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雲震眉頭一揚,道: “先生有事隻管詢問,小子知無不言。

    ” 容園隐士點點頭,道: “你胸前衣襟破了一塊,又在那絕壁衰草上爬行,究竟為了什麼?莫不是逃避敵人的追蹤?” 雲震聽他問起這件事,心頭頓時想到雯兒與大寶,但此刻他卻不能開口辭去,隻得強捺心神,道: “小子被人擊傷内腑,為友人帶到上面一座山洞中治療傷勢,後來傷勢漸愈,友人因故離去,小子久等不歸,心焦氣浮下,迷失路徑,誤投另一出口,因之想越過那片絕壁,前去尋訪友人下落。

    ” 容園隐士眉頭一皺,道: “依我看,雲小友似非等閑之輩,何人能夠傷你?” 雲震道: “小子乃是傷在羅侯神君一掌‘雷動萬物’之下。

    ” 容園隐士聳然動容,道: “羅侯神君?你接得下‘雷動萬物’一掌?” 雲震喟聲一歎,道: “此乃僥幸。

    ” 容園隐士道: “僥幸也不容易,不知小友用的什麼武功?” 雲震道: “太乙門中‘六丁抱一大法’。

    ” 容園隐士說道: “‘六丁抱一大法’?這倒沒有聽說過,是令師近年研創的嗎?” 雲震道: “正是蘇老前輩研創的”。

     容園隐士容顔一舒,忽然歎口氣道: “蘇真人學究天人,胸羅萬有,二十年光陰,也該有絕學研創成功了。

    ” 雲震見他忽然感喟起來,不覺受其感染,暗暗忖道:這位先生對蘇老前輩如此心儀,想來早年必是俠義中人,也許正是心志難展,始才隐居于此,獨善其身。

    唉!道消魔長,正派人士又有幾人能不灰心喪志呢? 他情緒雖然受了感染,口中卻問道: “先生見過蘇老前輩嗎?” 容園隐士點道: “蘇真人熱心世務,早年見過。

    ” 雲震又問道: “羅侯神君先生也是見過的了?” 容園隐士, “此人心胸狹窄,終身為惡,早年也是見過的。

    ” 雲震心中一動,暗忖道:那金陵王神秘得很,這次也是蒙面現身,他與那“打水姑娘” 結為夫婦,又有意與羅侯神君聯盟,看來不會是正派人士。

    泰山之會是一回事,不讓邪派勢力擴張又是一回事,眼下這位先生對前輩人物很熟,我何不向他打聽金陵王的一切…… 雲震獻身武林,時時以消滅邪惡勢力為念,想到這裡,連忙問道:“先生可認得金陵王?” 容園隐士先是一怔,繼而訝然道: “金陵王是誰?” 雲震見他訝然之狀,微微有點失望,但卻答道: “小子所知不多,僅知他出身金陵世家,名叫高華”。

     容園隐士微微一笑,道, “原來高華又叫金陵王,這外号倒是不俗。

    ” 雲震精神一振,忙道: “先生認得他?” 容園隐士含首道: “認得!認得!高華我自然認得………” 雲震喜上眉梢,脫口接道: “那麼,您也見過‘打水姑娘’啦?”。

     容園隐士眼中閃過一絲奇異的光芒,随即哈哈大笑道: “你是說高華的妻子吧?那是位人間仙子,我當然也是見過的了。

    ” 雲震被他笑得好生奇怪,但念頭尚未轉得過來,那“容園隐士”已經放下碗筷,含笑道: “旁人的事,别去管他,小友吃飯吧,吃過了我領你去換身衣服,你這身衣服又破又髒,不能再穿了。

    ” 這叫做欲速不達,雲震一時高興,脫口問起金陵王夫人,換來“容園隐士”一陣怪笑,如今話題已被引開,雲震自然不便追問,隻得匆匆填飽肚子,跟随“容園隐士”到了他卧室之内。

