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壑下奇緣

關燈
一片花樹。

     隻見那白發老者并不直行前進,卻左三右四,忽前忽後而行,初看似是雜亂無章,留心一瞧内中卻大有文章。

     長孫骥忖道:“這花樹定是一種奇門術算的陣式,不知“栖霞老人”所借那本書中可有記載?” 但他不敢大意,處處留心白發老者所經路徑。

     穿過花樹是一片削壁,長孫骥正不知白發老者帶他到此何故,白發老者已伸出右手遙向右壁一指,忽聽:“隆隆!”之聲不絕,削壁忽然自動分裂成一座門,左右向内縮去。

     裡面是寬約一尺的斜坡,長孫骥進入一瞧,眼前又是一道曲折的夾道,夾道很窄,僅可容二人通過,而且黑暗如漆。

     長孫骥神凝雙目,貼壁而入,走了一陣,夾道逐漸開朗,白光隐隐,也不像剛入石門時那麼黑暗。

     耳際間,響起了一陣軋軋之聲,回頭望去,那供台制成的石門,重又合在一處。

     又走了一段,景物愈覺奇麗,夾壁兩邊嵌有明珠,晶瑩透明,光輝耀目,反映那石鐘之上,宛如置身琉璃世界一般。

     夾壁盡頭,迎面白壁間現出一扇石門,白發老者随意一推,石門應手而開,裡面是一座三間房子大小的石洞,石洞中間有一塊大青石,四壁空空洞洞并無半點陳設。

     長孫骥剛踏入洞中,石門已自動關上,這石洞亦嵌有寸餘明珠,光華奪目,白發老者平平地飛坐在大青石上,道:“小哥兒過來,可知老朽帶你至此所為何故?” 長孫骥道:“晚輩癡愚,望老前輩明示。

    ” “如果在我行功之時,你被外物所擾,不但将我一片心血付於流水,而你亦落得一生殘廢,所以我把你帶進這山洞。

    ” 長孫骥尚未明-白發老者之意,白發老者在青石上摸了一陣,突然“啪!”的一聲彈出一絹冊來,白發老者将絹冊遞與長孫骥道:“此乃易容之術真-,相贈與你,專心細究,妙用無窮。

    ” 長孫骥恭立不前,雙手接過絹冊,随手藏在貼身袋内,白發老者接道:“叛徒李鵬飛,已得老朽真傳十之二、三,二十年來功力當有躍進,況且為人陰險,更有半本毒經之助,以你正常修為,今生實無法了此心願,老朽帶你至此乃決将真元用開頂之法,灌注與你,以報小哥兒代清門戶之情。

    ” 長孫骥聞言一怔,忖道:“傳聞武學之中有一開頂之法,對受法之人即時可增加自身至行法人相等功力,但行法之人,不出一個時辰,将因真元枯竭而死,同時如有一方心神不定,極易導緻走火入魔,輕則全身殘廢,重則當場緻命,故武林中人無人有膽嘗試,此老……” 白發老者接道:“老朽自飲下逆徒在食水中暗放無味之毒後,人事暈迷中,又被點了三陰七陽重穴,雖是已将劇毒逼入雙足,但已不能動用真力,先前為你之故,用力過度,三日内定将七孔流血而亡,與其帶入土中,不如相贈與你,但望他日行走江湖勿墜下流,老朽即含笑九泉矣!” 長孫骥雙膝下跪,星目含淚道:“為晚輩賤命,緻令前輩陽壽頓減……” 此時他已語不成聲,淚如雨下…… 白發老者含笑道:“人生自古誰無死?老朽在世三甲子,死不為夭,你未來任重道遠,豈可做此兒女之态?令人齒冷。

    ” 長孫骥含悲恭立,默默無語,白發老者接着又道:“來,别愁眉苦臉的,按你行功心法坐好,絕不能分心他用,否則,一切都成泡影,我在九泉之下,也難瞑目。

    ” 一語甫畢,低喝一聲,右掌按在長孫骥“天靈穴”上,長孫骥隻覺一股熱流,灌入體内,從“華蓋”“期門”循經“丹田”周而複始。

     他知道白發老者已将他三甲子功力、内力,揉合真元之氣,透過自己“天靈穴”沖破生死玄開,十二重樓,注入奇經八脈。

     他不敢有一絲雜念,按峨嵋無上心法,片刻間,已進入忘我之境…… 長孫骥不知何時覺得,從“天靈穴”輸入的熱流已經停止。

     陡睜雙目,隻見目前白發老者壽眉低垂,寶相尊嚴,不禁伸手到對方鼻孔之下,已無半點氣息,再俯耳他胸前一聽,心髒亦已停止,知是仙去多時,遂倒身大拜八拜,暗暗祝告道:“老前輩之恩,晚輩此生不忘,此次出山除搭救拙荊之外,首先尋找李鵬飛,代清門戶,以慰在天之靈。

    ” 拜畢,取起身旁烏金摺扇,離開石洞,到了削壁之下,随手關緊石門,并運力指書:淮陽廿一代掌門聖體在此,不得入内,違者定遭慘報。

     長孫骥指書他先時尚未覺得,随後一看,竟自吓了一跳,想不到自己功力已增進如此。

     原來他手指所過,堅硬的花崗石紛紛落下,每句每劃竟深入一寸,平滑猶如刀刻,忖道:“這指法已比李翔的掌刃切木,高到不知多少。

    ” 心中大喜,不由放聲大笑。

     此時日正中天,秋風飒飒。

     長孫骥方欲舉步,已記不起花陣出入步法,伸手入懷摸出一本絹冊,竟是易容真注,好奇之心頓起,翻開内頁一瞧,但覺該書字字珠玑,不禁看得入神…… 待至看完全冊,日已西墜,腹中雷鳴,忙摘了一大堆不知名山果充饑。

     長孫骥心懸閻小鳳安危,急欲出陣前往蓼心洲,所以,食過山果即席地究讀“栖霞老人”所借之奇門術算一書。

     且說“餘仙子”自途中遇到姜虛一行,自知非對方敵手,率随行四護法棄下閻小鳳,匆匆趕回蓼心洲。

     她既恨“鬼牙掌”之架梁,又怕長孫骥前來複仇,遂下令明暗兩樁,如遇不明人物出現速即傳書飛報,不得有誤。

     “餘仙子”終日坐鎮“合歡宮”如臨大敵。

     這日“餘仙子”悶得發慌,正與面首數人在“合歡宮”展開無遮大會之際…… 突然巡洲頭目進内禀報道:“現有”太白雙逸“已至湖邊,似有入洲之意。

    ” “餘仙子”一擺手,命頭目退下,不到半盞茶,先前頭目又進内禀道:“”太白雙逸“已-舟往蓼心洲進發。

    ” “餘仙子”命頭目退下後,忖道:“何以長孫骥不來?” “餘仙子”在徐州曾敗在長孫骥手下,後來帶了四護法到雲台山下,何以不與長孫骥正面合手,反而将閻小鳳攜去? 難道她真有先見之明,曉得燕玲已與長孫骥結為夫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