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不要臉的爛女人,她膽敢亵渎佛主,真正是罪該萬死,該遭天殺!克死她是替天行道,為人除惡,叫他鬼是有些埋冤了他,那麼以後就喊他大頭蟲好了,反正肯定不會是一條龍的。
”大頭蟲!大頭蟲!大頭蟲像一條蟲一樣地生。
大頭蟲!大頭蟲!大頭蟲如一根草一樣地長。
偌大的院子裡,真正把大頭蟲當人看、當孩子待的大概隻有一個人,就是來自大洋彼岸的落魄人洋先生。
他在完成每日一課的晨讀和午休後,經常順着一條卵石鋪花的幽徑,漫步來到老仆人夫婦屋裡,到站在木桶裡的大頭蟲邊坐上一會兒,抽一袋煙,用他母語講述着自己夜裡做過的夢——好像是講給大頭蟲聽的,其實隻能是自己聽,因為大頭蟲還聽不懂。
有時候,他也會給大頭蟲帶來個鈴铛或者泥人蠟像什麼的,等等這些似乎使大頭蟲對他産生了深厚感情。
後來,等大頭蟲的腳力可以使他甩手甩腳地出門時,他最先獨自去的地方就是洋先生起居工作的梨園。
梨園,顧名思義,是有梨樹的,是兩棵百年老古的梨樹,園中還有一棟帶閣樓的小木屋,曾經是容家人貯藏鴉片和藥草的地方。
有一年間,一女婢莫名失蹤,先以為是跟哪個男人私奔了,後又在這小屋裡發現了她腐爛的屍骨。
女婢的死因不得而知,但死訊赫赫地不胫而走,鬧得容家上下無人不知。
從那以後,梨園便成了鬼地和陰森可怖的象征,人人談起色變,孩子胡鬧,大人往往這樣威脅:再胡鬧把你丢到梨園去!洋先生就是靠着這份虛怯的人心,享受着獨門獨院的清靜和自在。
梨花開的時候,看着燦爛如霞的梨花,聞着撲鼻賞心的花香,洋先生深信,這就是他曆盡艱辛、漂泊一生尋覓的地方。
梨花謝的時候,他把敗落的梨花拾揀起來,曬幹,置于閣樓上,這樣屋子裡長年都飄着梨花的香氣,有點四季如春的感覺。
腸胃不舒暢時,他還用幹梨花泡水喝,喝了腸胃就舒坦了,靈驗得很。
大頭蟲來過一次後,就天天來,來了也不說話,隻立在梨樹下,目光跟着洋先生的身影動,默默地,怯怯地,像隻迷驚的小鹿。
因為自小在木桶中站立,他開步走路的時間比一般孩子都早。
但開口說話卻比誰都遲,兩歲多了,同齡的孩子已經會誦五言七律了,他還隻會發駕——駕——的單音。
他失常的啞口一度使人懷疑他是個天生的啞巴,但是有一天,洋先生在竹榻上午休時,突然聽到有人在悲悲戚戚地喊他:“大地——”“大地——”“大地……”在洋先生聽來,這是有人在用母語喊他爹爹。
他睜開眼,看見大頭蟲立在他身邊,小手拉着他衣襟,淚眼汪汪的。
這是大頭蟲第一次開口喊人,他把洋先生當做他親爹,現在親爹死了,于是他哭了,哭着喊他活過來。
從這天起,洋先生把大頭蟲接到梨園來一起住了,幾天後,年屆八旬的洋先生在梨樹上做了架秋千,作為大頭蟲三歲生日的禮物送給他。
大頭蟲在梨花的飄落中長大。
八年後,在一年一度的梨花飛舞的時節,洋先生白天迎着飛舞的梨花,在蹒跚的步履中精心斟酌着每一個用詞,晚上又把白天打好的腹稿付諸墨紙,幾天後落成了一封寫給省城老黎黎之子小黎黎的書信。
信在抽屜裡又擱了一年有餘,直到老人分明預感到來日有限時,才又拿出來,落上時間,差大頭蟲把它送上郵路。
由于戰火的關系,小黎黎居無定所,行無規矩,信在幾十天後才收到。
信上這樣寫道:尊敬的校長先生:健安!我不知給您去信是不是我迂頑一生中犯下的最後一個錯誤。