    這間卧室不見寝具,倒有無數箱籠,另外一張楠木床榻在正中,一隻草織蒲團放在那床榻之前。

     “容園隐士”打開一隻木箱,取出一件天青織錦團花長袍,一套烏綢緊身衣褲,一隻紫緞粉底高靴,及一條海青絲質腰帶,一并交給了雲震,笑道: “這裡沒有銅鏡,那張楠木大床榻倒可鑒人,你換好衣服立即出來,咱們繼續談談。

    ” 說着,轉身出房而去。

     雲震心知虛套無用,當下寬去舊衣,換上新裝。

     當他見到身上那件灰狸馬夾時,心頭頓時幻起雯兒的倩影,又想到了那塊“玉符”,不知雯兒可曾找到那塊“玉符”?可曾到那山洞去找他?于是,他匆匆穿好衣服,換上粉底高靴,一面結着腰帶,一面向門外走去。

     他所以這般匆忙,本是想辭别而去,不料邁出房門,“容園隐士”已經一把将他抓住,哈哈笑道: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這話的是不假,你穿上這身幹淨衣服,比我當年還要英偉,哈哈!舊友相見,怕要認不得你了。

    ” 笑聲中,拉住雲震,走向竹榻,接着: “我要問你,這适才入室以前,口中吟吟有詞,說什麼‘芥子’、‘天地’,究竟吟些什麼,你還記得嗎?” 這時,雲震想要告辭,卻又不能夠了。

     兩人先後坐定,雲震再向那幅狂草瞥了一眼,道: “先生這幅中堂,令小子收獲不小。

    ” 容園隐士含笑截口道: “收獲大小,那是你的天份,說你剛才吟些什麼呢?” 雲震微微一笑,顯得有些難以為情,, “小子見到那幅中堂,心中忽有所悟,因而言道:‘藏芥子于六合之内,其亦小乎? 展心志于天地以外,斯為大矣!’胡謅之詞,不值先生一笑。

    ” “容園隐士”手撚長須,搖頭晃腦,口中一再吟着那兩句聯詞,就像老夫子,偶得妙句,正在細細品味。

     “好志向!好意境!好句子!雲小友,你的意思是說:芥子雖小,六合也不能滅其形體;志向再高,卻無人超出世俗常情以外。

    是這樣嗎?” 雲震郝然含首, “先生謬贊,小子的意思确是如此。

    ” 容園隐士眨眨眼睛,忽又皺起眉道: “那不對啁!這兩句聯詞意境雖高,卻無作用,雲小友忽然入定,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雲震“哦”了聲,笑道: “難怪先生見疑,小子乃是覺得其中哲理,或與所習‘六丁抱一大法’有益,因此閉目運功,試上一試。

    ” 容園隐士微微一怔,道: “哦!結果有益嗎?” 雲震含笑點頭道: “這都是先生所賜,小子的功力,進入第四層門徑了。

    ” 容園隐士訝然脫口道: “何謂第四層門徑?” 雲震微一吟哦,随即坦然道: “不瞞先生,‘六丁抱一大法’有四個層次,乃是‘六緯相生’,‘六脈相見’‘六氣呼應’與‘六合歸一’循序而進,若至大成,則真氣内力,綿綿不絕,自可不慮匮乏。

    小子原先已達‘六氣呼應’之境,那時真氣洶湧,内力澎湃,若遇外力襲擊,全身的真氣内力,就能迅速湧向此點,自然生出一股反彈之力與之相抗,那時遇一般高手,倒也沒有傷亡之慮,但若遇上羅侯神君這等高手,那情況就不同了。

    ” 容園隐士聽得入神,不覺問道: “怎樣不同呢?” 雲震道: “小子受過羅侯神君一掌,當時的感覺是:真氣内力不受控制,勢若裂肌破體沖出,若非有個‘不能死’的意念支撐着,小子恐怕早已血崩力竭,粉身碎骨了。

    ” 他頓了一下,接着又道: “小子見到先生那幅中堂,默默想到‘退藏于密’的道理,覺得芥子雖小,六合也不能滅其形體,我若能将那洶湧澎湃的真氣内力,束檢于體内,聽命于意志,豈不正合那‘六合歸一’之理,殊不知胡鬧,竟被小子鬧對門徑了。

