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2009年,發現之旅(2)
關燈
小
中
大
投入到對下一個話題的讨論中。
何小兵覺得還是應該先聽聽自己的内心,再考慮說什麼,如果不能保證自己在這方面無可挑剔,還是别急于表達了。
想想那些當官的在職期間的巨大揮霍,何小兵想如果自己是他們,能保證肯定不會像他們那樣嗎,能做到面對權和利,秉公守法嗎。
對此,何小兵感到悲哀。
休息夠了,繼續趕路,離家越來越近了,何小兵渴望早點兒到家,這是離開家後的十年裡的頭一次。
進入家所在的區域後,何小兵打開收音機,搜索了一圈信号,廣播裡就倆頻道,比十年前他離開的時候,多了一個。
節目是錄播的,主持人是何小兵熟悉的,十年前上中學的時候,何小兵在電台裡經常聽到他的聲音,此時這個聲音正播報着某人對朋友的祝福并放了一首歌,以前隻要花二十塊錢,就能在電台裡被主持人念到名字和一百個字以内的留言,還能點上一首歌,不知道現在變成多少錢了。
回到家,何小兵在樓下看見父母正在打乒乓球。
這是最近半年他們每天都要進行的活動,還買了某國産名牌運動服和球鞋,參加了小區的比賽。
一旁挂着的小黑闆上正寫着剛剛結束了的這個賽季的比賽成績,父母的名字都在上面,不過靠近黑闆底部。
何小兵認出黑闆上的字是何建國寫的,他當年進群藝館上班,就是因為字寫得還行。
何小兵能想象出何建國在小黑闆上寫這些字時的情景:旁邊放着90年代流行一時的那種鐵皮真空保溫杯,裡面沏着茶,寫幾個字就喝口茶,寫得不滿意的字就擦了重寫,一筆一畫,遒勁有力,試圖寫出氣魄,以至于寫折了好幾根粉筆。
雖然比賽剛剛結束,父母已經開始為下一個賽季做準備了,臘月二十九還不忘練習。
不止何小兵的父母,四張乒乓球案子都被他們這麼大歲數的人占着,而且旁邊還有拿着球拍在等待的人。
何小兵從父母手裡接過拍,打了一會兒,每當打出一個好球,他也會笑,但總覺得和父母他們的那種發自内心的歡笑不一樣,看着喜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何小兵覺得自己和他們隔着一層什麼東西。
父母玩兒累了,何小兵跟着他們上了樓。
進了門,何建國在沙發上坐下,掏出手絹擦去腦門兒的汗珠兒,何小兵的媽汗都顧不上擦,就去開電腦,說該偷菜去了。
何小兵看着自己的母親在網上買種子、種菜、偷菜,自得其樂,覺得活到這份兒上算是活明白了。
一想到自己已經快三十了,再看日曆,清晰地印着2010年,何小兵不再懷疑自己确确實實即将三十歲,不缺斤短兩,貨真但價還不實,他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
以前何小兵認為,三十歲的人,得多老了,得什麼樣啊,各種家庭重擔落在肩膀上,老人的、孩子的、親友的、自己的,現在自己也是這個隊伍裡的人了,卻并沒有成為他想象的那樣。
比如此時,何小兵沒有想到過年了,該給家裡幹點什麼活兒,而是想着出去喝一碗小攤兒上的豆腐腦兒。
母親已經準備好了早飯,何小兵不想在家吃,就想去吃豆腐腦兒。
母親說過年了,人家不出攤兒,何小兵仍執意要出去看看。
去了幾個地方,果然都沒出攤兒,何小兵并不甘心,繼續往前走,終于看見一個攤兒,吃的人還不少。
何小兵坐下,要了一碗豆腐腦兒,兩根油條。
何小兵問老闆,明天初一還出攤兒不,老闆說,什麼時候也有人吃早飯,隻要有人吃,就出。
煤爐子上坐着一個大鋁鍋,鍋外面已被熏黑,裡面锃亮,盛着白花花的豆腐腦兒,夥計打開鍋蓋兒,從鍋裡?出豆腐腦兒,盛進破了邊兒的瓷碗裡,端上來。
桌上有仨罐頭瓶,一個裝滿鋁勺,一個盛滿辣椒末,一個灌滿蒜汁兒。
何小兵取出鋁勺,辣椒和蒜汁兒各?了一小勺,放進豆腐腦兒裡,吃了起來。
