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三日後,傍晚時分,金陵世家正門階台之旁,一個家人在那裡照料三匹青骢健馬,他先為健馬攏辔頭,套上鞍羁。
又在那鞍羁兩側,一一挂上革囊與水袋,然後輕撫馬鬃,引頸朝門内望去,那模樣,好似府中有人遠行。
須臾,正門寬大的屏風後面,絡續走出一大群人。
當先一人,青袍佩劍,英風朗朗,那是雲震。
與雲震一肩之差,那人氣度軒昂,紫衣飄飄,手裡握着一隻碧玉洞箫,洞箫輕輕敲打自己左掌,正是“鎮遠侯”薛逸民之孫——薛頌平。
這時,高夫人——薛贻身着宮裝,頭挽高髻,清澈的眼神,似帶戚容,緊随薛頌平身後,跨出了門檻。
随後是鐵娘、引鳳、歸隐農、周公铎、一本和尚,“丐幫三老”與單彤,西門咎與齊、牛兩小走在最後。
三日來,西門咎的性情好似有些變了,他此刻右手拉着牛大寶,左手拉着齊小冬,竟是有說有笑,一改昔日冷酷之色,狀頗歡愉,也不知究竟與兩小說些什麼。
一行在階台之上站定,牛大寶掙脫西門咎的手掌,跑下階台,将手中的酒葫蘆挂在鞍羁上,轉身叫道: “師父!俺走了,您一定要來啊!” 隻見西門咎綻容笑道: “為師的自然要來,不過,幫主既然不棄為師頑劣,又不計較為師昔日之非,今後的行動,可得聽從幫主了……” 周公铎接口笑道: “師弟不必再提往日之事,往日之事,譬如昨日死去,此刻隻要時時不忘‘八臂’師叔對你的教誨也就是了。
” 西門咎哈哈笑道: “西門咎的确愧對泉下恩師,我縱然積惡難返,今後若不殺他幾個惡人,不但死後無顔見恩師于地下,就是腆顔苟活,也對不起雲震的一番苦心了。
” 這西門咎的性格,确實與常人不同,聽他的語氣,可知他已有意向善,終于被雲震感動了,但這等悔悟之詞,旁人惟恐表現得不夠誠惶誠恐,以求取信于人,他卻哈哈大笑,對旁人信與不信,絲毫不放在心上。
西門咎頓了一頓又道: “雲震!一路之上,你自己小心了,我那徒兒是你所薦,你也要好生照顧,閑暇之時,督促好好練,莫要砸了老叫化的名頭。
” 雲震舉手一拱道: “老前輩盡管放心,晚輩理會得。
” 西門咎點了點頭,高夫人接口道: “雲震!修羅指的變化無窮,勤加練習,自然熟能生巧,還有那羅侯神功,平兒轉授你的才是正宗,一路之上,多與平兒切磋吧!” 雲震躬身道: “晚輩不敢懈怠,請夫人放心。
” 高夫人又道: “那千年茯苓,僅此一支,你要仔細藏好了。
” 雲震輕輕拍着左襟,表示茯苓藏在左面衣襟之内,甚為妥貼,同時恭聲道: “這支茯苓關連張前輩積年重傷,晚輩身受張前輩活命傳藝之恩,今承夫人慨然賜贈,晚輩天膽也不敢大意。
” 高夫人微微颔首,道: “那好,見到北鬥劍張大俠,替我問好緻意,就說我已對當年之事,深感歉疚,如今兇嫌已得,我與歸老、周幫主、一本大師等人稍作停留,不日也将陸續前往六诏,搏殺那羅侯老魔,聊贖前愆,假若日子寬裕,我當轉往大盆山探望他的傷勢。
” 雲震恭敬地道: “當年之事,夫人乃是志切兄仇,張前輩俠義為懷,胸中寬大,當不會記在心上,夫人毋庸介意才好。
” 高夫人微微一笑,道: “你不必安慰我,隻要将我的心意說出來就是了。
” 雲震連忙道: “是,晚輩一定詳禀張前輩,夫人還有什麼吩咐麼?” 言下之意,巴不得即刻起程。
三日相聚,高夫人深知他是惦記高潔的安危,與那北鬥劍張鑄魂的傷勢。
