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2009年,發現之旅(2)
關燈
小
中
大
放了明礬才能炸成這樣,何小兵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吃一次也不會死。
何小兵喜歡這種味道,這是隻有小城市才有的味道,即使這個攤兒搬到北京,也不是這味兒。
喝完豆腐腦兒,何小兵并沒着急離開,而是點根煙,坐在街邊看着,看着這個城市的人與物。
旁邊是一個小區,樓都隻有六層高,排列分散,空間充裕,人們進進出出,推着車,拿着年貨,帶着孩子,牽着狗,不慌不忙,氣定神閑。
何小兵很想知道為什麼這裡的人都顯得如此悠閑,看了半天,他發現,其實跟這裡本身無關,是因為他自己悠閑了,離開了北京,離開了事兒,心态不急了,看到什麼便都從容了。
何小兵喜歡小城市的這種感覺,但他很清楚,這種喜歡是以長期在大城市生活為前提的,如果真讓他紮根在小城市,他接受不了,喜歡很快就會變成厭倦。
而這種悠閑,本質上和在哪裡沒有關系,這是人内心的問題,想通了,在北京,一樣可以讓自己輕松。
何小兵慢慢悠悠地回到家,他媽正在給他爸熱粥,他爸出去下棋了,還沒回來。
他媽說,馬上就八點半了,你爸這就回來,先把粥給他熱上,涼粥喝着不舒服。
果然,八點半過了沒五分鐘,何建國回來了,一臉喜悅,顯然是赢棋了。
母親發現鹹菜沒了,特意換上鞋,穿上大衣,心甘情願下樓去買。
以前何小兵會質疑,為一口粥和一口鹹菜,就折騰自己一趟,這樣有意義嗎,即使吃上鹹菜,又如何呢,為什麼不把精力放在更值得為之付出的事情上。
但是現在何小兵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種意義,這就是腳踏實地的生活,沒有妄想,該喝粥喝粥,該吃菜吃菜,每個人都活得實實在在。
吃上鹹菜是對人生沒有什麼重大意義,但喝粥的時候吃上一口,會有滋味兒,這就是意義。
何建國就着母親買回來的榨菜喝完粥,看着電視上的早間新聞,給母親的皮鞋打着油,弄了一手黑,母親在廚房燒着水,準備一會兒給父親沏茶。
這就是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何小兵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父母還經常鬧離婚,那時他倆火氣都大,三天兩頭就吵架,還摔東西,弄得何小兵成天提心吊膽的。
他不是怕失去父母哪一方,而是怕自己成為單親孩子,被同學嘲笑。
皮鞋擦好了,父親喝着茶,母親澆着花。
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亮空氣中翻騰的灰塵和水珠兒,一切如此靜谧和諧。
在這種情景下,何小兵似乎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湧起一股沖動:把夏雨果接來。
結婚,是人生的一種必然。
何小兵決定讓這種必然,成為自己此時的必然選擇。
以前他之所以不結,是因為沒做好準備,而這種準備,無非是承擔起責任。
何小兵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怕承擔不好,還不如不承擔。
但是現在,他覺得沒有什麼責任是不能承擔的,不存在承擔得好不好之分,隻要肯承擔,并努力了,就行了。
而且,在這件事情上,他也該給父母一個交代了。
何小兵決定好了後,在父親面前坐下,鄭重其事地說:"跟你們說個事兒。
" 父母驚訝地放下手裡的活兒,看着何小兵,何小兵的過于嚴肅,讓他們對他所要提到的事兒,既期待又害怕。
"我已經有女朋友了。
"何小兵說,"我想讓她來咱家過年。
" "好啊!"母親喜出望外,趕緊坐過來,"你怎麼不早說啊,快帶來讓我們看看,晚上不去姥爺家吃飯了,在咱自己家吃,我多做點兒好吃的!" "我不信!"何建國突然潑了一盆冷水,"你不用拿這事兒安慰我和你媽。
