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翅鵬拆字起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人誘脅,情尚可原。
隻要你把根本情由,實話實說,本爵念你年幼無知,或可法外開恩,超生筆下。
現在本爵問你,你的匪号叫做甚麼紅孩兒,當然另有姓名,看你長像,也是漢人,年紀又這樣幼小,也許尚有父母在,究競姓甚麼,叫甚麼,父母住在何處,做甚麼行業,怎樣陷入匪窟被官兵捉來,快快從實招來。
要知道此刻耐心訊問,完全本爵一念之仁,文書一動,押解進省,就沒你的生路。
&rdquo說罷,虎目一瞪,要想察顔辨色,判别囚犯生死。
哪知紅孩兒年小潑膽,先是鼻孔内,微微的哼了一聲,然後嘴一張,露出一副欺霜賽雪的俐伶牙齒,斬釘截鐵般說道:&ldquo沐公爺開天地之恩,犯民句句聽得明白,無奈犯民另有隐情,有嘴難說。
犯人也不願造謠編謊,欺瞞仁慈的公爺,不過犯人可以對天立誓,絕非匪徒。
犯人的父親,更不是平常之人。
因為家中遭了仇家毒計,起了變故,犯人蓄意跟蹤仇人,故而投身匪窟,偏偏冤業纏身,官兵突然圍困匪巢,玉石難分,一同捉來。
可恨那匪是犯人仇人,偏偏被他漏網,犯人實在死不瞑目。
&rdquo劍眉直豎,咬牙切齒,煞氣滿面。
沐公爺聽紅孩兒說得離奇,料得内中有别情。
他說并非匪徒,或者不是謊話,又看他年紀太輕,品貌不俗,如若同自己二孩兒天瀾并肩而立,還難分好醜,因此存了幾分開脫的心思。
一回頭,向跟侍立的一個親信材官低低吩咐了幾句話,那材官領命退出帳外去了。
這裡沐公爺也不再問,一揮手,軍健們就把紅孩兒帶下去了。
這樣又問了幾個囚徒,忽然又問到一個無姓無名,隻有匪号&ldquo金翅鵬&rdquo的囚犯,等到硃筆一點,帶金翅鵬上來,一看這人,非常特别,從哪裡看也看不出是個匪來。
生得瘦骨嶙峋,眉目疏秀,年紀也不過二十餘歲。
頭上頂着一頂破手巾,身上穿着一領千孔百補的破爛衫。
大約因為天氣寒冷,身上單薄,凍得他一個紅鼻子,挂着兩行亮晶晶鼻涕,走一步,一吸氣,嗤溜的一聲便抽了進去,一忽兒又挂了下來,一步一抽,拱肩縮背地走到公案下面,活像一位三家村的教書窮酸,又像破廟裡的蔔卦拆字的相士。
沐公爺看得非常奇怪,心想此人定是窮得發瘋才投入匪窟的,就是投入匪窟,日子也絕不長久,看他一身穿着便知,遂喝問道:&ldquo你叫金翅鵬?&rdquo 那窮酸破袖一幌,帶着手铐,居然一揖到地,哪知直起腰來,晶瑩透澈的兩挂鼻涕,被他躬身一揖,揖出有尺許長。
大約他舍不得這樣寶貝,趕忙丹田一提,嗤溜&hellip&hellip居然又抽得點滴無餘。
兩旁材官、軍健們看他這奇怪相,幾乎全笑出聲來。
那窮酸沒人似的,朗聲答道:&ldquo學生姓金名翅鵬。
&rdquo答了這幾個字,截然無聲,隻那兩挂鼻涕,又流出頭來了。
可是他這一開口,聲若銅鐘,震得公爺旁邊的軍健,耳内嗡嗡直響,大家吓了一跳,誰也想不到,這樣瘦骨如柴的窮酸,竟有這樣大的聲音。
最可笑答這麼一句,口一閉,截然無音。
連沐公爺也看得詫異起來,暗想明明金翅鵬是江湖的匪号,他偏說姓金名翅鵬,本來姓金的又多,取名字也沒有準兒的事,不便再從姓名上追問下去,于是驚堂木一震,喝道:&ldquo你既自稱學生,大約也念過聖人之書,怎麼知法犯法,甘做匪徒,身犯王法?你要知道本爵雖然網開三面,仁愛及天,但是對于奸狡匪徒,決不寬貸!你有無家業?籍貫何處?怎樣投身匪穴?從實招來,免受嚴刑。
