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關燈
此中的道理,兄弟可就不明白了。

    ” 張鑄魂道: “道理也很簡單,那人若是未練成絕藝,當然不是羅侯神君與打水姑娘的敵手,這等弟子,有等于無,自然是不要的好。

    ” 周公铎點了點頭,道, “情勢所迫,理該如此。

    ” 張鑄魂一顧雲震,肅然道: “如今你該明白我的苦衷了。

    ” 雲震點了點頭,道: “前輩處處為大事着想,用心良苦。

    ” 張鑄魂道: “我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你若令我失望,那我隻好齊志而殁,抱恨終生了。

    ” 雲震暗然道: “承蒙器重,晚輩感激不盡,有生之年……” 張鑄魂不待他将話講完,冷然接口道: “若不服下這半碗藥汁,你那有生之年,不過幾天罷了。

    ” 雲震戚然道: “好生惡死,人之常情,晚輩豈有不想活命之理,但這半碗藥汁,是前輩療傷延命之物,我若飲下,那就斷絕了前輩的生機。

    ” 張鑄魂截口道: “說來說去,還是婦人之見,男子漢,大丈夫,凡事要從大處着眼,生而有為,就應力圖生存,我命你服下這半碗藥汁,乃是有求于你,事出我的自願,你又何必推三阻四,念念不忘我的生死?” 這幾句話,講的很不客氣,雲震終究是少年人,血氣方剛,受不住激動,心中暗道: “我拒絕服用這半碗藥汁,原是一片好意,但若堅持下去,張大俠定然誤會,以為我不願接受重托,辜負他一片苦心。

    ” 但見張鑄魂臉色一沉,冷聲道: “雲震,我以這半碗藥汁,買你一條性命如何?” 雲震微微一怔,雙目之内,重又湧出兩行熱淚。

     他雙膝一屈,跪了下去,雙手端起藥碗,緩緩說道: “前輩勿須出言相激,我服下這碗藥汁,自今以後,此身再非我有。

    ” 舉碗就唇,将那藥汁,大口喝了下去。

     張鑄魂臉上,泛起一陣安慰的微笑,探手入懷,取出一把金針,道: “你站過來。

    ” 雲震放下藥碗,上前一步,站立張鑄魂面前。

     張鑄魂道: “修練内功,有一種‘銅鐘式’,你知道那種姿式麼?” 雲震瞠目道: “晚輩隻知有坐、卧兩種……” 歸隐農道: “看這裡,雙腿半分彎,雙臂微張,雙目平視。

    ” 說話中,做了一個“銅鐘式”修練法姿式。

     張鑄魂道: “你按照歸老前輩的樣子,擺一個姿式。

    ” 雲震聞言,仿照山隐農的姿式,擺了個“銅鐘式”吐納法的架子。

     張鑄魂道: “閉上雙眼。

    ” 雲震聽了,急忙閉上雙目。

     張鑄魂手拈金針,略一沉吟,插入了雲震胸上,随即插上第二根,第三根,總共插上了十四根金針,始才住手。

     他手法幹淨俐落,十四根金針,轉眼插好。

     那十四根金針,全都插在胸腹之間,每一根都是入肉—寸七分,尚有寸許露在體外,金光閃閃,耀眼生花,但全部金針都插在穴脈之外,沒有一根沾穴道。

     梅蕙仙道: “師兄就要施展‘六丁抱一大法’了麼?” 張鑄魂點了點,道: “諸位将要辛苦三天,不情之請,尚祈鑒涼。

    ” 武婆婆道: “辛苦倒是小事,但你弄的什麼把戲,總該先得說明。

    ” 張鑄魂微微一笑,道: “六丁抱一大法,具有很多妙用,眼前則是用來洗髓,打通雲震的奇經八脈,沖破生死玄門,使他脫胎換骨,内功更上層樓。

    ” 這時,雲震心中依舊十分明白,呼吸通暢無阻,隻是身子無法動彈,眼皮無法睜開,對衆人講的話,聽得十分清楚。

     隻聽武婆婆道: “六丁抱一大法既有這許多妙用,何必還要服用藥物?” 張鑄魂道: “雲震内傷之重,已至一羽不能加的地步,必須有那藥力治療傷勢,才可承受六丁抱一大法的熬煉。

