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夜

關燈
1 雨下了三天,時急時緩,大地一直籠着茫茫霧氣。

    所有的村莊都隐入混沌,所有的人都消失得無蹤無影。

    “怪矣人都哪去了?找也找不着。

    想打個電話吧,又不讓……”紅臉老健急得罵人,搓手,站起又坐下。

    這人長得像熊,手掌也像熊掌一樣厚壯,往桌上一拍震得滿屋響。

    旁邊的人小聲說:“我看還是打個電話吧。

    ”這話剛落就有人在角落裡說一句:“不行!不能這樣……說好了的,這不行。

    誰也不準用電話找人!” 我聽出說話的是眼鏡小白。

    他京腔細細的,像姑娘。

    可就是這個人,頑固得像塊石頭,裡面包裹了砸人的主意。

    他是整個屋子裡沉甸甸的心,他的話沒有人不聽。

    老健不做聲了,急得團團轉,抓耳撓腮的,看我一眼,又看小白。

    我一直沒有說話。

    我也不知該怎麼辦,我在這幫人當中無足輕重,隻是心裡有些焦急。

    我的酒杯被來回走動的老健給斟滿了,我抿了一小口。

    我不想借酒澆愁,因為我沒什麼酒量。

    老健已經喝了不少,所以臉更紅了,脾氣也更暴。

    我想這個家夥真的急起來,沒準會領上人鬧出大事的,所以一直擔心什麼,害怕他被逼無奈時會走得太遠。

    我這會兒特别想提醒眼鏡小白一句,因為在這兒隻有他說話才管事兒。

    可是以前小白不止一次聽過我的勸阻,總說:“沒事兒。

    這是争取合法權益。

    跟那些人動武,用得着嗎?哪個年頭的事兒啦?”可是眼下這一切又太像這麼一回事兒了:不準用電話、不準多頭聯系、不準……小白為他們定的禁忌這麼多這麼細,讓人想到了他們正在準備一場隐秘的、謀劃日久的大事。

     礦區和周圍的集團就是他們的死對頭。

    兩邊積怨日深。

    雙方緊張對峙,很多時候簡直是一觸即發,所以那邊的人一直盯着這裡。

    幾年來,這些村子已經被一片片的髒水和毒煙、日夜轟鳴的噪聲給害苦了,坐卧不安且無處躲藏,大片的土地沒法耕種,背井離鄉的人越來越多。

    特别是近幾年,得惡性病的人突然增多,常常是一個村子一下出現十幾個人。

    不止一家生出了怪胎,這被指認為末世之兆。

    “媽的,不反不行了!真的不行了!”大街上火暴的漢子一喊,立刻引來滿街的村民,大家挽袖子撸胳膊,跳着高兒渾罵。

    都罵管事的,因為那些人與周邊的害人蟲明明白白是一夥的。

    村民們結夥兒去投訴,一開始上邊有人還全力搪塞,說做什麼事都得有個過程啊,再等等吧之類。

    再後來誰投訴誰倒黴:集團的人很快就知道是誰幹的,結果這個人的日子就算完了,不是蒙面人深夜襲擾,就是其他更大的麻煩。

    村子開始無聲無息…… “咱得想想辦法了!要不咱這村子、咱今後祖祖輩輩全都完了!”這句話是紅臉老健說的。

    他把最要好的幾個人招到一塊兒議事,這些人都恨不得一股勁兒把集團全砸了。

    老健沉得住氣,他說:“這種事兒蠻不得,有理走遍天下,不‘走’不行哩,這裡弄不赢,咱就備個‘萬民折’再往上走吧!”老健早年在城裡打工,經多見廣,膽氣也特大:有一天夜裡來了幾個蒙面漢子,結果被他手持鋼叉追出了好幾裡路。

     幾天的時間都在準備上路的事,準備“萬民折”和盤纏。

    老健是領頭的,他要帶上身邊幾個漢子——這三五個壯實男人是他的左膀右臂,平時都聽他的話,遇上事情總是找他商量。

    這種信任是血和汗換來的。

    有一年與鄰村争一個百畝葦塘,最後鬧到了動武的地步。

    村頭叫獨蛋老荒,那會兒事情剛開頭就吓得趴下了。

    因為對方由一個百萬富戶領頭兒,人家有一支棒子隊,平時該幹活就幹活,一有了事情就攜上家什動手,棒子抓鈎,長刀火槍一齊上。

    老健對三五個弟兄說:“獨蛋老荒是怕啊,怕剩下的一個蛋也讓人摘了去,這不怪他。

    ”幾個人紅着眼,顧不得笑。

    都知道老荒小時候爬樹掏鳥窩出了事故:被一個樹杈刺中了下身,結果将一個睾丸搞丢了。

    老健拉着長臉:“這回也是要流血的事兒,咱們不出頭幹一家夥,一百多畝大葦塘就歸了棒子隊——這年頭蠻性大的是爺爺,講斯文的是孫子!”誰都明白他說的是實話,因為獨蛋老荒這之前找出了一本老輩的地賬,帶上它出門跑了一個多月,什麼事兒都不頂。

    “那好,開家夥吧!”就這樣,由老健領頭,一村人紅着眼殺上田野。

    直打了半個月,硬是把大葦塘給奪了回來,盡管有人負傷,總算沒丢一兵一卒。

    對方重傷好幾個人,卻不敢吱聲,因為這場打鬥是棒子隊先挑起來的,而且他們是平原一霸,早已臭名遠揚。

     從那以後,紅臉老健成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