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闵葵最後端來的是湯,他用一把圓圓的銀勺舀了一點,剛離湯缽就全灑下了。
這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五,也就是碼頭上開船的日子——當時的客輪每周對開一次——曲予乘船旅行了一回。
反正船長是他們家的常客,他上船以後就得到了一個臨時騰出來的頭等艙。
他今生還是第一次乘船外出,心情非常奇特。
他行前對老爺和老太太說,他現在那麼需要到海北去探望一下朋友——他們都是在省會裡結識的,是真正的有為青年。
總之近來他想起他們就夜不能寐,如此下去得病隻是早晚的事了。
母親長長的鼻中溝抖動了一下,與老爺交換了目光。
後來父親說:“去啦。
” 船長的大檐帽上飾了金線,這使曲予想到這個海濱城市将有一些完全意想不到的巨大變動,也許一切都要經曆一場天翻地覆的摧折。
不過他對未來還完全陌生。
船長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給他戴了戴,他站在鑲了粗劣棗木框的鏡子跟前照了一下,覺得自己美麗極了。
當時他準确地覺得是“美麗”而不是英俊。
是的,十八歲的青年,臉色紅潤得像八月的桃子,上面還有一層桃茸。
那清澈烏黑的眸子、有棱角的嘴唇……這一切都讓人想起一個女孩。
他因為有這種聯想而羞愧。
船長為了在曲府的人面前表現自己的見多識廣和新派,特意從自己的物品中翻出了一點咖啡:“加糖嗎?”曲予把大檐帽子摘下來,大聲說:“不加糖!” 他呷着苦苦的咖啡,想着什麼。
他又悄聲念出普希金的詩句,又一次湧滿了感激。
一個肥胖滾圓的英國女人纏着船長,船長出去了。
他記得在海關上見過這個女人,當時她正跟自己的卷毛小狗一下接一下地親吻。
他放下杯子到甲闆上去。
他差不多吃了一驚。
多麼美的海面。
一個人一輩子不看看深海裡平靜的水面真是天大的憾事。
而隻有坐船,坐這樣的大客輪才有這種可能。
沒有一絲風,下午的太陽溫柔得像鄉下的大嬸。
這水啊,如此綠、如此清,又如此的可人;它在下午的陽光拂照下,成為最好的詩句,最好的回憶,最好的一個象征。
他在心裡已經将庭院裡那幾棵白玉蘭移栽了過來。
如果一個人被什麼逼迫着、壓抑着,擠到了某一個角落,他還有什麼辦法打發自己呢?他要逃離,逃離,他要把一個種子放在心底、存在旅途,把它捂得嚴嚴實實,一直到把它捂熟、捂脹,讓它抽出芽來……一會兒藍一會兒綠的海水像那些詩句一樣,讓他充滿了感激。
他記起海北一個臉色烏黑的朋友說過一句令人喪氣的話:富有人家出來的孩子,說到底都是非常脆弱的。
他當時據理力争,但心底十分不安。
他知道這句話肯定擊中了什麼。
如果不是一年之後他在一本翻譯小說中讀到相似的一句話,他會怎樣欽佩那個黑臉同學啊。
不過現在他仍然覺得那個同學了不起。
他不太知道那個人的出身,但可以料定他是苦出身,還極有可能是個獵戶的孩子。
不過這會兒他又在懷疑:獵戶的孩子有可能到省會學堂去讀書嗎? 一閉上眼睛就是合攏的蜀葵重重疊疊的花瓣。
他睜開眼,看到海水裡陽光的斑點。
他默默地發了個誓。
這一次旅行讓他受盡了折磨。
因為他登陸之後,為找那些昔日好友費盡了力氣。
不知為什麼一個個都銷聲匿迹了。
有的好不容易找到,又發現對方像換了一個人,不冷不熱,瞪着一雙奇怪的眼睛看他。