    ” 容園隐士本是絕頂高手,雲震說得這般詳盡,自然懂得其中之難易,他原先雖然聽得入神,也不時露出贊許之色,但雲震講完以後,他竟滿臉肅容道: “雲小友,你的悟性極高,觸類旁通,舉一隅而反三隅,這一點令人欽佩,然而你欠缺機心,卻又令人不得不為你擔心。

    承你信得過我,将修為的層次與現象說得這般詳細,但我卻不感激你,我還得警告你,往後在旁人面前,似這等武功訣竅,千萬不要輕易洩露才是。

    ” 雲震微微一笑,口齒啟動,想要加以解說,但“容園隐士”卻不容他解說,作了個阻止的手勢,接着又, “不必說了,我知道‘六丁抱一大法’另有修練法門,并不慮旁人聽去。

    可是,你該明白,武功之道,萬流同源,萬源歸宗,遇上有心之人,沒有參不透的。

    再說,你适才心有所悟,立即不擇時地,獨自運起功來,這也是欠缺機心,那時若有人意圖對你不利,那你就殆危了。

    ” 這時,雲震但覺冷汗淋淋,不覺起立惶然道: “是!是!小子無知,先生教訓得極是。

    ” 容園隐士微微一笑,伸手按住他肩頭,說道: “不必緊張,我你一見投緣,我也不怕交淺言深之譏。

    隻要你知道,人心不同,各如其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好啦!不去談它啦!你坐下,我還有話問你。

    ” 雲震如言坐下。

    “容園隐士”辭懇意切,純粹一片關顧愛護之情,他就想加以解說,那也是多餘的了。

     這時,“容園隐士”忽又莊重起來,說道: “雲小友,芥子雖小猶大,這得力于其能自安,你由于知機,所以你有了收獲,這我已經明白了,但你所謂‘展心志于天地之外,斯為大矣!’究竟是對大小二字意形變易的感觸,還是有此志向,準備作一番努力呢?” 雲震道: “是感觸,也想作一番努力。

    ” 容園隐士含首道: “你講講看。

    ” 雲震想了一想,道: “先生以一室喻天地,又以一身喻泰山,泰山與一身,天地與一室,孰大孰小,形體上不言可知,但在意念上,若能心安理得,則大小就無差異。

    小子是想:有形之物如此,無形之念何嘗不是一樣?這就是小子的感觸”。

     “容園隐士”無疑也是睿智之士,他自然明白雲震所謂“無形之念”,乃是指的為人立志而言。

     隻見他點了點頭道: “你準備努力一番的事,可是與武林有關嗎?” 雲震微笑颔首,道: “正是。

    ” 容園隐士眉頭一蹙,道: “可是想以德化人,消弭武林中無止無休的殺劫?” 雲震道: “人性本善,以殺止殺,終究不是辦法。

    ” 容園隐士頻頻搖頭,道: “錯了!錯了!我不否認人性有善的一面,但武林中人,全有一股暴戾之氣,不是争強鬥勝,便是以力為霸,仇怨糾纏,更是無日無之,永世難消,你想以德化人,那必是要白費氣力了。

    ” 雲震微微一笑,道: “先生不須慮得,人性既有善的一面,武人也是人,若能他善的一面擡起頭來,那殺劫總是可以消弭的。

    ” “你年紀太輕,想得過于天真,須知武人多半剛愎自用,傾向勢力與權威,他不聽你的,那殺劫如何消弭?” 雲震道: “權威縱然令人向往,愛好和平,也是人性之一啊!” 容園隐士漸感不耐,眉頭深蹙道: “你不懂,試問怨怨相報,你又如何遏阻?” 雲震道: “凡事總有真理,以理公斷,當不緻怨怨相報了。

    ” 容園隐士煩躁的站了起來,道: “年輕人僅知其一,不知其二。

    實在對你說,這種志向我也有,令師也有,結果如何呢? 令師的近況我不知道,不去說他,我自己已半生努力,卻落得被困深山………” “被困”二字,令雲震悚然一震,此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但見雲震兩眼圓睜,愕然接口道: “先生隐迹于此,是被困?果真非出自願嗎?” “容園隐士”聞言微怔,頓覺乃是自己失言,他先是不答,默默地來回走了兩趟,繼而停下步來,靜靜地道: “不錯,原先确是被困,目下則是出于自願,我已打算在此終老,不再出山了。

