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營養協會
關燈
小
中
大
他總是給俺塞到褲兜裡。
” 我突然想起什麼,問:“你什麼時候出嫁呀?” 一句出口才知道,這有多麼不得體。
果然,我馬上遭到了對方的猛烈反擊。
她“砰”地一下把腳邊的什麼東西踢了老遠,說:“當老師兒的怎麼能說這樣的話?真是讀書人沒根沒柢!” 我一句話給刺得難受起來,臉上熱辣辣的。
很長時間我們倆沒話。
我要告辭了,臨走時擡頭看了看,發現小冷的眼圈紅了。
我剛剛出門,就聽她抽泣着:“大叔俺還沒有伺候好呢,俺怎麼能、能離開大叔……” 5 黃科長幾次邀請我一塊兒進餐,我都謝絕了。
我隻是按時來上班,決不想再投入另一個奇怪的家庭組合。
我的拒絕不僅使黃科長有點失望,也讓那個鼻梁尖尖的小冷有些生氣了。
有一次她說:“大叔讓你留下來你就留下來,吃頓飯有什麼?你還沒嘗嘗我做的菜呢。
你看不起我做飯的手藝嗎?” “這怎麼會呢。
” “來了,就該像一家子。
躲躲閃閃的真别扭。
” 連我也覺得在他們中間有點别扭。
這是一種什麼關系?一個單身男子與一個家庭的關系,還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與領導及秘書的關系?我弄不明白。
不過同時我又發現,小冷是真心實意留我吃飯。
後來我搪塞說:“等一段時間吧,我們反正在一起工作了,這種機會總是很多的。
” 我嚴格遵守八小時工作制,隻要到了下班時間就離開,每天上班都準時到達。
黃科長高興了:“小甯同志啊,你是一個很好的同志,工作麼可以松弛一些。
那也不是一天幹得完的喲。
”我心裡覺得好笑:上班這麼久了,連我自己都不明白在幹些什麼。
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在上班。
我偶爾記起自己正置身于一個叫“營養協會”的單位。
我真的有點感激眼前的這個黃科長,感激這間辦公室。
一天中午,一個小夥子突然來到了小冷的辦公室。
他們高一聲低一聲說着。
過了一會兒,正屋的門“砰”地一下打開,黃科長出來了。
他站在棗樹下,拤着腰注視那個耳房。
我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後來,小冷就在黃科長的注視下把小夥子送走了。
我發現小夥子見了黃科長竟連一聲招呼都沒打。
那個小夥子很瘦,左邊的眼睛好像有點斜。
小冷送走那個小夥子,返回時,黃科長闆着臉:“工作時間,不能随便會客。
” 小冷丢下一句:“反正又不是别人。
” 黃科長語調僵硬:“誰也不行,這是制度。
” 小冷反身回屋,“砰”一下關了門。
我感到一陣快意。
那個黃科長大概要氣壞了。
誰知黃科長站在原地,撓了撓頭發就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
這一天,小冷瞅一個機會溜到我屋裡,說:“那老東西管得太細了,什麼都想管……好像這還嫌不夠似的。
我弟弟來一趟他都不高興……” 原來那個小夥子是她的弟弟。
接着她又聊起了自己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工人,他們在一個街道小廠,退休前好幾年就下崗了。
弟弟初中畢業,沒工作,整天跟一幫哥們在街道上混。
他們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就要靠小冷了。
這使我明白了她為什麼要那麼依賴黃科長。
我問:“黃科長從哪裡來那麼多錢?” “你說他呀,”她的兩隻隔開很遠的大圓眼瞪得更大,“你還不知道他呀!這人可有本事了,他掙錢還不容易!除了有離休的錢,‘營養協會’搞來的錢都是他的。
隻要打個電話,一筆贊助就來了。
” 我不明白。
小冷“啧啧”幾聲:“還有好處費呢。
他是老資格了,認識的人又多。
他常常幫那些來城裡包工的建築隊把一座樓包下來,人家還不是給他大筆好處費!” 停了一會兒小冷又說:“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都知道我們辦公室新來了一位老師兒,我整天回去誇你呢。
” “謝謝。
” “俺家裡的人都想見見你呢,我告訴他們:新來的老師兒學問可大了,什麼字都識。
” 我說這是過獎了,那天不是有一個字不識嗎?小冷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