我怎麼了?我是曲予,給予的予。
是的,你應該給予了,你們已經掠奪了别人很多——從那個濱海平原到幾個城市——當然我們是指你的先人、你的父輩。
你能夠給予嗎?曲予聽着這種陌生而奇特的口吻,回答不出一個字。
他重重地給了對方一記拳頭,那是久别重逢的一種友好表示。
可是對方——一個長了一對小眯眼的瘦子卻煞有介事地撫摸着被捶過的前胸,一字一字吐出:“這是來自另一個階級的拳頭,一種打擊……” 曲予笑了。
他過得極不愉快。
在小眯眼的帶領下,他又找到了另外幾個朋友,發現他們都比過去瘦了,也精神多了,一雙雙眼睛閃着警醒和敵視的光。
但他們仍然承認他是他們的朋友,而且一起喝酒,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在最高興的時候還唱起了一首節奏極其舒緩、調子極為悲傷的外國歌。
後來他們都要求他做一些事情,他這才驚訝地發現他們都有點瘋狂了:一種相互傳染的瘋狂。
他這才害怕起來,急于離開。
但隻有他要走開時,朋友們才表現出真正的、巨大的熱情,一遍遍挽留他,還提出陪他到野外走一走。
這個建議倒具有誘惑力。
他随他們出了城,到了郊區。
那些林邊農戶中有幾家是極為默契的,拿出家釀的野葡萄酒招待他們,夜裡還講了很多狩獵故事。
曲予很久以後回憶這些,仍對那些故事有一陣神往。
住過一夜,帶了大量的食物,然後就是進山。
黑密的森林中,那些彎彎曲曲的路徑朋友們和獵人一樣熟悉。
更為令他感到驚訝的是,不緊不慢走到天黑時,就必定會來到一個窩棚,而且裡面有提前備下的食物,有點火用的火鐮和火石。
他看着這些朋友和老獵人一起,耐心地對着一塊火絨草敲打那塊小石頭時,覺得真像在夢中一樣。
森林中原來有這麼多的窩棚。
它們在暗中連成了一個網。
朋友們說,這就是最後的退卻,這裡将來有一天會是“前沿”。
他們說話時互相注視,不時地捏緊拳頭。
他們還仰望遠方——遠方是層層叢林,密不透風。
曲予認為他們的目光正穿過它,射到更為遙遠的一個地方。
隻是在那一刻,他的心中才猛地顫抖了一下,接着發起熱來。
夜間朋友們都不怎麼睡覺。
曲予覺得他所經曆的這一切都是奇迹,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無論如何他是不會相信的。
昔日熟得不能再熟的一夥同學、朋友,僅僅是分離了不太長的一段時間,重聚時竟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
而且他們已經不太需要睡眠了,徹夜點着松明辯論,那種辯論雖然連老獵戶也能偶爾插上一句,他卻聽不明白。
他模模糊糊地睡去,夢見船在絲絨一樣的海面上滑動。
他想一刻不停地回去、回去。
天亮了朋友又是挽留。
這一次他真的感到了那種深深的友誼。
原來他們一開始的冷淡和其他表示隻是一種無可奈何。
他們對他說:記住我們吧,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到那個城市,去找你或者…… “或者怎麼?”曲予問。
他們互相看着。
最後是那個小眯眼快言快語地舉起右手——他以手代槍,指着他的腦門說:“嗵!——這樣。
” 4 闵葵在宅院的西北角一片細密的荩草叢中發現了好多株密花舌唇蘭。
它的白色小花瓣直立着,别有一種風采。
