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主義的黑幫分子!除了他們,還有形形色色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幫分子尚未暴露反革命嘴臉!如若不然,毛主席為什麼要發動一場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解放軍報》又為什麼要連續發表充滿火藥味的批判文章?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首先動員起來了,作出了戰鬥姿态,我——一個誕生在新中國、成長在紅旗下,無比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中學生——一個共産主義青年團員,豈能置身于這樣一場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運動之外?!
我歸到班級坐下以後,情緒仍然十分激動。
發言時沙子迷了我的眼,我沒顧上揉出來,這會兒眼淚就一個勁兒地往外淌。
班主任從後邊走到我身旁坐下了,将她的手絹塞在我手裡,表揚說:“很好。
你的發言很好。
你的感情也很對頭!老師剛才有點錯怪了你,别生氣。
” 她大概以為我的眼淚是由于内心過分激動而淌出來的。
校長在講話中這樣說:“正如初三二班代表發言所說,我們要象在農村消滅害蟲一樣,将危害我們黨和社會主義的黑幫捏死!這就是我們對黨對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這就是我們對反黨反社會主義黑幫的無産階級義憤!……” 在我們學校的曆史上,校長引用一個學生的話,也算是“史無前例”的。
班主任親切地微笑着瞧了我一眼。
我感到無比驕傲,無比自豪,好不得意! 語文老師出現在校長身旁,恭恭敬敬,虔虔誠誠地彎下腰對校長說:“校長,我曾在幾個班的作文課上讀過《燕山夜話》和《三家村劄記》中的幾篇,雖然我已經寫了書面檢讨,但很不深刻,請您允許我借這個機會對自己進行批判吧……” 因她說話時口也對着麥克風,我們聽到了。
校長未看她,也未置可否。
繼續講話:“這場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将必然從北京深入開展到全國,從社會深入開展到我們學校……” 語文老師就那麼微微彎腰站在校長身旁,不死心地等待着校長的講話結束。
校長直到講完話也未看她一眼。
她又失去了在全校同學面前公開檢讨和批判自己“錯誤”的機會。
幾個同學往樓内搬桌椅和擴音器的時候,她仍怔怔地站在那兒…… 口誅方罷,繼之筆伐。
各班派同學到總務處領紙、墨、筆,開始大寫特寫聲讨“黑幫”的“戰鬥檄文”,或畫漫畫。
我們班首先将一條“堅決站在毛主席一邊,誓死同反黨反社會主義黑幫血戰到底!”的字字巨大的标語貼到了校門兩側——它向全社會聲明了我校革命師生旗幟鮮明的立場,也彌補了我們“四好”班沒能第一個在全校表決心大會上發言的榮譽損失。
“戰鬥檄文”盡屬“即興創作”。
我寫了一句:“鄧拓、吳晗、廖沫沙”, 有同學立刻續一句:“他們三個是一家,” 第三句來得更快:“他們反黨反人民,” 第四句早有人想出來了:“你說該殺不該殺?” 大家齊聲讀一遍,合轍押韻。
“結束在問号上麼?問誰呀?” “還問個什麼勁?該殺!” “對!加上兩句——該殺!該殺!!” “再加一句——打發他們回老家!!!” 更有衆多同學從旁提出商榷,補充。
于是一篇“戰鬥檄文”墨汁淋漓地貼到了走廊上: 鄧拓、吳晗、廖沫沙, 他們三個是一家, 他們反黨反人民, 你說該殺不該殺? 該殺!該殺!! 打發他們回老家!!! 不久這詩體“戰鬥檄文”不胫而走,從校内流傳校外,成了千萬小女孩跳皮筋時唱着很順口的“革命兒歌”。
由一代小女孩傳給另一代小女孩,久唱不衰,差不多從一九六六年一直唱到一九七六年…… 班主任把我找到了教員室,所有的老師也在舞筆弄墨。