後者她心中歉意極深,前者更是骨肉連心;一日也不能安枕,聞言之下,戚然之色,頓時籠上眉梢,幽幽說道: “要講的早已講了,路上但願你竭力隐秘行迹,也不妨查查谷總管的去向,那谷濤功力甚高,江湖閱曆更是超人一等,他三日未歸,必是追蹤潔兒去了,若能找到他結伴同行,我就放心多了。
” 這番話充滿愛意,好似慈母對那即将遠行的遊子,諄諄囑咐,卻仍是放心不下,雲震聽了,心頭一酸,連忙垂直首應了聲“是”。
高夫人又道: “你們若是先到六诏,切切不可輕舉忘動,可到那維摩嶺昭安寺中投宿。
昭安寺的方丈法名淨虛,與我有數面之緣,提起我的姓名,他自會接待你們,這一點,你務必記在心中。
” 雲震躬身道: “晚輩記下了。
” 高夫人點了點頭,日注薛頌平,眼眶微紅,道: “平兒,你心切父仇,到了六诏,怕是忍耐不下,但你務須記住,咱們薛家一派單傳,你又未娶妻生子,家中之人,但知你來金陵探望姑媽,卻不知你是蓄意複仇而來。
那羅侯老賊功力深厚無比,姑媽我自知差他一籌,你萬萬不是他的敵手,故此你必須忍耐,莫要意氣用事,以免出了差池,姑媽就無法向你爺爺交代了。
” 薛頌平想起父仇,心緒激蕩,顫聲說道: “姑媽的吩咐,侄兒自當牢記在心,但潔表妹在老賊手中,拖延日久,安危着實堪慮,我想……” 這話正是雲震想講的,但高夫人未容薛頌平說下去,已自揮手截口道: “不要亂出主意,百日之内,潔兒無妨。
” 薛頌平頗是不忿,道: “暗中探探羅侯宮的虛實也不行麼?” 高夫人斬釘截鐵,道: “不行!羅侯宮的虛實我知道,用不着查探。
” “這個……” 高夫人微有怒意,臉色陡沉,道: “平兒!你務必要忍,若不能忍,那就留下跟我走,莫要到了六诏,擅作主張,壞了大事,害了雲震。
” 薛頌平眼見高夫人已有怒意,縱然心意難平,對那“害了雲震”四字,也不甚解,此刻也隻有唯唯應“是”了。
高夫人頓了頓,轉首回顧,道: “各位有話交代雲震麼?” 周公铎道: “雲兄弟,本幫的連絡暗記你都記下了?” 雲震道: “晚輩記下了。
” 周公铎道: “那很好,路上若有意外事故,或是留下暗記,或者本幫弟子傳訊,那就不虞失去聯絡了。
” 歸隐農道: “雲震,那大盆山武婆婆性格暴燥,她未見過薛公子,若是堅持不讓薛公子進山,你千萬忍耐,不要與她争吵。
” 雲震道: “晚輩知道,晚輩自有分寸。
” 歸隐農揮了揮手,道: “那你走吧,見到張大俠,代咱們問好。
” 雲震翻身縱上馬鞍,拱拱手道: “老前輩保重,夫人保重,咱們六诏見。
” 缰繩一帶,就待縱馬離去。
一本和尚忽然叫道: “雲震……” 雲震拉住馬缰,道: “大師尚有吩咐麼?” 一本和尚道: “那姓武的老婆婆掌力渾厚,你近來功力大進,若是起了沖突,你就與她比比掌力,殺殺她的威風。
” 此話一出,不明内情之人,但覺他的言語與歸隐農恰恰相反,不覺深為詫異,明了内情之人,俱知這和尚往日進山之時,吃過武婆婆的苦頭,心中之氣,迄未能平。
但這等借人之力,為自己消氣之事,也隻有他說得出口,因之大笑之聲,嘩然而起,原本陰沉窒塞的離愁,頓時煙消雲散,為那笑聲悉數驅去。
雲震不覺莞爾,朗聲道: “若是起了沖突,雲震不讓大師失望就是。
” 雙腿一夾馬腹,那馬頓時昂首揚蹄“希聿聿”長嘶而去。
薛頌平與牛大寶早在馬背相待,見狀匆匆朝送行之人拱了拱手,撥轉馬頭,揚鞭一揮,縱馬跟了上去,衆人直等人馬消失,始才相率轉回府中。
雲震等三人星夜奔馳,一路之上,除了打尖,馬不停蹄,次日到了湖州,又二日到了天台。
這次南下,雲震的心情與北上之時不相同,當日北上,雲震隻為找尋“玉符”,目标是金陵王府,這事較比單純,因為并不十分着急。
