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官,但他卻希望高麗永遠不要失去它固有的東西,這種想法可以說很矛盾。
因此忠烈王主動接受元朝的風俗習慣、仿照元朝官制的這一做法無疑讓赫德覺得很不快,對此忠烈王也很清楚。
表面上兩人相安無事,但忠烈王和赫德之間關系不洽,這在所有人眼中都一目了然,甚至普通百姓中間也有了傳言。
九月元朝派來了制劍工匠古内,十一月元朝使者前來傳達制作兵器的命令。
忠烈王派起居郎[7]金磾和元使一起前往慶尚、全羅兩道,從民間征收箭羽和镞鐵[8]。
忠烈王二年時發生的這幾件事都是忽必烈再征日本計劃的前兆。
就算不是真的要征日,也讓高麗的百姓們越發失去了内心的沉穩,他們本已因眼下困苦的生活和對将來的不安而顫抖。
所以就算禁令再嚴,也不可能阻止百姓們北逃。
在這種情況下,也有一件讓人内心充滿希望的事&mdash&mdash九月三十日,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誕下了一個王子。
文武百官都來王宮中道賀,宮城的四座門外也都有人聚集起來慶祝世子的誕生。
王子名為,即後來的忠宣王。
十二月,頂替赫德作為達魯花赤的張國綱、副達魯花赤石抹天衢兩人前來赴任。
張國綱五十歲年紀,看上去溫厚笃實,石抹天衢比他稍微年輕,沉默寡言且性情暴躁,不管什麼事,如果不按規矩來就急,絕不肯通融。
兩人都是第一次踏上高麗領土,對其國情完全不熟悉。
讓這兩人來監視自己國家,可以預想其間一定會有種種不快,但和赫德相比,忠烈王甯可選擇這兩位。
第二年的至元十三年一月二十日,忽必烈下令停止制作兵船和箭镞。
對高麗的君臣來說,這可是完全預想不到的好消息。
雖然不清楚是什麼理由導緻兵船和武器的制作計劃突然中止,但無論如何,或許再征日本的計劃也取消了吧?要不然就是去年一月金方慶帶去的陳述高麗國情的表文已經被忽必烈接受了?忠烈王心想。
三月初時,前一年年末作為新年賀正使入朝的官員回來了。
但他對武器制作中止一事毫不知情,隻說宋都臨安苟延殘喘的宋的殘存勢力已經投降,宋國已完全平定,燕都正沉浸在慶祝勝利的熱鬧之中。
按照忠烈王的指示,金方慶在三月中旬離開開京赴元入朝以慶祝宋國的平定。
五月初他在上都拜見了忽必烈。
上都王宮的氣氛和之前相比多少顯得不同。
被忽必烈平定的宋朝的降将們為了拜見這名征服者正不斷地趕來上都。
忽必烈以頗為寬大的态度接見了宋國降将,這件事在金方慶的眼裡多少有些異常。
金方慶在上都停留了一個月。
關于再征日本,忽必烈到底有何想法,在弄清此事之前他自己不能回國。
一月份下令高麗停止制造武器,這一想法忽必烈應該在去年十二月初時已經有了,出于何種理由暫且不說,關鍵是現在忽必烈是否還持有和當時一樣的想法,還不能急着下判斷。
去年十二月還在和宋作戰,很難預料到戰争何時結束。
以攻下襄陽城都足足花了六年來看,攻陷宋都臨安的戰鬥怎能輕而易舉?這肯定是忽必烈都沒料想到的。
這一年的一月就這樣幾乎讓人難以置信地輕易地結束了。
金方慶想知道在滅了宋之後,現在的忽必烈對于再征日本一事有何想法。
但在谒見忽必烈時,他也不便當面直接發問。
五月初,宋國降将夏貴、呂文煥、範文虎、陳奕等來上京谒見忽必烈。
金方慶也受邀出席。
那一天,金方慶的席次比所有的宋的降将都高。
他見到了那些久仰大名的宋國将軍們。
陳奕、範文虎、呂文煥等人于十二月初投降,夏貴在臨安陷落之後投降。
對于這些長期與元國敵對的降将們,忽必烈始終笑眯眯地接待,詢問他們各自的出生地、家人是否安好等。
陳奕、呂文煥、範文虎三人都是在降元之後失去的妻兒。
然後話題就談及了作戰,忽必烈讓宋國降将們就元宋交戰時兩國的作戰方案進行交流。
襄陽城攻防戰時的很多例子都被提及。
那場互有勝敗的戰鬥之慘烈,事到如今仍令在座的衆人感覺驚心動魄。
陳奕、呂文煥、夏貴依次發言,輪到範文虎時,他說自己并沒有什麼要說的。
忽必烈再三命令他一定要說點什麼。
于是範文虎先說了一句,這也不是什麼驕傲的事,然後說出了一件作為一軍之将很失體面的失敗經曆。
那是被元将阿術攻下襄陽城時的事了。
範文虎受命率領禁軍前去救援襄陽城。
當時他在軍中和妓妾們宴飲,喝得酩酊大醉,最終失去了救援的時機。
