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

    十月二十七日,聖駕臨幸,送兩掌院大學士入署。

    禦書匾額二,曰稽古論思,曰集賢清秘。

     賜宴賦詩,以唐張說麗正書院詩東壁圖書府五律四十字為韻。

     禦制東字音字韻,敕諸臣各分一字。

    是日,與宴者一百六十餘人。

    燕次,中和清樂奏玉署延英之曲,令伶人演唐沈佺期、宋之問昆明賦詩故事,更仿柏梁體聯句。

    召至禦前賜酒者,大學士而下十三人。

    上谕大學士、掌院諸大臣曰:“政治當崇實政,為學當務躬行,勿專尚文詞。

    我君臣所宜共勉。

    ”燕畢,複拜禦集文绮彩箋之賜,并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貯院中。

    是日,上禦清秘堂小憩,複得七律一章,亦宣示諸臣。

    翰林院宴畢,駕幸貢院,周覽号舍,轸勞士子辛勤,禦制七律四章,勒石至公堂。

    自古帝王未有之盛舉也。

     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奉上谕:“聖賢之學,行本也,文末也。

    而文之中,經術其根柢也,詞章枝葉也。

    翰林以文學侍從,近年來因朕每試詩賦,頗緻力于文章。

    而求沉酣六籍,含英咀華,究經術之阃奧者,不少概見。

    豈笃志正學者鮮欤? 抑有其人而未之聞欤?夫窮經不如敦行,然知務本則于躬行為近。

    崇尚經術,良有關于世道人心。

    有若故侍郎蔡聞之、宗人府府丞任啟運,研窮經術,敦仆可嘉。

    近者侍郎沈德潛,學有本源,雖未可遽目為通儒,收明經緻用之效,而視獺祭為工,熙朝新語。

    翦彩為麗者,迥不侔矣。

    今海宇升平,學士大夫舉得精研本業,窮年矻矻,宗仰儒先者,當不乏人。

    奈何令終老牖下,而詞苑中寡經術士也。

    大學士、九卿、外督撫其公舉所知,不拘進士、舉人、諸生以及退休閑廢人員,能潛心經學者,慎重遴訪。

    務擇老成敦厚、純樸淹通之士,以應精選。

    “嗣内外所保舉四十九人。

    十六年,谕大學士、九卿再行虛公核實,确舉以聞。

    如果衆所共信,即不必考試。

    于是公同會核,得陳祖範、吳鼎、梁錫玙、顧棟高等四人。

    上谕:”既衆論佥同,其平日研窮經義,必見之著述。

    朕将親覽之,以觀實學。

    在京送内閣進呈,在外行督撫取。

    不必另行繕錄,緻需時日,啟剿襲赝鼎之弊。

    “ 于是吳鼎進《象數集說》一部、《集說附錄》一部、《易問》一部、《春秋傳選義》一部、《易堂問目》一部、《考律緒言》一部,梁錫玙進《易經揆一》一部。

    吏部帶領引見。

    奉旨:俱以國子監司業用,各賞紗一匹。

    召對勤政殿。

    上曰:“你們以經學保舉,朕所以用你們去教人。

    但窮經不在口耳,須要躬行實踐,方能教人。

    ”尋将進士陳祖範、顧棟高俱授司業職銜。

     鶴山梁兆榜,乾隆庚午辛未聯捷。

    場前夢神人告曰:“汝三甲二十八名也。

    ”及殿試榜發,竟得三甲第八名。

    上以二甲人數過多,命将二十卷分置三甲,于是仍為三甲二十八名。

    始信數由前定也。

     秦澗泉大士,乾隆壬申狀元,散館前求簽于正陽門關帝廟,有“靜來常把此心扪”之句,疑己有隐慝而神儆之雲。

    然時自訟,終不解也。

    及試,欽定賦題“松柏有心”,以題為韻。

    第四段忘卻心字本韻,閱卷大臣俱未檢及,上指出笑曰:“狀元有無心之賦,主司無有眼之人。

    ”始悟神已先示之矣。

     盧學士文弨有張遷碑,拓手甚工。

    澗泉愛而乞之,盧不與。

     一日乘盧外出,入其書舍攫取而去。

    盧歸知之,追至其室,仍熙朝新語。

    奪還。

    未半月,秦暴亡。

    盧往奠畢,袖中出此碑,哭曰:“早知君将永訣,我當時何苦如許吝耶?今耿耿于心,特來補過。

    ” 取帖向靈前焚之。

    頗有延陵挂劍之風。

     乾隆己未,新進士朝考題:“賦得因風想玉珂。

    ”袁簡齋枚有句雲:“聲疑來禁苑,人似隔天河。

    ”諸總裁以語涉不莊,将擯之。

    尹文端公力争曰:“此人肯用心思,必年少有才者,特未解應制體裁耳。

    此庶吉士之所以必需教習也。

    倘進呈時上有駁問,我當獨奏。

    ”于是群議始息。

    簡齋館選後乞假歸娶,朝士贈詩甚多。

    毗陵程文恭公景伊一絕雲:“金燈花下沸笙歌,寶帳流香散绮羅。

    此日黃姑逢織女,漫言人似隔天河。

    ”蓋戲之也。

     費雲軒元龍,乾隆丙辰進士。

    知四川綿州時,有惡棍為地方害,費廉得其罪狀,杖斃之。

    閱三日,複活。

    後毆其母,母持一壇來控曰:“此逆子藏魂壇也。

    先将生魂煉藏此壇内,官用刑乃血肉之軀,以久煉魂治新傷體,三日即平複如故。

    求先毀其壇散其魂,庶逆子可除。

    ”如其言,果斃杖下。

    傳言晉殺秦諜,七日而蘇。

    此種事自古有之。

    然邪不勝正,況又逆倫,天壤間豈容枭獍漏網哉。

     陽湖蔣太史麟昌,乾隆己未進士,館選時年甫十九。

    生時,其祖夢異僧擔《十三經》至其門,俄而長孫生,故小名僧壽。

     及長,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