她蹲下來,看了一會兒,就一連折了好多枝。
後來她在這一帶又找到了幾株绶草,它的淡紅色小花同樣讓她心動。
曲府裡有一個大花圃,那些大朵大盆的花木都看熟了,所有這些花都由那個清料理,他按時把它們擺到老爺和老太太的房裡去。
闵葵這時想的是把手裡的一束花插到老太太桌上的水瓶裡。
她記得這一帶還有鈴蘭,這時候正是鈴蘭開花的季節,哪兒有鈴蘭呢? 正在這時候曲予急急地走過來。
他發現闵葵時,腳步立刻放緩了。
“少爺!”她垂下了頭。
曲予一直走到她跟前,一聲不吭地站着。
“少爺,我回去了。
”她稍稍折一下身子,走了幾步。
後面有聲音說:“你等一等……” 她就站住了。
她擡起頭,看到了一雙微蹙的眉頭,一對她極為熟悉卻又從未見過的目光。
這目光灼傷了她,她趕緊轉臉。
可是一切都晚了,因為他清清楚楚地說道: “我喜歡你,這樣很久了,我一直想當面告訴你……請你回答我一句。
” “不,少爺,我不聽,我不敢;我回老太太那兒了……” 曲予再一次攔她:“隻要是真話就行,你說一句吧,你若不同意,我永遠也不會再說什麼的……” “少爺,我什麼也沒聽見,我沒聽見,我回老太太那兒了……” 她跑開了,手裡的花撒了一地。
曲予一枝一枝拾起。
不過他沒有追上去,而是把這些花拿到自己屋裡,插進清水瓶中。
他一天到晚盯着那束花,什麼也不想做了。
一連多少天,他總是晚一些到餐廳去,隻為了避開那個嬌小的身影。
他的嘴唇很快爆起了白皮,後來就病倒了。
醫生來看過,給他吃了很多藥。
直到好多天之後,他仍舊躺在床上,勉強能吃飯看書了。
有一天闵葵像一隻小鼠一樣溜進來,立在旁邊。
他當時閉着眼睛,隻憑嗅覺就感到了她,但仍閉着眼睛。
他說:“葵子,那天我說的是真話,我反複想過的話。
我在心裡這樣決定了。
我隻想聽一聲回答。
我會愛護你一輩子……” 闵葵兩手蒙着臉哭起來,哭得不能抑制。
“你不能再哭了,不能了……你能不能回答我一句話:行,還是不行?” “我不能,我不敢,少爺!少爺!” “我明白了,你是厭棄我,又不敢說……我明白了,明白了……啊,葵子,我知道了。
” 他睜開眼睛,好好看了一遍蒙着臉的闵葵,長長地歎一聲。
可他的歎息還沒有落地,對方就把手從臉上拿開了,幾乎是喊着說: “不,不!少爺,我是不敢……” 她喊完伏在了床上,抽搐的雙肩把床都帶動得顫抖起來。
曲予的手放在了她光滑濃密的頭發上。
這樣有一刻多鐘,他站起來,走出屋子。
已經十多天沒有出門了,這時候大約是下午三點多鐘的樣子,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天藍得讓他想起站在甲闆上所見到的海。
他真的嗅到了大海的氣息。
“你知道世上最好聞的是什麼嗎?”他悄聲問了一句。
沒有回答。
他這才記起她還在屋裡呢。
他返身回屋,把她扶起,又牽她到了院子裡。
他重複了剛才的問話,她搖頭。
他認真地告訴她:“下午的海,還有……” “還有什麼?” “還有你的頭發。
” 她無比濃密的頭發一下子垂下來,遮住了他的面龐、他的眼睛。
他像進入了溫暖的黑夜,一個人在黑影裡喃喃自語。
第一個知道這事兒的是清。
但他一聲不語。
那一天他去喊少爺吃飯,輕輕進門時,發現了一對相擁的人。
他退出去。
那一天他劈了很多木柴,又把它們小心地堆好,堆成一座小塔的模樣。
曲予将自己的決定告訴了母親。
