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寶:法隆寺

關燈
我記得頻繁地去奈良的時候是昭和十六年(1931)。

    那時我已考進大阪外語學校,從入學考試中解放出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了。

    我住在神戶,感覺能去奈良就證明自己長大了。

     當時我是喜歡曆史和美術的少年,享受着激烈戰争之前的短暫自由。

    在學生中流行徹夜行軍的事兒,經常以奈良和橿原為目标長距離行走。

    而我更喜歡誰也不必顧慮、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的獨行。

     去法隆寺大都是我一個人。

    那時周圍的房屋沒有現在這麼多,通過悠閑的鄉間小路,就能突然望見高塔。

    我很喜歡那樣的環境。

     我喜歡法隆寺,是因為寺内沒有沉香的氣氛,還能嗅到“書香”(書籍的氣味)的緣故。

     這個寺的别名叫法隆學問寺,那裡有各種宗教團體,原本是進行研究的地方。

    據說,現存世界最古老的印刷品是法隆寺保存的《百萬塔陀羅尼》。

    平定了“惠美押勝之亂”後,稱德天皇許下了願,制作了塔高為4寸5分(約14公分),塔底直徑為3寸5分(約11公分)的100萬座三重塔,按其命令在塔身中裝入印在紙上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咒文,于寶龜元年(770)完成。

    100萬座微型三重塔,是用制陶旋盤做成的木制品,塔尖的部分是插上去的,下部放進陀羅尼的印刷本。

    四種類型的陀羅尼經分别印刷了25萬張。

     這100萬座小塔各分為10萬座,分别安放在大安、元興、興福、藥師、東大、西大、法隆、弘福、四天王、崇福10大寺院,可現存的原物隻剩下法隆寺保存的4萬餘座,這就是世界最古老印刷品的命運。

    實際上1966年在韓國慶州的佛國寺發現了印刷的《陀羅尼經》,雖沒有标明年代,但據說可能比日本的百萬塔更為古老。

    因為它使用了武則天創造的則天文字。

    但由于“圀”這個則天文字後來一直使用,所以?庖壞慊共荒苋範ㄋ舻氖貝?/p>日本的10大寺院,曾各收藏過10萬座裝有咒文的三重塔,現在隻有法隆寺僅存4萬餘座,具有象征性的意義。

    免于戰亂和天災就充分表明了保護小塔和咒文的強烈意識。

     聖德太子被視為救世觀音或如意輪觀音的化身。

    據相傳,安置在夢殿的救世觀音像是按聖德太子的樣子作的,到1884年佛諾羅薩美國東洋美術史學家。

    打開夢殿的門扉為止,救世觀音像一直被視為秘佛。

    當然救世觀音像與太子身高相等,同金堂的釋迦三尊像一樣屬于北魏式。

     如果用中國的朝代來說明,聖德太子生活的時代相當于隋朝至唐朝初期。

    但當時法隆寺的氣氛或者文物,無論怎樣看都是北魏式的,這麼說更易于理解。

     北魏屬于鮮卑拓跋部在中國北方建立的王朝。

    北魏孝文帝将國都從平城遷到洛陽,為推行漢化政策,還禁止使用自己的語言和服裝。

    這種政策是文明開化的,禁止胡語和胡服,大概也應視為當時的國際化。

    日本聖德太子沒有實行這種極端的政策,而以佛教為中心熱心地推行文明政策。

    例如當時從百濟等地有大量移民渡海來到日本,呈現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