油條也上來了,炸得金黃、蓬松,有人說在地溝油裡
何小兵覺得還是應該先聽聽自己的内心,再考慮說什麼,如果不能保證自己在這方面無可挑剔,還是别急于表達了。
想想那些當官的在職期間的巨大揮霍,何小兵想如果自己是他們,能保證肯定不會像他們那樣嗎,能做到面對權和利,秉公守法嗎。
對此,何小兵感到悲哀。
休息夠了,繼續趕路,離家越來越近了,何小兵渴望早點兒到家,這是離開家後的十年裡的頭一次。
進入家所在的區域後,何小兵打開收音機,搜索了一圈信号,廣播裡就倆頻道,比十年前他離開的時候,多了一個。
節目是錄播的,主持人是何小兵熟悉的,十年前上中學的時候,何小兵在電台裡經常聽到他的聲音,此時這個聲音正播報着某人對朋友的祝福并放了一首歌,以前隻要花二十塊錢,就能在電台裡被主持人念到名字和一百個字以内的留言,還能點上一首歌,不知道現在變成多少錢了。
回到家,何小兵在樓下看見父母正在打乒乓球。
這是最近半年他們每天都要進行的活動,還買了某國産名牌運動服和球鞋,參加了小區的比賽。
一旁挂着的小黑闆上正寫着剛剛結束了的這個賽季的比賽成績,父母的名字都在上面,不過靠近黑闆底部。
何小兵認出黑闆上的字是何建國寫的,他當年進群藝館上班,就是因為字寫得還行。
何小兵能想象出何建國在小黑闆上寫這些字時的情景:旁邊放着90年代流行一時的那種鐵皮真空保溫杯,裡面沏着茶,寫幾個字就喝口茶,寫得不滿意的字就擦了重寫,一筆一畫,遒勁有力,試圖寫出氣魄,以至于寫折了好幾根粉筆。
雖然比賽剛剛結束,父母已經開始為下一個賽季做準備了,臘月二十九還不忘練習。
不止何小兵的父母,四張乒乓球案子都被他們這麼大歲數的人占着,而且旁邊還有拿着球拍在等待的人。
何小兵從父母手裡接過拍,打了一會兒,每當打出一個好球,他也會笑,但總覺得和父母他們的那種發自内心的歡笑不一樣,看着喜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何小兵覺得自己和他們隔着一層什麼東西。
父母玩兒累了,何小兵跟着他們上了樓。
進了門,何建國在沙發上坐下,掏出手絹擦去腦門兒的汗珠兒,何小兵的媽汗都顧不上擦,就去開電腦,說該偷菜去了。
何小兵看着自己的母親在網上買種子、種菜、偷菜,自得其樂,覺得活到這份兒上算是活明白了。
一想到自己已經快三十了,再看日曆,清晰地印着2010年,何小兵不再懷疑自己确确實實即将三十歲,不缺斤短兩,貨真但價還不實,他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
以前何小兵認為,三十歲的人,得多老了,得什麼樣啊,各種家庭重擔落在肩膀上,老人的、孩子的、親友的、自己的,現在自己也是這個隊伍裡的人了,卻并沒有成為他想象的那樣。
比如此時,何小兵沒有想到過年了,該給家裡幹點什麼活兒,而是想着出去喝一碗小攤兒上的豆腐腦兒。
母親已經準備好了早飯,何小兵不想在家吃,就想去吃豆腐腦兒。
母親說過年了,人家不出攤兒,何小兵仍執意要出去看看。
去了幾個地方,果然都沒出攤兒,何小兵并不甘心,繼續往前走,終于看見一個攤兒,吃的人還不少。
何小兵坐下,要了一碗豆腐腦兒,兩根油條。
何小兵問老闆,明天初一還出攤兒不,老闆說,什麼時候也有人吃早飯,隻要有人吃,就出。
煤爐子上坐着一個大鋁鍋,鍋外面已被熏黑,裡面锃亮,盛着白花花的豆腐腦兒,夥計打開鍋蓋兒,從鍋裡?出豆腐腦兒,盛進破了邊兒的瓷碗裡,端上來。
桌上有仨罐頭瓶,一個裝滿鋁勺,一個盛滿辣椒末,一個灌滿蒜汁兒。
何小兵取出鋁勺,辣椒和蒜汁兒各?了一小勺,放進豆腐腦兒裡,吃了起來。
油條也上來了,炸得金黃、蓬松,有人說在地溝油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