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文帝本紀

關燈
太宗簡文皇帝名綱,字世缵,乳名六通,是高祖的第三個兒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兄弟。

    天監二年(503)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顯陽殿裡。

    天監五年(506),封為晉安王,食邑八千戶。

    天監八年(509)任雲麾将軍,領石頭戍軍事,斟酌設置顧問官。

    天監九年(510),升任使持節、都督南、北兖、青、徐、冀五州諸軍事、宣毅将軍、南兖州刺史。

    天監十二年(513),入任惠将軍、丹陽尹。

    天監十三年(514),出任使持節,都督荊、雍、梁、南、北秦、益、甯七州諸軍事、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将軍仍舊。

    天監十四年(515),調任都督江州諸軍事、雲麾将軍、江州刺史,持節仍舊。

    天監十七年(518),征召為西中郎将,領石頭戍軍事,不久又任宣惠将軍、丹陽尹,加侍中。

    普通元年(520),出任使持節、都督益、甯、雍、梁、南、北秦、沙七州諸軍、益州刺史,還沒有上任,即改授雲麾将軍、南徐州刺史。

    普通四年(523),調任使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以及郢州竟陵、司州随郡諸軍事、平西将軍、甯蠻校尉、雍州刺史。

    普通五年(524),晉号安北将軍。

    普通七年(526),權進都督荊、益、南梁三州諸軍事。

    這年,丁母穆貴嫔死,上奏陳述自己的見解,下诏令回任本職。

    中大通元年(529),下诏依照先例供給鼓吹樂一部。

    中大通二年(530),征召為都督南揚、徐二州諸軍事、骠騎将軍、揚州刺史。

    中大通三年(531)四月六日,昭明太子去世。

    五月二十八日,下诏:“不是大公無私便不可以治理國家,不是兼愛百姓便不可以君臨四海。

    因此,堯能夠讓賢于舜,隻要有懿德就舉薦他;文王舍棄伯邑考而立武王,至于上下,光輝普照四方。

    爾今岱宗荒寥,國運艱難,淳厚的風氣卻依然濃郁,百姓沒有治理,如果不是既賢明而又有才能、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怎能夠擔當得起國家的重任啊!晉安王綱,文章的内涵不待學而知,善事尊長猶出于自然,威望、恩惠宣揚于外,内在德行聰明、機智,諸後歸附于美,境域之内,齊心一意。

    适合立為皇太子。

    ”七月七日,至正殿前授策而拜,因修繕東宮,暫時居住在東府。

    中大通四年(532)九月,移回東宮居住。

     太清三年(549)五月二日,高祖駕崩。

    二十八日,即皇帝位。

    下诏:“朕因喪父,遭逢不幸。

    大行皇帝突然丢下萬國,攀慕号頢,身處失所。

    朕德行寡薄,卻越居萬民之上,孤單痛苦,不知所托,正仰賴藩輔,國家因此安定。

    謹遵照先帝意旨,給全國的平民百姓帶來恩惠。

    可對全國已判罪犯減刑或免刑。

    ”二十九日,下诏:“培育事物宜采取寬松政策,治理百姓應給他們帶來福惠,道著興王,本非奴隸。

    有的開創侍奉國家,便被捕當了俘虜;有的在邊疆,無端被抄家、搶劫。

    國與國之間的争逐,黎民百姓有什麼罪!朕寡昧無知,創承鴻大事業,既然治理國家,化行宇宙,怎麼打算讓他們獨獨成為寇盜呢!鎊州隻要是活着的北方人做奴婢的,以及他們的妻子、兒女,當全部釋放。

    ”三十日,給王妃追加谥号為“簡皇後”。

     六月二日,任南康嗣王會理為司空。

    三日,立宣城王大器為皇太子。

    八日,封當陽公大心為尋陽郡王,石城公大款為江夏郡王,甯國公大臨為南海郡王,臨城公大連為南郡王,西豐公大春為安陸郡王,新淦公大成為山陽郡王,臨湘公大封為宜都郡王。

     秋七月一日,廣州刺史元景仲策劃響應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率兵攻打他,元景仲自殺,陳霸先迎接定州刺史蕭勃為刺史。

    十五日,以吳郡設置吳州,任安陸王大春為刺史。

    十七日,任司空南康嗣王會理兼尚書令,南海王大臨為揚州刺史,新興王大莊為南徐州刺史。

    這月,九江發生大饑荒,人吃人的有十分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