她問:“聽同學們講,你有《燕山夜話》和《三家村劄記》這兩本黑書?” 我有,但不知老師所問究竟何意,出于一個中學生保護自己的本能,立即搖頭否定:“沒有,沒有!同學們胡說八道!” 她說:“你肯定有!老師要求你貢獻出來,當作同學們的批判材料。
” 我隻好含糊地回答:“也許我有……我自己也記不清了,我回家找找。
” 一個正在寫“戰鬥檄文”的老師懸腕止筆道:“姚老師,要是他能找到,先給我們化學教研組批判用吧!我們這些教化學的老師還誰也沒看過呢!”言罷,又落筆揮灑起來。
發言時沙子迷了我的眼,我沒顧上揉出來,這會兒眼淚就一個勁兒地往外淌。
班主任從後邊走到我身旁坐下了,将她的手絹塞在我手裡,表揚說:“很好。
你的發言很好。
你的感情也很對頭!老師剛才有點錯怪了你,别生氣。
” 她大概以為我的眼淚是由于内心過分激動而淌出來的。
校長在講話中這樣說:“正如初三二班代表發言所說,我們要象在農村消滅害蟲一樣,将危害我們黨和社會主義的黑幫捏死!這就是我們對黨對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這就是我們對反黨反社會主義黑幫的無産階級義憤!……” 在我們學校的曆史上,校長引用一個學生的話,也算是“史無前例”的。
班主任親切地微笑着瞧了我一眼。
我感到無比驕傲,無比自豪,好不得意! 語文老師出現在校長身旁,恭恭敬敬,虔虔誠誠地彎下腰對校長說:“校長,我曾在幾個班的作文課上讀過《燕山夜話》和《三家村劄記》中的幾篇,雖然我已經寫了書面檢讨,但很不深刻,請您允許我借這個機會對自己進行批判吧……” 因她說話時口也對着麥克風,我們聽到了。
校長未看她,也未置可否。
繼續講話:“這場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将必然從北京深入開展到全國,從社會深入開展到我們學校……” 語文老師就那麼微微彎腰站在校長身旁,不死心地等待着校長的講話結束。
校長直到講完話也未看她一眼。
她又失去了在全校同學面前公開檢讨和批判自己“錯誤”的機會。
幾個同學往樓内搬桌椅和擴音器的時候,她仍怔怔地站在那兒…… 口誅方罷,繼之筆伐。
各班派同學到總務處領紙、墨、筆,開始大寫特寫聲讨“黑幫”的“戰鬥檄文”,或畫漫畫。
我們班首先将一條“堅決站在毛主席一邊,誓死同反黨反社會主義黑幫血戰到底!”的字字巨大的标語貼到了校門兩側——它向全社會聲明了我校革命師生旗幟鮮明的立場,也彌補了我們“四好”班沒能第一個在全校表決心大會上發言的榮譽損失。
“戰鬥檄文”盡屬“即興創作”。
我寫了一句:“鄧拓、吳晗、廖沫沙”, 有同學立刻續一句:“他們三個是一家,” 第三句來得更快:“他們反黨反人民,” 第四句早有人想出來了:“你說該殺不該殺?” 大家齊聲讀一遍,合轍押韻。
“結束在問号上麼?問誰呀?” “還問個什麼勁?該殺!” “對!加上兩句——該殺!該殺!!” “再加一句——打發他們回老家!!!” 更有衆多同學從旁提出商榷,補充。
于是一篇“戰鬥檄文”墨汁淋漓地貼到了走廊上: 鄧拓、吳晗、廖沫沙, 他們三個是一家, 他們反黨反人民, 你說該殺不該殺? 該殺!該殺!! 打發他們回老家!!! 不久這詩體“戰鬥檄文”不胫而走,從校内流傳校外,成了千萬小女孩跳皮筋時唱着很順口的“革命兒歌”。
由一代小女孩傳給另一代小女孩,久唱不衰,差不多從一九六六年一直唱到一九七六年…… 班主任把我找到了教員室,所有的老師也在舞筆弄墨。
她問:“聽同學們講,你有《燕山夜話》和《三家村劄記》這兩本黑書?” 我有,但不知老師所問究竟何意,出于一個中學生保護自己的本能,立即搖頭否定:“沒有,沒有!同學們胡說八道!” 她說:“你肯定有!老師要求你貢獻出來,當作同學們的批判材料。
” 我隻好含糊地回答:“也許我有……我自己也記不清了,我回家找找。
” 一個正在寫“戰鬥檄文”的老師懸腕止筆道:“姚老師,要是他能找到,先給我們化學教研組批判用吧!我們這些教化學的老師還誰也沒看過呢!”言罷,又落筆揮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