&rdquo說到此處,猛然喝聲,&ldquo講!&rdquo 兩旁軍健們軍棍着地一頓,山搖地動,又齊聲威赫:&ldquo快講!&rdquo 那窮酸皮包骨頭面孔上,毫無動靜,慢慢地答道:&ldquo學生祖居四川夔州,自幼父母雙亡,窮途潦倒,遊學四方,性好遊曆山川,一路為人看相拆字,略得一點卦資,藉以度日。
日前遊曆到滇貴交界勝境關,寄宿桃花峒玉皇閣,每日在玉皇閣下替人拆字。
那玉皇閣正當市口官道,滇貴兩省客商行旅,經過這條官道的很多,就是本地集市趁墟的人們,也必須經過玉皇閣下。
承當地人民擡舉,都說學生拆字非常靈驗,因此學生的生意卻也興旺。
&ldquo有一天,正在許多人圍着學生拆字攤動問休咎,忽有幾位将爺,帶着幾分醉意闖進人群,硬要學生替他拆一字。
學生拆字,與衆不同,卦攤上沒有拆字現成的紙捲,全憑來人随口報字,寫在水闆上寫拆。
也不先問來人所問何事,全憑學生靈機拆斷,而且實話實說,不論好歹,毫不奉承。
那位将爺大約識字不多,隻認識自己姓,便把他的姓報了出來。
學生照例寫在水闆上,原來那位将爺姓&lsquo岑&rsquo,他報的是這個字,學生水闆上當然也是這個字。
&rdquo 這時金翅鵬說話一多,鼻孔兩挂鼻涕又溜了出來,他隻可暫先閉嘴,趕緊用力往上一抽。
在這時嗤嗤幾聲當口,兩旁軍健正聽得入神,連上面沐公爺也忘其所以,不禁喝道:&ldquo快講!以後怎麼樣?&rdquo 窮酸口一張,又說道:&ldquo水闆上不是寫的是&lsquo岑&rsquo字,那位
隻要你把根本情由,實話實說,本爵念你年幼無知,或可法外開恩,超生筆下。
現在本爵問你,你的匪号叫做甚麼紅孩兒,當然另有姓名,看你長像,也是漢人,年紀又這樣幼小,也許尚有父母在,究競姓甚麼,叫甚麼,父母住在何處,做甚麼行業,怎樣陷入匪窟被官兵捉來,快快從實招來。
要知道此刻耐心訊問,完全本爵一念之仁,文書一動,押解進省,就沒你的生路。
&rdquo說罷,虎目一瞪,要想察顔辨色,判别囚犯生死。
哪知紅孩兒年小潑膽,先是鼻孔内,微微的哼了一聲,然後嘴一張,露出一副欺霜賽雪的俐伶牙齒,斬釘截鐵般說道:&ldquo沐公爺開天地之恩,犯民句句聽得明白,無奈犯民另有隐情,有嘴難說。
犯人也不願造謠編謊,欺瞞仁慈的公爺,不過犯人可以對天立誓,絕非匪徒。
犯人的父親,更不是平常之人。
因為家中遭了仇家毒計,起了變故,犯人蓄意跟蹤仇人,故而投身匪窟,偏偏冤業纏身,官兵突然圍困匪巢,玉石難分,一同捉來。
可恨那匪是犯人仇人,偏偏被他漏網,犯人實在死不瞑目。
&rdquo劍眉直豎,咬牙切齒,煞氣滿面。
沐公爺聽紅孩兒說得離奇,料得内中有别情。
他說并非匪徒,或者不是謊話,又看他年紀太輕,品貌不俗,如若同自己二孩兒天瀾并肩而立,還難分好醜,因此存了幾分開脫的心思。
一回頭,向跟侍立的一個親信材官低低吩咐了幾句話,那材官領命退出帳外去了。
這裡沐公爺也不再問,一揮手,軍健們就把紅孩兒帶下去了。
這樣又問了幾個囚徒,忽然又問到一個無姓無名,隻有匪号&ldquo金翅鵬&rdquo的囚犯,等到硃筆一點,帶金翅鵬上來,一看這人,非常特别,從哪裡看也看不出是個匪來。