老太太站起來,兒子就喋喋不休地講下去……老太太說好孩子我的心肝,你不要講不要講了,再講我就要死了。
她真的身子一歪倚在了一個雕花盆架上,呼吸明顯地加重了。
兒子趕緊過來扶她,她卻用眼睛尋找旁邊的闵葵——原來她在曲予進來的一瞬就溜走了。
“這個妖……”她吐出半句,認識到它太粗俗,立刻閉了嘴巴。
她的手擁住了兒子,淚水不停地湧流。
她再不說話,隻是央求兒子:“不必把這樣的話告訴你爸了,他受不住……千萬不要。
”“可是……”“千萬不要。
” 他忍住了,沒有在父親面前提一個字。
可也不過是三五天的時間,清來喊他了,說老爺讓他去一趟。
他預感到了什麼。
父親的病一如既往,半倚在一個巨大的沙發上喘息,面前的大理石鑲面茶幾上放了一碗參鴨湯——這使他記起到了晚飯的時間了。
他感到父親的目光流露出從未有過的失望。
就這樣被盯視了一刻,老人說話了。
他擡起右手,那衣袖有些長,遮去了半個手掌,松松地揮了一下:“我看錯人了。
你是難成大器呀。
去吧。
” 他怔在那兒。
清走近一步:“走吧,少爺。
” 他跟着清出來。
他記得一出門,就看到天上出現了稀疏的星星。
它們很大,但一點也不亮。
這是個沒有任何希望的夜。
他突然想起了在海北森林中度過的夜晚,想起了點燃的松明和不停的催人入睡的辯論之聲……他一點食欲也沒有,盡管清在後邊一再地規勸,還是徑直來到了白玉蘭下。
他在這兒走了很久。
回到房間時已經是午夜了。
他想着父親的那句話,不知怎麼,老想從積滿了灰塵的地方找點東西翻一翻。
灰塵可真多,他被嗆着了,不停地咳,不停地翻。
那些古舊的詞句很拗口,但他還是大緻看明白了,這都是自己的族史。
上溯幾代,這一周遭出了個京官,京官回家省親,了解到距此二百公裡的西部玲山有金銀礦脈,回京後就上書朝廷,力倡“發鑿山谷
這之後的第一個星期五,也就是碼頭上開船的日子——當時的客輪每周對開一次——曲予乘船旅行了一回。
反正船長是他們家的常客,他上船以後就得到了一個臨時騰出來的頭等艙。
他今生還是第一次乘船外出,心情非常奇特。
他行前對老爺和老太太說,他現在那麼需要到海北去探望一下朋友——他們都是在省會裡結識的,是真正的有為青年。
總之近來他想起他們就夜不能寐,如此下去得病隻是早晚的事了。
母親長長的鼻中溝抖動了一下,與老爺交換了目光。
後來父親說:“去啦。
” 船長的大檐帽上飾了金線,這使曲予想到這個海濱城市将有一些完全意想不到的巨大變動,也許一切都要經曆一場天翻地覆的摧折。
不過他對未來還完全陌生。
船長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給他戴了戴,他站在鑲了粗劣棗木框的鏡子跟前照了一下,覺得自己美麗極了。
當時他準确地覺得是“美麗”而不是英俊。
是的,十八歲的青年,臉色紅潤得像八月的桃子,上面還有一層桃茸。
那清澈烏黑的眸子、有棱角的嘴唇……這一切都讓人想起一個女孩。
他因為有這種聯想而羞愧。
船長為了在曲府的人面前表現自己的見多識廣和新派,特意從自己的物品中翻出了一點咖啡:“加糖嗎?”曲予把大檐帽子摘下來,大聲說:“不加糖!” 他呷着苦苦的咖啡,想着什麼。
他又悄聲念出普希金的詩句,又一次湧滿了感激。
一個肥胖滾圓的英國女人纏着船長,船長出去了。
他記得在海關上見過這個女人,當時她正跟自己的卷毛小狗一下接一下地親吻。
他放下杯子到甲闆上去。
