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運機宜試收妖蟒 論伎倆可笑妄人

關燈
中有個明白的,道:“你們不懂師父的意思,他已把蟒怪收去了,就是這個毛丫頭,所以他還掩着右眼睛。

    ”衆人才省悟過來,各人都望空遙謝。

     不說村人歡喜,再表瑤華帶同兩個使女,竟回城中寓所,白于玉等接着,又見多了一個丫頭,忙問是那裡來的。

    瑤華道:“言之話長,少停細說。

    ”遂令黃金钏取出醫書查了藥方,令買藥泡制,與阿新敷上。

    白于玉等已備好晚膳,瑤華一面用膳,一面将剿除蟒怪之事說知。

    又将無礙子點化此怪來跟随,仔細說了一遍,衆人聽得毛骨悚然。

    且喜阿新與大衆都說得來,問其前事,則回說,都不記憶了。

    惟瑤華問及,據實回答。

    五六月後,眼睛平複。

    令白于玉與他洗刮修飾得幹淨了,居然是使女。

    别人看來年紀隻在二十以外,惟一件事有異,如偶然怒視,竟是兩個紅眼睛,嘻笑則全然不現。

     瑤華又盤桓數日,各處覽其風景,不過如此,遂即起身,直抵福建,見山水惡劣,民情蠻悍。

    聞得杭州西湖景緻為天下第一,急欲遊賞,就起程前往,并令将典鋪并歸杭州開設。

    曉行夜宿,不過月餘,已抵杭城,探明典鋪處所,即于在近賃房居住。

    正值春二三月,遊湖者甚衆,瑤華攜同白于玉、黃金钏、阿新、黃家的并江允長帶了行李,往湖上遊賞,寓中止留陳玉、李榮看守。

     到得湖上,尋個尼庵作寓,每日駕舟出遊,仍俱女冠打扮,真個觀之不足,樂之無極。

    其時三月十三,天已垂暮,意欲回舟,忽見将圓之月已透山峰之上,興複留連,遂令江允長重置酒肴于舟中賞玩,令各人團聚船頭,恣情痛飲。

    月漸升高,波流織細,漁歌四起,巢鳥亂飛,委實好景緻也。

    瑤華吟興勃勃,苦于有唱無和,偶問江允長能詩否,回說未曾習學,不覺為之掃興。

    正無可如何之際,忽聞船艄道:“東北角上起了陣風,恐怕有雨。

    西胡内風浪大得緊,不是耍子的。

    ”大家也覺得身上寒冷了,遂即回舟。

     到得寓中,風聲漸響,庵内衆尼尚在等候,遂問:“姑姑們今晚為何這樣有興?”瑤華道:“貴地難得到的,西湖且是大名勝。

    今日正要回來,又遇着好月色,不舍得回來,若不起風還要耽擱哩。

    有勞師父們候門。

    ”内中有個中年尼姑道:“不然也就睡了,因法弟母家送有一種好酒來,不敢自飲,特備些小菜,請姑姑們賞月。

    不曉得姑姑有興,不然早送到船上來了。

    如今夜還未深,再請一杯,算賞賞風吧。

    ”瑤華細看此尼,滿面豐韻,與衆不同,遂道:“多謝師父們雅意,雖然吃過酒了,就拼一醉也不敢辭。

    ”已見衆尼排設酒盤,先請瑤華們四個坐了,然後他們三個尼姑陪飲。

    酒才斟出,已覺香飄四座,大家都贊好酒。

    各尼送齊了酒,舉杯請飲。

    一沾唇齒,更覺芳冽,因問道:“從未吃過這樣好酒,尊外家在何處?乃有此醇醪。

    ”那中年的尼僧道:“法弟是蘇州人,這酒就是本地所産,又是家釀,若坊中也少得出售的。

    ”瑤華道:“怪道有此異味。

    ”這尼又問:“姑姑們是要各處遊山玩水的麼?”大家說是,那尼僧道:“到了幾處了?”瑤華道:“自河南起行,還隻到得兩三省哩。

    ”那尼僧道:“何不到敝鄉去一遊?”瑤華道:“自然要到的,但此間還未領遍。

    ”那旁邊一個老尼對那中年的道:“偏是你們蘇州好,我們杭州就不如麼?”瑤華道:“都好,大凡人說話,皆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都把你們兩位占盡了。

    ”大家一起歡笑。

    這尼僧又斟過酒來,瑤華覺得有些酒意,就告止了,衆人也都起身。

     其時已交四鼓,即時散席安寝。

    一覺睡醒,大家都起,趕着梳洗,處邊早有人傳說春瘟盛行,死者接踵。

    不一回,陳玉也趕出城來,報知不可久留。

    瑤華聽了,即時作計起身。

    那中年尼僧來問道:“姑姑可往蘇州?”瑤華道:“是往蘇州去。

    ”那尼僧道:“法弟也要回家,可許附在寶舟麼?”瑤華道:“使得,快些收拾。

    ”那尼僧道:“我們出家人不過一肩行李,容易的。

    ”遂即一同進城。

     陳玉等已雇下兩隻船,一隻坐男人,一隻坐女人,即刻搬取行李上船,即欲開行,瑤華道:“且慢。

    ”令白于玉取出筆硯,于醫書上查了辟瘟方子,寫一帖子,谕知典鋪内管帳的人,多買藥料合就施送,并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