但這次乃是前往六诏救人,那人又是雯兒,雯兒與他心心相印,縱然不能結合,他也不能讓雯兒受了羅侯公子的欺淩,故此焦急之情,不可言狀。
他這時唯恐誤了羅侯神君百日限期,恨不得肋生雙翅,眨眼飛到北鬥劍張鑄魂的面前,治好張鑄魂積年重傷,禀告近日發生的種種變故,然後日夜兼程,趕到雲南六诏山去,相候那高夫人到來行事。
但是,人畢竟是血肉之驅,任你修為再高,三日三夜未能合睫,也難免疲乏不堪,到了天台,已是黃昏時刻,那牛大寶首先支持不住,入城就問道: “雲大哥,那大盆山不知還有多遠?” 雲震道: “不遠了,由此入山,約莫半日行程。
” 牛大寶又道: “既然不遠,今晚咱們在此住宿一宵吧!” 雲震轉目一顧,但見大寶眼布血絲,呵欠連連,不覺忖道:這孩子太疲乏了!當下微一沉思,點了點了,道: “好吧!這幾天苦了你。
” 牛大寶掙紮一陣,強打精神道: “俺不怕苦……但……但……俺的酒又沒有了。
” 雲震與薛頌平相視一笑,也不言語,雙雙策馬轉過大街,朝一家挂着‘宜居樓’金字招牌的客棧徐徐馳去。
天台是個縣城,屬于台州府治,城雖不大,但因位居天台山下,乃是附近最大的市集,人煙倒也稠密得很。
那‘宜居樓’則是本城唯一兼營酒食的客棧,此刻正當飯口,人來人往,生意十分興隆。
雲、薛二人全是貴介公子打扮,那大寶也換上一身嶄新的紫色湖綢緊衣褲,縱然風塵仆仆,卻也掩不住英俊挺拔的絕世風标。
一個店夥計迎了上來,接過缰繩,道: “公子爺住店還是打尖?” 雲震跳馬來,道: “也打尖,也住店,替咱們準備兩間上房。
” 店夥計哈腰作揖道: “小店有精舍,兩位公子爺何不共住一棟精舍?” 薛頌平出身官宦之家,氣派大些,接口說道: “精舍就精舍,馬匹好好照料吧!” 另有一個店夥計迎上來,道: “是,是,公了爺裡面請。
” 二人跟随店夥走進客棧,那大寶解下三個革囊,背在肩上,然後将手中的酒葫蘆朝店夥遞去,說道: “咱們明日動身,水袋裝水,葫蘆裝酒,快快送來。
” 店夥接過酒葫蘆,不覺一怔,忖道: 好大的個子!明明是個小厮,那架子倒也不小哩! 精舍位于後院,遠離街市,倒也清靜。
三人梳洗用膳完畢,那大寶酒足飯飽,倒頭便睡,須臾,鼾聲大作,已自進入睡鄉。
旅途勞頓,雲、薛二人略為談了幾句,各自分别就寝。
由于地處後院,過份清靜,大寶的鼾聲越發震耳,雲震心事重重,翻來複去,卻是難以入眠,于是他索性起身打坐,練習那“羅侯心法”。
他曾聽張鑄魂說過:“羅侯心法”本是佛門無上大法,“羅侯功”為佛門禅功之一種。
他往日功力淺薄,不知真僞,也不辨高下,但自“六丁抱一大法”漸進“六合歸一”之境以後,再經薛頌平親口指點,修練歸于正途,頓覺“羅侯心法”确實不愧為佛門無上心法,它不僅可與“六丁抱一大法”相颉颃,在某些方面來說,尚且猶有過之。
他此刻功力已登堂奧,人又極頂聰明,他覺得“六丁抱一大法”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動的功夫,但必須由動入靜,方算真正達于大成。
但“羅侯心法”不同,“羅侯心法”必須求甯靜,由靜而虛,由虛而明,然後不動則已,動則恒動,動中有靜,渾渾然宛若太極之中丞,與道家的“先天一氣”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就不是“六丁抱一大法”所可比拟的了。
當然,這是他目下的感覺,往後的感覺也許又不同了。