    ” 婆婆慨然道: “好吧,我們将雲震看作你的弟子,任何辛苦,一概認了。

    ” 張鑄魂道: “多謝。

    ” 轉面向那兩名道童道: “香爐、石鼓,全部移開。

    ” 兩名道童聞言,急忙将那古銅香爐和石凳移至屋角,騰出了大片主地。

     張鑄魂伸手一指,道: “有勞歸老前輩,将雲震移到中央站好。

    ” 歸隐農雙手托住雲震脅下,将雲震移出了丈許。

     張鑄魂道: “諸位請以雲震為‘天沖’,按北鬥七星之位站好,白雲道長為‘天樞’,周幫主‘天璇’、歸前輩‘天機’、李賢弟‘天權’,武老前輩‘開陽’、梅師妹‘搖光’。

    ” 這六人都是武林高手,舉步之間,已然各自站好了自己的位置。

     但聽張鑄魂道: “請諸位摒絕雜念,坐息片刻,真氣内功收發由心,運轉自如。

    ” 這時,六人好奇心大盛,都想早點見識“六丁抱一大法”的真相,聞言之下,人人依言施為,誰也不願打岔。

     轉眼間,六人已各就原地坐好,吐納導引,調理體内的真氣。

     這六人都是武林高手,隻有李元泰年紀較輕,修為較淺,内功稍欠精純,但也入了上乘境界,因此,不過一盞熱茶的時光,六人都已神儀内蘊,寶相外宣,入了人天交會,渾然忘我之境。

     但聽張鑄魂朗聲說道: “諸位請聽在下的口令,我叫到某一穴道,請在雲震身上輕輕拍上一掌。

    ” 白瑛雙眉一皺,心中暗道: “張大哥好生糊塗,話也不講清楚,如果六個人一起出手。

    豈非亂作一團。

    ” 突聞張鑄魂道: “氣海。

    ” 白雲道長那張紙上,第一個穴道名稱正是“氣海”,聞聲之下,挺身而起,跨步上前,一掌向雲震“氣海”穴上拍去。

     這一掌拍的輕而又重,但雲震以那“銅鐘式”的姿式站立,重心極為不穩,腹部捱了一掌,身子頓時向後一仰,眼看即要倒下。

     但聽張鑄魂道: “靈台。

    ” 梅蕙仙一聽“氣海”二字,已經一躍而起,飄身向雲震移近,本以為自己也須在雲震“氣海”穴上拍擊一掌,忽然聽到“靈台”二字,想到自己紙上寫的第一個穴道名稱正是“靈台”,而此時自己剛巧掠過雲震身後,那“靈台”穴就在手邊,當即玉手一揮,一掌拍了上去。

     雲震前後各受一掌,身子微微一晃,未曾倒下。

     隻聽張鑄魂朗聲道: “期門,天池、鸠尾、拈心……” 這時衆人都已湊近雲震,轉眼之間,各人都在雲震身上拍了一掌,張鑄魂念的既不很快,亦不很慢,時間湊得恰到好處,六人各發一掌,竟是順手而揮,絲毫不覺勉強。

     但聽張鑄魂繼續念道: “商曲、肩井、命門、分水、百會……” 他口中不歇,衆人不用思考,信手而揮,每一掌都是順理成章,而且進退趨避之間,配合得恰到好處,相互之間,一點不覺妨礙。

     片刻間,每人各發了一十二掌。

     這六人皆非泛泛之輩,擊了十一二掌,每人都體會出其中的,奧妙,知道六人行為的方向利次序,早已經過嚴密的安排,隻須以适當的速度,各自按着自己紙上所寫的穴道發掌,就能進退自如,配合得天衣無縫。

