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藏徐鎮
關燈
小
中
大
,把我整個兒罩住。
我舒展着她的文字,卻因此而更加思念那片原野。
我知道自己永遠都不會對那片土地厭倦,即使有一天會變得滿頭白發、滿臉皺紋……在我的田園面前,我永遠都是自卑的,那麼肮髒、那麼渾濁…… 這個來自藏徐鎮的姑娘,她如同那片原野的使者,又如同它的化身。
2 她剛剛二十多歲,可是她把淳于家族的寬容和執拗以及不可理解的深邃,都多多少少地繼承下來了。
很快,她對我的離開變得敏感。
因為我的遠行常常沒有目的也沒有歸期,一走就是很久,有時又會突然回到城裡,讓她大吃一驚。
她那時就用奇怪的眼神盯住我,像逗我,又像對我的突如其來隐含着嚴厲的指責。
整個旅程變得更加急促,來去匆匆,有時臉也顧不得洗一把就啟程上路。
我想象中自己的未來可能是這樣一個形象:大步奔跑,慌不擇路,荊棘劃破了衣衫,頭發又髒又長……好像總有一個聲音在前面隐隐地呼喚:“快跑、快跑,我們已經在這裡等了你很久……”旅途上常常夢見梅子:她手扯小甯走在擁擠的街道上,熱汗涔涔,前額上粘着濕漉漉的頭發……這時候我常常驚坐起來,一顆心怦怦狂跳,剩下的時間怎麼也無法入睡了。
迷蒙中,一些呼喊與夢境交替出現,似幻似真,讓我黎明時分長時間站立在十字路口。
可是當我踏上遙遙歸途,又會充滿了疑惑,返身探詢,久久地盯住另一個方向……我的臉上深皺縱橫,胡楂越來越硬,頭發開始有了一縷縷銀絲。
歸來時,我會與這座城市緊緊相擁,一聲不吭。
此時此刻,我心底會泛起一個新的驚喜:原來這裡也是另一片野地。
野地的心跳動不息,呼應着我心中的每一句話,像我一樣熱烈和急切。
沒有任何語言,已經不需要了。
我們隻緊緊地相依。
這種巨大的沖動和擁有像海潮一樣,要等待它慢慢退去。
我又見到了淳于黎麗。
她仰臉看着我,像看一個陌生人,一隻手仿佛要撫摸我有了銀絲的鬓角,擡到我的耳側那兒又趕緊放下了。
我注意打量起來,發現她有點瘦了,眼窩凹下去。
可是這反而使她有了一種特異的神情,更加楚楚動人。
我一句話也說不下去,因為不知說什麼才好。
分手時我走了一條無燈的小巷。
這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我在黑色裡往前摸索,走得慢極了。
我的腿真像拴了沉重的鐵錨一樣,每一步都走得那麼艱難。
人為什麼需要愛、需要緻命的友誼、親情,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呢?為什麼要在他的不幸之上再加一重或多重的不幸?人為什麼要注定忍受這種沒法忍受的折磨?為什麼自願成為一個踏進陷阱的人?每個人都可憐而又不幸,每個人都一樣……我傷害的人不該原諒我,如果我傷害最深的人恰恰都是最愛的人,那麼這種傷害究竟是多大的罪孽?我有勇氣在未來接受一種報應嗎?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嗎?如果那一天到來時,我能夠承受嗎? 我回到了自己的小窩。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
差不多過了一個月,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我再沒見到聽到她的一字一聲。
我沉默着。
一種怅然若失的滿足,一種奇怪的放松感。
但有時也難免長長地歎氣。
深夜裡我極少失眠,睡得很香。
可惜這樣的日子沒有多久,一種深深的甚至是比先前強烈幾倍的渴望,又從心底泛起。
我想看看她,哪怕是聽到她的一點聲音——梅子發覺我在喃喃自語,問:“你夜裡喊什麼?你哪裡不舒服嗎?” 深夜醒來,我會走到院子裡,坐在冰涼的石頭上吸煙。
最初的那種輕松感隻偶爾出現,後來則完全喪失,代之而來的是真實的擔心。
我接不到她的一字、一聲、一句,聽不到她的一絲呼喚。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
一個個平平常常的日子,我在家裡翻弄一本老先生的書——這正是那本關于東夷族的著作。
關于東部沿海那個古老小城的故事看得我頭腦昏沉。
我在這些謎一樣的古舊詞語堆成的丘陵間來複奔走,鑽着幾千年前陌生而又熟悉的古城街巷,尋覓、探究,兩眼迷茫……我注意到自己對考古學日益增長的興趣,還有對人種學、對那些拗口的古文字的嗜好;這悄悄發生的一場變化一度使我沉下心來,并驅逐了煩膩。
它像磁石一樣吸引着我,我好像從未像現在這樣專心緻志。
我在尋找一個家族。
我感到奇怪的是一次精神的知遇竟給我帶來了這麼大的改變,讓我一時丢掉了浪漫的塗抹,隻着迷于拼接和收拾陳舊的紙頁。
我發現這個家族有奇怪的特征、謎一樣的秉性;他們多麼執拗!他們突然之間就可以作出一種殘酷的、義無反顧的決定……這一天我從深夜看到黎明,最後看得頭痛,兩眼昏花,正試着站起來,一陣眩暈使我差一點跌倒——就在這時有人敲門。
我扶着牆壁,鎮靜了片刻,蹒跚着去開門。
淳于黎麗! 我一下倚在了門框上。
她握住了我扶門的手,“你的臉這麼黃,怎麼了?你病了嗎?” 我微笑着。