目下,他一心一意隻在“除魔衛道”四字上用功,一切講求功效,但覺“六丁抱一
又在那鞍羁兩側,一一挂上革囊與水袋,然後輕撫馬鬃,引頸朝門内望去,那模樣,好似府中有人遠行。
須臾,正門寬大的屏風後面,絡續走出一大群人。
當先一人,青袍佩劍,英風朗朗,那是雲震。
與雲震一肩之差,那人氣度軒昂,紫衣飄飄,手裡握着一隻碧玉洞箫,洞箫輕輕敲打自己左掌,正是“鎮遠侯”薛逸民之孫——薛頌平。
這時,高夫人——薛贻身着宮裝,頭挽高髻,清澈的眼神,似帶戚容,緊随薛頌平身後,跨出了門檻。
随後是鐵娘、引鳳、歸隐農、周公铎、一本和尚,“丐幫三老”與單彤,西門咎與齊、牛兩小走在最後。
三日來,西門咎的性情好似有些變了,他此刻右手拉着牛大寶,左手拉着齊小冬,竟是有說有笑,一改昔日冷酷之色,狀頗歡愉,也不知究竟與兩小說些什麼。
一行在階台之上站定,牛大寶掙脫西門咎的手掌,跑下階台,将手中的酒葫蘆挂在鞍羁上,轉身叫道: “師父!俺走了,您一定要來啊!” 隻見西門咎綻容笑道: “為師的自然要來,不過,幫主既然不棄為師頑劣,又不計較為師昔日之非,今後的行動,可得聽從幫主了……” 周公铎接口笑道: “師弟不必再提往日之事,往日之事,譬如昨日死去,此刻隻要時時不忘‘八臂’師叔對你的教誨也就是了。
” 西門咎哈哈笑道: “西門咎的确愧對泉下恩師,我縱然積惡難返,今後若不殺他幾個惡人,不但死後無顔見恩師于地下,就是腆顔苟活,也對不起雲震的一番苦心了。
” 這西門咎的性格,确實與常人不同,聽他的語氣,可知他已有意向善,終于被雲震感動了,但這等悔悟之詞,旁人惟恐表現得不夠誠惶誠恐,以求取信于人,他卻哈哈大笑,對旁人信與不信,絲毫不放在心上。
西門咎頓了一頓又道: “雲震!一路之上,你自己小心了,我那徒兒是你所薦,你也要好生照顧,閑暇之時,督促好好練,莫要砸了老叫化的名頭。
” 雲震舉手一拱道: “老前輩盡管放心,晚輩理會得。
” 西門咎點了點頭,高夫人接口道: “雲震!修羅指的變化無窮,勤加練習,自然熟能生巧,還有那羅侯神功,平兒轉授你的才是正宗,一路之上,多與平兒切磋吧!” 雲震躬身道: “晚輩不敢懈怠,請夫人放心。
” 高夫人又道: “那千年茯苓,僅此一支,你要仔細藏好了。
” 雲震輕輕拍着左襟,表示茯苓藏在左面衣襟之内,甚為妥貼,同時恭聲道: “這支茯苓關連張前輩積年重傷,晚輩身受張前輩活命傳藝之恩,今承夫人慨然賜贈,晚輩天膽也不敢大意。
” 高夫人微微颔首,道: “那好,見到北鬥劍張大俠,替我問好緻意,就說我已對當年之事,深感歉疚,如今兇嫌已得,我與歸老、周幫主、一本大師等人稍作停留,不日也将陸續前往六诏,搏殺那羅侯老魔,聊贖前愆,假若日子寬裕,我當轉往大盆山探望他的傷勢。
” 雲震恭敬地道: “當年之事,夫人乃是志切兄仇,張前輩俠義為懷,胸中寬大,當不會記在心上,夫人毋庸介意才好。
” 高夫人微微一笑,道: “你不必安慰我,隻要将我的心意說出來就是了。
” 雲震連忙道: “是,晚輩一定詳禀張前輩,夫人還有什麼吩咐麼?” 言下之意,巴不得即刻起程。
三日相聚,高夫人深知他是惦記高潔的安危,與那北鬥劍張鑄魂的傷勢。
後者她心中歉意極深,前者更是骨肉連心;一日也不能安枕,聞言之下,戚然之色,頓時籠上眉梢,幽幽說道: “要講的早已講了,路上但願你竭力隐秘行迹,也不妨查查谷總管的去向,那谷濤功力甚高,江湖閱曆更是超人一等,他三日未歸,必是追蹤潔兒去了,若能找到他結伴同行,我就放心多了。
