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恺畫集》之一頁

關燈
我們的青春漸漸似流水般地逝去,這在一般憧憬于青春享樂的人已經覺得是莫可言說的悲傷!誠然“朝露易晞華葉先凋”的預感,由物體的變化,聯結到自己傷逝的心情,容易使人有說不出悔不及滋味,但青春究竟曾遺留于我們以追念的幻影,與熱情的夢痕;這過去的經驗多分是有自作的主張,主觀的追求,雖然有幾個人在花初開月未圓的可寶愛的時期裡不是沖突,混淆,随意想摘碧空中的星星,想尋覓大海中的珍寶?錯誤不能免,激劇不能免,忽願升天忽而墜地也不能免,至如狂歡大笑,沉醉,放言,更是青年的心理與生理的自然現象。

    這在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可以略知其中趣味。

    回想起來隻不過是“當時見慣渾閑事,過後思量盡可憐”而已!(恕我!說這樣多少帶有頹廢氣的話。

    )若再追溯到童年呢,相形之下還不是如同“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即”,模模糊糊的經過一瞬即逝的心情,那不管不顧,無人無我(自然這話也有些界限)的意味,我們試一回思當作何等觀!恢複不能,感慨不對,追悔大可不必,與青春的光景相比更當如何?它還有自動的沖發的意志,還有專為的啟發的情緒,而童年呢,紙樣的白,水樣的清,冰樣的透明;月移花影風流浮雲的自然意趣,與有所為而為的青春相去還遠呢。

    不要說與“哀樂易感的中年”相提并論,真有碧霄與黃土的距離。

     常聽見所謂詩人的回思的歌聲,常聽見老人訴說幼小的故事,但過去的究竟須付諸東流,是一個莫可挽回的損失。

    而人的靈性卻總抛不下已往的惆怅與躊躇! 我們的童年的玫瑰色的光陰早已與現在紛擾困忙的生活隔離了,去遠了!真的,使你終天的如同追戀的回憶,使你終夜如同中了愛箭的尋思,所遺留的有些什麼,不過是心頭上莫名的凄惋而已! 假使我們自己不自以為是忙于生活的人;是盲目的探求,那不可知的知識的人;更不要以為我是學者,志士,時代的先驅,了不起的文藝家,(算了,這些話說來也夠乏味了!)那末,你把你沉浸于欲的希求,蒙蔽于知的憧憬的心,與你的或鄰人的幼兒的心合而為一,去鑒照,去尋求那一種純粹天真的靈感,坦白自然的趣味,你将有什麼解語? 一本《子恺畫集》在鋪了藍毯的案頭平放着,亂置的書冊,筆墨,各在無秩序中靜默着,以待主人的慰問。

    春之涼月将清輝由玻窗外的松影射來,這山峰,這栅欄,這下面的無量數的燈光,全給蒙上了一層暈黃的薄霧。

    晚飯過了,幽靜的馬路上時而聽得到一聲兩聲的犬吠,遠處一陣隆隆的鐵輪音從燈火的繁光中透過,接着便是汽笛的尖叫,與喧雜的人語。

     “晚上的火車來了,……來了。

    ”在小屋子中淡綠的電燈下發出了婦女的語聲。

     “火車……火……車!”在穿了藍薄絨長袍的婦人臂上才三歲的男孩,握着充實的拳頭用咬不十分準确的音,也學着這樣說。

     “你看!……小乖!這本什麼書?”在椅上坐着一位姑娘,這時随手從書桌将《子恺畫集》取來,引誘地向着孩子說。

     “你看……我要看……看!……”孩子在母親臂上搖動而急切地促語。

     “什麼來?” “爸爸……不在家……亂抹擦……啊!……”孩子小小的兩頰現出新發現的笑容。

    兩個黑白分清的瞳子,也生出急遽的切要的尋求的光輝。

     于是滿屋的人,母親,姑姑,以及正在洗小襪的老媽,都一齊笑聲大縱,孩子更是嘻嘻地張開小嘴切望着書本。

     于是從姑姑手中将很厚的黃色紙一頁一頁地揭過,驟然出現了常是占據小小的心的那一張;滿架的書,前面一張書案上一個孩子正在用左手握住毛筆,右手壓住紙角在那裡創造他的生命,他的精神與興趣,他的嗜好與能力,他的整個的調諧的靈魂,全安在那不知名的筆墨上,他沒有看書架上那些琳琅奇秘的書冊,他沒有明白這是潔白無垢的紙張,這一刹那,他在歡欣,尋求,創始,否;他在陶醉于自我的發現!什麼奧義深理,什麼警幻奇言,以及宇宙的一切永存都抵換不過他這短促的一時的欲與求。

     這是這家庭中新近的一段有趣的故事,這本有趣味的畫冊作了大家取笑的中心,自然在這家不十分寒伧的屋子裡,有不少的古董畫,風景畫,以及山水人物的精雅印冊,甚至于牆上有時裝美人,雜志上的名流印片,但這孩子對于那些在“大人”以為又以時時玩賞的畫類,不過是偶然的閱覽。

    絕沒的系懷的心情,有時強引起他的注意,正如不知物理試驗的叫他去參觀物理器械,隻感到新奇可喜,因為注意力不集中,一會也就索然無味了。

    但在這本畫冊裡有的是兒童的世界,除卻一部分人世間的生活片段的寫影之外,多半是兒童中心的眼前生趣的重演。

    白玉霜在小小的尖指上辨别甜快與辛苦;麻雀牌在案上建立起簡單的構形;芭蕉扇上創造出了藝術的推行;凳子腿上驟添了兩隻(比人的腳)穿鞋子的象形物,當“大人’,們一覽過後,付了一笑的時間,這真純的喜悅與小天地中自我生活的對比,給予小兒童們以何等的趣味!可憐我們的生活:軋軋的機械;雨淋風打的蓑笠;五光十色的都市街道上的馳突,講堂上寫字間中鉛畫與算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