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青年早期

關燈
個整合傾向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為許多受阻之整合沖動(這種沖動與情欲沒有直接的關聯)的模糊的、尚未被認識到的滿足提供渠道。

    一名滞留在少年狀态的人,當他最終達到生殖器成熟階段時,往往會向那些對他進行調查研究的人大肆宣揚這一事實。

    但是,精神病學家往往忽視了這個方面的十分豐富的資料來源,其原因之一在于這名滞留在少年狀态的人常被看做是完全愚鈍的,原因之二則是這個人與其他人相處的生活并不具有社會意義。

     親密需要與情欲之整合傾向的表現模式 至此,關于情欲的動力機制,我已經向你們提供了在理論上似乎合理(如果還不确定的話)的各種探讨,但是我在這樣做的時候卻懷着深深的歉意,因為我的介紹過于壓縮了。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一點,即我們關于情欲動力機制的所有讨論都适用于每一種動力機制;但是,由于情欲動力機制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出現得較晚,因此,它總的來說是動力機制方面尤能提供信息的例子。

    目前,我将嘗試着通過對那些由情欲動力機制引起的可能順應模式做出客觀的數學描繪,進而提出與每一種動力機制有關的豐富多彩的人類生活。

    但是,由于這些東西不能單獨存在,因此,我想回顧一下生活定向的觀點,以及生活定向中的各種缺陷,因為它們與青年期特有的兩種十分有力的整合傾向相關聯&mdash&mdash這兩種整合傾向就是情欲和對親密關系的需要。

    我們在讨論青年期及稍後階段中受到幹擾的或不适當的生活定向時,不能将人類生活中這兩種有力的動機系統的表現截然分開,除非為了解釋的方便。

    不過,盡管這兩個系統錯綜複雜地糾纏在一起,但它們絕非完全相同。

     我曾試圖提出一種具有廣泛基礎的東西,這是一種在每個人的發展史上都會出現的感覺,我們通常稱之為孤獨,也即一種極其不悅的經驗,與人類對親密之需要(即對人際親密關系的需要)的不适當宣洩有關。

    由于在我看來,對于這一點,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因此,我準備再評論一下那些逐漸與孤獨體驗相聯系的主要整合傾向。

    自嬰兒期起,這種孤獨體驗便與一種整合傾向一起出現(對于這種整合傾向,我們隻是到後來根據病理材料做出推論,才會有所了解,但我們都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一推論)&mdash&mdash這種整合傾向就是一種想要與活的東西接觸的需要。

    接下來出現的是對溫柔的需要&mdash&mdash為了适應即時情境而産生的對保護性關懷的需要。

    這種需要會一直延續到童年期。

    但是,到了童年期,又會出現一種要求成人參與的需要&mdash&mdash兒童在遊戲中希望重要的成人對此表示興趣并參與進來的需要。

    這種活動通常表現為表達性遊戲,這種表達性遊戲是為兒童提供玩具來表達他的感受所必需的,在手工遊戲中,這種表達性遊戲是對視覺和抓握之間極其精細的關系進行協調所必需的,而且在言語遊戲中,它是人格重要構成因素的基礎,這些因素往往由言語行為和抽象思維來反映。

    所有這些活動,由于成人的參與,兒童會感到更加快樂。

    到了少年時期,又增加了一種對同伴的需要,因為同伴是一個人通過試誤來學習的必不可少的榜樣;随後又産生了對接納的需要,你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可能非常熟悉它的對立面,即害怕被排斥,害怕自己從業已被接納的重要團體中被排除出去。

    随着前青年期的到來,在所有這些重要的整合傾向中又增加了一種需要,即對親密交流的需要,或者說建立友誼的需要,也可以說是對另一個人的愛的需要&mdash&mdash這是其高度的精煉&mdash&mdash它能極大地促進雙方的默契、行為的模式以及有價值的判斷等。

    到了青年早期,除了對親密關系、友誼、接納、交流的需要,以及與此相關的更加精煉的形式之外,還出現了對于與某個異性建立愛情關系的需要。

    現在,這就是最終得到鞏固的一個大結構,它像對親密關系之需要一樣富有意義,因為後者是青年晚期以及餘生的重要特征。

     迄今,我已回顧了一種十分有力的整合傾向的曆史&mdash&mdash對親密關系之需要的曆史&mdash&mdash而且,我也提出了自己對于情欲的看法,情欲是這些主要的整合傾向中的另一種。

    對此,我将盡力對這些傾向系統的相互交織在一起的複雜模式所具有的多樣性提一些看法。

     對親密需要和情欲這兩種有力的整合傾向來說,其理論模式可以分類如下: (1)以親密需要以及與此相關之預防措施為基礎的理論模式&mdash&mdash自戀的(autophilic)、同性戀的(isophilic)和異性戀的(heterophilic)。

