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傳
關燈
小
中
大
昭明太子蕭統,字德施,梁武帝長子。
生母是丁斌嫔。
當初,梁武帝沒有男孩,梁武帝率兵起義讨伐東昏侯時,蕭統于齊中興元年(501)九月在襄陽出世。
梁武帝登帝位後,有司上書請求立儲君,梁武帝認為天下剛剛安定,很多制度缺失還有待進一步健全,便不同意冊立皇位繼承人。
後來在大臣們的堅決請求下,天監元年(502)十一月,蕭統被梁武帝立為皇太子。
當時太子年幼,仍舊居在皇宮。
太子蕭統天生聰明、機靈,三歲啟蒙學習《孝經》、《論語》,五歲時把“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全部學完,并能加以背誦。
五年(506)六月十七日才搬出皇宮,住進東宮。
蕭統生性仁慈孝順,自從離開皇宮後,時常思戀父母,心情總是郁郁不樂。
梁武帝知道這一情況後,便讓他每五天朝見一次,時常居留永福省,有時三天,有時五天不等,然後才回東宮。
八年(509)九月,梁武帝在壽安殿考察兒子的學業,讓蕭統講解《孝經》,蕭統的講解大義突出、條理清晰。
講解完畢後,又親自到國學陳設酒宴祭奠至聖先師。
十四年(515)正月初一,梁武帝在殿前的平台上接見臣僚,在太極殿給太子蕭統舉行加冠禮。
過去的規定,太子戴遠遊冠,佩金蟬翠謊纓;這次皇帝下诏讓太子戴金博山冠。
蕭統長相英俊,說話辦事都很得體。
讀書時一目數行,并且能做到過目不忘。
每逢遊宴祖道的盛會,作詩可賦至十數韻。
有時梁武帝讓他作劇韻詩,他總是稍加思考便能作出,而且不用串改修飾。
梁武帝大力提倡佛教,并親自講解佛經。
太子蕭統也十分崇信佛教三寶佛、法、僧,翻閱了很多佛教經書。
并在宮内特建慧義殿,作為講解佛教教義的教堂,招徕有名望的僧侶,經常在一起談論研究佛經。
蕭統自己還創立了二谛(真谛、俗谛)法身經義,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普通元年(520)四月,有甘露降落在慧義殿,大家都認為這是太子的美德感動了上天。
七年(526)十一月,太子蕭統的生母丁斌嫔生病了,他回到永福省,日夜守候在病床旁,觀察病情,睡覺時連衣服都不脫。
後來丁斌嫔醫治無效而死去,蕭統步行跟在搬運屍體的隊伍後面,一直走回皇宮,直到他母親屍體入棺時,沒有吃一口飯,喝一口水,一哭就傷心得幾乎喘不過氣來。
梁武帝派中書舍人顧協宣讀聖旨說:“居喪時期,因傷心而減少進食數量并使孝子的身體有所衰弱,但不能讓孝子們因此餓死,這是聖人制定的禮節。
《禮記》說因哀傷過度導緻孝子身體過度衰弱甚至死亡,不能完成守喪三年的任務,那就和不講孝心一樣。
我還健在,你怎麼能如此糟踐自己!應該立即強迫自己吃飯喝水。
”太子蕭統接到皇帝的聖旨後才吃了幾合米做的稀飯。
從此直到丁斌嫔下葬,每天隻吃一升麥米做的稀飯。
梁武帝又下诏說,“聽說你每天所吃的食物太少,身體已經很虛弱,快要病倒,我雖然沒有其他的疾病,正因為你現在這個樣子,讓我心中悶悶不樂而生病了。
所以你應該強迫自己吃些稠稀飯,不要讓我總是替你擔心。
”但蕭統盡避多次接到聖旨,無論如何規勸,他仍堅持每天隻吃一溢米的稀飯,疏菜瓜果一點也不吃。
蕭統身體一向很健壯,原來腰帶有十圍,現在已瘦減過半。
每次入朝時,官員和平民看到他如此瘦弱,沒有不傷心落淚的。
