微地發出歎息之聲,向上官旭點頭道:“像我們這種年紀,到了這種靈山仙境,真有點舍不得離開。
覺得世上一切事,都是多餘。
便是我們闖蕩一生,自問俠義兩字,尚屬無愧,但是仔細想來,還逃不出‘好名負氣’的圈子。
不到這種離世絕塵的清涼境界,是感悟不出來的。
我想老施主此刻心裡也有同感吧?” 上官旭微笑點頭,好像彼此相喻于無言之中,卻見負手背立,仰面閑望岩雲的何天衢,倏的轉身行近幾步,笑道:“老前輩見多識廣,說的話當然含有至理。
不過在晚輩想來,這樣龊龌世界,幸而有幾個‘好名負氣’的人,做些濟善懲惡、扶弱鋤強的勾當,替人間主持一點正義,便替天地保留一分元氣。
雖然一生不為己,萬事替人忙,做的是癡事,可是古今來聖賢豪傑流芳百世的事業,哪一個不從‘好名負氣’中翻騰出來?換句話說,也就是憑着一股傻勁幹的。
至于我們憑着苦練出來的功夫,既不吃官糧,也不受皇祿,犯險履危,替世間鳴不平,為人類除惡魔,真是傻而又傻。
“但是天道之公,早替我們安排好崇功報德之地。
譬如我們眼前這座鐘靈毓秀的绛雲岩,世間争名求利的人們,絕對享不到靈岩仙境的清福。
有幾位詩人逸士,雖然存着遊山玩水的志願,苦于腰腳不争氣,隻可偶然到人人可去,而且已被俗人們鬧得靈而不靈,奇而不奇,有名無實的山水中,不求甚解地兜個圈兒,自己騙自己謅幾句詩文,便大言不慚誇稱遊遍名山大川了。
其實人人知道的名山大川,其中真真靈奇奧秘之境,這般人已經可望而不可接,真能得遊賞之趣,不為山靈譏笑者,一發沒有幾人。
“何況我們眼前的绛雲岩,在這南徼蠻荒之區,亘古難遊之地,即便偶然有幾個文人墨客經過岩下,一看這樣高接霄漢,煙鎖雲封,既乏攀登力,更懼蛇虎之險,也隻可望望然而去了。
正唯這樣,天公特留此無名靈山,秘藏仙境,專供我輩嘯傲行樂之地,補償一生傻幹之功。
這樣靈山,一經我們攀跻,便可飛躍平常人所不能到之境,欣賞平常人難得見識之奇。
山靈得我輩而成知已,我輩也得此靈山而快慰生平。
大約到此境界,可以說南面王不易此樂了。
“可是話又說回來,不在塵世造一番‘好名負氣’的傻事,便不會賞識嘯傲山林之真趣。
沒有聖賢豪傑的胸襟,也不配高卧孕育靈奇的仙境,所以晚輩的意思,此刻兩位老前輩感覺绛雲岩是洞天福地,正是绛雲岩的山靈潛移默啟,暗中招手,歡迎兩位老前輩,他日塵事粗了,何妨舊地重遊,到此享點清福,補償補償一生‘好名負氣’的辛苦呢?至于晚輩,現在絕對沒有這個資格,山靈也絕對不會歡迎。
此刻無非叨着兩位老前輩的餘光,先來認一認家,将來傻幹一番‘好名負氣’的傻事以後,然後到了兩位老前輩的歲數,還要自己問自己,好名好得當與不當,負氣負得是不是天地間之正氣,才敢再來哩!” 何天衢說這番話時,劍眉軒動,目含情光,聲調清越,極為動聽。
無住禅師同上官旭側耳默聽,不住點頭。
等他說完,無住禅師倏的從松下磐石上立起身來,一拍何天衢的肩膀,呵呵笑道:“少年胸襟,應該如此。
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尤其是老侄最後幾句話,好名要好的得當,負氣負得是天地間正氣,是一點不錯。
想不到,老侄非但把你師傅的武功,得了十分之七七八八。
連你師傅一肚皮墨水,也被你得去不少。
否則,說不出這番道理來的。
好,這才是我少林南派後起的健者,足對得住你老太太苦節撫孤的血心,也不負你師傅六、七年的心血了。
現在閑話休提,你們看岩上有人下來了。
我們不妨探聽探聽,山上有沒有大寺院,有幾條通行的山路。
” 上官旭、何天衢聽他這樣說,齊向山腰望去。
果見有一群人,都背着滿滿的柴木筐子,隐隐約約從陡峭的山道上走下來。
何天衢說道:“師伯,難道您老人家也是第一次到此嗎?” 無住禅師笑道:“不瞞兩位說,我同獨杖僧,雖然同出一源,生平卻隻會過一、二次面,還是二三十年前。
他在绛雲岩隐居,還是我葛師弟新近對我說的。
獨杖僧在此隐迹,是否寄迹寺院,或另有别處安身,葛師弟臨走匆匆一說