我想我的臉色一
我舒展着她的文字,卻因此而更加思念那片原野。
我知道自己永遠都不會對那片土地厭倦,即使有一天會變得滿頭白發、滿臉皺紋……在我的田園面前,我永遠都是自卑的,那麼肮髒、那麼渾濁…… 這個來自藏徐鎮的姑娘,她如同那片原野的使者,又如同它的化身。
2 她剛剛二十多歲,可是她把淳于家族的寬容和執拗以及不可理解的深邃,都多多少少地繼承下來了。
很快,她對我的離開變得敏感。
因為我的遠行常常沒有目的也沒有歸期,一走就是很久,有時又會突然回到城裡,讓她大吃一驚。
她那時就用奇怪的眼神盯住我,像逗我,又像對我的突如其來隐含着嚴厲的指責。
整個旅程變得更加急促,來去匆匆,有時臉也顧不得洗一把就啟程上路。
我想象中自己的未來可能是這樣一個形象:大步奔跑,慌不擇路,荊棘劃破了衣衫,頭發又髒又長……好像總有一個聲音在前面隐隐地呼喚:“快跑、快跑,我們已經在這裡等了你很久……”旅途上常常夢見梅子:她手扯小甯走在擁擠的街道上,熱汗涔涔,前額上粘着濕漉漉的頭發……這時候我常常驚坐起來,一顆心怦怦狂跳,剩下的時間怎麼也無法入睡了。
迷蒙中,一些呼喊與夢境交替出現,似幻似真,讓我黎明時分長時間站立在十字路口。
可是當我踏上遙遙歸途,又會充滿了疑惑,返身探詢,久久地盯住另一個方向……我的臉上深皺縱橫,胡楂越來越硬,頭發開始有了一縷縷銀絲。
歸來時,我會與這座城市緊緊相擁,一聲不吭。
此時此刻,我心底會泛起一個新的驚喜:原來這裡也是另一片野地。
野地的心跳動不息,呼應着我心中的每一句話,像我一樣熱烈和急切。
沒有任何語言,已經不需要了。
我們隻緊緊地相依。
這種巨大的沖動和擁有像海潮一樣,要等待它慢慢退去。
我又見到了淳于黎麗。
她仰臉看着我,像看一個陌生人,一隻手仿佛要撫摸我有了銀絲的鬓角,擡到我的耳側那兒又趕緊放下了。
我注意打量起來,發現她有點瘦了,眼窩凹下去。
可是這反而使她有了一種特異的神情,更加楚楚動人。
我一句話也說不下去,因為不知說什麼才好。
分手時我走了一條無燈的小巷。
這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我在黑色裡往前摸索,走得慢極了。
我的腿真像拴了沉重的鐵錨一樣,每一步都走得那麼艱難。
人為什麼需要愛、需要緻命的友誼、親情,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呢?為什麼要在他的不幸之上再加一重或多重的不幸?人為什麼要注定忍受這種沒法忍受的折磨?為什麼自願成為一個踏進陷阱的人?每個人都可憐而又不幸,每個人都一樣……我傷害的人不該原諒我,如果我傷害最深的人恰恰都是最愛的人,那麼這種傷害究竟是多大的罪孽?我有勇氣在未來接受一種報應嗎?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嗎?如果那一天到來時,我能夠承受嗎? 我回到了自己的小窩。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
差不多過了一個月,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我再沒見到聽到她的一字一聲。
我沉默着。
一種怅然若失的滿足,一種奇怪的放松感。
但有時也難免長長地歎氣。
深夜裡我極少失眠,睡得很香。
可惜這樣的日子沒有多久,一種深深的甚至是比先前強烈幾倍的渴望,又從心底泛起。
我想看看她,哪怕是聽到她的一點聲音——梅子發覺我在喃喃自語,問:“你夜裡喊什麼?你哪裡不舒服嗎?” 深夜醒來,我會走到院子裡,坐在冰涼的石頭上吸煙。
最初的那種輕松感隻偶爾出現,後來則完全喪失,代之而來的是真實的擔心。
我接不到她的一字、一聲、一句,聽不到她的一絲呼喚。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
一個個平平常常的日子,我在家裡翻弄一本老先生的書——這正是那本關于東夷族的著作。
關于東部沿海那個古老小城的故事看得我頭腦昏沉。
我在這些謎一樣的古舊詞語堆成的丘陵間來複奔走,鑽着幾千年前陌生而又熟悉的古城街巷,尋覓、探究,兩眼迷茫……我注意到自己對考古學日益增長的興趣,還有對人種學、對那些拗口的古文字的嗜好;這悄悄發生的一場變化一度使我沉下心來,并驅逐了煩膩。
它像磁石一樣吸引着我,我好像從未像現在這樣專心緻志。
我在尋找一個家族。
我感到奇怪的是一次精神的知遇竟給我帶來了這麼大的改變,讓我一時丢掉了浪漫的塗抹,隻着迷于拼接和收拾陳舊的紙頁。
我發現這個家族有奇怪的特征、謎一樣的秉性;他們多麼執拗!他們突然之間就可以作出一種殘酷的、義無反顧的決定……這一天我從深夜看到黎明,最後看得頭痛,兩眼昏花,正試着站起來,一陣眩暈使我差一點跌倒——就在這時有人敲門。
我扶着牆壁,鎮靜了片刻,蹒跚着去開門。
淳于黎麗! 我一下倚在了門框上。
她握住了我扶門的手,“你的臉這麼黃,怎麼了?你病了嗎?” 我微笑着。
我想我的臉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