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上新墳乍知春色 試畋獵埋卻前骸

關燈
,便可作為護衛。

    你們雖是親王,但不許養兵,找這佃戶訓練熟了,與兵無二,又省兵糧,豈不一舉數得?每間租米每年就多三百餘石,十年之後房是白多的,你道何如?”瑤華聽了心中甚喜,遂令白于玉即刻開庫,兌出銀來,交與無礙子。

    一面令使女傳喚令史,領銀購料,擇日興工。

    令史即來領銀去了。

     無礙子又對瑤華道:“可點管事兩名,一名赍銀到四川,買小川馬二十匹;一名往陝西,買涼州大馬四十匹,也好習練騎射,約來也得千金以外。

    明日叫令史撥人趕辦。

    ”瑤華應允。

    無礙子又說:“四圍倉厫牆壁單薄,宜周圍再加一道厚厚的磚牆,這到要費萬金,便可堅守此莊了。

    且待樓房造完,再行起工。

    ”自此無話。

     到得十月間,樓房已報完工,無礙子率同瑤華,到後樓上一望,王莊不像在曠野之處了。

    柳樹容易長發,也将及一人高了,四圍清蔥,與溝水相映,另有一種清雅氣象。

    一面俟佃戶完租時,大張告示貼出召租,果真日日有佃戶來賃房間。

    有不是佃戶也來租賃,令史來請示,無礙子道:“我這樓房獨租與佃戶住的,若非佃戶,不必應許。

    ”令史又傳禀進來道:“告示上原有不租與别人的話。

    那些佃戶道:這些房屋,要住到七八百戶人家,差不多也成個市鎮了,工匠鋪戶俱少不來,他們意欲暫時居住,自願持銀到我們地上造房,開張鋪面,即将屋價扣除地租,也是大家合算得來的。

    ”無礙子道:“既然衆人願意,準他們暫租住下,但速令持銀造房,不可誤了我們來賃租的佃戶。

    ”令史答應去了。

     過了一年,房屋皆已住滿,各鋪戶在樓房之外,又造起平屋,挨着照牆兩邊,各有三四十家,竟成了鎮市。

    居民竟把王莊兩字,作為地名了,至令尚有人稱呼。

     其時兩處馬匹俱已買回,瑤華們雙日又多了一樁功課。

    白于玉、黃金钏亦随着子女們學習騎射,卻也利便。

     有一夜,無礙子從寝宮回到藝圃大樓下,走過廂房,聽見間壁琴聲嘹亮,尚不成聲,不知何人在内習學,遂轉身走到窗棂内一張,見瑤華同梅影在内和琴弦,都和不上來。

    無礙子走入房内道:“和琴弦有隻‘仙翁’,‘仙翁’的曲兒娴熟了,才能和得準。

    ”瑤華道:“就在這裡習這個曲兒,不知怎樣聲音總不似的。

    ”無礙子道:“走開,待我來和。

    将轸子撚上數把,彈起來覺得音節就和了。

    ”梅影道:“師父所和的,不知撚幾轉才準?弟子們不懂這個緣故。

    ”無礙子道:“不是這等說究。

    和絃之高低,總在自己所定,如一絃和高了,那六絃也要跟着都高,那就準了。

    總以君絃為主,若是意為高下,就難和準了。

    這琴理細微,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包括盡的。

    你們的耳音不熟,蓋由平日不常聽作樂所緻,必須要聽熟今時之樂,才能窨入古樂。

    不知我們莊上宮女内,可有幼時充過女樂的麼?”梅影道:“也有四五個會音樂的。

    ”無礙子對瑤華道:“你明日無事,可挑選出這幾個人來,叫們時時演習。

    一則以備王爺筵宴之用,二則使你們耳中識得高下音節,學琴又容易些了。

    ”瑤華答應,無礙子又撫了一曲,才回安寝。

     這瑤華凡學一藝,無不專心專意。

    自那晚和琴絃不上,聽無礙子指教以後,漸能理會其旨。

    梅影亦然。

     這日有暇,遵無礙子之教,同白于玉、黃金钏兩個,走入洗浣局裡,見這些宮女在内操作,内有一個年紀稍大的,令白于玉去喚到身邊。

    瑤華道:“你叫什麼名字?”那宮女道:“婢子叫鄒素貞。

    ”瑤華道:“你多大年紀了?”素真道:“婢子今年三十五歲。

    ”瑤華道:“你是家生子女麼?”素貞道:“正是。

    ”瑤華道:“你可曉得,現在宮中有幼時曾經充當過女樂的人麼?”鄒素貞道:“有。

    婢子幼時也曾充過,還有鞠漱芳、張玉蟾、殷碧玉、袁珠兒、夏幽蘭、樊山雪、梅近春,這都是女樂部内出身,後因年紀大了,發出來,充當别項差使的。

    ”瑤華道:“這幾個中,音樂那個最好?”素貞道:“那七名本事相仿,婢子曾充過教習,比他們又多會些雜曲本頭。

    ”瑤華道:“很好,師父叫我來查問你們,如有會者,自明日為始,每日都到上書房西首廂間内,演習娴熟,以備王爺到莊筵宴之用。

    我仍舊準你做個教習,若果教導得好,我在王爺面前舉薦你,另當個好差使。

    ”素貞連忙跪下叩謝。

    瑤華又令白于玉去谕知那七個,方回寝宮。

     自此王莊好不熱鬧。

    不知不覺,一日三,三日九,轉眼之間,瑤華孝服已滿,其年已交十三歲正,前發齊眉、後發披肩之時。

    身子不長不短,不瘦不肥,大有伊母之身材。

    其眉目之俏麗,五官之端正,以及皮膚細膩,舉止閑雅,又過于其母。

    無礙子又令熟讀唐詩,學做詩句。

    八個子女也教随同學習。

    書味貫通,學詩更為容易,半年之間已入格律,又令習學雜作,皆不勞于力。

    四婢之中,色色也能,惟素蘭、梅影直可與瑤華比肩。

    郁李稍次,梨雲又稍次。

    至梅影更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