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吳監督演說發奇談 楊長子雅遊預定約

關燈
,要她母親肯将她嫁給外國人,是萬分做不到的事。

    就是為你死了,她母親的心固執得很,想她回頭是不行的。

    沒法隻得負你,教你以後隻當她死了,不要惦記她。

    她希望你歸國娶一房好妻室,比她強十倍的,小心伺候你。

    她雖在愛知縣另嫁了人,也是這般朝夕替你做禱告。

    她的話就是這樣,我并沒有遺漏。

    哦! 她還說了到愛知縣,寫信給你。

    “ 蘇仲武聽圓子說完,起先還覺着傷感,後來一想:她的心竟是已向着那邊去了,這些不關痛癢的話,說了做什麼?她難道不知相思之苦,不是言語可以慰藉得了的嗎?我就得着她一封信,也不過多添我幾點鐘的煩惱。

    蘇仲武是這般一想,隻覺得心中異常憤懑,當下也沒有話回出來。

    默坐了一會,忽問黃文漢:“去雲南可是已經決定?”黃文漢聽了,望了圓子一望說道:“朋友打電報來,招我去的意思是殷勤,隻是我當如何去法,實在委決不下。

    圓子的心思,固然是想嫁我。

    我也因她待我不錯,不忍使她再去營那皮肉生涯,兩下都有不可離開的心思。

    隻是我的境遇,是不能由我做主的。

    雖承你的情,答應助我一千塊錢,也要你回國以後才能給我。

    我到雲南去,一個人的路費就得二百元,還不算富裕。

    若帶她同去,手中要有五百塊錢才敢動身。

    姑無論一時沒有這宗巨款,就有這麼多錢,于今雲南的局面,是沒有定的,全靠大家拼死拼活的去幹。

    這是一種革命事業,人家都是單人獨馬,我一個人帶着家眷,又是個日本人,難免不招物議。

    我雖是個素來不管人家議論的人,但是那是不打算做事的時候的心理。

    既打算做事,名譽是最要緊的。

    我從來是疏脫不過的性質,十分知道我的人罷了,不十分知道我的人,沒有不說我這人過于放蕩,不堪任事的。

    我一旦出去幹事,恐懼修省的還怕有人說我的壞話。

    再帶着一房日本家眷去革命,無論知與不知的人,都有話說了,還有緊要的事給我幹嗎?人家哪裡知道我這日本家眷,是我一個頂好的助手哩!我一個人去,将她丢在日本罷,不是我舍不得她,也不是她舍不得我。

    我和你自家兄弟一樣,說給你不要緊。

    年輕的女人離開了丈夫,總有些不妥。

    她們日本女人把和男人睡覺這樁事本看得不算什麼,她又是嬉戲慣了的。

    我不打算娶她做女人罷了,既打算娶她做女人,這件事卻是不能由她自由的。

    ” 蘇仲武道:“她和你感情好,又是司空見慣的人,你就不在跟前,我想她決不會有不好的事幹出來,這一層你倒可以放心。

    ”黃文漢搖頭道:“不然!感情哪裡靠得住?我在這裡,她和我自然感情好。

    我不在這裡,她又可以和旁人感情好的。

     我當面問址她,她說不敢說欺我的話,自己實在沒有把握。

    她說這種事是一時的動機,不能預計的,任是誰人也沒有把握。

    “蘇仲武望了圓子一眼,忍不住笑道:”然則你去了,她硬非偷人不可?她自己都信自己不過,難道教你終日守着她嗎?她這話是怕你離開她,特意是這般說了恐吓你的。

    “黃文漢笑着搖頭道:”不是!我和她并沒說過嫁娶的話。

    我走了,她自然跟旁人,何必說這話來恐吓我?她對我從不說假話。

    這種話,在旁的女人決不肯說。

    她說這話,未必就有這種心不過她照着她自己的性質是這樣罷了。

    隻是她就不說,我也不便将她一個人丢在日本。

    這事情所以很難處。

    “蘇仲武也低頭躊躇,沒有好辦法。

    黃文漢和圓子坐了一會,告辭歸家晚膳。

     此時各學校都放了寒假,大家忙着過年。

    中國的袁世凱定了期明年正月初一日做皇帝,改了國号為“中華帝國”,改了年号為“洪憲”元年。

    在日本的留學生和亡命客都憤慨得了不得,沒有什麼興緻來鬧元旦。

    元旦已過,第二日便是楊長子和蘇仲武、黃文漢約了去江東梅園看梅的日子。

    雖也一般的沒有多大的興緻,但是已經約好了,都存着不肯爽約的心思。

    所以不前不後的,三人都在八點鐘左右到了蘇仲武家。

    可喜這日天氣晴朗,圓子裝飾得非常齊整。

    楊長子雖在日本多年,也看不出她是曾當過淫賣婦的。

    黃文漢向楊長子道:“你不是說去江東梅園看梅花嗎?”楊長子點頭道:“是呀!”黃文漢道:“江東梅園在南葛飾郡,舟車都不便,須得走許多的路。

    并且聽說那裡都是白梅花,不大好看。

    依我的意思,不如去看蒲田的梅林。

    那裡紅梅花多,都是很多年的老樹。

    來去也很容易,坐京濱電車,到蒲田下車,走不到半裡路就是梅林了。

    不知道你和老蘇的意思怎樣?”蘇仲武道:“我是極贊成去蒲田的,因為我不想多走路。

    ”楊長子道:“既你們都願去蒲田,就去蒲田也使得。

    黃樣的奧樣想必也是不願多走路的。

    ”蘇仲武遂更換衣服,四人一同出來,坐電車到品川,乘坐京濱電車,往蒲田發進。

    幾分鐘的時間,便到了蒲田。

    黃文漢當先引路,途中已有許多往梅林的遊客。

    男女老少都是穿戴得新簇簇的,一個個春風滿面,活現出一種太平景象來。

    黃文漢看了,懸想自己國内今日的景況,不由得心中羨慕不已。

     不知他們遊梅林,有甚可紀之事,且俟下章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