     (2)以情欲整合中偏愛的性伴侶或者替代物為基礎的理論模式&mdash&mdash自主性行為(autosexual)、同性性行為(homosexual)、異性性行為(heterosexual),以及與低于人類的動物實施性行為(katasexual)。

     (3)以生殖器參與或替代物為基礎的理論模式&mdash&mdash正統生殖(orthogenital)、性欲倒錯(paragenital)、變位生殖(metagenital)、兩性生殖(amphigenital)、相互手淫和手淫。

     在提出上述與親密需要有關的第(1)條時,我創造了一些小标題,我從古希臘術語中借用了philos一詞,它的意思是&ldquo愛&rdquo,因為親密需要的最高表現形式毫無疑問是&ldquo愛&rdquo&mdash&mdash而且,盡管&ldquo愛&rdquo對于不同的人而言包含不同的含義,但是其共同的特性都是人際的親密關系。

    對親密關系之需要的表現形式(不論是病态的還是成功的),可以大緻分為三類,這三類可用下列小标題來表示:自戀的、同性戀的和異性戀的。

    我們将運用這三個小标題來描述一個&ldquo人&rdquo&mdash&mdash在這裡,我是從下列意義上使用&ldquo人&rdquo這個詞的,即我們假設這個詞能夠說明我們所見到或所經曆過的一切的原因。

    在自戀的人身上,不存在前青年期的發展;或者即便經曆過這種發展,也由于意義重大的挫折而瓦解了,于是,他便回到了前青年期之前的狀态,在這種狀态下,愛的能力(如果有所表現的話)全部都集中在他的自我人格化之上。

    自戀始終是一種不幸,也是發展的一種偏離。

    同性戀的人,則無法通過前青年期階段,一直以為自己隻适合于與那些在重要的方面與自己盡可能相似的人建立親密關系,也就是說,與自己的同性建立親密關系。

    而異性戀的人,則已經通過前青年期階段,并表現出了青年早期的變化,在這種變化中,他開始強烈地感興趣于與我們文化中最具本質差異的成員建立親密關系&mdash&mdash與異性建立親密關系。

    個體的同性戀表現若持續兩年半至三年半的時間,則這段時期屬正常階段;但是,這個階段也可能延續一生。

    異性戀代表了對親密關系之需要的最後一個發展階段,有許多人即使不能離開青年晚期,但卻能夠達到這個最後的發展階段。

     現在,我請你們考慮一下第(2)和第(3)條,它們構成了我已談論過的所有關于情欲動力機制的内容的基礎。

    在這兩條中,第(2)條指的是整合的總體特征,這些整合尋求情欲動力機制的釋放(這種情欲動力機制與已被識别出的情欲及其滿足有着直接的關系);對此,我使用了&ldquo性的&rdquo(sexual)這個術語&mdash&mdash并沒有把它與&ldquo性欲的&rdquo(erotic)這個術語混淆起來。

    在以偏愛的性伴侶為基礎對性行為進行分類的時候,同性性行為和異性性行為顯然與前青年期和青年早期這兩個發展階段相關聯。

    而自主性性行為則代表了一個更早的發展階段&mdash&mdash盡管情欲已經成熟,但還沒有達到前青年期和青年期。

    至于與低于人類的動物實施性行為,指的是超越了人類物種的界線&mdash&mdash把死人或低于人類的動物當作偏愛的性伴侶&mdash&mdash這種行為反映了一種非常複雜的替代,而這些東西是人類不可能想要得到的。

     最後,我希望你們按照第(3)條考慮一下情欲動力機制,也就是說,在内隐或外顯、有意或無意的情欲行為中,生殖器的參與問題;在這裡,我所論述的隻是人體的一個區域。

    主要由情欲來整合的情境通常是關于性的情境;但同時,這種行為的模式取決于生殖器扮演的角色,以及情境的情欲特征。

    基于一個人的生殖器作用于另一個人的生殖器(或一種替代物),我列舉出了六個小标題,其中大多數都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新名詞。

    所謂正統生殖的情境,其特征在于一個人的生殖器與其天然的受體生殖器相結合,也就是與異性的生殖器結合。

    在性欲倒錯的情境裡,一個人在使用生殖器時,就好像它正在尋找一個合适的異性生殖器,但是,即使行為上如此,其行為本身仍與生育沒有任何關系。

    這種情況的一個常見例子是由别人來進行手淫,此時,别人的手成了生殖器性欲倒錯的受體;還有其他例子,如在口交的過程中扮演被動角色,或者在雞奸過程中扮演主動角色。

    在變位生殖的情境中,一個人的生殖器根本無須參與,倒是另一個人的生殖器參與了其中。

    最為明顯的例子是替别人實施手淫;其他的例子還包括在雞奸中扮演被動角色,或者在口交中扮演所謂的主動角色。

    在兩性生殖的情境中(法國人用&ldquosoixante-neuf&rdquo這個術語來表示),不論是同性戀的兩人團體還是異性戀的兩人團體,都會與每個人的生殖器和每個人的替代物建立一種非常相似的關系(如果不是完全相同的關系的話)。

