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無路忍歸來幾番生死 彌留依老弱半夜凄涼
關燈
小
中
大
世良同意與否,就趁着附近開門看熱鬧的人家,借了一把藤椅子,将他放在上面擡了向前走,隻轉了一個彎,就到了倪家。
這四九寒天,江風是極冷的,睡到晚上,這後梢二三十個窮坐客,都忍耐不住,隻得起來,在艙外邊,避風的船舷上走來走去,運動運動,借以取暖。
當打那官艙門外過的時候,隔着玻璃門向裡張望,隻見那官艙裡的客人,脫得隻穿一條薄薄的短夾襖,在大電燈下打麻雀牌。
世良看到,心裡就想着無錢的人出門,不但是受罪,而且是受氣。
從今以後,回到了家鄉,永遠不想出門了。
警察道:“周老闆!你怎麼了?”世良竟是坐在雪地裡,做聲不得。
警察彎了腰向他臉上看看,見他臉色慘白,眼睛微閉,失聲叫了一句不好,立刻将警笛吹着,引了四五名警察跑着向前來。
見桌上放了饽饽筐子,看看桌上,又看看他的臉。
這時,他兩個顴骨高撐,嘴瘦削着尖了起來,那黃手背上,帶着粗如綿繩的青紋,正有些像雞爪。
賣力氣的人,會瘦到這種樣子,那滋養不足的成分,也就大大地可想而知了。
便道:“周老爹!你的令郎,恐怕是不在北平了。
你老在這裡等着,無衣無食,怎麼是個了局?再說,你的身體也是太弱了,便是想找活路也不行。
在外出遠門的人,無非為了一種圖謀,或者是名,或者是利。
你既不為名,賣硬面饽饽也不算利,你在這裡留戀做什麼?” 董事聽了這話,當然也就添了一番心事;當時隻答應再為設法。
又過了兩天,世良的身體,差不多完全恢複健康了。
他向破桌子底下看看,那堆煤球隻剩了些碎粉了。
再把床底下的一隻洋鐵箱子打開,裡面存儲的米,隻好敷衍四隻箱子角。
雖然自己還有兩三塊錢餘蓄,這又能夠維持幾天呢?為了求活起見,這饽饽生意,還是不能不做。
他又想着:那天在路上凍得暈死過去,隻因為那晚大風大雪,豈能每晚都是那樣子的冷法嗎? 睜開眼來看着,大夫和看護都紛紛地來問他,病體怎麼樣了?世良口裡雖表示着好得多了,可是他心裡,卻大為不解。
一個賣硬面饽饽的,北平上有一個不為多,死一個不為少,在街上倒斃了就倒斃了罷,為甚麼一定要把我救活呢? 江上的風雪,越發是大,劃子載得客人又過多,逆了風雪,半時靠不攏岸。
等靠了岸時,世良兩隻腳兩隻手,都凍得麻木了。
一路之上,他也想得爛熟了,到了安慶,先要找着倪洪氏母女,向人家道歉,告訴自己不能通信的原因,而且幹脆把兩家親事廢了,不要耽誤菊芬孩子的前程,所以他登了岸之後,将行李寄放在小客店裡,自己冒着風雪進城,就去訪倪洪氏。
有半年了,她母女是否還住在原處,不得而知,且先到那裡,向鄰居打聽再說。
他想定了,便是這樣辦。
次日,他上了三等火車,遇着無票乘車的人太多,擠得他沒有座位,隻好把鋪蓋卷放在人堆裡,自坐在鋪蓋卷上。
在火車上坐了兩天兩晚,不但是周身骨頭酸痛,而且兩腮上因虛火上升,隻是發燒得泛紅,而且一路之上,沒有一個伴侶,更想到回去把什麼臉見人。
沒有什麼解悶的,就不住地去抽旱煙。
兩天兩晚地旱煙抽下來,腦筋也就受的刺激不少了。
當會董的人,就最怕無主的人會死在會館裡,聽了這個消息,不敢露面,就派了他的兄弟陳仲儒來了。
全會館的閑人,借了這個題目,忙亂着有大半天的工夫,方由醫生打了藥針,将他救活過來。
陳仲儒等他神志完全恢複過來了,便到他屋子裡來,陪着他談話。
安慶城是建築在山坡上的,街道是上上下下的石級,電燈是很遠相隔一盞,又不大明亮,加上這雪陣又非常的密,路途更有些模糊。
世良急于要去見人,在雪的石級上走着,不分高低,就摔了四五跤,而同時覺得有些氣喘,隻覺呼吸有些急促不靈。
他以為這是累得,并不理會,依然向前走。
好容易到自己開豆腐店的所在了。
這樣風雪之夜,人家多半是關門睡覺了,向哪裡去打聽倪家消息呢?若去敲人家的門,深更半夜,恐人家不願意。
他記起來了,街的轉角所在,有一個巡警的崗位,向那裡去打聽,于是高高低低,又跑向那崗位邊去打聽。
大夫聽說,仔細一盤問,才知道他是一個孤身漢子,自然全告訴了警察,依然由警察将他送回會館去,而且找着了會館董事,說他不能再出去做晚上生意,會館裡當供給他過冬的衣食,不然,就打發他回
