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夫妻

關燈
一答:“打你倆走了就沒洗過。

    ”“那你今夜就好好洗洗吧!”她朝唐再加使個眼色,兩人就動手扒他的衣服,全扒下來了。

    王如一聽任他們擺布,偶爾歎氣。

    “這家夥看上去瘦,其實胖嘟嘟的,你看看你看看!”唐再加在水中搓弄他,借着水的浮力把他撥來撥去。

    桑子一會兒也把衣服全脫了,唐再加卻穿了一隻小短褲。

    桑子說:“快揪了去吧,成什麼體統!”對方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也全脫了。

     桑子還在水裡洗着,兩個男人到池邊喝茶吃點心了。

    他們議論水中的女人,酒全醒了。

    唐再加說:“幹我這一行的什麼沒見過?她是真正的女中豪傑。

    ”王如一點頭:“也是個直率人兒,有話都說在明處——是不是這樣?”唐再加點頭:“是的。

    ”又待了一會兒,唐再加說:“我想起了徐福他老人家。

    ”王如一下巴壓緊在胸部:“我也一樣。

    ”唐再加又說:“我得下水了,你多吃些點心。

    ”說着後退幾步,做一個仰泳的動作,一下躺進了池中。

     水中的兩個人緊緊貼在一起,一聲不響。

    一縷縷霧汽繞在四周。

    唐再加用極細小的聲音說:“如果再有輪月亮就好了。

    ”桑子拍拍他的頭:“别吱聲。

    ”“如果月亮當頭,再有一片沙灘……”桑子加大力氣拍他的頭:“别吱聲。

    ” 池邊的人下來了。

    唐想掙脫,桑子就緊緊抱住了他,還在他耳垂上親了一下。

    池邊的人撥着水走到近前,費力地透過霧汽看着他們,說:“咱就是洗一夜,都不會煩……”唐再加嗓子顫顫地應道:“是的。

    ”桑子輕輕拍他的頭,小聲呵斥:“别吱聲。

    ” 王如一背過身子往一旁走去,水晃晃響着。

    他嘴裡咕哝:“我想起了徐福他老人家……” 得一詞條·徐村 徐村一詞,蓋源于秦代方士徐福求仙一幹事迹也。

    公元前205年、208年、210年,齊國人徐福率船隊三次出海,以求長生不老之藥、尋找三處仙山。

    前兩次失而複得,皆有所獲,秘不示人,心計多多。

    後一次志在必得,孤注一擲,這才快刀斬亂麻,大功告成耳。

     話需從頭說來,溯源辨蹤。

    徐福即徐村人氏,該村計四百三十二戶,今存三百一十一戶。

    徐姓人丁十之*為族上傳人,雜毛稀少;屬古代東海邊夷,齊地人傑。

    至于北緯東經何等度數,還待專家前來測定。

    傳說徐福排行老大,實則排行老二,不久家譜即可出世,一查便知端底。

    徐老二嘴闊頭方,紮一綸巾,自十八歲起留起胡須兩撇。

    老大為漁人首領,為富不仁,人緣頗差。

    少年徐福曾跟上兄長出海數次,初通水性,對海流頗有研究。

    自十三歲起進入私塾,遍讀詩書,學得蒙人伎倆,為日後與秦王鬥争奠定智力基礎。

    徐村靠近海洋,海市幻影頻頻出現,影影綽綽宛若大海深處之皮影戲劇,引逗全村老少歡呼雀躍。

    說是海中仙人現身,住在别樣世界,長生不老,一天到晚美事不斷,吃喝玩樂如同皇帝。

     說到秦始皇帝,村中賢達心生一計,雲海中既出仙山,此事不可謂不大,理當快快禀報才是:說不定大王一個高興,賜下田園房産、美女爵位。

    都說此事可行,隻可惜鹹陽遠在西天,膻氣未聞,咱東海人投遞消息,苦淚風程,值也不值?衆人紛紛嘀咕,徐福卻已抱定主意。

    所以說大貴之人必有恒勇,一切機緣皆由天定,也活該他日後發迹,赫赫然光宗耀祖。

    話說陽春三月,南風吹拂,徐村之卓越青年姓徐名福者,攜餅提囊,手指西荒,大步而去。

    連走七七四十九天,一路過大繁華之都臨淄,進曲阜,去洛陽,一腳踏進黃土地界。

    但見街上黎民,人人面貌蒼黑;卻聽市井喧聲,個個聲音高亢。

    于是乎入了蠻地,投了他國。

    那時節秦之為都,實為不得已而為之,人不開化,沒有商業,絲綢少見,粗皮糙面,西風酷寒。

    哪比得上咱齊地膏壤千裡,魚米之鄉,女人面如桃花,男人臂文青龍,一個個面紅耳赤,皆是結婚生育之良伴!話說徐老二壯志在胸,不事挑剔,見店即投,夜間熱水燙腳以舒老繭,白日頻遞名帖尋求上達,一心面見大王。

     始皇本名嬴政,虎狼面貌。

    我村徐福苦等三月,一俟宣诏,不畏強暴,抖擻向前。

    先是一個彎弓,施了大禮。

    原來徐村地處沿海,民風豪邁,自古多有慷慨悲歌之士,更有若幹美俊少年。

    徐福是年一十八歲,筷子穿髻,眼角上挑,一雙大眼黑白分明,令皇帝一見欣然。

    再加上該青年巧言令色,細說千裡迢迢來自東海,裡籍徐村,緊鄰浩淼,仙人頻出,光芒萬丈!當年始皇雖非古稀之人,無奈統一中國操心忒狠,酒色無度,所食之物無非羊肉泡馍,不得一粒海中珍馔,營養稀薄,眼見得氣息奄奄。

    他聽得徐福一番描畫,求仙心切,恨不得即刻東行,直抵徐村。

    始皇吸溜口水,将東海面貌人口諸事一一探問,并讓人記上绫子。

    該绫子懸于大庭之上,上書兩個鬥大篆字:徐村。

     徐村先後曆經頗多,福禍相倚。

    徐福出海三次,止王不歸,種種變故,險象環生。

    封建帝王誅殺猛烈,滅九族而屠三牲,血流遍野,嗚呼哀哉!話說我村徐福,英明果斷,料事如神,藏大秘于四野八鄉,布人脈于齊城内外!早在先前,徐村百姓個個改了門庭,換了祖宗,喬裝打扮要飯說書,打工糊口串街走巷。

    一霎時哪裡還有徐姓一村,隻說是大海淹了龍王廟,老天爺滅了徐家香,從此不再有徐村一說,屋去人空,荒草沒冢。

    公元1492年哥倫布氏發現美洲大陸,世人呼奇,實則比徐氏晚了一千七百餘年矣!再越四百,即公元1892年許,方有徐姓人氏一個個浮出水面,散淡之人個個抖擻精神,人人重歸故裡,念先人之驚天偉業,豎村碑于通衢大道!故今日之徐村實乃古代之徐村也,二址合一,嚴絲合縫!若繼往開來做縱橫觀,該村乃我市下屬鄉鎮之明珠,如日中天,恰逢盛世,地方官員,清正廉潔,團結一心,奔向小康。

    有詩為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何曾費工夫;借得徐福東渡志,盛世奮起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