因為擔心是個錯誤,也因為我想和大頭蟲盡量地多相處一天,所以我不會即日便寄出此信。
信上路的時日,必是我臨終的前夕,這樣即使是錯誤,我也将幸免于責難。
我将以亡靈的特權拒絕世間對我的任何責難,因為我在世間所遭的責難已足夠的多和深。
同時,我還将以亡靈洞察世間特有的目光注視您對我信中所言的重視程度,以及落實情況。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無異是我的遺書,我在這片人鬼混居的土地上已活過長長的将近一個世紀,我知道你們對待死人的恭敬和對待活人的刻薄是一樣的令人歎服的。
所以,我基本上相信您不會違逆我的遺願。
遺願隻有一個,是關于大頭蟲的,這些年來我是他實際意義上的監護人,而日益臨近的喪鐘聲告訴我,我能監護的時日委實已不多,需另有人來監護。
現在,我懇求您來做他以後的監護人。
我想,您起碼有三個理由做他的監護人:1.他是由于您和您父親(老黎黎)的善心和勇氣才有幸降臨人世的;2.無論如何他是你們容家的後代,他的祖母曾經是您父親在人間的最愛和至珍;3.這孩子天資極其聰穎。
這些年來,我就像發現一塊陌生的土地那樣,一點一點地被他身上夢一樣的神秘智慧所震驚所迷惑。
除了待人有些孤僻和冷漠外,我認為他和他祖母沒有什麼兩樣,兩人就如兩滴水一樣的相像,天智過人,悟性極高,性格沉靜有力。
阿基米德說,如果給他一個支點,他可以把地球撬動,我堅信他是這樣一個人。
但現在他還需要我們,因為他才12歲。
尊敬的人,請相信我說的,讓他離開這裡,把他帶去您的身邊生活,他需要您,需要愛,需要受教育,甚至還需要您給他一個真正的名字。
懇求!懇求!是一個生者的懇求。
也是一個亡靈的懇求。
垂死者R·J銅鎮,1944年6月8日
”大頭蟲!大頭蟲!大頭蟲像一條蟲一樣地生。
大頭蟲!大頭蟲!大頭蟲如一根草一樣地長。
偌大的院子裡,真正把大頭蟲當人看、當孩子待的大概隻有一個人,就是來自大洋彼岸的落魄人洋先生。
他在完成每日一課的晨讀和午休後,經常順着一條卵石鋪花的幽徑,漫步來到老仆人夫婦屋裡,到站在木桶裡的大頭蟲邊坐上一會兒,抽一袋煙,用他母語講述着自己夜裡做過的夢——好像是講給大頭蟲聽的,其實隻能是自己聽,因為大頭蟲還聽不懂。
有時候,他也會給大頭蟲帶來個鈴铛或者泥人蠟像什麼的,等等這些似乎使大頭蟲對他産生了深厚感情。
後來,等大頭蟲的腳力可以使他甩手甩腳地出門時,他最先獨自去的地方就是洋先生起居工作的梨園。
梨園,顧名思義,是有梨樹的,是兩棵百年老古的梨樹,園中還有一棟帶閣樓的小木屋,曾經是容家人貯藏鴉片和藥草的地方。
有一年間,一女婢莫名失蹤,先以為是跟哪個男人私奔了,後又在這小屋裡發現了她腐爛的屍骨。
女婢的死因不得而知,但死訊赫赫地不胫而走,鬧得容家上下無人不知。
從那以後,梨園便成了鬼地和陰森可怖的象征,人人談起色變,孩子胡鬧,大人往往這樣威脅:再胡鬧把你丢到梨園去!洋先生就是靠着這份虛怯的人心,享受着獨門獨院的清靜和自在。
梨花開的時候,看着燦爛如霞的梨花,聞着撲鼻賞心的花香,洋先生深信,這就是他曆盡艱辛、漂泊一生尋覓的地方。
梨花謝的時候,他把敗落的梨花拾揀起來,曬幹,置于閣樓上,這樣屋子裡長年都飄着梨花的香氣,有點四季如春的感覺。
腸胃不舒暢時,他還用幹梨花泡水喝,喝了腸胃就舒坦了,靈驗得很。