” 這番話充滿愛意,好似慈母對那即将遠行的遊子,諄諄囑咐,卻仍是放心不下,雲震聽了,心頭一酸,連忙垂直首應了聲“是”。
高夫人又道: “你們若是先到六诏,切切不可輕舉忘動,可到那維摩嶺昭安寺中投宿。
昭安寺的方丈法名淨虛,與我有數面之緣,提起我的姓名,他自會接待你們,這一點,你務必記在心中。
” 雲震躬身道: “晚輩記下了。
” 高夫人點了點頭,日注薛頌平,眼眶微紅,道: “平兒,你心切父仇,到了六诏,怕是忍耐不下,但你務須記住,咱們薛家一派單傳,你又未娶妻生子,家中之人,但知你來金陵探望姑媽,卻不知你是蓄意複仇而來。
那羅侯老賊功力深厚無比,姑媽我自知差他一籌,你萬萬不是他的敵手,故此你必須忍耐,莫要意氣用事,以免出了差池,姑媽就無法向你爺爺交代了。
” 薛頌平想起父仇,心緒激蕩,顫聲說道: “姑媽的吩咐,侄兒自當牢記在心,但潔表妹在老賊手中,拖延日久,安危着實堪慮,我想……” 這話正是雲震想講的,但高夫人未容薛頌平說下去,已自揮手截口道: “不要亂出主意,百日之内,潔兒無妨。
” 薛頌平頗是不忿,道: “暗中探探羅侯宮的虛實也不行麼?” 高夫人斬釘截鐵,道: “不行!羅侯宮的虛實我知道,用不着查探。
” “這個……” 高夫人微有怒意,臉色陡沉,道: “平兒!你務必要忍,若不能忍,那就留下跟我走,莫要到了六诏,擅作主張,壞了大事,害了雲震。
” 薛頌平眼見高夫人已有怒意,縱然心意難平,對那“害了雲震”四字,也不甚解,此刻也隻有唯唯應“是”了。
高夫人頓了頓,轉首回顧,道: “各位有話交代雲震麼?” 周公铎道: “雲兄弟,本幫的連絡暗記你都記下了?” 雲震道: “晚輩記下了。
” 周公铎道: “那很好,路上若有意外事故,或是留下暗記,或者本幫弟子傳訊,那就不虞失去聯絡了。
” 歸隐農道: “雲震,那大盆山武婆婆性格暴燥,她未見過薛公子,若是堅持不讓薛公子進山,你千萬忍耐,不要與她争吵。
” 雲震道: “晚輩知道,晚輩自有分寸。
” 歸隐農揮了揮手,道: “那你走吧,見到張大俠,代咱們問好。
” 雲震翻身縱上馬鞍,拱拱手道: “老前輩保重,夫人保重,咱們六诏見。
” 缰繩一帶,就待縱馬離去。
一本和尚忽然叫道: “雲震……” 雲震拉住馬缰,道: “大師尚有吩咐麼?” 一本和尚道: “那姓武的老婆婆掌力渾厚,你近來功力大進,若是起了沖突,你就與她比比掌力,殺殺她的威風。
” 此話一出,不明内情之人,但覺他的言語與歸隐農恰恰相反,不覺深為詫異,明了内情之人,俱知這和尚往日進山之時,吃過武婆婆的苦頭,心中之氣,迄未能平。
但這等借人之力,為自己消氣之事,也隻有他說得出口,因之大笑之聲,嘩然而起,原本陰沉窒塞的離愁,頓時煙消雲散,為那笑聲悉數驅去。
雲震不覺莞爾,朗聲道: “若是起了沖突,雲震不讓大師失望就是。
” 雙腿一夾馬腹,那馬頓時昂首揚蹄“希聿聿”長嘶而去。
薛頌平與牛大寶早在馬背相待,見狀匆匆朝送行之人拱了拱手,撥轉馬頭,揚鞭一揮,縱馬跟了上去,衆人直等人馬消失,始才相率轉回府中。
雲震等三人星夜奔馳,一路之上,除了打尖,馬不停蹄,次日到了湖州,又二日到了天台。
這次南下,雲震的心情與北上之時不相同,當日北上,雲震隻為找尋“玉符”,目标是金陵王府,這事較比單純,因為并不十分着急。
但這次乃是前往六诏救人,那人又是雯兒,雯兒與他心心相印,縱然不能結合,他也不能讓雯兒受了羅侯公子的欺淩,故此焦急之情,不可言狀。