覺得世上一切事,都是多餘。
便是我們闖蕩一生,自問俠義兩字,尚屬無愧,但是仔細想來,還逃不出‘好名負氣’的圈子。
不到這種離世絕塵的清涼境界,是感悟不出來的。
我想老施主此刻心裡也有同感吧?” 上官旭微笑點頭,好像彼此相喻于無言之中,卻見負手背立,仰面閑望岩雲的何天衢,倏的轉身行近幾步,笑道:“老前輩見多識廣,說的話當然含有至理。
不過在晚輩想來,這樣龊龌世界,幸而有幾個‘好名負氣’的人,做些濟善懲惡、扶弱鋤強的勾當,替人間主持一點正義,便替天地保留一分元氣。
雖然一生不為己,萬事替人忙,做的是癡事,可是古今來聖賢豪傑流芳百世的事業,哪一個不從‘好名負氣’中翻騰出來?換句話說,也就是憑着一股傻勁幹的。
至于我們憑着苦練出來的功夫,既不吃官糧,也不受皇祿,犯險履危,替世間鳴不平,為人類除惡魔,真是傻而又傻。
“但是天道之公,早替我們安排好崇功報德之地。
譬如我們眼前這座鐘靈毓秀的绛雲岩,世間争名求利的人們,絕對享不到靈岩仙境的清福。
有幾位詩人逸士,雖然存着遊山玩水的志願,苦于腰腳不争氣,隻可偶然到人人可去,而且已被俗人們鬧得靈而不靈,奇而不奇,有名無實的山水中,不求甚解地兜個圈兒,自己騙自己謅幾句詩文,便大言不慚誇稱遊遍名山大川了。
其實人人知道的名山大川,其中真真靈奇奧秘之境,這般人已經可望而不可接,真能得遊賞之趣,不為山靈譏笑者,一發沒有幾人。
“何況我們眼前的绛雲岩,在這南徼蠻荒之區,亘古難遊之地,即便偶然有幾個文人墨客經過岩下,一看這樣高接霄漢,煙鎖雲封,既乏攀登力,更懼蛇虎之險,也隻可望望然而去了。
正唯這樣,天公特留此無名靈山,秘藏仙境,專供我輩嘯傲行樂之地,補償一生傻幹之功。
這樣靈山,一經我們攀跻,便可飛躍平常人所不能到之境,欣賞平常人難得見識之奇。
山靈得我輩而成知已,我輩也得此靈山而快慰生平。
大約到此境界,可以說南面王不易此樂了。
“可是話又說回來,不在塵世造一番‘好名負氣’的傻事,便不會賞識嘯傲山林之真趣。
沒有聖賢豪傑的胸襟,也不配高卧孕育靈奇的仙境,所以晚輩的意思,此刻兩位老前輩感覺绛雲岩是洞天福地,正是绛雲岩的山靈潛移默啟,暗中招手,歡迎兩位老前輩,他日塵事粗了,何妨舊地重遊,到此享點清福,補償補償一生‘好名負氣’的辛苦呢?至于晚輩,現在絕對沒有這個資格,山靈也絕對不會歡迎。
此刻無非叨着兩位老前輩的餘光,先來認一認家,将來傻幹一番‘好名負氣’的傻事以後,然後到了兩位老前輩的歲數,還要自己問自己,好名好得當與不當,負氣負得是不是天地間之正氣,才敢再來哩!” 何天衢說這番話時,劍眉軒動,目含情光,聲調清越,極為動聽。
無住禅師同上官旭側耳默聽,不住點頭。
等他說完,無住禅師倏的從松下磐石上立起身來,一拍何天衢的肩膀,呵呵笑道:“少年胸襟,應該如此。
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尤其是老侄最後幾句話,好名要好的得當,負氣負得是天地間正氣,是一點不錯。
想不到,老侄非但把你師傅的武功,得了十分之七七八八。
連你師傅一肚皮墨水,也被你得去不少。
否則,說不出這番道理來的。
好,這才是我少林南派後起的健者,足對得住你老太太苦節撫孤的血心,也不負你師傅六、七年的心血了。
現在閑話休提,你們看岩上有人下來了。
我們不妨探聽探聽,山上有沒有大寺院,有幾條通行的山路。
” 上官旭、何天衢聽他這樣說,齊向山腰望去。
果見有一群人,都背着滿滿的柴木筐子,隐隐約約從陡峭的山道上走下來。
何天衢說道:“師伯,難道您老人家也是第一次到此嗎?” 無住禅師笑道:“不瞞兩位說,我同獨杖僧,雖然同出一源,生平卻隻會過一、二次面,還是二三十年前。
他在绛雲岩隐居,還是我葛師弟新近對我說的。
獨杖僧在此隐迹,是否寄迹寺院,或另有别處安身,葛師弟臨走匆匆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