為此戰局對宋軍很是不利,襄陽城破,範文虎差點因此被問了死罪,幸好一番周折之後隻是被免了官,被派去做了安慶知府[9]。
整個房間裡的人都哄堂大笑。
忽必烈也笑了。
宋國降将們也都笑了。
範文虎很不好意思,他縮着頭,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但是範文虎并沒有開玩笑。
如果說是玩笑,他那種想要把人生吞活剝了的神色,以及肥短得沒有絲毫美感的身軀本身也都能把人逗樂了。
範文虎不是為了活躍席間的氣氛而提起這一話題的。
選擇這一話題也跟範文虎作為一介武人天生的性格有關。
作為宋的一員猛将,多年馳名于元軍之中,範文虎就是這樣的人。
他大約五十歲出頭。
說完這些之後,元忽必烈派侍臣耶律希亮跟宋國降将們大緻說明了征讨日本的經過,然後再由忽必烈發問。
&ldquo我們是否應該征讨日本?&rdquo 忽必烈的話音突然響起。
他的聲音很大。
對此,宋的降将們個個正襟危坐,每個人都說應該征讨。
就像是商量好後作出的同樣的回答。
&ldquo那是否能輕易征服?&rdquo 忽必烈又問道。
夏貴、呂文煥、陳奕等都回答說:&ldquo依臣之見,倒也不難!&rdquo 範文虎不一樣。
&ldquo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不出動比前次多出數倍的大軍,可能還會重蹈覆轍。
海戰可不是那麼容易的!&rdquo 範文虎如此說道。
那滑稽的臉上,兩隻小小的眼睛炯炯 有神。
&ldquo那需要準備幾年?&rdquo 忽必烈又問道。
範文虎數次擡起頭來作深思狀,然後什麼話都沒說。
不過,就像是替範文虎回答一般,耶律希亮開口說道: &ldquo據臣希亮看來,宋和遼[10]、金交戰長達三百餘年,如今幹戈才平息。
暫時休養生息是關鍵,再等幾年再起兵征讨日本也不遲。
&rdquo 耶律希亮是蒙古建國功臣耶律楚材[11]的玄孫。
通過他的話,金方慶才知道忽必烈正考慮用宋國将士再征日本。
在上都的王宮和宋國降将們會面之後又過了幾天,金方慶前去拜别忽必烈。
在席間,金方慶因為之前的軍功而獲得了賞賜。
他獲賜的是虎頭金牌[12]。
東方的武人們攜帶金符[13]的習慣就
因此忠烈王主動接受元朝的風俗習慣、仿照元朝官制的這一做法無疑讓赫德覺得很不快,對此忠烈王也很清楚。
表面上兩人相安無事,但忠烈王和赫德之間關系不洽,這在所有人眼中都一目了然,甚至普通百姓中間也有了傳言。
九月元朝派來了制劍工匠古内,十一月元朝使者前來傳達制作兵器的命令。
忠烈王派起居郎[7]金磾和元使一起前往慶尚、全羅兩道,從民間征收箭羽和镞鐵[8]。
忠烈王二年時發生的這幾件事都是忽必烈再征日本計劃的前兆。
就算不是真的要征日,也讓高麗的百姓們越發失去了内心的沉穩,他們本已因眼下困苦的生活和對将來的不安而顫抖。
所以就算禁令再嚴,也不可能阻止百姓們北逃。
在這種情況下,也有一件讓人内心充滿希望的事&mdash&mdash九月三十日,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誕下了一個王子。
文武百官都來王宮中道賀,宮城的四座門外也都有人聚集起來慶祝世子的誕生。
王子名為,即後來的忠宣王。
十二月,頂替赫德作為達魯花赤的張國綱、副達魯花赤石抹天衢兩人前來赴任。
張國綱五十歲年紀,看上去溫厚笃實,石抹天衢比他稍微年輕,沉默寡言且性情暴躁,不管什麼事,如果不按規矩來就急,絕不肯通融。
兩人都是第一次踏上高麗領土,對其國情完全不熟悉。
讓這兩人來監視自己國家,可以預想其間一定會有種種不快,但和赫德相比,忠烈王甯可選擇這兩位。
第二年的至元十三年一月二十日,忽必烈下令停止制作兵船和箭镞。
對高麗的君臣來說,這可是完全預想不到的好消息。
雖然不清楚是什麼理由導緻兵船和武器的制作計劃突然中止,但無論如何,或許再征日本的計劃也取消了吧?要不然就是去年一月金方慶帶去的陳述高麗國情的表文已經被忽必烈接受了?忠烈王心想。
三月初時,前一年年末作為新年賀正使入朝的官員回來了。
但他對武器制作中止一事毫不知情,隻說宋都臨安苟延殘喘的宋的殘存勢力已經投降,宋國已完全平定,燕都正沉浸在慶祝勝利的熱鬧之中。
按照忠烈王的指示,金方慶在三月中旬離開開京赴元入朝以慶祝宋國的平定。
五月初他在上都拜見了忽必烈。
