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後八旬萬壽,賜三班九老:宴遊香山。

     次日,命畫工艾啟蒙繪圖。

    文職九老顯親王衍璜、恒親王崇志、大學士劉統勳、協辦大學士官保、吏部尚書托庸、戶部尚書素爾讷、刑部尚書楊廷璋、刑部侍郎吳紹詩、工部侍郎三和。

    武職九老:都統四格、曹瑞,散秩大臣國多歡、甘都,副都統伊崧阿、薩哈岱、李生輝、富僧阿、色瑞察。

    緻仕九老:刑部尚書銜錢陳群、内大臣福祿、禮部尚書陳德華、兵部侍郎彭啟豐、禮部侍郎銜鄒一桂、副都禦史呂熾、内閣學士陸宗楷、詹事府詹事陳浩、國子監司業銜王世芳。

    此國家崇禧之曠典,亦山靈未有之奇遭也。

     乾隆十三年九月,上禦集鳳軒,集侍衛于大西門樓校射。

     上親發二十矢,中十九矢。

    有《集鳳軒紀事詩》勒石。

    《齊召南大西門觀禦射恭紀詩》雲:瞳昽初日照西山,百尺樓開紫翠間。

    禦苑經寒欣草淺,秋風講武值農閑。

    虎熊的畫君臣鹄,鴻鹭墀分左右班。

    何幸此時叨侍從,大弓親睹至尊彎。

    侍臣如堵并呼嵩,巧力分明不可同。

    容節中和天子射,弛張高下聖人弓。

     曾聞作賦誇雙免,更說題詞數六熊。

    何似我皇能百中,閑臨矍相教群工。

    “ 禦園十種蒲桃:一伏地公領孫,二伏地黑蒲桃,三伏地瑪瑙蒲桃,四哈密公領孫,五瑣瑣蒲桃,六哈密綠蒲桃,七哈密熙朝新語。

    紅蒲桃,八哈密黑蒲桃,九哈密白蒲桃,十馬乳蒲桃。

    翰苑諸臣時蒙恩賜,恭紀詩甚多,不及備錄。

     康熙中,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

    凡三十二典,曰乾象典、歲功典、曆法典、庶征典、坤輿典、職方典、山川典、邊裔典、皇極典、宮闱典、官常典、家範典、交誼典、氏族典、人事典、閨媛典、藝術典、神異典、禽蟲典、草木典、經籍典、學行典、文學典、字學典、選舉典、铨衡典、食貨典、禮儀典、樂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每典複分門類,共六千一百九部。

    計書五百二十函,又目錄二函。

    年久,銅字殘缺過半。

     乾隆三十八年易以木字,印四庫書應刊樣本,賜名聚珍闆。

    有禦制詩。

     乾隆三十八年,奉旨特開四庫全書館,翰林院為辦理處,武英殿為繕寫處。

    自殿闆館書外,诏征天下遺書,共一萬三千七百二十五種。

    舊存明代《永樂大典》殘缺幾半,命詞臣分類纂出整書八十五種,散片二百八十四種,分存書、存目二項。

     纂輯提要,以該一書大旨。

    按期輪進書之佳者,皆蒙禦制題詞以冠簡首。

    其四部條目與前代稍異。

    經部十類,曰易、曰書、曰詩、曰禮、曰春秋、曰樂、曰孝經、曰四書、曰總經解、曰小學。

    易類别蔔筮入子部術數,禮類别曆代儀注入史部故事,樂類别宮調絲竹譜、小學類别八法,俱入子部藝術。

    史部十五類,曰正史、曰編年、曰诏令奏議、曰别史、曰雜史、曰傳記、曰史鈔、曰載記、曰故事、曰時令、曰地理、曰職官、曰政書、曰目錄、曰史評。

    雜史類别瑣碎記錄,入子部小說雜家。

    子部十四類,曰儒家、曰兵家、曰法家、曰農家、曰醫家、曰天文算法、曰術數、曰藝術、曰譜錄、曰雜家、曰類書、曰小說、曰釋家、曰道家。

    集部五類,曰楚詞、曰别集、曰總集、曰詩文評、曰詞曲。

    其編錄叙次遵奉谕旨,經首《易注》,史首《熙朝新語。

    史記》,子首《老子》,集依時代。

    而聖祖世宗皇上《禦制集》冠于本朝集首。

    每庫繕寫四分,仿浙江範氏天一閣式,建文淵、文源、文津、文溯四閣貯之。

    并有禦制記。

    又擇其精醇為《荟要》,計全書三之一,繕寫二分,一藏大内,一藏圓明園。

     凡編錄十三年竣事,四庫共存書三千四百六十種,計七萬五千八百五十四卷。

    輯簡明目錄以便稽覽,底本仍貯翰林院内。

    此古今來未有之大觀也。

     乾隆甲子《禦制貢院詩》有“從今不薄讀書人,言孔孟言大是難”之句,一時士林傳誦,為之感泣。

    張南華鵬翀和詩雲:“添得青袍多少淚,百年雨露萬年心。

    ”蓋紀實也。

     乾隆二年,命易蓋國子監大成殿,屋瓦改用黃瓦。

    乾隆三十年,欽頒禮器犧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