生得瘦骨嶙峋,眉目疏秀,年紀也不過二十餘歲。
頭上頂着一頂破手巾,身上穿着一領千孔百補的破爛衫。
大約因為天氣寒冷,身上單薄,凍得他一個紅鼻子,挂着兩行亮晶晶鼻涕,走一步,一吸氣,嗤溜的一聲便抽了進去,一忽兒又挂了下來,一步一抽,拱肩縮背地走到公案下面,活像一位三家村的教書窮酸,又像破廟裡的蔔卦拆字的相士。
沐公爺看得非常奇怪,心想此人定是窮得發瘋才投入匪窟的,就是投入匪窟,日子也絕不長久,看他一身穿着便知,遂喝問道:&ldquo你叫金翅鵬?&rdquo 那窮酸破袖一幌,帶着手铐,居然一揖到地,哪知直起腰來,晶瑩透澈的兩挂鼻涕,被他躬身一揖,揖出有尺許長。
大約他舍不得這樣寶貝,趕忙丹田一提,嗤溜&hellip&hellip居然又抽得點滴無餘。
兩旁材官、軍健們看他這奇怪相,幾乎全笑出聲來。
那窮酸沒人似的,朗聲答道:&ldquo學生姓金名翅鵬。
&rdquo答了這幾個字,截然無聲,隻那兩挂鼻涕,又流出頭來了。
可是他這一開口,聲若銅鐘,震得公爺旁邊的軍健,耳内嗡嗡直響,大家吓了一跳,誰也想不到,這樣瘦骨如柴的窮酸,竟有這樣大的聲音。
最可笑答這麼一句,口一閉,截然無音。
連沐公爺也看得詫異起來,暗想明明金翅鵬是江湖的匪号,他偏說姓金名翅鵬,本來姓金的又多,取名字也沒有準兒的事,不便再從姓名上追問下去,于是驚堂木一震,喝道:&ldquo你既自稱學生,大約也念過聖人之書,怎麼知法犯法,甘做匪徒,身犯王法?你要知道本爵雖然網開三面,仁愛及天,但是對于奸狡匪徒,決不寬貸!你有無家業?籍貫何處?怎樣投身匪穴?從實招來,免受嚴刑。
&rdquo說到此處,猛然喝聲,&ldquo講!&rdquo 兩旁軍健們軍棍着地一頓,山搖地動,又齊聲威赫:&ldquo快講!&rdquo 那窮酸皮包骨頭面孔上,毫無動靜,慢慢地答道:&ldquo學生祖居四川夔州,自幼父母雙亡,窮途潦倒,遊學四方,性好遊曆山川,一路為人看相拆字,略得一點卦資,藉以度日。
日前遊曆到滇貴交界勝境關,寄宿桃花峒玉皇閣,每日在玉皇閣下替人拆字。
那玉皇閣正當市口官道,滇貴兩省客商行旅,經過這條官道的很多,就是本地集市趁墟的人們,也必須經過玉皇閣下。
承當地人民擡舉,都說學生拆字非常靈驗,因此學生的生意卻也興旺。
&ldquo有一天,正在許多人圍着學生拆字攤動問休咎,忽有幾位将爺,帶着幾分醉意闖進人群,硬要學生替他拆一字。
學生拆字,與衆不同,卦攤上沒有拆字現成的紙捲,全憑來人随口報字,寫在水闆上寫拆。
也不先問來人所問何事,全憑學生靈機拆斷,而且實話實說,不論好歹,毫不奉承。
那位将爺大約識字不多,隻認識自己姓,便把他的姓報了出來。
學生照例寫在水闆上,原來那位将爺姓&lsquo岑&rsquo,他報的是這個字,學生水闆上當然也是這個字。
&rdquo 這時金翅鵬說話一多,鼻孔兩挂鼻涕又溜了出來,他隻可暫先閉嘴,趕緊用力往上一抽。
在這時嗤嗤幾聲當口,兩旁軍健正聽得入神,連上面沐公爺也忘其所以,不禁喝道:&ldquo快講!以後怎麼樣?&rdquo 窮酸口一張,又說道:&ldquo水闆上不是寫的是&lsquo岑&rsquo字,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