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雪地
關燈
小
中
大
拉着領到村邊一個小窩棚裡。
2 這是個孤老漢。
鐵來不敢對他講實話,隻說餓壞了要口吃的。
他沒說要衣服,因為孤老漢的窩棚裡差不多什麼也沒有,隻有一鋪大炕,一個鍋竈。
土炕上擺了一堆破棉絮和一個茅草紮成的油亮亮的枕頭。
老漢在鍋竈裡點火,直燒得滿屋都是水汽。
鍋蓋揭開了,鐵來聞到了噴香的氣味。
原來鍋竈裡蒸了皮球那麼大的菜窩窩。
鐵來流出了眼淚,再也忍不住,伸出髒乎乎的兩手就抓。
老漢一把将他抱住,說:“小心手!” 鐵來喘口粗氣,手抖着。
一會兒老漢見他實在等不下,就把菜窩窩盛到碗裡,端到窩棚外面的雪地上。
一會兒窩窩就變涼了,鐵來兩手捧住,一下吞了一大口,噎得脖子伸長像隻大雁。
老漢趕緊給他拍打。
他一口氣吃了一個大糠窩窩,又舀了半碗鍋底的黑水“咕咚咚”喝下去。
奇怪的是吃了東西他竟然爬不起了,躺在屋角打挺兒,“啊啊”叫喚。
老漢知道他餓壞了,突然吃這麼多東西受不住,就把炕上的破棉絮攤好,把他抱上去。
熱烘烘的炕,真是一輩子都忘不掉的舒坦。
他最後又讨了幾個糠窩窩,給老人跪了兩次,往回走了…… 鐵來領着兩個女娃,手持探路的棍子,走得慢極了。
鐵來一直走在前面。
他們隻在太陽升到半山腰的時候才敢離開草窩,在太陽落山之前找個地方過夜。
有時實在找不到有草的避風地,就在雪地裡蹲一夜。
實在凍得受不了,他們就蹦跳,互相訴說一些故事。
秋子與鐵來說的都是一些關于方家老二的傳奇,講第一次見到那個文弱書生的奇怪感覺。
那是一種說不盡的敬仰之情。
秋子問鐵來:“你親眼看見他坐在白木桌旁,喝着白水講‘起事’嗎?” 鐵來點點頭:“那一天在馬棚裡,人圍得一層又一層;角上有個人躺着一聲不吭,那就是我——你呢?” “我抱着孩子納鞋底。
後來俺婆婆去喊,我沒動,隻把孩子讓她抱去了。
誰知她走開幾步又轉回。
就這樣俺娘仨一直站着聽,直聽到那燈油熬幹了……” 他們講着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故事:暴動的隊伍在那個春草發芽的季節裡轟隆一聲從老棘窩湧出,大家沿着山梁奔跑,彙集一起;日頭照着大大小小的矛槍、鋼叉、鐮刀。
有人還舉着從地裡掘出的生了鏽的寶劍。
舉着紅旗,旗上繡着幾個黃色的大字,叫“第一支隊”。
山裡人誰也不知道什麼叫“支隊”,不過他們都知道這是在幹了不起的大事兒。
人群大喊:“起事啦!起事啦!”一些沒有牙的老頭老婆婆坐在馬紮上抽煙,議論他們以前聽說的關于“起事”的故事。
老人說,有一年山那邊也有人“起事”,是個秋天,地裡吃物多——人吃飽了就不願動,于是那一次“起事”沒成。
季節不對哩。
又說:“方家老二這次‘起事’準成,春草發芽,人正是枯槁時候,地裡青黃不接,餓着肚子‘起事’還能不成?這叫餓急了眼啊!” 鐵來講,秋子講,奇怪的是天一點也不冷了。
灰娃眨着一雙又黑又大的眼睛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說:“來哥,秋子姐,俺也要去‘支隊’。
”鐵來扳着她的頭說:“傻娃,這不就是往支隊上趕嘛!” 三個人身上灼熱,忘了饑渴寒冷。
就這樣講着跳着,等一輪太陽從東山升起。
太陽升高一點,天氣稍微暖和了。
他們哈着氣,用棍子點戳着往前走。
在河邊、在村落旁,鐵來總是讓兩個人躲到石頭後面,由他出去讨要東西。
鐵來回來晚一點,兩人就急得心跳。
每一次鐵來都會帶些食物。
有一次鐵來甚至搞來一件破棉衣,這件破棉衣在大雪地裡簡直價抵千金。
夜裡他們三個罩在破棉衣下打瞌睡,為了取暖,照例緊緊摟在一起。
有一次秋子哭了,不停地哭,鐵來和灰娃都問:“怎麼啦?怎麼啦?”秋子還