他差不多吃了一驚。
多麼美的海面。
一個人一輩子不看看深海裡平靜的水面真是天大的憾事。
而隻有坐船,坐這樣的大客輪才有這種可能。
沒有一絲風,下午的太陽溫柔得像鄉下的大嬸。
這水啊,如此綠、如此清,又如此的可人;它在下午的陽光拂照下,成為最好的詩句,最好的回憶,最好的一個象征。
他在心裡已經将庭院裡那幾棵白玉蘭移栽了過來。
如果一個人被什麼逼迫着、壓抑着,擠到了某一個角落,他還有什麼辦法打發自己呢?他要逃離,逃離,他要把一個種子放在心底、存在旅途,把它捂得嚴嚴實實,一直到把它捂熟、捂脹,讓它抽出芽來……一會兒藍一會兒綠的海水像那些詩句一樣,讓他充滿了感激。
他記起海北一個臉色烏黑的朋友說過一句令人喪氣的話:富有人家出來的孩子,說到底都是非常脆弱的。
他當時據理力争,但心底十分不安。
他知道這句話肯定擊中了什麼。
如果不是一年之後他在一本翻譯小說中讀到相似的一句話,他會怎樣欽佩那個黑臉同學啊。
不過現在他仍然覺得那個同學了不起。
他不太知道那個人的出身,但可以料定他是苦出身,還極有可能是個獵戶的孩子。
不過這會兒他又在懷疑:獵戶的孩子有可能到省會學堂去讀書嗎? 一閉上眼睛就是合攏的蜀葵重重疊疊的花瓣。
他睜開眼,看到海水裡陽光的斑點。
他默默地發了個誓。
這一次旅行讓他受盡了折磨。
因為他登陸之後,為找那些昔日好友費盡了力氣。
不知為什麼一個個都銷聲匿迹了。
有的好不容易找到,又發現對方像換了一個人,不冷不熱,瞪着一雙奇怪的眼睛看他。
我怎麼了?我是曲予,給予的予。
是的,你應該給予了,你們已經掠奪了别人很多——從那個濱海平原到幾個城市——當然我們是指你的先人、你的父輩。
你能夠給予嗎?曲予聽着這種陌生而奇特的口吻,回答不出一個字。
他重重地給了對方一記拳頭,那是久别重逢的一種友好表示。
可是對方——一個長了一對小眯眼的瘦子卻煞有介事地撫摸着被捶過的前胸,一字一字吐出:“這是來自另一個階級的拳頭,一種打擊……” 曲予笑了。
他過得極不愉快。
在小眯眼的帶領下,他又找到了另外幾個朋友,發現他們都比過去瘦了,也精神多了,一雙雙眼睛閃着警醒和敵視的光。
但他們仍然承認他是他們的朋友,而且一起喝酒,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在最高興的時候還唱起了一首節奏極其舒緩、調子極為悲傷的外國歌。
後來他們都要求他做一些事情,他這才驚訝地發現他們都有點瘋狂了:一種相互傳染的瘋狂。
他這才害怕起來,急于離開。
但隻有他要走開時,朋友們才表現出真正的、巨大的熱情,一遍遍挽留他,還提出陪他到野外走一走。
這個建議倒具有誘惑力。
他随他們出了城,到了郊區。
那些林邊農戶中有幾家是極為默契的,拿出家釀的野葡萄酒招待他們,夜裡還講了很多狩獵故事。
曲予很久以後回憶這些,仍對那些故事有一陣神往。
住過一夜,帶了大量的食物,然後就是進山。
黑密的森林中,那些彎彎曲曲的路徑朋友們和獵人一樣熟悉。
更為令他感到驚訝的是,不緊不慢走到天黑時,就必定會來到一個窩棚,而且裡面有提前備下的食物,有點火用的火鐮和火石。
他看着這些朋友和老獵人一起,耐心地對着一塊火絨草敲打那塊小石頭時,覺得真像在夢中一樣。
森林中原來有這麼多的窩棚。
它們在暗中連成了一個網。
朋友們說,這就是最後的退卻,這裡将來有一天會是“前沿”。