    ” 雲震微微一怔,暗暗忖道:他語氣如此平穩,好像對那被困之事也不放在心上,胸襟之大,倒也值得敬佩。

     他暗念未已,又聽容園隐士說道: “雲小友,你對世事這般熱忱,本是十分難得之事,但我半生努力,十餘年閉門課讀,潛思默想,總覺世事殊非人力所能左右,倒不如聽其自然的好。

    依我看來,你天姿聰穎,對哲理方面悟性猶高,若能從學問上用功夫,将來……” 雲震微微一笑,接口道: “多謝先生謬贊,怎奈小子許身武林,已經不能自主了。

    ” 容園隐士淡淡一笑,道: “我知道,你的性格堅毅過人,已經立下的志願,輕易不緻于更改。

    也罷!你來。

    ”轉身行去,似屬無可奈何。

     雲震聽他語氣恻然,不覺怔住,忘了起身。

     容園隐士轉身招手,淡笑如故,道: “來啊!我讓你看樣東西,你不是想要知道此處何以取名‘容園’麼?” 雲震愣然走去,心中暗忖道:看什麼?那東西與“容園”命名有關?他怎麼突然扯到這上面去了? 忖念中,兩人走進了左側書房。

     書房内,重框疊架,滿屋全是經曲書冊,近窗處一張書桌,桌上放着筆墨硯台與書具。

     這裡與外間廳屋一樣,也是點塵不染,收拾得幹幹淨淨。

     兩人穿過書架形成的甬道,來到後面一處帷幔覆蓋的木框前,“容園隐士”神态肅穆,伸手掀起帷幔,道: “你知道這人是誰麼?” 雲震擡起頭來,不覺目光發直,又驚又疑的叫道: “這……這不是金陵王夫人麼?” 原來帷幔之後,乃是一幅全身的美女畫像。

    那美女秀發披肩,白衣勝雪,赤裸着一雙天足,清麗之中,并有一種嬌媚之态,望之栩栩如生,正是那金陵王的夫人。

    金陵王夫人的全身畫像,竟慎重地珍藏在“容園隐士”的書房之内,乍見之下,難怪雲震目光發直,驚疑參半了。

     “錯了!她乃是我的妻子。

    ” 雲震眉頭一皺,暗暗忖道:這畫像明明是金陵王夫人,怎說是他的妻子呢?難道他就是金陵王? 他突然想到這裡,頓時注目凝視,道: “那麼你……你莫非就是金陵王麼?” 容園隐士淡淡一笑,放下帷幔,朝窗下走去,說道: “我叫高華,金陵世家之中,曆來無人自稱為王。

    ” 這時的雲震似乎呆了,他瞪大眼睛,暗暗自問道:他是金陵王麼?作妻子的會将自己的丈夫囚禁起來,天下怎有這等怪事?他雙目連眨,又想道:是了,他不正是張前輩所說的金陵王當年的風華麼? 他心中轉念,信是信了,但卻信得不夠徹底。

     高華走去窗前,坐在竹椅上,向雲震一招手,說道: “雲小友過來坐下,咱們長話短說。

    ”雲震愣愣地走了過去,如言坐下。

     高華道: “你知道賤内又叫‘打水姑娘’,這是聽令師說的吧?” 雲震定了定神,道: “晚輩有樁事,須得向前輩說清楚。

    晚輩的武技雖是張鑄魂前輩所傳,但迄今猶未經過考驗,目下尚算不得是太乙門下。

    ” 他為人嚴謹,知道面前之人乃是高華,不但立即改過稱謂,趕忙乘此機會将自己與太乙門的關系說個清楚,以免高華繼續誤會下去,将他當作了雲中子蘇铉的徒弟。

     豈知高華并不以此為意,隻見他皺了皺眉,随即道: “那麼,你是聽張大俠說的。

    ” 雲震這才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