大頭蟲來過一次後,就天天來,來了也不說話,隻立在梨樹下,目光跟着洋先生的身影動,默默地,怯怯地,像隻迷驚的小鹿。
因為自小在木桶中站立,他開步走路的時間比一般孩子都早。
但開口說話卻比誰都遲,兩歲多了,同齡的孩子已經會誦五言七律了,他還隻會發駕——駕——的單音。
他失常的啞口一度使人懷疑他是個天生的啞巴,但是有一天,洋先生在竹榻上午休時,突然聽到有人在悲悲戚戚地喊他:“大地——”“大地——”“大地……”在洋先生聽來,這是有人在用母語喊他爹爹。
他睜開眼,看見大頭蟲立在他身邊,小手拉着他衣襟,淚眼汪汪的。
這是大頭蟲第一次開口喊人,他把洋先生當做他親爹,現在親爹死了,于是他哭了,哭着喊他活過來。
從這天起,洋先生把大頭蟲接到梨園來一起住了,幾天後,年屆八旬的洋先生在梨樹上做了架秋千,作為大頭蟲三歲生日的禮物送給他。
大頭蟲在梨花的飄落中長大。
八年後,在一年一度的梨花飛舞的時節,洋先生白天迎着飛舞的梨花,在蹒跚的步履中精心斟酌着每一個用詞,晚上又把白天打好的腹稿付諸墨紙,幾天後落成了一封寫給省城老黎黎之子小黎黎的書信。
信在抽屜裡又擱了一年有餘,直到老人分明預感到來日有限時,才又拿出來,落上時間,差大頭蟲把它送上郵路。
由于戰火的關系,小黎黎居無定所,行無規矩,信在幾十天後才收到。
信上這樣寫道:尊敬的校長先生:健安!我不知給您去信是不是我迂頑一生中犯下的最後一個錯誤。
因為擔心是個錯誤,也因為我想和大頭蟲盡量地多相處一天,所以我不會即日便寄出此信。
信上路的時日,必是我臨終的前夕,這樣即使是錯誤,我也将幸免于責難。
我将以亡靈的特權拒絕世間對我的任何責難,因為我在世間所遭的責難已足夠的多和深。
同時,我還将以亡靈洞察世間特有的目光注視您對我信中所言的重視程度,以及落實情況。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無異是我的遺書,我在這片人鬼混居的土地上已活過長長的将近一個世紀,我知道你們對待死人的恭敬和對待活人的刻薄是一樣的令人歎服的。
所以,我基本上相信您不會違逆我的遺願。
遺願隻有一個,是關于大頭蟲的,這些年來我是他實際意義上的監護人,而日益臨近的喪鐘聲告訴我,我能監護的時日委實已不多,需另有人來監護。
現在,我懇求您來做他以後的監護人。
我想,您起碼有三個理由做他的監護人:1.他是由于您和您父親(老黎黎)的善心和勇氣才有幸降臨人世的;2.無論如何他是你們容家的後代,他的祖母曾經是您父親在人間的最愛和至珍;3.這孩子天資極其聰穎。
這些年來,我就像發現一塊陌生的土地那樣,一點一點地被他身上夢一樣的神秘智慧所震驚所迷惑。
除了待人有些孤僻和冷漠外,我認為他和他祖母沒有什麼兩樣,兩人就如兩滴水一樣的相像,天智過人,悟性極高,性格沉靜有力。
阿基米德說,如果給他一個支點,他可以把地球撬動,我堅信他是這樣一個人。
但現在他還需要我們,因為他才12歲。
尊敬的人,請相信我說的,讓他離開這裡,把他帶去您的身邊生活,他需要您,需要愛,需要受教育,甚至還需要您給他一個真正的名字。
懇求!懇求!是一個生者的懇求。
也是一個亡靈的懇求。
垂死者R·J銅鎮,1944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