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鐘集卷八

關燈
足而禮有餘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又曰至敬無文則敬者亦質之稱周制有升之鄉升之學以取天下之俊秀有升之司徒升之天子以取國子之俊秀然公卿大夫皆子弟繼世為之獨一太公以草莽緻位公卿乃制度未定之時亦不知升之學者為何等任用耶 郷學教萬民至升之司徒而止【周禮獻賢能之書登之天府可攷】其俊造之士不從司徒調官郷遂者則複升之國學大樂正【即周禮大司樂】教之其法視國子學成則獻之天子司馬官之竊意升于國學官扵司馬者皆入仕于王朝同國子之選不可以郷學萬民例論若夫伊傅太公之舉豈在學校選舉之數又有甚制度定否耶 曲禮言父讐弗共戴天兄弟雠不反兵交遊雠不同國至調人則有導人使辟之言如何 調人職在和難謂過誤殺人者與和之而使辟若不共戴天之讐非過誤殺傷之比 王制所以紀三代王者之制而每兼以虞制何也 周立四代之禮樂 商人尚白湯诰中有敢用?牡一句?是黒色 爾時猶是夏諸侯用夏禮也夏尚黒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晦翁謂兼内外該本末 祖述者道法在其中憲章者法道在其内律天時者大則顕晦屈伸小則服食寝處襲水土者大則坎止流行小則采山釣水細底道理為本為内麄底道理為末為外 王制以上大夫為卿即左傳惟卿為大夫之意至于序侯國卿大夫之次乃複有卿與上大夫之别何耶 以大夫為卿隻謂侯國耳若王朝則公之下有卿卿之下有大夫侯國降于王朝故以上大夫為卿至大夫之中又自分上下也 哀公問政孔子曰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此一節是取人必先脩身也後又曰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此一節是脩身在知人之後也相反何故 自取人而脩身由外而反内自脩身而知人由内而達外兩人字所主不同上主文武之人下主尊賢之人此章自仁者人也以下又别起義不可不事親以下乃旁通非分前後 儒行果夫子之言否然其辭似有誇大其君之意豈夫子欲伸其道而猶不免于誇大耶 才讀論語便自見得氣象大小滋味醇漓迥别 還相為宮之法 蓋五音之中黃鐘為宮宮君也故黃鐘管最長聲最重濁其他聲皆不得過之至于太蔟以下林鐘大呂等律為宮則必有餘聲過于宮者豈免于奪倫之患元來杜佑通典中自有減半聲法則必無餘聲過宮之患此乃蔡季通能明之宋朝樂不用黃鐘為宮蓋嫌黃鐘宮聲重濁而尚輕清故以下生不去正是弦急聲絶惟是黃鐘聲重濁所以次第生得許多聲去 宮為黃鐘聲為律既皆八十一矣今林鐘六六三十六徴乃五十四太蔟八八六十四商又七十二何不相合 此自是筭不着以九分之寸約之九寸為八十一分六寸為五十四分八寸為七十二分與五聲之數正相合必以九約之方可不可自相乗也 知至而後意誠程子又謂格物窮理但立誠意以格之 程門此類甚多如緻知湏用敬亦是先侵了正心誠意地位不是于格物緻知之先更有一級工夫在上隻是欲立個主人翁耳但常得此心存在物可從此格知可從此緻此程子所以言格物窮理但立誠意以格之大學或問曰緻知窮理但立誠意以格之又曰入道莫如敬愚以為誠意工夫乃在格物緻知之後今乃雲先立誠意始去格物毋乃反經意欤若以為敬者聖學成始成終之事則誠意一節于八者當無不該則不當複次扵八者之中經中乃格物而後誠意不能無疑 誠敬二字貫通動靜始末安有格物緻知時誠意不存曰我且理防格物緻知當此之時不知所格者何物所緻者何知要之欲格物時且理防此二字為第一義自然欲住不得所格所緻方有主人不然皆妄到得知至之後所知之理皆實則誠敬至此時節方始事事皆實氣候既至合下缜密工夫故誠意之章系知至之下雖是次第如此又湏知其為一書之闗隘衆條之樞紐方可 大學之道自格物緻知誠意做來則理已無不明善無不實以此泛應運用宜其曲當而無毫厘之失可論何縁于忿懥好樂遂有不得其正者至于親愛賤惡之僻此猶淺近似非所以論明理之學者借曰毫厘之差千裡之缪然則何取于格物緻知之功邪 此時隻是随事警覺明善涵養工夫已見于格物緻知時所謂知止定靜安是格物緻知時貌象至正心脩身時湏用檢防省察然後中節乃是慮而後能得蓋雖是定靜安不慮卻不能得自昔聖賢檢身工夫何有已時自格物至于治國平天下固是有次第若說道做此一件工夫都盡了方可做那一件則心未正身未修時有家也都掉了從頭到尾幾時做得盡 方格物時世間道理一時都在稱量中雖履其事亦是學習到工夫成熟後方逐一升堂入室正履其位是時方是止于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工夫既在知止則能慮處莫是又着加思慮工夫否 稱雖具在到秤時湏權輕重尺雖已定到量時湏度長短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莫便是周子太極中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至萬事出矣脩道之謂教莫便是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處 若就大化上看即無極而太極天命之性也動而陽靜而隂分而為五行化而為萬物率性之道也然隻就天地五行上看則如來語 道不可以湏臾離如何 道隻是當行底理天下事事物物與自家一身凡日用常行那件不各有當行底道理那曽一歇走離得才離得則物非物事非事吾身日用常行者皆非是矣故道即路之謂也之燕之越無非是路才無路便是荊棘草莽聖人之道隻是眼前當然底一時走離不得後學求道隻就此上看不用窈窈冥冥探索深逺如此為道皆日用而不知者也 君子之道費而隐夫婦之愚不肖可以與知而能行及其至也雖聖人有所不能知不能行聖人既做不到頭則此道之全體豈終不可得而盡耶 聖人盡性踐形于道理上已無虧欠但究極而言一物不理猶為有虧一事不知猶為有欠道理匼匝無盡聖人容有不到處深言隠處無窮也 中庸費隠一章言聖人不能知不能行天下莫能載莫能破前輩多雲此是至隠妙道着人力不得請并與鸢飛魚躍說來因甚着人力不得 此章言道體流行于天地事物之間充塞太虛彌滿六合無一物而不有無一事而不周其用之廣如此故曰費然其所以然之故則隐于事事物物之間元不離乎事物而不可便指事物以為言此太極之理也故又謂之隠是以聖人言其費用之廣自其明白坦蕩者言之則雖夫婦之愚不肖皆可得而知可得而行自其纎悉極至者言之雖聖人有所不能盡知不能盡行如夫子之問禮問官名是不能盡知如堯舜以博濟安百姓為病是不能盡行然又豈特聖人耶天能覆而不能載地能載而不能覆或雨旸寒燠之失其時或崩竭震蕩之不得其正是天地之大亦有所不能盡故人猶有憾焉夫自愚不肖之能知能行極而至扵聖人天地之所不能盡而是道乃無乎不在其用可謂廣矣是以君子語其大而天下莫能載者是指天而言也蓋至大而無外者天也天下果何物可以載之是言其大之極也語其小而天下莫能破者是指毫髪而言也蓋至小而無内者毫髪也天下又孰得而析破之是言其小之極也大極于天小極于毫髪而道無不在焉【是吾道中三大四至也】凡此隻是說道之費處其體之隠則在其中矣故不言隠非扵費之外别有所謂隠也使别有隠可見有隠可言則非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已不足為道矣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