這四九寒天,江風是極冷的,睡到晚上,這後梢二三十個窮坐客,都忍耐不住,隻得起來,在艙外邊,避風的船舷上走來走去,運動運動,借以取暖。
當打那官艙門外過的時候,隔着玻璃門向裡張望,隻見那官艙裡的客人,脫得隻穿一條薄薄的短夾襖,在大電燈下打麻雀牌。
世良看到,心裡就想着無錢的人出門,不但是受罪,而且是受氣。
從今以後,回到了家鄉,永遠不想出門了。
警察道:“周老闆!你怎麼了?”世良竟是坐在雪地裡,做聲不得。
警察彎了腰向他臉上看看,見他臉色慘白,眼睛微閉,失聲叫了一句不好,立刻将警笛吹着,引了四五名警察跑着向前來。
見桌上放了饽饽筐子,看看桌上,又看看他的臉。
這時,他兩個顴骨高撐,嘴瘦削着尖了起來,那黃手背上,帶着粗如綿繩的青紋,正有些像雞爪。
賣力氣的人,會瘦到這種樣子,那滋養不足的成分,也就大大地可想而知了。
便道:“周老爹!你的令郎,恐怕是不在北平了。
你老在這裡等着,無衣無食,怎麼是個了局?再說,你的身體也是太弱了,便是想找活路也不行。
在外出遠門的人,無非為了一種圖謀,或者是名,或者是利。
你既不為名,賣硬面饽饽也不算利,你在這裡留戀做什麼?” 董事聽了這話,當然也就添了一番心事;當時隻答應再為設法。
又過了兩天,世良的身體,差不多完全恢複健康了。
他向破桌子底下看看,那堆煤球隻剩了些碎粉了。
再把床底下的一隻洋鐵箱子打開,裡面存儲的米,隻好敷衍四隻箱子角。
雖然自己還有兩三塊錢餘蓄,這又能夠維持幾天呢?為了求活起見,這饽饽生意,還是不能不做。
他又想着:那天在路上凍得暈死過去,隻因為那晚大風大雪,豈能每晚都是那樣子的冷法嗎? 睜開眼來看着,大夫和看護都紛紛地來問他,病體怎麼樣了?世良口裡雖表示着好得多了,可是他心裡,卻大為不解。
一個賣硬面饽饽的,北平上有一個不為多,死一個不為少,在街上倒斃了就倒斃了罷,為甚麼一定要把我救活呢? 江上的風雪,越發是大,劃子載得客人又過多,逆了風雪,半時靠不攏岸。
等靠了岸時,世良兩隻腳兩隻手,都凍得麻木了。
一路之上,他也想得爛熟了,到了安慶,先要找着倪洪氏母女,向人家道歉,告訴自己不能通信的原因,而且幹脆把兩家親事廢了,不要耽誤菊芬孩子的前程,所以他登了岸之後,将行李寄放在小客店裡,自己冒着風雪進城,就去訪倪洪氏。
有半年了,她母女是否還住在原處,不得而知,且先到那裡,向鄰居打聽再說。
他想定了,便是這樣辦。
次日,他上了三等火車,遇着無票乘車的人太多,擠得他沒有座位,隻好把鋪蓋卷放在人堆裡,自坐在鋪蓋卷上。
在火車上坐了兩天兩晚,不但是周身骨頭酸痛,而且兩腮上因虛火上升,隻是發燒得泛紅,而且一路之上,沒有一個伴侶,更想到回去把什麼臉見人。
沒有什麼解悶的,就不住地去抽旱煙。
兩天兩晚地旱煙抽下來,腦筋也就受的刺激不少了。
當會董的人,就最怕無主的人會死在會館裡,聽了這個消息,不敢露面,就派了他的兄弟陳仲儒來了。
全會館的閑人,借了這個題目,忙亂着有大半天的工夫,方由醫生打了藥針,将他救活過來。
陳仲儒等他神志完全恢複過來了,便到他屋子裡來,陪着他談話。
安慶城是建築在山坡上的,街道是上上下下的石級,電燈是很遠相隔一盞,又不大明亮,加上這雪陣又非常的密,路途更有些模糊。
世良急于要去見人,在雪的石級上走着,不分高低,就摔了四五跤,而同時覺得有些氣喘,隻覺呼吸有些急促不靈。
他以為這是累得,并不理會,依然向前走。
好容易到自己開豆腐店的所在了。
這樣風雪之夜,人家多半是關門睡覺了,向哪裡去打聽倪家消息呢?若去敲人家的門,深更半夜,恐人家不願意。
他記起來了,街的轉角所在,有一個巡警的崗位,向那裡去打聽,于是高高低低,又跑向那崗位邊去打聽。
大夫聽說,仔細一盤問,才知道他是一個孤身漢子,自然全告訴了警察,依然由警察将他送回會館去,而且找着了會館董事,說他不能再出去做晚上生意,會館裡當供給他過冬的衣食,不然,就打發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