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鳥志

關燈
雞一模一樣,它在上緊着幹那事兒……大鳥對付一群抓來的姊妹,她們一開始往旁邊閃,吓得吱哇亂叫,後來就像我一樣了,像一群小雞一樣圍着它跟着它就是了。

    大鳥在它的大窩裡不穿衣服,那個東西成天耷拉着,也不害羞,就像海裡的大蛤蜊伸出了長舌頭……可它一出了自己的窩,一見了人,就立馬閃化****形兒了,變得和真人一模一樣。

    隻有我和幾個姊妹知道它是一隻大鳥變的。

    它和人一起喝酒,還會劃拳呢,一夜夜拉呱兒也不知道倦……大鳥從海上飛過那會兒,黑咕隆咚的,咱低頭一看大浪翻滾着,吓死人了……媽呀,轟轟響哩,大浪拍在崖上水沫能射起幾丈高……” 荷荷說這些的時候,慶連母親恨不得捂上她的嘴。

    慶連也難為情地看看我,然後去揪荷荷的衣襟。

    荷荷大大方方地推開慶連,隻顧說下去:“大鳥有好幾隻呢,它們結成幫兒來來去去。

    原來咱這海上住了這麼多大鳥兒,它們飛到人間來做事兒,有的還做了官呢,管着一大片地方。

    它們在自己窩裡和在岸上的模樣可不一樣,要不還不吓死活人哪。

    其實熟了就知道了,大鳥隻比人多了一副翅膀,其餘哪兒都一樣,吃飯睡覺喝酒,隻忒願幹那事兒。

    我說過,它們就像公雞一樣……你們沒見過,我也隻好拿雞作比方了。

    它們常常折騰得掉翎子,一根大翎子有幾丈長。

    大肚子,起飛離地的時候好費勁兒,不過力氣可真大啊。

    它忽閃幾翅子就把咱扇暈了,然後咱隻得盡它折騰去了。

    就像大公雞一樣——這樣一說你們該聽明白了吧?一隻大公雞得有多少小母雞侍候它啊,就是這理兒呢。

    一些大鳥輪換着飛進窩裡,掉得翎子哪裡都是,一掉了翎子,屁股那兒的毛孔像針眼一樣粗。

    我就是不點燈,黑影裡老遠也能聞出它們的味兒。

    我說過了,這就像雞身上的味兒差不多。

    大鳥怕我嫌棄,有時就往身上灑些香水……沒人知道它們是大鳥,這是秘密啊,媽啊,慶連啊,隻有我們姊妹幾個知道大鳥閃化****形在海邊來來去去,它們做生意、當官,什麼都幹……平時誰也辨不出哪個是人哪個是鳥,隻有下雨陰天的時候才行——那會兒它們身上就散發出一股雞窩裡才有的怪味兒……” 慶連母親抹着淚水,一下下拍打荷荷的手,偶爾轉臉看看我。

    老人求救般地看着我,大聲問:“他哥,你是經多見廣的人,你說說,這孩子是不是做了個噩夢啊?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大鳥啊?”我正沉浸在荷荷逼真的描述中,這會兒在慶連母親的追問中剛剛回過神來,連連說: “沒有,哦——當然是沒有的。

    是啊,荷荷肯定是做了一個噩夢……” 2 從慶連那兒回來我一直忐忑不安,甚至有點恍惚。

    我當然不會相信有什麼大鳥劫持少女的事情,更不信大鳥在海邊一帶興風作浪的怪事。

    但是荷荷在叙說中卻沒有一絲嬉戲的神情,而且細節如此逼真。

    我覺得這其中必有緣故。

    另外,我在想她的幻覺與虛妄,是否與海邊一帶自古以來廣為流傳的大鳥精靈有關?不錯,這裡類似大鳥的神奇故事數不勝數,多到可以連篇累牍講上幾天幾夜。

    但問題是這樣一個故事如此逼真和迫近,就發生在我的朋友身邊,發生在眼前,卻讓我不得不吸上幾口冷氣……我一瞬間想起了許多有關大鳥的記述:這些故事來自民間,也來自書上的記載。

    即便是正史中,關于這一帶海邊大鳥的神奇描述也俯拾皆是。

    有時聽多了看多了,會讓人覺得有點真假難辨,給人一種如真如幻的夢寐感。

    有的傳說和記述是十分細緻真實的,以至于時間地點俱在,讓人無法駁辯無法質疑。

    從民間傳說和神話源流的規律上考察,這當然與一個地方的自然環境有關,比如這片海邊平原瀕臨大海和衆多的河流水汊,古代沼澤濕地極多,再加上近海分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島嶼,各種水鳥飛禽多到了目不暇接的地步。

    人們自古以來的生活與各種鳥類的關系極為密切,一代代下來,與大鳥有關的傳聞也就不勝枚舉了。

     “北海有條魚,名字叫鲲,它的身體很大,不知有幾千裡長,忽然間就變成了一隻鳥,名字叫鵬,身體更大,它的背不知有幾千平方裡寬,奮力高飛,翅膀就像天邊垂下來的一大片雲彩……”這段有名的話出自莊周。

    他的大鳥的故事登峰造極之處不僅在于鳥的大,而且飛得也着實太遠了,出發地在寸草不生的北極以北,一飛則憑借着巨大的旋風升向九萬裡的高空,穿過雲層,背負青天,一口氣從北極飛向南極……可見這隻大鳥何等了得,氣魄和力量非我們可以想象。

    這樣的大鳥如果要做點什麼壞事,人間肯定是難以管束的。

    那麼比它再小一些的大鳥呢?那一定多得很,它們雖然不會動辄飛向北極南極,但在近海島嶼和沿海城鎮村莊來來往往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大鳥比起人來,一個顯著的優勢是會飛,可以一瞬間升上高空,飄逝到邈邈遠方,來去自由。

    所以,自古以來就存在着人對鳥的崇拜和模仿。

     史書上記載的古代近海國家的官員都要以鳥來命名:魚鷹和鹞鷹分别是管軍事和法律的官;掌管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的官,分别要以鳳鳥、燕子、杜鵑、鹌鹑和錦雞來命名。

    這些國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