他這時唯恐誤了羅侯神君百日限期,恨不得肋生雙翅,眨眼飛到北鬥劍張鑄魂的面前,治好張鑄魂積年重傷,禀告近日發生的種種變故,然後日夜兼程,趕到雲南六诏山去,相候那高夫人到來行事。
但是,人畢竟是血肉之驅,任你修為再高,三日三夜未能合睫,也難免疲乏不堪,到了天台,已是黃昏時刻,那牛大寶首先支持不住,入城就問道: “雲大哥,那大盆山不知還有多遠?” 雲震道: “不遠了,由此入山,約莫半日行程。
” 牛大寶又道: “既然不遠,今晚咱們在此住宿一宵吧!” 雲震轉目一顧,但見大寶眼布血絲,呵欠連連,不覺忖道:這孩子太疲乏了!當下微一沉思,點了點了,道: “好吧!這幾天苦了你。
” 牛大寶掙紮一陣,強打精神道: “俺不怕苦……但……但……俺的酒又沒有了。
” 雲震與薛頌平相視一笑,也不言語,雙雙策馬轉過大街,朝一家挂着‘宜居樓’金字招牌的客棧徐徐馳去。
天台是個縣城,屬于台州府治,城雖不大,但因位居天台山下,乃是附近最大的市集,人煙倒也稠密得很。
那‘宜居樓’則是本城唯一兼營酒食的客棧,此刻正當飯口,人來人往,生意十分興隆。
雲、薛二人全是貴介公子打扮,那大寶也換上一身嶄新的紫色湖綢緊衣褲,縱然風塵仆仆,卻也掩不住英俊挺拔的絕世風标。
一個店夥計迎了上來,接過缰繩,道: “公子爺住店還是打尖?” 雲震跳馬來,道: “也打尖,也住店,替咱們準備兩間上房。
” 店夥計哈腰作揖道: “小店有精舍,兩位公子爺何不共住一棟精舍?” 薛頌平出身官宦之家,氣派大些,接口說道: “精舍就精舍,馬匹好好照料吧!” 另有一個店夥計迎上來,道: “是,是,公了爺裡面請。
” 二人跟随店夥走進客棧,那大寶解下三個革囊,背在肩上,然後将手中的酒葫蘆朝店夥遞去,說道: “咱們明日動身,水袋裝水,葫蘆裝酒,快快送來。
” 店夥接過酒葫蘆,不覺一怔,忖道: 好大的個子!明明是個小厮,那架子倒也不小哩! 精舍位于後院,遠離街市,倒也清靜。
三人梳洗用膳完畢,那大寶酒足飯飽,倒頭便睡,須臾,鼾聲大作,已自進入睡鄉。
旅途勞頓,雲、薛二人略為談了幾句,各自分别就寝。
由于地處後院,過份清靜,大寶的鼾聲越發震耳,雲震心事重重,翻來複去,卻是難以入眠,于是他索性起身打坐,練習那“羅侯心法”。
他曾聽張鑄魂說過:“羅侯心法”本是佛門無上大法,“羅侯功”為佛門禅功之一種。
他往日功力淺薄,不知真僞,也不辨高下,但自“六丁抱一大法”漸進“六合歸一”之境以後,再經薛頌平親口指點,修練歸于正途,頓覺“羅侯心法”确實不愧為佛門無上心法,它不僅可與“六丁抱一大法”相颉颃,在某些方面來說,尚且猶有過之。
他此刻功力已登堂奧,人又極頂聰明,他覺得“六丁抱一大法”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動的功夫,但必須由動入靜,方算真正達于大成。
但“羅侯心法”不同,“羅侯心法”必須求甯靜,由靜而虛,由虛而明,然後不動則已,動則恒動,動中有靜,渾渾然宛若太極之中丞,與道家的“先天一氣”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就不是“六丁抱一大法”所可比拟的了。
當然,這是他目下的感覺,往後的感覺也許又不同了。
目下,他一心一意隻在“除魔衛道”四字上用功,一切講求功效,但覺“六丁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