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了,難得有這份天真。
“老師兒,真的,到俺家去玩吧,俺爸俺媽俺弟都喜歡你哩。
” 我覺得這就有點誇張了。
他們沒有見過我,談不上什麼喜歡不喜歡。
我應付說:“好,有時間我一定去看他們。
” 上班的日子久了我才漸漸發現:那種嚴格執行上下班時間的刻闆勁兒真是可笑。
因為這裡的三個除我而外,其餘的兩個都自由自在,完全像過一種家庭生活。
做飯、吃飯、采購、會友、出去玩,再不就湊到一塊兒閑聊。
“營養”屬于保健範疇,所以我發現黃科長要時常出去搞一點保健按摩之類。
當然,他有一個最好的護理員,那就是小冷。
黃科長偶爾也不再避諱護理過程——小冷有時給他按摩,一按就是一個多小時,旁邊挂着大幅針灸穴位圖。
小冷圓圓的兩眼瞪得發藍,一邊瞅着那些穴位圖一邊在黃科長身上按着。
黃科長發出滿意的“嗯嗯”聲:“嗯,好,那是一塊病啦。
”小冷埋怨說:“哪有這麼多病!”一按到敏感部位,黃科長嫌癢,就“嗤嗤”笑。
閑下來小冷問我:“也給你按按吧,老師兒?” 我連忙擺手謝絕。
黃科長閉着眼睛仰靠在躺椅上:“讓她試試麼,手勁很大。
” 離下班一個多小時小冷就開始做飯了,院裡冒出一股股奇怪的香味。
我知道這是在做“藥膳”。
黃科長有許多關于養生方面的書,上面介紹了多種“藥膳”的做法。
什麼桂圓鴿湯、烏米糕,都是黃科長津津樂道的東西。
隻要一有小冷做飯的香味,他就會被引誘出門,在棗樹下伸伸懶腰,打一通太極拳。
有時候他到小冷的廚房那兒耽擱一會兒,有時幹脆就到我的辦公室裡來。
我們的談話也常常圍繞“藥膳”。
黃科長不愧是營養協會的頭兒,懂得真不少。
不過聽長了又令人懷疑:在他嘴裡似乎什麼都是極有營養的東西——要害是怎樣使用,何時使用。
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治病不能靠藥,要靠藥膳,這就是把食補和藥補結合起來。
” 我想這話雖有些片面,但總會有些道理的。
“你知道鲇魚嗎?” 我說知道。
“鲇魚具有高度營養啊,”他語重心長地說,“鲇魚不但價錢便宜,營養價值也出奇地高。
它能治心髒病、重聽、耳鳴,還能治療貧血。
”說着又壓低了聲音,“我向你介紹一種強精效果的處理方法……”
” 我突然想起什麼,問:“你什麼時候出嫁呀?” 一句出口才知道,這有多麼不得體。
果然,我馬上遭到了對方的猛烈反擊。
她“砰”地一下把腳邊的什麼東西踢了老遠,說:“當老師兒的怎麼能說這樣的話?真是讀書人沒根沒柢!” 我一句話給刺得難受起來,臉上熱辣辣的。
很長時間我們倆沒話。
我要告辭了,臨走時擡頭看了看,發現小冷的眼圈紅了。
我剛剛出門,就聽她抽泣着:“大叔俺還沒有伺候好呢,俺怎麼能、能離開大叔……” 5 黃科長幾次邀請我一塊兒進餐,我都謝絕了。
我隻是按時來上班,決不想再投入另一個奇怪的家庭組合。
我的拒絕不僅使黃科長有點失望,也讓那個鼻梁尖尖的小冷有些生氣了。
有一次她說:“大叔讓你留下來你就留下來,吃頓飯有什麼?你還沒嘗嘗我做的菜呢。
你看不起我做飯的手藝嗎?” “這怎麼會呢。
” “來了,就該像一家子。
躲躲閃閃的真别扭。
” 連我也覺得在他們中間有點别扭。
這是一種什麼關系?一個單身男子與一個家庭的關系,還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與領導及秘書的關系?我弄不明白。
不過同時我又發現,小冷是真心實意留我吃飯。
後來我搪塞說:“等一段時間吧,我們反正在一起工作了,這種機會總是很多的。
” 我嚴格遵守八小時工作制,隻要到了下班時間就離開,每天上班都準時到達。
黃科長高興了:“小甯同志啊,你是一個很好的同志,工作麼可以松弛一些。
那也不是一天幹得完的喲。
”我心裡覺得好笑:上班這麼久了,連我自己都不明白在幹些什麼。
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在上班。
我偶爾記起自己正置身于一個叫“營養協會”的單位。
我真的有點感激眼前的這個黃科長,感激這間辦公室。
一天中午,一個小夥子突然來到了小冷的辦公室。
他們高一聲低一聲說着。
過了一會兒,正屋的門“砰”地一下打開,黃科長出來了。
他站在棗樹下,拤着腰注視那個耳房。
我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後來,小冷就在黃科長的注視下把小夥子送走了。
我發現小夥子見了黃科長竟連一聲招呼都沒打。