上都王宮的氣氛和之前相比多少顯得不同。
被忽必烈平定的宋朝的降将們為了拜見這名征服者正不斷地趕來上都。
忽必烈以頗為寬大的态度接見了宋國降将,這件事在金方慶的眼裡多少有些異常。
金方慶在上都停留了一個月。
關于再征日本,忽必烈到底有何想法,在弄清此事之前他自己不能回國。
一月份下令高麗停止制造武器,這一想法忽必烈應該在去年十二月初時已經有了,出于何種理由暫且不說,關鍵是現在忽必烈是否還持有和當時一樣的想法,還不能急着下判斷。
去年十二月還在和宋作戰,很難預料到戰争何時結束。
以攻下襄陽城都足足花了六年來看,攻陷宋都臨安的戰鬥怎能輕而易舉?這肯定是忽必烈都沒料想到的。
這一年的一月就這樣幾乎讓人難以置信地輕易地結束了。
金方慶想知道在滅了宋之後,現在的忽必烈對于再征日本一事有何想法。
但在谒見忽必烈時,他也不便當面直接發問。
五月初,宋國降将夏貴、呂文煥、範文虎、陳奕等來上京谒見忽必烈。
金方慶也受邀出席。
那一天,金方慶的席次比所有的宋的降将都高。
他見到了那些久仰大名的宋國将軍們。
陳奕、範文虎、呂文煥等人于十二月初投降,夏貴在臨安陷落之後投降。
對于這些長期與元國敵對的降将們,忽必烈始終笑眯眯地接待,詢問他們各自的出生地、家人是否安好等。
陳奕、呂文煥、範文虎三人都是在降元之後失去的妻兒。
然後話題就談及了作戰,忽必烈讓宋國降将們就元宋交戰時兩國的作戰方案進行交流。
襄陽城攻防戰時的很多例子都被提及。
那場互有勝敗的戰鬥之慘烈,事到如今仍令在座的衆人感覺驚心動魄。
陳奕、呂文煥、夏貴依次發言,輪到範文虎時,他說自己并沒有什麼要說的。
忽必烈再三命令他一定要說點什麼。
于是範文虎先說了一句,這也不是什麼驕傲的事,然後說出了一件作為一軍之将很失體面的失敗經曆。
那是被元将阿術攻下襄陽城時的事了。
範文虎受命率領禁軍前去救援襄陽城。
當時他在軍中和妓妾們宴飲,喝得酩酊大醉,最終失去了救援的時機。
為此戰局對宋軍很是不利,襄陽城破,範文虎差點因此被問了死罪,幸好一番周折之後隻是被免了官,被派去做了安慶知府[9]。
整個房間裡的人都哄堂大笑。
忽必烈也笑了。
宋國降将們也都笑了。
範文虎很不好意思,他縮着頭,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但是範文虎并沒有開玩笑。
如果說是玩笑,他那種想要把人生吞活剝了的神色,以及肥短得沒有絲毫美感的身軀本身也都能把人逗樂了。
範文虎不是為了活躍席間的氣氛而提起這一話題的。
選擇這一話題也跟範文虎作為一介武人天生的性格有關。
作為宋的一員猛将,多年馳名于元軍之中,範文虎就是這樣的人。
他大約五十歲出頭。
說完這些之後,元忽必烈派侍臣耶律希亮跟宋國降将們大緻說明了征讨日本的經過,然後再由忽必烈發問。
&ldquo我們是否應該征讨日本?&rdquo 忽必烈的話音突然響起。
他的聲音很大。
對此,宋的降将們個個正襟危坐,每個人都說應該征讨。
就像是商量好後作出的同樣的回答。
&ldquo那是否能輕易征服?&rdquo 忽必烈又問道。
夏貴、呂文煥、陳奕等都回答說:&ldquo依臣之見,倒也不難!&rdquo 範文虎不一樣。
&ldquo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不出動比前次多出數倍的大軍,可能還會重蹈覆轍。
海戰可不是那麼容易的!&rdquo 範文虎如此說道。
那滑稽的臉上,兩隻小小的眼睛炯炯 有神。
&ldquo那需要準備幾年?&rdquo 忽必烈又問道。
範文虎數次擡起頭來作深思狀,然後什麼話都沒說。
不過,就像是替範文虎回答一般,耶律希亮開口說道: &ldquo據臣希亮看來,宋和遼[10]、金交戰長達三百餘年,如今幹戈才平息。
暫時休養生息是關鍵,再等幾年再起兵征讨日本也不遲。
&rdquo 耶律希亮是蒙古建國功臣耶律楚材[11]的玄孫。
通過他的話,金方慶才知道忽必烈正考慮用宋國将士再征日本。
在上都的王宮和宋國降将們會面之後又過了幾天,金方慶前去拜别忽必烈。
在席間,金方慶因為之前的軍功而獲得了賞賜。
他獲賜的是虎頭金牌[12]。
東方的武人們攜帶金符[13]的習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