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無邊的遊蕩
關燈
小
中
大
伏了,喘息着,開始求饒,一邊把身上的包裹摔給我,“在裡面,都在裡面……”
我解開來尋找那個被煙熏黑了的小鋼鍋。
被偷走的那一點錢也裝在鍋裡。
“老總啊,饒了我吧!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 他偷了東西還說不是故意的。
我覺得這個流浪漢真是邪怪而又殘忍。
“我這人哪,見了東西手就發癢——我管不住我的手!它迎着你的小鍋伸過去,伸過去,一把抓住,就再也放不開了。
” 我的心軟了。
看着這個瘦成了一把骨頭的流浪漢,忍不住還是把那點錢給了他。
後來我想了想,把那件大衣也扔給了他。
我想如果不是自己把他呼喚到帳篷裡,也許就不會有這場遭遇了…… 我說:“滾吧。
這個小鍋子可不能給你,我一路上還要用它煮粥。
” 因為剛才跑得太急,身上的汗被山風一吹,凍得發抖。
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走了一會兒回頭看去,見那個漢子在那兒使勁跺腳,見我回頭,就沒好聲地吆喝。
他吆喝了什麼?我停住腳步,隻想弄清他在喊什麼。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他在那兒罵我。
我給了他錢,給了他僅有的一件大衣,他還在罵我!這家夥罵得越來越難聽,他在喊: “你是個白眼狼!不得好死!快回去看看吧,你老婆丢了……” 我不再理睬。
可是我的一顆心突然沉下來了,越來越沉,而且發疼。
3 踏入村莊的時候正是一個下午,太陽照得到處暖洋洋的,村頭上有一溜麻雀躲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上,吵了一會兒又飛開。
我就迎着那個人家走去,院門打開,出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婆婆。
我跟她說明了來意,說自己是過路的,這樣一邊走一邊打工:我能幫您做點什麼?老婆婆說她可雇不起人。
我說自己不要工錢,隻是想找個住處,我不會白白宿在這兒的。
老婆婆端量我,兩手合在胸前:“我有兒子。
” “我空下來可以幫他一塊兒做活……” 老婆婆不再言語,再次上下打量我,“前一陣上村裡也來過打工的……”我想聽到下文,不知為什麼她沒有說下去。
我想那肯定又是一個不好的故事。
我不知該怎樣才能讓她放心,就說:“我走了好遠,又累又餓,隻想歇一歇……” 老人不再說什麼。
我随她走進了院子。
“你先在這兒住下吧,歇歇身子,解了乏早些上路吧。
” 天很晚的時候她的兒子才回來。
這是一個十*歲的小夥子,中等個頭,面龐黝黑,很俊氣,叫慶連。
他的手上臉上到處都是黑黑的煤屑,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他在附近的一個煤場上搞裝卸。
這樣田裡的活兒真的缺少人手:要種春玉米,要整田,還要把渠旁的地堰壘一遍。
慶連不到煤場裡去,就留在地裡做活。
我随他一塊兒。
地在村子西面,一條河汊的左岸。
好多地都荒着,長滿了茅草和一片片灌木。
看得出這些地已經抛棄了很久。
慶連說那些人都到外面去了。
“去幹什麼?” “進山裡開礦、幫工,随一些建築隊到城裡。
還有人下了南方……” “一家人都走了?” “都走了,鍋碗瓢盆都帶上了。
” 這使我想起那些在城裡背着包裹的老老少少,他們到城裡找活幹,後來又成了城裡的流浪人。
在橋洞底下,在城邊那些垃圾場和小巷子邊上,都能看到這樣一些人。
他們一家人支起一口小鐵鍋熬米粥,脖子上紮着毛巾,渾身沾滿了城市的塵埃。
慶連說:“光守着這麼一點地是養不活人的,因為天旱,糧食又不值錢……” “那些機井沒有水嗎?” “機井早就廢了,那是過去集體時打的,如今大都塌了,一家一戶又沒法重新挖井。
有機井也抽不出多少水來了。
” 據我所知這一帶的地下水是很豐富的。
我有點兒吃驚。
“煤礦,那些工廠,他們日夜不停地抽水,水就沒了。
” 這種情況與海邊有點相似。
那裡的水井也幹涸了,整個夏天無雨,隻要天上飛過一朵雲彩,人們都寄托着莫大的希望。
整整一天,很大的一片地裡隻有我們倆在做活。
我們運肥,把河汊旁邊像墓堆似的一個個小土包刨開,裡面就露出了冬前積起的肥料。
我們用手推車把肥料推到地中央,一鍁一鍁均勻地撒開。
我把厚厚的衣服脫掉,隻穿一件襯衣。
剛開始有點兒冷,幹起活來汗水一流,身上熱乎乎的。
慶連不怎麼說話,也很少露出笑容。
他對我還有點陌生和多多少少的警覺,隻是後來我下力氣幹活的樣子使他有點兒放心了。
他開始用友好的目光打量我了。
“做得慣嗎?”
