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骨肉見天真相依為命 稻粱謀晚計刻苦經年
關燈
小
中
大
來了,是必要酒肉相待的。
世良招呼周高才和車夫坐了,立刻把王大媽母女請來,請她們代為燒茶,炒北瓜子,殺雞,打米煮飯;又量了二鬥稻,請隔壁唐麻子去鄉店裡買豬肉和豆腐幹,還叫他帶一個信到小學裡去請劉校長來陪東家老爹吃午飯。
正說着話,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拖了一條毛辮子,手上挽了一個菜籃子由面前經過,站住了腳,望着他們道:“你們的早飯真早。
小牛子!吃的什麼好菜呀?”世良道:“小菊子!你不要叫他的小名了。
他是一個學生哇。
”小菊子笑道:“是哇。
我媽說,還要做一雙鞋送他呢。
” 時光容易,不覺到了深秋,慢慢日短夜長起來,窗子外面,淅淅瀝瀝飄着幾點風裡頭的雨,打着在樹枝上,或者在屋瓦上,那種響聲,似乎增加了屋子裡無限的凄涼。
接着父親就在屋子裡大叫:“計春呢?”計春走了來,卻看到校長和東家在那裡坐着。
東家卻向世良笑道:“你現在很快活了,有這樣一個好兒子。
” 當她走到周家時,先伸頭在窗子外向裡一望,并不曾看到廚房裡有人,冷竈無煙,當然是不曾做得午飯。
難道他父子都不在家?于是悄悄地走了進來。
伸頭向屋子裡看,隻見一張舊竹床上,棉被是堆得高高的,被裡伸出一隻黑腿來,計春伏在床邊,不住地捶打。
小海聽說晚上有粑吃,非常之喜歡。
下學之後,一蹦一跳地跑回家來,在大門口就跳着叫起來道:“媽!小牛子說了,要到我們家來磨粉做粑吃呢。
”他的母親王大媽,本來很憐惜周世良父子的,自從計春開始讀書了,再覺得這孩子前途未可限量,自己是很樂于和他們聯親。
不過周世良這老頭子,總是淡淡地,不肯表示着态度出來。
将女兒許配人,總也不能太遷就了,所以自己也就不說什麼。
今天聽說計春要送米來磨粉做粑,這倒是個接近的機會,自己立刻就跑到周世良家來,兜攬這筆買賣。
在天色昏暗的當中,半看半摸,在北瓜藤架上,摸下了七八條大小北瓜,帶到廚房裡面來。
計春道:“你還費這些事做什麼?屋子裡還不大看見,不弄菜了,到腌菜缸裡,摸些腌菜來吃,也就算了。
”世良道:“你用心血讀書的人,不像我這樣出蠻力的人,應當吃點合胃口的東西,調劑調劑。
”他說着話,畢竟是到菜園子裡去了。
一會子工夫,他摸着兩個嫩茄子和七八個青椒來了,笑道:“家裡還有點佛燈的清油,我來炒茄絲給你吃罷。
”他說着,也就動起手來。
周高才道:“我不是說句掃興的話,念書呢,一邊是青雲路,一邊是陷人坑,就是照你這種算法,一年可以多二十石糧食,這就很不錯,二十多石糧食,總可以賣五六十塊錢,每年連本帶利地滾起來,十年工夫,你可以混上一千多塊錢家私了。
你把孩子送去念書,十年之後,未必有這種把握。
而且這十年之間,你得拿多少錢去盤好他的書?所以依着我的意思,你孩子在小學畢了業,也就不必向前追了。
功名爵祿,這是命裡所定,強求不得,即以我而論,也曾用過十幾年的苦功,縣考還考過前十名。
唉!文章憎命達……”他念了這句詩,兩腳搖曳着,看了劉校長;劉校長聽說周世良請他來陪東家,早就不願意,但是想到他會受東家的壓迫,不能不出頭來和他講情,所以隻好來了,對于這種人,不必和他去說什麼,隻是點頭而已。
周高才手捧了自家帶來的水煙袋,咕噜咕噜響了許久,閉着眼默了一會神,然後噴出一口煙來,笑道:“俗言說殺雞殺的東家,你已經殺雞我吃了,我怎好不推讓一點。
照理,你應該歸我二十擔零八鬥,把零頭抹去就是了。
你剛才自己說了,今年多着二十擔糧食呢。
你既然有多,何必要我讓租?”這句話真有力量,抵得世良無法可說,不住地用手去摸下巴。
周高才也是一個不第的老童生,未免斯文一脈,早聽說計春是個孝神童,在孔夫子面上,不便怎樣端出東家的威嚴來,就站起來點了一點頭,笑道:“兩年不見,快成人了。
聽說你書念得很好。
”世良站在一邊,不由得嘻嘻地笑了。
因道:“也沒有什麼好,不過校長看得起他罷了。
” 周世良道:“我不能睡,我要把這件衣服補起來才行呢。
”計春道:“你哪裡縫得來?有道是拿鋤頭的手,不能捏針;捏針的手不能拿鋤頭。
明天送給王大媽去替你縫一縫罷。
”周世良道:“她的事情也很忙,怎好常常找她呢?你先睡罷,你還打着赤腳呢。
坐在這裡不動,那是很涼的。
”計春走到廚房裡去,打開盛飯的瓦缽子,看了一看,見裡面剩了不多的飯,就走回房來對父親道:“明天早上的飯也不夠,又該起早了。
”周世良道:“為了省事起見,明天加一瓢水,把剩飯煮了湯飯吃就是了。
”計春道:“一點菜湯沒有,一點油鹽沒有,怎麼煮湯飯吃呢?”周世良縫着衣服笑道:“我們用手抓了白飯
