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頻聞欠歲兇荒至 三請明師特地來

關燈
”靜緣又代謙遜了幾句,韓氏遂坐了首席,能覺拉靜緣坐了二位,請郡主向外坐,他弟兄兩個人坐了主位,道婆斟上茶來,能覺按位送茶果,韓氏向能覺道:“你這位令弟的法名我還沒有請教。

    ”能覺道:“他叫做能修,我還有一個兄長,叫做能靜。

    我同門隻有三兄弟。

    ”韓氏道:“怎麼又分做兩處,且又相隔甚遠?”能修道:“家師也是此間人,帶同二兄長到敝地雲遊,因而拜從的。

    ”淨緣道:“也好,留一枝在此間,可為雲遊歇足之地。

    ”韓氏道:“茶果都已擾了,可以掣去,竟擺飯罷。

    ”能覺道:“且請夫人暫用些須,素齋還早。

    ”韓氏道:“不勞大師費心,我已辦了飯菜來的。

    ”遂吩咐丫頭上膳。

     不一會,接一連二的送上菜來,韓氏請能覺弟兄舉箸,都回說是長齋,遂道:“好得狠,足見清修。

    ”又送上酒來,能覺兩個也辭道:“從未開戒。

    ”隻有淨緣陪着飲食,中間又問能覺道:“你家這位師父,日常所到之處,畢竟你也有些影響。

    ”能覺道:“貧尼實也不知,有時聽他說起,常在這南山之西,有個滴滴岩,是個石室,甚覺清靜,他在那處歇足的多。

    ”韓氏道:“離這裡有多少路!”淨緣道:“我知道這個地方,約來有二十多裡,将近滴滴岩,還有個顧家花園,有景緻可以遊玩。

    ”能覺道:“不錯,這顧家與我的胡檀越也有親誼,新近又與周皇親家結了婚姻了,可是這家麼?”淨緣道:“可不是呢。

    ”韓氏道:“他既在你這裡住下,如何又常到那邊去?”能覺搖頭道:“他的事情難說。

    ”淨緣道:“他在那裡,日常幹些什麼?”能覺道:“我聽他偶然說起一兩件事,都是路見不平,與人報雪冤仇,你說怕不怕。

    ” 正說着,隻見一個宮女來禀道:“方才令史趕來說:汴梁宮中打發長史來莊上,為北路年歲荒了,沒有口糧接濟,要來莊上來運米麥,請夫人回莊發鑰匙開倉。

    ”韓氏道:“曉得了,叫令史先回莊去,我下午就回來。

    ”宮女去不多時,又來禀道:“管事們說:這裡離莊有六十多裡路,就是這時侯起身,也要走夜路,請夫人竟在這裡住宿,明日一早起身的好。

    ”韓氏道:“就走些夜路也不妨。

    ”宮女道:“婢子聽見令史同管事兩個商量,說夜晚間恐路上有歹人,還是明日早走的安穩。

    ”韓氏擡頭,看那太陽已過西了,遂道:“也罷,竟是明日早走,再打攪能覺師一晚。

    ”能覺道:“這也狠便,就恐怕床鋪不潔淨,讨夫人的嫌。

    ”韓氏道:“你們出家人有什麼不潔淨。

    ”遂令丫頭們斟酒,道:“索性放量醉他一醉。

    ” 淨緣道:“夫人的量大,可惜沒人陪得過。

    ”韓氏道:“你的量也不淺,好意思叫我一人獨醉?”丫頭們會意,早又送上一滿杯來,大家照飲。

     能覺道:“夫人,王莊上我從未到過,那裡還鬧熱麼?”韓氏道:“孤零零的一個莊子,有什麼鬧熱。

    ”能覺道:“莊上自然還有積蓄。

    ”韓氏道:“你不聽見,汴梁宮裡要到莊上來打糧食。

    ”能覺道:“現在存多少谷麥?”韓氏道:“也有個四五十萬多。

    ”能覺道:“阿喲,如此年歲,狠不放心。

    ”韓氏道:“我也在此擔憂,回去就要知會營裡,撥兵來看守。

    ”能覺道:“撥兵看守,不要與他口糧麼?”韓氏道:“這恐不能免。

    ”能覺道:“若得我們這位師父到莊,就有個整千的強人,他也能夠抵擋。

    ”韓氏道:“這位師父的武藝,如此高強麼?”能覺道:“夫人你不知道,他的本領多着哩。

    ” 能修道:“師兄,你說的是那位師父?”能覺道:“這位師父現在挂搭在我這裡,他名叫無礙子,是個帶發修行的道姑。

    ”能修道:“可是白白淨淨,絕标緻的一位?據他說有五十餘歲,望去隻好三十來歲,可是這位麼?”能覺道:“一些也不錯,你在那裡見過來?”能修道:“前年秋間,我往南海普陀山朝香,在山上就遇着他,因見他臉上另有一股清氣,我就估量他是個非凡的人,當下就與他見禮問訊,卻又一團和氣,但他不叫無礙子,另有個名兒,我一時想不起了。

    我就與他一處住下,盤桓了十餘日。

    他身邊有兩個金彈丸,據他說是兩口劍,好不利害,常常為着别人的事,要他幹生氣,想來被他殺的人也不少了。

    ”韓氏道:“他殺了人,難道不要償命麼?”能覺道:“他這兩個彈丸會飛去殺人的,那知道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