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衆問張房考呓語故,茫然不知,若或使之也。

     雍正五年,浙江巡撫李衛進瑞谷。

    群臣上言:“皇上至德光昭,太和翔洽。

    是以宇内遍産嘉禾,浙江又呈瑞谷。

    ”奉旨:“此非朕涼德所能緻,想浙省澆漓之習必然丕變,是以感召上蒼。

    如此瑞應,朕深為浙省臣民慶幸。

    ”命曉谕浙江通省。

     先是因查嗣庭悖逆,停浙江人鄉會試故也。

     雍正六年三月,安徽巡撫魏廷珍言鄉民違例演戲,應嚴禁。

     奉旨:“州縣村堡之間,借演戲為名,斂錢耗費,招呼朋類,開設賭場,種種不法。

    眼則地方有司所當嚴禁者。

    至于有力之家,祀神酬願,歡慶之會,歌詠太平,在民間有必不容已之情在。

    國法無一概禁止之理。

    今但稱違例,而未分晰原由,則是凡屬演戲皆為犯法,國家無此科條也。

    朕立法皆準情理至當,其有不便而難行者,則奉行之不善也。

    ” 河南孟津縣居民翟世有,拾獲陝西人秦泰買花銀一百七十兩,尋主給還,并不受謝。

    大吏入告。

    奉旨給與七品頂戴,仍賞銀一百兩。

    又商邱貧人陳懷金拾獲遺金二十四兩,全數付主,力辭酬謝。

    奉旨嘉獎,給九品頂戴,賞銀五十兩。

    又兖州車兵李中倫拾銀二封,歸還原主。

    奉旨賞銀六十兩。

    仰見我國家久道化成,民敦古處。

    而聖主之懋賞殊恩,與人為善,亦曠古罕有也。

     鄉試房考,向例選州縣中科甲出身者,隻許入闱一次。

    雍正元年五月,奉上谕:“考官以鑒拔為主,不論曾否入闱,臨場時監臨試以時藝一篇,其文理優長者為内簾房考,荒疏者俱外場執事。

    ” 雍正癸卯九月會試,禮部請定取中進士名數。

    上定一百八十名,仍令總裁朱轼、張廷玉,此外不拘省分,不限額數,有熙朝新語。

    可取佳卷,選出另行具奏。

     康熙時,編檢多至二百人,庶吉士五六十人。

    雍正元年,上谕:“内閣大學士會同掌院學士,秉公擇其學優工書、善翻譯者,留館辦事修書外,其或才具練達,可當科道吏部之選,或長于吏治,編檢可為府道,庶吉士可為州縣者,一一分别具奏。

    ” 雍正丙午,江南鄉試房考有張壘者,科分最久,自居前輩。

     每晚焚香拜祝神佑,如有積德之士,求暗中指示。

    各房笑其癡,鹹揶揄之,伺其燈下閱卷時,以一細竿穿牖入,挑其冠,張驚以為神,拜祝如前。

    衆伺其坐定,又挑之。

    張遂捧卷上堂,主考已寝。

    張叩門告以神明指示之故,主考閱之,笑曰:“此文甚佳,取中有餘。

    君何必神道設教乎?”衆噤不敢言。

    及榜發,此卷已中式。

    各嘩然告張曰:“我輩弄君耳。

    ”張正色曰:“此非我為君等所弄,乃君等為鬼神所弄耳。

    ”此論甚正。

     雍正六年,上命諸臣各保舉一人。

    衡永郴道汪榯保舉其父原任刑部司官汪沄學問優裕、政事練達忠愛之性出于至誠,奉旨補授四川叙州府知府。

    此可見聖世用人勿疑之意,而汪榯亦可謂内舉不避親者矣。

     徐公士林巡撫江蘇,凡谳獄先摘定案大略,牌示于外,而後發繕文冊,所以杜胥吏之撞騙也。

    世宗嘗謂曰:“爾風格凝重,當為名臣。

    ” 武陵楊太史緒權奇倜黨,抱負不凡。

    雍正間苗民蠢動,王師征之。

    太史學郦生單身入洞說之,群苗羅拜乞降,亦奇事也。

     建昌李司空鳳翥,康熙丁醜翰林。

    雍正七年五月,奏賀瑞芝本内,自稱蓬荜陋儒。

    賀慶雲本,又稱擲地才疏,敢含毫而賦五色。

    上谕:“李鳳翥既以儒者自居,則陳奏本章自應加意慎重,不當作遊戲之詞。

    若未曾作賦而雲作賦,則所奏盡屬虛熙朝新語。

    文。

    若實曾作賦,便當進呈朕覽。

    若自知不能,而作浮詞,湊成謙語,陳于君父之前,豈儒者之道乎?李鳳翥受朕深恩,由翰林擢至工部侍郎。

    似此輕慢疏忽,尚得謂之儒者乎?”此可為陳奏不明體制者戒。

     康熙庚辰科二名相。

    一為桐城張文和公廷玉。

    雍正四年,進所著《性理全書》。

    上谕:“此書發明聖賢之義蘊,為後學之津梁。

    有益于身心,有關于品誼。

    凡屬士大夫皆當身體力行,服膺弗失。

    ”又奉敕纂修《明史》三百三十二卷,積十有五年而成。

    義例為唐宋以來諸史所不及。

    一為溧陽史文靖公贻直。

     官侍郎時,奉命赴閩審案。

    上命教導督臣高其倬、撫臣劉世明、贻直遵旨至閩,宣述聖意。

    其語有:“大凡人臣事君,不但當以身事,更當以心事。

    此心惟知有君,而不知有人。

    此心惟知有君,而并不知有己。

    ”甚合上意。

    朱批雲:“高其倬、劉世明能從與否,尚須觀其後效,朕先慶得一堪為股肱之史贻直矣。

    ” 嵇文敏公曾筠總督河道時,中牟将築堤。

    夢有兜牟而短須者,直入一揖,遂上坐曰:“某堤須築,某所才保無虞。

    ”公颔之。

    已而思其人狀貌乃一武夫,言複椎魯,何遽公然抗禮,意頗不怿。

    次日赴工次,過張桓侯廟小住啜茶,見神像宛然夢中所見,乃親禱于神,一如所指。

     錢唐沈暗齋近思幼孤貧,依靈隐寺谛輝和尚,延師課讀,遂成通儒。

    有項姓者識其非常,以女妻之。

    後登庚辰進士,由知縣行取為吏曹,官至侍郎,以清介稱。

    項姓之為女相攸,物色寒畯,猶是恒情,若谛輝之獨具慧眼,可謂大善知識矣。

     松江顧小崖成天,康熙丁酉舉人。

    公車至京,寓宗人府丞蔡嵩宅中。

    雍正七年閏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