被偷走的那一點錢也裝在鍋裡。
“老總啊,饒了我吧!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 他偷了東西還說不是故意的。
我覺得這個流浪漢真是邪怪而又殘忍。
“我這人哪,見了東西手就發癢——我管不住我的手!它迎着你的小鍋伸過去,伸過去,一把抓住,就再也放不開了。
” 我的心軟了。
看着這個瘦成了一把骨頭的流浪漢,忍不住還是把那點錢給了他。
後來我想了想,把那件大衣也扔給了他。
我想如果不是自己把他呼喚到帳篷裡,也許就不會有這場遭遇了…… 我說:“滾吧。
這個小鍋子可不能給你,我一路上還要用它煮粥。
” 因為剛才跑得太急,身上的汗被山風一吹,凍得發抖。
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走了一會兒回頭看去,見那個漢子在那兒使勁跺腳,見我回頭,就沒好聲地吆喝。
他吆喝了什麼?我停住腳步,隻想弄清他在喊什麼。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他在那兒罵我。
我給了他錢,給了他僅有的一件大衣,他還在罵我!這家夥罵得越來越難聽,他在喊: “你是個白眼狼!不得好死!快回去看看吧,你老婆丢了……” 我不再理睬。
可是我的一顆心突然沉下來了,越來越沉,而且發疼。
3 踏入村莊的時候正是一個下午,太陽照得到處暖洋洋的,村頭上有一溜麻雀躲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上,吵了一會兒又飛開。
我就迎着那個人家走去,院門打開,出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婆婆。
我跟她說明了來意,說自己是過路的,這樣一邊走一邊打工:我能幫您做點什麼?老婆婆說她可雇不起人。
我說自己不要工錢,隻是想找個住處,我不會白白宿在這兒的。
老婆婆端量我,兩手合在胸前:“我有兒子。
” “我空下來可以幫他一塊兒做活……” 老婆婆不再言語,再次上下打量我,“前一陣上村裡也來過打工的……”我想聽到下文,不知為什麼她沒有說下去。
我想那肯定又是一個不好的故事。
我不知該怎樣才能讓她放心,就說:“我走了好遠,又累又餓,隻想歇一歇……” 老人不再說什麼。
我随她走進了院子。
“你先在這兒住下吧,歇歇身子,解了乏早些上路吧。
” 天很晚的時候她的兒子才回來。
這是一個十*歲的小夥子,中等個頭,面龐黝黑,很俊氣,叫慶連。
他的手上臉上到處都是黑黑的煤屑,問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他在附近的一個煤場上搞裝卸。
這樣田裡的活兒真的缺少人手:要種春玉米,要整田,還要把渠旁的地堰壘一遍。
慶連不到煤場裡去,就留在地裡做活。
我随他一塊兒。
地在村子西面,一條河汊的左岸。
好多地都荒着,長滿了茅草和一片片灌木。
看得出這些地已經抛棄了很久。
慶連說那些人都到外面去了。
“去幹什麼?” “進山裡開礦、幫工,随一些建築隊到城裡。
還有人下了南方……” “一家人都走了?” “都走了,鍋碗瓢盆都帶上了。
” 這使我想起那些在城裡背着包裹的老老少少,他們到城裡找活幹,後來又成了城裡的流浪人。
在橋洞底下,在城邊那些垃圾場和小巷子邊上,都能看到這樣一些人。
他們一家人支起一口小鐵鍋熬米粥,脖子上紮着毛巾,渾身沾滿了城市的塵埃。
慶連說:“光守着這麼一點地是養不活人的,因為天旱,糧食又不值錢……” “那些機井沒有水嗎?” “機井早就廢了,那是過去集體時打的,如今大都塌了,一家一戶又沒法重新挖井。
有機井也抽不出多少水來了。
” 據我所知這一帶的地下水是很豐富的。
我有點兒吃驚。
“煤礦,那些工廠,他們日夜不停地抽水,水就沒了。
” 這種情況與海邊有點相似。
那裡的水井也幹涸了,整個夏天無雨,隻要天上飛過一朵雲彩,人們都寄托着莫大的希望。
整整一天,很大的一片地裡隻有我們倆在做活。
我們運肥,把河汊旁邊像墓堆似的一個個小土包刨開,裡面就露出了冬前積起的肥料。
我們用手推車把肥料推到地中央,一鍁一鍁均勻地撒開。
我把厚厚的衣服脫掉,隻穿一件襯衣。
剛開始有點兒冷,幹起活來汗水一流,身上熱乎乎的。
慶連不怎麼說話,也很少露出笑容。
他對我還有點陌生和多多少少的警覺,隻是後來我下力氣幹活的樣子使他有點兒放心了。
他開始用友好的目光打量我了。
“做得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