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公 設
關燈
小
中
大
乎一樣重要。
這種與另一個人真正高度發展的親密關系并非生活的主要任務,但是它很可能是生活中産生滿足感的主要源泉;從那個時候起,一個人的興趣在深度或廣度上繼續發展,或者既在深度上又在廣度上繼續發展,直到有機體内令人不悅的退行性變化導緻老年階段的開始為止。
注57 我試圖通過詳盡地闡述這些發展階段中每一個階段容易想到的可能性來勾勒我的理論,表明事件的開端,不論它們在開始的時候能否被觀察到,或能否相當有把握地進行推論,它們都始于個體的出生,并至少朝着實齡的成年期前進。
欣快和緊張 在我們看來,除了生物的或人類的公設以外,我們還需要從人類活動的其他領域借用一些概念,包括從數學領域借用一些概念。
在這裡,我特别想提到的概念是極限思想(ideaoflimits)和絕對概念(notionofabsolute)。
我在思考人際關系時,會不時地用到絕對的構想。
也就是說,我試圖根據某些确實存在的極端事例來進行推斷,以界定一些我知道并不存在的東西。
這些理想的構想或極性的構想有助于清楚地讨論一些或多或少接近于這些極性絕對(polarabsolutes)的現象。
在此,我想提及的兩種絕對現象是絕對的欣快(absoluteeuphoria)和絕對的緊張(absolutetension)。
我們可以将絕對的欣快界定為一種完全健康的狀态。
在一個非常幼小的嬰兒的深睡狀态中,可能會發生最接近于這種狀态的,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可以觀察到的欣快現象。
而絕對的緊張,我們可以将其界定為對絕對欣快的最大可能的背離。
人們可以觀察到的最接近于絕對緊張的現象相當罕見,且一向是相當短暫的恐怖狀态(stateofterror)。
欣快水平和緊張水平之間存在着一種互反關系,這是生命的特性;也就是說,欣快水平朝着緊張水平的相反方向變化。
現在,我準備坦誠、全心地參照數學中的一些原理&mdash&mdash我想,部分原因在于我的興趣。
欣快水平與緊張水平之間的互反關系可以借y是x的函數來表示,其關系是y=1/x。
你們中間那些還記得用數字表達換算公式y=1/x的人,也許會想起,當x等于0時,y是無限的,而不管x的值增加到多大,y都不可能為0。
也就是說,其限度&mdash&mdash當一個為0,而另一個為無窮大時&mdash&mdash實際上永遠都觀察不到。
換種方式來說,絕對的欣快和絕對的緊張是一種在思維中有用的構想,但它們實際上不會出現。
這些絕對現象有時候會有近似的表現,但幾乎所有的人可能都不會單純地處于一極,而是居中者較多;也就是說,他們身上具有某種水平的緊張,同時欣快的水平也不那麼高。
雖然欣快不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但緊張卻是我們思維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
注58關于這個緊張的問題,我想在這裡摘引我的一篇論文中的一段話: 在任何把人格視作一種實體的讨論中,我們都必須使用經驗(experience)這個術語。
不論對經驗還可以說些什麼,歸根結底,它都是緊張的經驗和能量轉化(energytransformations)的經驗。
我是在與談論物理學完全相同的意義上運用這兩個術語的,因此,無需加上諸如&ldquo心理的&rdquo之類的形容詞&mdash&mdash不管人們可能如何地構想&ldquo心理的&rdquo經驗本身。
在人格和文化領域,緊張被認為有兩個重要的方面:緊張是活動的一種潛在可能性(potentiality),是能量轉化的一種潛在可能性;緊張是一種感覺到的或有意注意到的存在狀态。
前者是内在的,後者卻不是。
換句話說,緊張通常是活動的潛在可能性,同時,緊張可能具有一種感覺到的或表象的成分。
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這種可能發生的、非内在的因素是經驗的一種功能,而不是緊張本身的一種功能,因為它以同樣的方式應用于能量轉化。
它們同樣也可能具有感覺到的或表象的成分,或者在人們沒有有意覺察的情況下出現。
注59 不過,經受緊張和能量轉化(不管這些事件有可能是怎樣的不帶任何表象的成分)從來都不會外在于整個機體,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都不會超越某種回憶(recall)的可能性&mdash&mdash這種回憶是動力性幸存、真實過往的指征,對預見的性格和在動力方面有重大意義的臨近未來具有可察覺的影響。
注60 現在,讓我們回到我關于人性動物成為一個人的發展過程的描述,我曾說過,欣快可能就相當于有機體的整體平衡,我們知道,盡管這種情況不可能存在,但是在緊張處于最低限度的那些時間間隔或瞬間,就會接近于這種狀況。
在十分年幼的嬰兒身上,當呼吸循環開始其終身的進程,當體溫沒有什麼不正常,當水的供應和食物的供應(通常在胃中)充足,當沒有任何有害的事件對後來所謂的&ldquo意識&rdquo的外周進行沖擊時,這些間隔就會出現。
需要的緊張 短暫地或周期性地降低嬰兒欣快水平并影響其存在之生物失衡的緊張,是主要和與物理化學世界共存有關的需要(ne