他們說話時互相注視,不時地捏緊拳頭。
他們還仰望遠方——遠方是層層叢林,密不透風。
曲予認為他們的目光正穿過它,射到更為遙遠的一個地方。
隻是在那一刻,他的心中才猛地顫抖了一下,接着發起熱來。
夜間朋友們都不怎麼睡覺。
曲予覺得他所經曆的這一切都是奇迹,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無論如何他是不會相信的。
昔日熟得不能再熟的一夥同學、朋友,僅僅是分離了不太長的一段時間,重聚時竟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
而且他們已經不太需要睡眠了,徹夜點着松明辯論,那種辯論雖然連老獵戶也能偶爾插上一句,他卻聽不明白。
他模模糊糊地睡去,夢見船在絲絨一樣的海面上滑動。
他想一刻不停地回去、回去。
天亮了朋友又是挽留。
這一次他真的感到了那種深深的友誼。
原來他們一開始的冷淡和其他表示隻是一種無可奈何。
他們對他說:記住我們吧,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到那個城市,去找你或者…… “或者怎麼?”曲予問。
他們互相看着。
最後是那個小眯眼快言快語地舉起右手——他以手代槍,指着他的腦門說:“嗵!——這樣。
” 4 闵葵在宅院的西北角一片細密的荩草叢中發現了好多株密花舌唇蘭。
它的白色小花瓣直立着,别有一種風采。
她蹲下來,看了一會兒,就一連折了好多枝。
後來她在這一帶又找到了幾株绶草,它的淡紅色小花同樣讓她心動。
曲府裡有一個大花圃,那些大朵大盆的花木都看熟了,所有這些花都由那個清料理,他按時把它們擺到老爺和老太太的房裡去。
闵葵這時想的是把手裡的一束花插到老太太桌上的水瓶裡。
她記得這一帶還有鈴蘭,這時候正是鈴蘭開花的季節,哪兒有鈴蘭呢? 正在這時候曲予急急地走過來。
他發現闵葵時,腳步立刻放緩了。
“少爺!”她垂下了頭。
曲予一直走到她跟前,一聲不吭地站着。
“少爺,我回去了。
”她稍稍折一下身子,走了幾步。
後面有聲音說:“你等一等……” 她就站住了。
她擡起頭,看到了一雙微蹙的眉頭,一對她極為熟悉卻又從未見過的目光。
這目光灼傷了她,她趕緊轉臉。
可是一切都晚了,因為他清清楚楚地說道: “我喜歡你,這樣很久了,我一直想當面告訴你……請你回答我一句。
” “不,少爺,我不聽,我不敢;我回老太太那兒了……” 曲予再一次攔她:“隻要是真話就行,你說一句吧,你若不同意,我永遠也不會再說什麼的……” “少爺,我什麼也沒聽見,我沒聽見,我回老太太那兒了……” 她跑開了,手裡的花撒了一地。
曲予一枝一枝拾起。
不過他沒有追上去,而是把這些花拿到自己屋裡,插進清水瓶中。
他一天到晚盯着那束花,什麼也不想做了。
一連多少天,他總是晚一些到餐廳去,隻為了避開那個嬌小的身影。
他的嘴唇很快爆起了白皮,後來就病倒了。
醫生來看過,給他吃了很多藥。
直到好多天之後,他仍舊躺在床上,勉強能吃飯看書了。
有一天闵葵像一隻小鼠一樣溜進來,立在旁邊。
他當時閉着眼睛,隻憑嗅覺就感到了她,但仍閉着眼睛。
他說:“葵子,那天我說的是真話,我反複想過的話。
我在心裡這樣決定了。
我隻想聽一聲回答。
我會愛護你一輩子……” 闵葵兩手蒙着臉哭起來,哭得不能抑制。