那個小夥子很瘦,左邊的眼睛好像有點斜。
小冷送走那個小夥子,返回時,黃科長闆着臉:“工作時間,不能随便會客。
” 小冷丢下一句:“反正又不是别人。
” 黃科長語調僵硬:“誰也不行,這是制度。
” 小冷反身回屋,“砰”一下關了門。
我感到一陣快意。
那個黃科長大概要氣壞了。
誰知黃科長站在原地,撓了撓頭發就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
這一天,小冷瞅一個機會溜到我屋裡,說:“那老東西管得太細了,什麼都想管……好像這還嫌不夠似的。
我弟弟來一趟他都不高興……” 原來那個小夥子是她的弟弟。
接着她又聊起了自己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工人,他們在一個街道小廠,退休前好幾年就下崗了。
弟弟初中畢業,沒工作,整天跟一幫哥們在街道上混。
他們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就要靠小冷了。
這使我明白了她為什麼要那麼依賴黃科長。
我問:“黃科長從哪裡來那麼多錢?” “你說他呀,”她的兩隻隔開很遠的大圓眼瞪得更大,“你還不知道他呀!這人可有本事了,他掙錢還不容易!除了有離休的錢,‘營養協會’搞來的錢都是他的。
隻要打個電話,一筆贊助就來了。
” 我不明白。
小冷“啧啧”幾聲:“還有好處費呢。
他是老資格了,認識的人又多。
他常常幫那些來城裡包工的建築隊把一座樓包下來,人家還不是給他大筆好處費!” 停了一會兒小冷又說:“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都知道我們辦公室新來了一位老師兒,我整天回去誇你呢。
” “謝謝。
” “俺家裡的人都想見見你呢,我告訴他們:新來的老師兒學問可大了,什麼字都識。
” 我說這是過獎了,那天不是有一個字不識嗎?小冷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
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了,難得有這份天真。
“老師兒,真的,到俺家去玩吧,俺爸俺媽俺弟都喜歡你哩。
” 我覺得這就有點誇張了。
他們沒有見過我,談不上什麼喜歡不喜歡。
我應付說:“好,有時間我一定去看他們。
” 上班的日子久了我才漸漸發現:那種嚴格執行上下班時間的刻闆勁兒真是可笑。
因為這裡的三個除我而外,其餘的兩個都自由自在,完全像過一種家庭生活。
做飯、吃飯、采購、會友、出去玩,再不就湊到一塊兒閑聊。
“營養”屬于保健範疇,所以我發現黃科長要時常出去搞一點保健按摩之類。
當然,他有一個最好的護理員,那就是小冷。
黃科長偶爾也不再避諱護理過程——小冷有時給他按摩,一按就是一個多小時,旁邊挂着大幅針灸穴位圖。
小冷圓圓的兩眼瞪得發藍,一邊瞅着那些穴位圖一邊在黃科長身上按着。
黃科長發出滿意的“嗯嗯”聲:“嗯,好,那是一塊病啦。
”小冷埋怨說:“哪有這麼多病!”一按到敏感部位,黃科長嫌癢,就“嗤嗤”笑。
閑下來小冷問我:“也給你按按吧,老師兒?” 我連忙擺手謝絕。
黃科長閉着眼睛仰靠在躺椅上:“讓她試試麼,手勁很大。
” 離下班一個多小時小冷就開始做飯了,院裡冒出一股股奇怪的香味。
我知道這是在做“藥膳”。
黃科長有許多關于養生方面的書,上面介紹了多種“藥膳”的做法。
什麼桂圓鴿湯、烏米糕,都是黃科長津津樂道的東西。
隻要一有小冷做飯的香味,他就會被引誘出門,在棗樹下伸伸懶腰,打一通太極拳。
有時候他到小冷的廚房那兒耽擱一會兒,有時幹脆就到我的辦公室裡來。
我們的談話也常常圍繞“藥膳”。
黃科長不愧是營養協會的頭兒,懂得真不少。
不過聽長了又令人懷疑:在他嘴裡似乎什麼都是極有營養的東西——要害是怎樣使用,何時使用。
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治病不能靠藥,要靠藥膳,這就是把食補和藥補結合起來。
” 我想這話雖有些片面,但總會有些道理的。
“你知道鲇魚嗎?” 我說知道。
“鲇魚具有高度營養啊,”他語重心長地說,“鲇魚不但價錢便宜,營養價值也出奇地高。
它能治心髒病、重聽、耳鳴,還能治療貧血。
”說着又壓低了聲音,“我向你介紹一種強精效果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