世良招呼周高才和車夫坐了,立刻把王大媽母女請來,請她們代為燒茶,炒北瓜子,殺雞,打米煮飯;又量了二鬥稻,請隔壁唐麻子去鄉店裡買豬肉和豆腐幹,還叫他帶一個信到小學裡去請劉校長來陪東家老爹吃午飯。
正說着話,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拖了一條毛辮子,手上挽了一個菜籃子由面前經過,站住了腳,望着他們道:“你們的早飯真早。
小牛子!吃的什麼好菜呀?”世良道:“小菊子!你不要叫他的小名了。
他是一個學生哇。
”小菊子笑道:“是哇。
我媽說,還要做一雙鞋送他呢。
” 時光容易,不覺到了深秋,慢慢日短夜長起來,窗子外面,淅淅瀝瀝飄着幾點風裡頭的雨,打着在樹枝上,或者在屋瓦上,那種響聲,似乎增加了屋子裡無限的凄涼。
接着父親就在屋子裡大叫:“計春呢?”計春走了來,卻看到校長和東家在那裡坐着。
東家卻向世良笑道:“你現在很快活了,有這樣一個好兒子。
” 當她走到周家時,先伸頭在窗子外向裡一望,并不曾看到廚房裡有人,冷竈無煙,當然是不曾做得午飯。
難道他父子都不在家?于是悄悄地走了進來。
伸頭向屋子裡看,隻見一張舊竹床上,棉被是堆得高高的,被裡伸出一隻黑腿來,計春伏在床邊,不住地捶打。
小海聽說晚上有粑吃,非常之喜歡。
下學之後,一蹦一跳地跑回家來,在大門口就跳着叫起來道:“媽!小牛子說了,要到我們家來磨粉做粑吃呢。
”他的母親王大媽,本來很憐惜周世良父子的,自從計春開始讀書了,再覺得這孩子前途未可限量,自己是很樂于和他們聯親。
不過周世良這老頭子,總是淡淡地,不肯表示着态度出來。
将女兒許配人,總也不能太遷就了,所以自己也就不說什麼。
今天聽說計春要送米來磨粉做粑,這倒是個接近的機會,自己立刻就跑到周世良家來,兜攬這筆買賣。
在天色昏暗的當中,半看半摸,在北瓜藤架上,摸下了七八條大小北瓜,帶到廚房裡面來。
計春道:“你還費這些事做什麼?屋子裡還不大看見,不弄菜了,到腌菜缸裡,摸些腌菜來吃,也就算了。
”世良道:“你用心血讀書的人,不像我這樣出蠻力的人,應當吃點合胃口的東西,調劑調劑。
”他說着話,畢竟是到菜園子裡去了。
一會子工夫,他摸着兩個嫩茄子和七八個青椒來了,笑道:“家裡還有點佛燈的清油,我來炒茄絲給你吃罷。
”他說着,也就動起手來。
周高才道:“我不是說句掃興的話,念書呢,一邊是青雲路,一邊是陷人坑,就是照你這種算法,一年可以多二十石糧食,這就很不錯,二十多石糧食,總可以賣五六十塊錢,每年連本帶利地滾起來,十年工夫,你可以混上一千多塊錢家私了。
你把孩子送去念書,十年之後,未必有這種把握。
而且這十年之間,你得拿多少錢去盤好他的書?所以依着我的意思,你孩子在小學畢了業,也就不必向前追了。
功名爵祿,這是命裡所定,強求不得,即以我而論,也曾用過十幾年的苦功,縣考還考過前十名。
唉!文章憎命達……”他念了這句詩,兩腳搖曳着,看了劉校長;劉校長聽說周世良請他來陪東家,早就不願意,但是想到他會受東家的壓迫,不能不出頭來和他講情,所以隻好來了,對于這種人,不必和他去說什麼,隻是點頭而已。
周高才手捧了自家帶來的水煙袋,咕噜咕噜響了許久,閉着眼默了一會神,然後噴出一口煙來,笑道:“俗言說殺雞殺的東家,你已經殺雞我吃了,我怎好不推讓一點。
照理,你應該歸我二十擔零八鬥,把零頭抹去就是了。
你剛才自己說了,今年多着二十擔糧食呢。
你既然有多,何必要我讓租?”這句話真有力量,抵得世良無法可說,不住地用手去摸下巴。
周高才也是一個不第的老童生,未免斯文一脈,早聽說計春是個孝神童,在孔夫子面上,不便怎樣端出東家的威嚴來,就站起來點了一點頭,笑道:“兩年不見,快成人了。
聽說你書念得很好。
”世良站在一邊,不由得嘻嘻地笑了。
因道:“也沒有什麼好,不過校長看得起他罷了。
” 周世良道:“我不能睡,我要把這件衣服補起來才行呢。
”計春道:“你哪裡縫得來?有道是拿鋤頭的手,不能捏針;捏針的手不能拿鋤頭。
明天送給王大媽去替你縫一縫罷。
”周世良道:“她的事情也很忙,怎好常常找她呢?你先睡罷,你還打着赤腳呢。
坐在這裡不動,那是很涼的。
”計春走到廚房裡去,打開盛飯的瓦缽子,看了一看,見裡面剩了不多的飯,就走回房來對父親道:“明天早上的飯也不夠,又該起早了。
”周世良道:“為了省事起見,明天加一瓢水,把剩飯煮了湯飯吃就是了。
”計春道:“一點菜湯沒有,一點油鹽沒有,怎麼煮湯飯吃呢?”周世良縫着衣服笑道:“我們用手抓了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