“你不能再哭了,不能了……你能不能回答我一句話:行,還是不行?” “我不能,我不敢,少爺!少爺!” “我明白了,你是厭棄我,又不敢說……我明白了,明白了……啊,葵子,我知道了。
” 他睜開眼睛,好好看了一遍蒙着臉的闵葵,長長地歎一聲。
可他的歎息還沒有落地,對方就把手從臉上拿開了,幾乎是喊着說: “不,不!少爺,我是不敢……” 她喊完伏在了床上,抽搐的雙肩把床都帶動得顫抖起來。
曲予的手放在了她光滑濃密的頭發上。
這樣有一刻多鐘,他站起來,走出屋子。
已經十多天沒有出門了,這時候大約是下午三點多鐘的樣子,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天藍得讓他想起站在甲闆上所見到的海。
他真的嗅到了大海的氣息。
“你知道世上最好聞的是什麼嗎?”他悄聲問了一句。
沒有回答。
他這才記起她還在屋裡呢。
他返身回屋,把她扶起,又牽她到了院子裡。
他重複了剛才的問話,她搖頭。
他認真地告訴她:“下午的海,還有……” “還有什麼?” “還有你的頭發。
” 她無比濃密的頭發一下子垂下來,遮住了他的面龐、他的眼睛。
他像進入了溫暖的黑夜,一個人在黑影裡喃喃自語。
第一個知道這事兒的是清。
但他一聲不語。
那一天他去喊少爺吃飯,輕輕進門時,發現了一對相擁的人。
他退出去。
那一天他劈了很多木柴,又把它們小心地堆好,堆成一座小塔的模樣。
曲予将自己的決定告訴了母親。
老太太站起來,兒子就喋喋不休地講下去……老太太說好孩子我的心肝,你不要講不要講了,再講我就要死了。
她真的身子一歪倚在了一個雕花盆架上,呼吸明顯地加重了。
兒子趕緊過來扶她,她卻用眼睛尋找旁邊的闵葵——原來她在曲予進來的一瞬就溜走了。
“這個妖……”她吐出半句,認識到它太粗俗,立刻閉了嘴巴。
她的手擁住了兒子,淚水不停地湧流。
她再不說話,隻是央求兒子:“不必把這樣的話告訴你爸了,他受不住……千萬不要。
”“可是……”“千萬不要。
” 他忍住了,沒有在父親面前提一個字。
可也不過是三五天的時間,清來喊他了,說老爺讓他去一趟。
他預感到了什麼。
父親的病一如既往,半倚在一個巨大的沙發上喘息,面前的大理石鑲面茶幾上放了一碗參鴨湯——這使他記起到了晚飯的時間了。
他感到父親的目光流露出從未有過的失望。
就這樣被盯視了一刻,老人說話了。
他擡起右手,那衣袖有些長,遮去了半個手掌,松松地揮了一下:“我看錯人了。
你是難成大器呀。
去吧。
” 他怔在那兒。
清走近一步:“走吧,少爺。
” 他跟着清出來。
他記得一出門,就看到天上出現了稀疏的星星。
它們很大,但一點也不亮。
這是個沒有任何希望的夜。
他突然想起了在海北森林中度過的夜晚,想起了點燃的松明和不停的催人入睡的辯論之聲……他一點食欲也沒有,盡管清在後邊一再地規勸,還是徑直來到了白玉蘭下。
他在這兒走了很久。
回到房間時已經是午夜了。
他想着父親的那句話,不知怎麼,老想從積滿了灰塵的地方找點東西翻一翻。
灰塵可真多,他被嗆着了,不停地咳,不停地翻。
那些古舊的詞句很拗口,但他還是大緻看明白了,這都是自己的族史。
上溯幾代,這一周遭出了個京官,京官回家省親,了解到距此二百公裡的西部玲山有金銀礦脈,回京後就上書朝廷,力倡“發鑿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