太子蕭統自從舉行加冠儀式後,梁武帝就讓他
生母是丁斌嫔。
當初,梁武帝沒有男孩,梁武帝率兵起義讨伐東昏侯時,蕭統于齊中興元年(501)九月在襄陽出世。
梁武帝登帝位後,有司上書請求立儲君,梁武帝認為天下剛剛安定,很多制度缺失還有待進一步健全,便不同意冊立皇位繼承人。
後來在大臣們的堅決請求下,天監元年(502)十一月,蕭統被梁武帝立為皇太子。
當時太子年幼,仍舊居在皇宮。
太子蕭統天生聰明、機靈,三歲啟蒙學習《孝經》、《論語》,五歲時把“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全部學完,并能加以背誦。
五年(506)六月十七日才搬出皇宮,住進東宮。
蕭統生性仁慈孝順,自從離開皇宮後,時常思戀父母,心情總是郁郁不樂。
梁武帝知道這一情況後,便讓他每五天朝見一次,時常居留永福省,有時三天,有時五天不等,然後才回東宮。
八年(509)九月,梁武帝在壽安殿考察兒子的學業,讓蕭統講解《孝經》,蕭統的講解大義突出、條理清晰。
講解完畢後,又親自到國學陳設酒宴祭奠至聖先師。
十四年(515)正月初一,梁武帝在殿前的平台上接見臣僚,在太極殿給太子蕭統舉行加冠禮。
過去的規定,太子戴遠遊冠,佩金蟬翠謊纓;這次皇帝下诏讓太子戴金博山冠。
蕭統長相英俊,說話辦事都很得體。
讀書時一目數行,并且能做到過目不忘。
每逢遊宴祖道的盛會,作詩可賦至十數韻。
有時梁武帝讓他作劇韻詩,他總是稍加思考便能作出,而且不用串改修飾。
梁武帝大力提倡佛教,并親自講解佛經。
太子蕭統也十分崇信佛教三寶佛、法、僧,翻閱了很多佛教經書。
并在宮内特建慧義殿,作為講解佛教教義的教堂,招徕有名望的僧侶,經常在一起談論研究佛經。
蕭統自己還創立了二谛(真谛、俗谛)法身經義,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普通元年(520)四月,有甘露降落在慧義殿,大家都認為這是太子的美德感動了上天。
七年(526)十一月,太子蕭統的生母丁斌嫔生病了,他回到永福省,日夜守候在病床旁,觀察病情,睡覺時連衣服都不脫。
後來丁斌嫔醫治無效而死去,蕭統步行跟在搬運屍體的隊伍後面,一直走回皇宮,直到他母親屍體入棺時,沒有吃一口飯,喝一口水,一哭就傷心得幾乎喘不過氣來。
梁武帝派中書舍人顧協宣讀聖旨說:“居喪時期,因傷心而減少進食數量并使孝子的身體有所衰弱,但不能讓孝子們因此餓死,這是聖人制定的禮節。
《禮記》說因哀傷過度導緻孝子身體過度衰弱甚至死亡,不能完成守喪三年的任務,那就和不講孝心一樣。
我還健在,你怎麼能如此糟踐自己!應該立即強迫自己吃飯喝水。
”太子蕭統接到皇帝的聖旨後才吃了幾合米做的稀飯。
從此直到丁斌嫔下葬,每天隻吃一升麥米做的稀飯。
梁武帝又下诏說,“聽說你每天所吃的食物太少,身體已經很虛弱,快要病倒,我雖然沒有其他的疾病,正因為你現在這個樣子,讓我心中悶悶不樂而生病了。
所以你應該強迫自己吃些稠稀飯,不要讓我總是替你擔心。
”但蕭統盡避多次接到聖旨,無論如何規勸,他仍堅持每天隻吃一溢米的稀飯,疏菜瓜果一點也不吃。
蕭統身體一向很健壯,原來腰帶有十圍,現在已瘦減過半。
每次入朝時,官員和平民看到他如此瘦弱,沒有不傷心落淚的。
太子蕭統自從舉行加冠儀式後,梁武帝就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