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建立的王朝。

    勢力曾延伸到西域。

    後被金所滅。

     [11]遼國東丹王八世孫(1190&mdash1244),契丹人出身,父親是任職于金的官吏。

    從小開始接觸中國的學問和教養,後來成為金朝的官員。

    成吉思汗死後為窩闊台即位立下大功。

     [12]牌是使用驿傳時的證明。

    元代有金虎牌、金牌、銀牌三種,牌面上有漢字或回鹘文字,持有這種牌子的旅人在驿站接受驿馬、食物、飼料等旅行所需的一切物品的供給。

    一般在使命結束之後就要歸還,但世襲軍官允許世襲佩戴和使用。

    這裡的虎頭金牌應指上述的金虎牌。

     [13]有金虎牌和金牌兩種。

     [14]蒙古語中指什麼含義不明,但其性質是投下(蒙古遊牧領主采邑)、行省的居民,擁有變換戶籍的自由,是流浪或還俗的僧侶或道士,并非奴隸,是修習了武藝的集團,擁有各種特權。

     [15]中書省門下的官員,次于長官門下侍中,正二品官。

     [16]監獄。

     [17]駐守官。

     [18]臨時的武器調配官。

     [19]武官中最高的一級。

     [20]次于将軍的武官職位。

     [21]幕僚。

     [22]義子 [23]王宮内的秘書、史管、翰林、寶文閣、禦書、同書院等六館。

     [24]密直司的官員,正三品官。

     [25]為了餞别而舉辦的宴會。

     [26]鋤頭(耒是鋤頭的柄,耜是鋤頭的刃)。

     [27]監視旅客的番所。

     [28]蒙古語,意為小公牛。

     [29]&ldquo管軍官&rdquo是軍隊的司令官。

    &ldquo申覆&rdquo是重新彙報。

    &ldquo東征元帥府&rdquo是設于高麗的統轄軍政的機構,洪茶丘被任命為其長官都元帥。

    &ldquo鋪馬&rdquo是負責傳達的馬。

    &ldquo站赤&rdquo是蒙古語,意為&ldquo掌管道路交通的人&rdquo&ldquo使用道路的人&rdquo的意思,即驿傳。

    元太祖時代已設有驿傳,太宗元年(1229)作為制度固定下來。

    起初用于使臣、官員的護送、官方文書的遞送,後來出于對功臣優待的考慮,允許他們随意使用站赤,之後便荒廢了。

    &ldquo明降&rdquo是上級來的指令書函。

     [30]帶有黃金的花飾的帽子。

     [31]上級将校。

     [32]又叫成均館。

    教育貴族、高官的子弟的最高學府,是高麗模仿唐朝制度設立了國子監,後來改為國學。

    這裡以培養官員為目的講解儒學,設有周易、尚書、毛詩、周禮、春秋、武學等七個科目。

     [33]元宗二年中央設置的相當于地方上各州郡的鄉校。

    在這裡接受教育,考試合格的可以進入上一級的教育機構十二徒,然後再從十二徒升學進入成均館,即國學七管。

     [34]負責出納、宿衛、軍機的密直司的長官,從二品官。

     [35]密直司的屬官,和左承旨一樣都是正三品官。

     [36]設置于重要的州郡、掌握兵權的官員。

     [37]這裡是指州的屬官,掌管記錄、文簿的官職。

     [38]負責監察的最高機構禦史台的長官。

     [39]與樞密院副使同。

     [40]大緻是用于觀看中國正月十五日晚舉辦的元宵燈節的山棚一樣的東西。

    山棚又叫燈樹,在長杆上插上無數的橫木,使之像枝條一樣伸出,在上面挂上燈,或是在一根高柱子上把圓形燈架像傘一樣展開成圓錐形,在上面設置很多燈的裝置。

     [41]原文如此,疑為&ldquo崖山&rdquo之誤。

     [42]密直司的次官。

     [43]水路領航人。

     [44]高麗的外職(是在地方上的官職,于中央政府的京官相對而言)之一。

    忠烈王六年時曾将之特地派遣到各道征集工匠、役夫。

     [45]掌管郎中戶衛(門衛)的官員。

     [46]是設置于軍事重要場所的元帥府的附屬官,負責文書的官員。

     [47]和驿站同。

    為了實現防衛、軍事上的準确而迅捷的傳達,由成吉思汗創設,兼有宿驿和關卡功能。

     [48]西方産的用錦制作的衣服。

     [49]銀币。

     [50]元代時授予的功勞牌,即勳章、軍功章之類。

     [51]負責地方行政檢監察的官員,元時在禦史台之下各道都設置了(提刑)按察使,掌管勸農教化。

     [52]&ldquo勾當&rdquo指專門擔當處理該事。

    &ldquo宸所&rdquo指朝廷,天子所處的場所。

    &ldquo開府儀三司&rdquo是遼、金授予高麗的稱号。

    &ldquo聖眷&rdquo是天子的眷顧。

    &ldquo特進上柱國&rdquo是元授予高麗的稱号。

    &ldquo沓來&rdquo指頻繁往來。

    &ldquo阙誤&rdquo指不完整和錯誤。

    &ldquo打捕戶&rdquo即&ldquo獵戶&rdquo(以打獵為生,其獵物作為賦稅上交)。

    &ldquo新佥&rdquo是新選的意思。

     [53]即中丞。

    官名。

    漢代禦史大夫下設禦史丞和禦史中丞,掌管治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内領侍禦史,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

    東漢以來,禦史大夫轉為大司空,以中丞為禦史台升官。

    唐、宋兩代雖然設置禦史大夫,也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職。

    高麗官制與中國相同。

     [54]發兵之際授予司令官的牌符之一。

    一般為青銅所制,長度大約十厘米,形狀似老虎蜷腳休息狀,縱向對切一分為二使用。

     [55]元佩即先前提到的至元十一年在征讨日本之際授予的虎符。

    這裡是再次授予。

     [56]是為了經略日本而設置的中書省,在戰時可以不必等待中央政府的指令,而是根據情況行使軍、民、财三種權限。

     [57]四世紀半興起于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之一辰韓,六世紀初和百濟、高句麗一起并稱朝鮮三國。

    七世紀中期,百濟、高句麗滅亡之後統一了半島,但在九三五年被高麗所滅。

     [58]高麗被元朝統治之後,被編成了包括萬戶、千戶和百戶等組織的蒙古風格的國軍。

    此鎮邊萬戶府是為了防備日本軍來襲而新設置于金州的。

     [59]對忽必烈的政策執批判态度的東方諸王響應海都(?&mdash1301)的叛亂起兵,忽必烈親自前往鎮壓,乃顔被殺,哈丹遁走高麗,最後投水自盡。

     [60]設置于遼陽的、尚書省的地方派出機構。

    右丞為其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