    除了上述這些以外,還有相互手淫和手淫,前者是一種相對較為原始的行為,後者則是十分原始的行為。

     盡管我并不喜歡杜撰稀奇古怪的新術語,但這些新術語所代表的含義卻非常有意義。

    這裡所謂的非常有意義,主要是指:在我們的文化中,最終檢驗你是否過得好是看你是否能用你的生殖器做令人滿意的事,或者與其他人的生殖器做令人滿意的事,并且在這樣做的時候不會感到過于焦慮,也不會喪失自尊。

    因此,精神病醫生在對前來求診的人進行診治時,不得不考慮患者的生活問題,不得不以某種方式組織與人際适應(interpersonaladjustment)這個最後階段有關的思想。

    據我所知,為了完成我所創造的獨特的發明,就需要把對親密關系之需要從情欲動力機制中分離出來,并将情欲動力機制的一般人際對象與生殖器的特定活動區分開來&mdash&mdash我們可以這樣說,生殖器是情欲動力機制的核心。

     由于我已區分出了三種親密關系,同時将情欲整合的一般人際對象分成了四種,并将生殖關系分成了六種,因此,在涉及兩名真實性伴侶的情境中,便會出現72種有關性行為的理論模式。

    事實上,隻有45種性行為模式是有可能的;有6種模式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其他的也不太可能。

    通過這段陳述,我希望你們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如果你們認識不到其他東西的話):根據一個人與其他人的性欲整合和友誼整合來對這個人進行分類,即把他列入&ldquo異性戀&rdquo、&ldquo同性戀&rdquo或&ldquo自戀&rdquo一族,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這樣的分類實在是太不夠精練,完全稱不上是智慧的思維;這樣的分類實在太過粗糙,除了誤導觀察者和受害者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可言。

    例如,說同性戀是一個問題,實際就如同說人性是一個問題一樣。

     我之所以在這個領域中作出這樣細緻的分類,是因為:當精神病醫生在對嚴重的發展障礙采取補救措施時,要重視情欲在病人所遇困難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一點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要。

    我想澄清的一點是,根據我的理解,情欲并非某種巨大的漫無邊際的力量,并非&ldquo力比多&rdquo等。

    所謂&ldquo情欲&rdquo,我僅僅是指可以感覺到的生殖内驅力。

    當我說精神病醫生通常情況下必須注意這一點時,我的意思并不是說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都首先或主要與生殖活動有關。

    相反,我的意思是,在我們的文化中,如果一個人業已成年,那麼,他在人際關系中的問題就顯然會決定他對情欲情緒的處理,或者,我們可以用他對情欲情緒的處理情況來充分說明他的人際關系。

    我認為,盡管這種說法也顯然适用于西北歐的文化,但是,我還要說的是,它對于其他文化就不一定适用了(盡管我還沒有任何證據來證明這一點)。

     随着一個人進入青年早期,如果他不能克服人格中所遇到的一切障礙,他在青年期的發展就會受到嚴重的歪曲。

    由于從人格中排除情欲,就像去除饑餓一樣,因此,看到個體性行為中人格失常的數據,對精神病醫生來講必然是有益的;我在這裡所指的是性行為的廣義概念,包括白日夢過程和分裂過程(我馬上就會讨論這一點)的任何證據。

    但是,如果認為通過随随便便地矯正性生活便可以糾正人格失常的話,那就錯了,即便這對于那些長期滞留在少年時期的精神病醫生來說是十分便利實用的學說。

    該學說可以為精神病醫生提供獎賞,讓他們盡情享受對色情文學的興趣;但是,如果他是一名嚴謹的精神病醫生的話,這很可能就會成為一個最難以對付的問題。

    當一名患者提出,他的性生活困難正是他前來求助精神病醫生的原因所在時,我的經驗已經很有說服力地表明,患者正是通過挑選這一特殊問題來最佳地表現他在生活中的困難的。

    換句話說,人們去看精神病醫生,并不都是為了解決他們的性困難問題;但是,人們有時候确實把它作為問題提出,當精神病醫生正确地理解了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便會表明這個人在與他人相處時真正讓他備受折磨的是什麼。

    隻有很少的例外會把性生活作為主要的人際活動,也隻有這樣的人才會向精神病醫生提出,他生活中最大的困難是性問題。

    因此,我想對我的精神病醫生同行提出一些忠告:如果你想終生從事精神病學事業的話,你就應該在向你求助的陌生人中間看一看你是否除了性問題之外便什麼都發現不了。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發現一些比性困難嚴重得多的問題,這絕不是耍小把戲;而且,我們在處理其他問題的過程中,常常就會把性問題糾正了。

    你也許會注意到,我的觀點與曆史上曾流傳過的觀點有一些細微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