2 這是個孤老漢。
鐵來不敢對他講實話,隻說餓壞了要口吃的。
他沒說要衣服,因為孤老漢的窩棚裡差不多什麼也沒有,隻有一鋪大炕,一個鍋竈。
土炕上擺了一堆破棉絮和一個茅草紮成的油亮亮的枕頭。
老漢在鍋竈裡點火,直燒得滿屋都是水汽。
鍋蓋揭開了,鐵來聞到了噴香的氣味。
原來鍋竈裡蒸了皮球那麼大的菜窩窩。
鐵來流出了眼淚,再也忍不住,伸出髒乎乎的兩手就抓。
老漢一把将他抱住,說:“小心手!” 鐵來喘口粗氣,手抖着。
一會兒老漢見他實在等不下,就把菜窩窩盛到碗裡,端到窩棚外面的雪地上。
一會兒窩窩就變涼了,鐵來兩手捧住,一下吞了一大口,噎得脖子伸長像隻大雁。
老漢趕緊給他拍打。
他一口氣吃了一個大糠窩窩,又舀了半碗鍋底的黑水“咕咚咚”喝下去。
奇怪的是吃了東西他竟然爬不起了,躺在屋角打挺兒,“啊啊”叫喚。
老漢知道他餓壞了,突然吃這麼多東西受不住,就把炕上的破棉絮攤好,把他抱上去。
熱烘烘的炕,真是一輩子都忘不掉的舒坦。
他最後又讨了幾個糠窩窩,給老人跪了兩次,往回走了…… 鐵來領着兩個女娃,手持探路的棍子,走得慢極了。
鐵來一直走在前面。
他們隻在太陽升到半山腰的時候才敢離開草窩,在太陽落山之前找個地方過夜。
有時實在找不到有草的避風地,就在雪地裡蹲一夜。
實在凍得受不了,他們就蹦跳,互相訴說一些故事。
秋子與鐵來說的都是一些關于方家老二的傳奇,講第一次見到那個文弱書生的奇怪感覺。
那是一種說不盡的敬仰之情。
秋子問鐵來:“你親眼看見他坐在白木桌旁,喝着白水講‘起事’嗎?” 鐵來點點頭:“那一天在馬棚裡,人圍得一層又一層;角上有個人躺着一聲不吭,那就是我——你呢?” “我抱着孩子納鞋底。
後來俺婆婆去喊,我沒動,隻把孩子讓她抱去了。
誰知她走開幾步又轉回。
就這樣俺娘仨一直站着聽,直聽到那燈油熬幹了……” 他們講着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故事:暴動的隊伍在那個春草發芽的季節裡轟隆一聲從老棘窩湧出,大家沿着山梁奔跑,彙集一起;日頭照着大大小小的矛槍、鋼叉、鐮刀。
有人還舉着從地裡掘出的生了鏽的寶劍。
舉着紅旗,旗上繡着幾個黃色的大字,叫“第一支隊”。
山裡人誰也不知道什麼叫“支隊”,不過他們都知道這是在幹了不起的大事兒。
人群大喊:“起事啦!起事啦!”一些沒有牙的老頭老婆婆坐在馬紮上抽煙,議論他們以前聽說的關于“起事”的故事。
老人說,有一年山那邊也有人“起事”,是個秋天,地裡吃物多——人吃飽了就不願動,于是那一次“起事”沒成。
季節不對哩。
又說:“方家老二這次‘起事’準成,春草發芽,人正是枯槁時候,地裡青黃不接,餓着肚子‘起事’還能不成?這叫餓急了眼啊!” 鐵來講,秋子講,奇怪的是天一點也不冷了。
灰娃眨着一雙又黑又大的眼睛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說:“來哥,秋子姐,俺也要去‘支隊’。
”鐵來扳着她的頭說:“傻娃,這不就是往支隊上趕嘛!” 三個人身上灼熱,忘了饑渴寒冷。
就這樣講着跳着,等一輪太陽從東山升起。
太陽升高一點,天氣稍微暖和了。
他們哈着氣,用棍子點戳着往前走。
在河邊、在村落旁,鐵來總是讓兩個人躲到石頭後面,由他出去讨要東西。
鐵來回來晚一點,兩人就急得心跳。
每一次鐵來都會帶些食物。
有一次鐵來甚至搞來一件破棉衣,這件破棉衣在大雪地裡簡直價抵千金。
夜裡他們三個罩在破棉衣下打瞌睡,為了取暖,照例緊緊摟在一起。
有一次秋子哭了,不停地哭,鐵來和灰娃都問:“怎麼啦?怎麼啦?”秋子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