這種與另一個人真正高度發展的親密關系并非生活的主要任務,但是它很可能是生活中産生滿足感的主要源泉;從那個時候起,一個人的興趣在深度或廣度上繼續發展,或者既在深度上又在廣度上繼續發展,直到有機體内令人不悅的退行性變化導緻老年階段的開始為止。
注57 我試圖通過詳盡地闡述這些發展階段中每一個階段容易想到的可能性來勾勒我的理論,表明事件的開端,不論它們在開始的時候能否被觀察到,或能否相當有把握地進行推論,它們都始于個體的出生,并至少朝着實齡的成年期前進。
欣快和緊張 在我們看來,除了生物的或人類的公設以外,我們還需要從人類活動的其他領域借用一些概念,包括從數學領域借用一些概念。
在這裡,我特别想提到的概念是極限思想(ideaoflimits)和絕對概念(notionofabsolute)。
我在思考人際關系時,會不時地用到絕對的構想。
也就是說,我試圖根據某些确實存在的極端事例來進行推斷,以界定一些我知道并不存在的東西。
這些理想的構想或極性的構想有助于清楚地讨論一些或多或少接近于這些極性絕對(polarabsolutes)的現象。
在此,我想提及的兩種絕對現象是絕對的欣快(absoluteeuphoria)和絕對的緊張(absolutetension)。
我們可以将絕對的欣快界定為一種完全健康的狀态。
在一個非常幼小的嬰兒的深睡狀态中,可能會發生最接近于這種狀态的,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可以觀察到的欣快現象。
而絕對的緊張,我們可以将其界定為對絕對欣快的最大可能的背離。
人們可以觀察到的最接近于絕對緊張的現象相當罕見,且一向是相當短暫的恐怖狀态(stateofterror)。
欣快水平和緊張水平之間存在着一種互反關系,這是生命的特性;也就是說,欣快水平朝着緊張水平的相反方向變化。
現在,我準備坦誠、全心地參照數學中的一些原理&mdash&mdash我想,部分原因在于我的興趣。
欣快水平與緊張水平之間的互反關系可以借y是x的函數來表示,其關系是y=1/x。
你們中間那些還記得用數字表達換算公式y=1/x的人,也許會想起,當x等于0時,y是無限的,而不管x的值增加到多大,y都不可能為0。
也就是說,其限度&mdash&mdash當一個為0,而另一個為無窮大時&mdash&mdash實際上永遠都觀察不到。
換種方式來說,絕對的欣快和絕對的緊張是一種在思維中有用的構想,但它們實際上不會出現。
這些絕對現象有時候會有近似的表現,但幾乎所有的人可能都不會單純地處于一極,而是居中者較多;也就是說,他們身上具有某種水平的緊張,同時欣快的水平也不那麼高。
雖然欣快不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但緊張卻是我們思維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
注58關于這個緊張的問題,我想在這裡摘引我的一篇論文中的一段話: 在任何把人格視作一種實體的讨論中,我們都必須使用經驗(experience)這個術語。
不論對經驗還可以說些什麼,歸根結底,它都是緊張的經驗和能量轉化(energytransformations)的經驗。
我是在與談論物理學完全相同的意義上運用這兩個術語的,因此,無需加上諸如&ldquo心理的&rdquo之類的形容詞&mdash&mdash不管人們可能如何地構想&ldquo心理的&rdquo經驗本身。
在人格和文化領域,緊張被認為有兩個重要的方面:緊張是活動的一種潛在可能性(potentiality),是能量轉化的一種潛在可能性;緊張是一種感覺到的或有意注意到的存在狀态。
前者是内在的,後者卻不是。
換句話說,緊張通常是活動的潛在可能性,同時,緊張可能具有一種感覺到的或表象的成分。
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這種可能發生的、非内在的因素是經驗的一種功能,而不是緊張本身的一種功能,因為它以同樣的方式應用于能量轉化。
它們同樣也可能具有感覺到的或表象的成分,或者在人們沒有有意覺察的情況下出現。
注59 不過,經受緊張和能量轉化(不管這些事件有可能是怎樣的不帶任何表象的成分)從來都不會外在于整個機體,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都不會超越某種回憶(recall)的可能性&mdash&mdash這種回憶是動力性幸存、真實過往的指征,對預見的性格和在動力方面有重大意義的臨近未來具有可察覺的影響。
注60 現在,讓我們回到我關于人性動物成為一個人的發展過程的描述,我曾說過,欣快可能就相當于有機體的整體平衡,我們知道,盡管這種情況不可能存在,但是在緊張處于最低限度的那些時間間隔或瞬間,就會接近于這種狀況。
在十分年幼的嬰兒身上,當呼吸循環開始其終身的進程,當體溫沒有什麼不正常,當水的供應和食物的供應(通常在胃中)充足,當沒有任何有害的事件對後來所謂的&ldquo意識&rdquo的外周進行沖擊時,這些間隔就會出現。
需要的緊張 短暫地或周期性地降低嬰兒欣快水平并影響其存在之生物失衡的緊張,是主要和與物理化學世界共存有關的需要(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