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幅畫

關燈
1 梅子問起我的工作情況,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怎麼樣,還适應吧?” “适應。

    ” “很忙吧?” “還可以。

    ” 有一次嶽父也問過類似的話,我也作了同樣的回答。

    嶽父語重心長:“年輕人要幹一行愛一行,千萬不能好高骛遠。

    比如說你工作的這個營養協會吧,老同志很重視哩!現在老同志越來越多,他們起碼要向你們搞一點咨詢吧?” “是的,您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提供很多資料。

    ” 嶽父不做聲了。

    嶽母笑嘻嘻的,兩手合在一塊兒走過來:“我這一段睡眠哪,就是不太好。

    ” 我告訴她:明天就能給她一個圓滿的答複。

     結果第二天我就建議嶽母經常摩擦腳心。

    我的話她非常重視,因為我現在是營養協會的人了。

    從那天起,我發現嶽母有事沒事就脫下鞋子摩擦腳心。

    我問她效果怎樣?她說:“這得一點一點來,急了恐怕不行。

    ” 是的,急了不行。

    一切都是如此。

     不知怎麼,那會兒我看着嶽母就想起了布甯的《一棵老蘋果樹》:“滿身雪花,蓬蓬松松,陣陣芳香/厲害的、羨慕你的蜜蜂和黃蜂/圍着你嗡嗡叫,發出怡然自得的聲響/親愛的老朋友,你越來越衰老?/這不是不幸。

    請看,誰還能像你/有如此青春盎然的時光!……” 上班路上,我發現自己真的在注意道路兩旁或灰樓上搭的那些花花綠綠的衣服。

    我覺得它們像萬國旗。

    我更多看到的,是破爛且顔色灰暗的粗布衣服、短褲或小孩子的尿布。

    這一段路自行車特别多,我不得不格外小心地走在人行道上。

    可是迎面來的,身後湧的,有時擠得簡直沒法下腳。

    陽光照在臉上,一種奇怪的城市氣味将人包裹,四周各種各樣的話語也無法分辨。

    遠處的吵叫、歌唱,各種各樣的争執,都混合在尖銳或嘶啞的車鳴中。

    在人群的簇擁下往前移動,與整座城市節奏一緻,稍慢就要被後邊的人撞上,稍快就會撞着前邊的人。

    我隻需要随着他們的腳步,像他們一樣往前移動、移動。

    這倒使我想起了在那片平原和山區的奔波。

    我如今真的有點像這個城市的流浪漢——一種流浪的感覺突然湧上心頭。

    我隐入人群,就像隐入了荒野;遁入街巷,就像遁入了叢林。

    這裡的車聲、人聲,與原野上的風鳴樹響混在一起。

    我又恍然進入了大山的皺褶,足踏海灘平原…… 走出小巷,走入寬大的街道。

    一陣陣的城市煙霧濃烈起來,吸進鼻孔的全是發黑變味的空氣。

    偶爾有刺鼻的香水味飄過,那是濃妝豔抹的姑娘擦肩而過。

    她們漂亮鮮豔,這不由得讓人感到納悶:她們呼吸着這麼渾濁的空氣,在如此混亂的環境裡,竟然還能長出這副模樣,真是難為了她們。

    還有,她們竟有那麼多心思搽脂抹粉,把脖子抹得又白又亮,而且畫了藍色眼影,再用定型發膠把頭發搞得高高聳起。

    有的姑娘手提一個精緻的小包,站在一個清靜的角落,無望地觀望着洶湧的人流。

    這使人想到國外那些有名的紅燈區。

    我擔心的是那些不知端的的外國人會湊過去搭讪。

    其實她們不過是在等一個朋友,或者幹脆就為了站在那兒——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大概她們自己也不知道。

     面對着這個光怪陸離的早晨,這個讓人沉睡的城市,我有時很想放開喉嚨喊點什麼,可是我一句也喊不出。

    我隻在朦朦胧胧中被人流裹挾着往前,比任何時候都更放松更随意。

    我這會兒心中時常湧現的,無非是一個淺薄的人所能産生的那一類痛苦。

    我常常有一種不合時宜的、切近而又遙遠的、不曾間斷的憂慮。

    想起陽子和這座城市裡的朋友,那些正在忙着自己生活的可愛的人們,真是有點羞愧。

    我不知該走向他們還是背向他們。

    我想念這座城市的摯友,所有久違的摯友。

    我多想和他們在一起,繼續我們之間曾經有過的那種熱烈的、心高氣遠的生活。

    可是現在不能,現在似乎還不行——我得忙着上班呢。

     有一次我突然想起了一兩個朋友:問梅子他們這一段是否來過?梅子說沒有。

     我想他們或許在梅子上班的時候來敲過門。

    他們不知道我現在已經遁入了沸沸揚揚的市聲,已經被它覆蓋了。

    城市的泡沫沾在我的頭發上、眉毛上,使我變成了一個白毛白發的老翁,拄着拐杖,被人牽引着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