     片刻之後,張鑄魂停止了口令,六人依舊此來彼往,交錯盤旋,發掌不歇。

     此時,石室中風聲鼓蕩,隻見人影錯雜,遊走不息,一連串蔔蔔之聲,那掌聲節奏分明疾徐有緻,聽起來極為悅耳,每人舉手投足如行雲流水,交錯來往如珠走玉盤,一眼望去,令人有賞心悅目之感。

     須臾,衆人又發覺一項奇妙之處,原來不但六人的步伐配合得極好,手掌落處,也有脈絡可循,而每人一掌擊出,既與自己的身形步伐配合,彼此之間也互相呼應,仿佛六人組成了一座陣式,正向雲震攻擊,時間與部位,順理成章,配合的再好沒有,因此有的人原本未曾熟記的穴道,這時不加思索,自自然然的記起出手之間,毫不遲滞。

     雖然如此,張鑄魂依舊目光灼灼,凝注六人,一瞬不瞬,不時口誦穴道之名,加以提示。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各人所記的百餘穴道已快擊完,雲震已承受五六百掌,雖然落掌輕微,但因其受掌過多,以緻周身血液沸騰,奇熱奇癢,難過已極,但有那十四根金針釘在身上,既不能呻吟,又無法動彈,隻有默默忍受。

     忽然張鑄魂道: “周而複始之時,請諸位以指代掌,速度稍慢,部位務須準确,不可偏差。

    ” 武婆婆大聲叫道: “一指點上死穴,豈不傷了雲震的性命?” 張鑄魂朗聲道: “老前輩放心施為,有那金針護住心髒,性命可保無慮。

    ” 語氣微微一頓,縱聲喝道: “氣海。

    ” 白雲道長已擊完最後一處穴道,聞聲之下,骈指如戟,一指點在雲震“氣海”穴上。

     展眼間,靈台、期門、天池,指下如雨,紛紛點戳在雲震身上。

     這已是周而複始,六人出手更為流利,但因遊走不息,每一指皆須擊實,又要全伸貫注,不能擊錯部位,故所耗的精力非常之大。

     雲震早已滿面通紅,渾身汗下,李元泰頭上也冒出了汗水,再過片刻,歸隐農與周公铎頭上也見了汗漬,李元泰卻已喘息起來。

     這時,張鑄魂深恐有人出手錯誤,兩道目光銳箭一般,緊緊盯住衆人落指,一絲不敢旁瞬,一忽工夫,額上也冒出了一片豆大的汗珠。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六人各自點完最後一處穴道,張鑄魂松了一口氣,朗聲說道: “諸位暫請停手,各自歇息,恢複疲勞。

    ” 六人聞言,齊齊住足站定,李元泰已累的頭暈眼花,原地轉了幾圈,始才站穩,喘息道: “小弟功力太差,慚愧之至。

    ” 雙腿交盤,席地而坐,閉目調息。

     這一個多時辰的勞累,已分出幾人功力的高下,周公铎與歸隐農強于李元泰,但也累得面紅耳赤,滿頭大漢,武婆婆與梅蕙仙也是心急氣促,額有汗漬,隻有白雲道長,依舊神凝氣靜,悠閉如故、沒有勞累的樣子。

     此際,張鑄魂下了雲床,走近雲震身前,一口氣拔下了那十四根金針。

     金針一拔,雲震頓覺天旋地轉,眼冒金星,雙腿一軟,跌坐下去,白雲道長左手一伸,扶住了雲震,未待張鑄魂開口,雙手已在雲震身上推拿不歇,雲震隻覺得混身酸楚之極,雖咬緊牙關,仍舊呻吟出來。

     張鑄魂一顧白雲道長,道: “藥力早已行開,滲透了周身穴脈,他那内傷理該痊愈了。

    ” 白雲道長點了點頭,道: “内傷業已痊愈,功力卻未恢複。

    ” 張鑄魂道: “恢複功夫,還須另費手腳。

    ” 武婆婆道: “适才那一陣折騰,就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