" "那我要是把她接來你信嗎?"這時何小兵又感覺到來自父親的威力,便不由自主地想反抗。
何小兵喜歡這種味道,這是隻有小城市才有的味道,即使這個攤兒搬到北京,也不是這味兒。
喝完豆腐腦兒,何小兵并沒着急離開,而是點根煙,坐在街邊看着,看着這個城市的人與物。
旁邊是一個小區,樓都隻有六層高,排列分散,空間充裕,人們進進出出,推着車,拿着年貨,帶着孩子,牽着狗,不慌不忙,氣定神閑。
何小兵很想知道為什麼這裡的人都顯得如此悠閑,看了半天,他發現,其實跟這裡本身無關,是因為他自己悠閑了,離開了北京,離開了事兒,心态不急了,看到什麼便都從容了。
何小兵喜歡小城市的這種感覺,但他很清楚,這種喜歡是以長期在大城市生活為前提的,如果真讓他紮根在小城市,他接受不了,喜歡很快就會變成厭倦。
而這種悠閑,本質上和在哪裡沒有關系,這是人内心的問題,想通了,在北京,一樣可以讓自己輕松。
何小兵慢慢悠悠地回到家,他媽正在給他爸熱粥,他爸出去下棋了,還沒回來。
他媽說,馬上就八點半了,你爸這就回來,先把粥給他熱上,涼粥喝着不舒服。
果然,八點半過了沒五分鐘,何建國回來了,一臉喜悅,顯然是赢棋了。
母親發現鹹菜沒了,特意換上鞋,穿上大衣,心甘情願下樓去買。
以前何小兵會質疑,為一口粥和一口鹹菜,就折騰自己一趟,這樣有意義嗎,即使吃上鹹菜,又如何呢,為什麼不把精力放在更值得為之付出的事情上。
但是現在何小兵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種意義,這就是腳踏實地的生活,沒有妄想,該喝粥喝粥,該吃菜吃菜,每個人都活得實實在在。
吃上鹹菜是對人生沒有什麼重大意義,但喝粥的時候吃上一口,會有滋味兒,這就是意義。
何建國就着母親買回來的榨菜喝完粥,看着電視上的早間新聞,給母親的皮鞋打着油,弄了一手黑,母親在廚房燒着水,準備一會兒給父親沏茶。
這就是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何小兵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父母還經常鬧離婚,那時他倆火氣都大,三天兩頭就吵架,還摔東西,弄得何小兵成天提心吊膽的。
他不是怕失去父母哪一方,而是怕自己成為單親孩子,被同學嘲笑。
皮鞋擦好了,父親喝着茶,母親澆着花。
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亮空氣中翻騰的灰塵和水珠兒,一切如此靜谧和諧。
在這種情景下,何小兵似乎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湧起一股沖動:把夏雨果接來。
結婚,是人生的一種必然。
何小兵決定讓這種必然,成為自己此時的必然選擇。
以前他之所以不結,是因為沒做好準備,而這種準備,無非是承擔起責任。
何小兵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怕承擔不好,還不如不承擔。
但是現在,他覺得沒有什麼責任是不能承擔的,不存在承擔得好不好之分,隻要肯承擔,并努力了,就行了。
而且,在這件事情上,他也該給父母一個交代了。
何小兵決定好了後,在父親面前坐下,鄭重其事地說:"跟你們說個事兒。
" 父母驚訝地放下手裡的活兒,看着何小兵,何小兵的過于嚴肅,讓他們對他所要提到的事兒,既期待又害怕。
"我已經有女朋友了。
"何小兵說,"我想讓她來咱家過年。
" "好啊!"母親喜出望外,趕緊坐過來,"你怎麼不早說啊,快帶來讓我們看看,晚上不去姥爺家吃飯了,在咱自己家吃,我多做點兒好吃的!" "我不信!"何建國突然潑了一盆冷水,"你不用拿這事兒安慰我和你媽。
" "那我要是把她接來你信嗎?"這時何小兵又感覺到來自父親的威力,便不由自主地想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