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78 列傳第六十八

關燈
留陀跋摩殺其嫡弟自立。

    十六年,遣使竺當抱老奉表貢獻。

    十八年,複遣使送天竺旃檀瑞像、婆羅樹葉;并獻火齊珠,郁金、蘇合等香。

    普通元年、中大通二年、大同元年,累遣使獻方物。

    五年,複遣使獻生犀。

    又言其國有佛發,長一丈二尺。

    诏遣沙門釋雲寶随使往迎之。

     先是,三年八月,武帝改造阿育王佛塔,出舊塔下舍利及佛爪發,發青绀色,衆僧以手伸之,随手長短,放之則旋屈爲蠡形。

    按僧伽經雲:“佛發青而細,猶如藕一莖一絲。

    ”佛三昧經雲:“我昔在宮沐頭,以尺量發,長一丈二尺。

    放已右旋,還成蠡文。

    ”則與帝所得同也。

    阿育王即鐵輪王,王閻浮提一天下。

    佛滅度後,一日一一夜,役鬼神造八萬四千塔,此即其一。

    吳時有尼居其地爲小一精一舍,孫綝尋毀除之,塔亦同滅。

    吳平後,諸道人複于舊處建立焉。

    晉元帝初度江,更修飾之。

    至簡文鹹安中,使沙門安法程造小塔,未及成而亡。

    弟子僧顯繼而修立,至孝武太元九年,上金相輪及承露。

     其後,有西河離石縣胡人劉薩何遇疾暴亡,而心猶暖,其家未敢便殡,經七日更蘇。

    說雲:“有兩吏見錄,向西北行,不測遠近。

    至十八地獄,随報重輕,受諸楚毒。

    觀世音語雲:‘汝緣未盡,若得活可作沙門。

    洛下、齊城、丹一陽一、會稽并有阿育王塔,可往禮拜。

    若壽終則不堕地獄。

    ’”語竟如墜高岩,忽然醒寤。

    因此出家名慧達。

    遊行禮塔,次至丹一陽一,未知塔處,及登越城四望,見長幹裡有異氣,因就禮拜,果是先阿育王塔所,屢放光明,由是定知必有舍利。

    乃集衆就掘入一丈,得三石碑,并長六尺。

    中一碑有鐵函,函中有銀函,函中又有金函,盛三舍利及發爪各一枚,發長數尺。

    即遷舍利近北對簡文所造塔西造一層塔。

    十六年,又使沙門僧尚加爲三層。

    即是武帝所開者也。

    初穿土四尺,得龍窟及昔人所舍金銀環钏钗鑷等諸雜寶物。

    可深九尺許至石磉,磉下有石函,函内有鐵壺以盛銀坩,坩内有金镂罂盛三舍利如粟粒大,圓正光潔。

    函内有琉璃碗,碗内得四舍利及發爪。

    爪有四枚,并爲沈香色。

    至其月二十七日,帝又到寺禮拜,設無礙大會,大赦。

    是日以金缽盛水泛舍利,其最小者隐不出,帝禮數十拜,舍利乃于缽内放光,旋回久之,乃當中而止。

    帝問大僧正慧念曰:“見不可思議事不?“慧念答曰:“法身常住,湛然不動。

    ”帝曰:“弟子欲請一舍利還台供養。

    ”至九月五日,又于寺設無礙大會,遣皇太子王侯朝貴等奉迎。

    是日風景明淨,傾都觀屬。

    所設金銀供具等物,并留寺供養,并施錢一千萬爲寺基業。

    至四年九月十五日,帝又至寺設無礙大會,豎二刹,各以金罂,次玉罂,重盛舍利及爪發内七寶塔内。

    又以石函盛寶塔,分入兩刹刹下,及王侯妃主百姓富室所舍金銀環钏等珍寶充積。

    十一年十一月二日,寺僧又請帝于寺發般若經題。

    爾夕二塔俱放光明,敕鎮東邵陵王綸制寺大功德碑文。

    先是,二年改造會稽鄮縣塔,開舊塔中出舍利,遣光宅寺釋敬脫等四僧及舍人孫照暫迎還台。

    帝禮拜竟,即送還縣,入新塔下,此縣塔亦是劉薩何所得也。

     晉鹹和中,丹一陽一尹高悝行至張侯橋,見浦中五色光長數尺,不知何怪,乃令人于光處得金像,無有光趺。

    悝乃下車載像還至長幹巷首,牛不肯進。

    悝乃令馭人任牛所之,牛徑牽至寺,悝因留像付寺僧。

    每至夜中,常放光明,又聞空中有金石之響。

    經一歲,臨海漁人張系世于海口忽見有銅花趺浮出,取送縣,縣人以送台,乃施像足,宛然合。

    會簡文鹹安元年,交州合浦人董宗之采珠沒水底,得佛光焰,交州送台,以施于像,又合焉。

    自鹹和中得像,至鹹安初,曆三十馀年,光趺始具。

     初,高悝得像,後有西域胡僧五人來詣悝曰:“昔于天竺得阿育王造像,來至邺下,逢胡亂,埋于河邊。

    今尋覓失所。

    ”五人嘗一一夜俱夢見像曰:“已出江東,爲高悝所得。

    ”悝乃送此五僧至寺,見像噓欷涕泣,像便放光,照燭殿宇。

    又瓦官寺慧邃欲摸寫像形,寺主僧尚慮損金色,謂邃曰:“若能令像放光,回身西向,乃可相許。

    ”慧邃便懇拜請。

    其夜像即轉坐放光,回身西向。

    明旦便許摸之。

    像趺先有外國書,莫有識者,後有三藏那跋摩識之,雲是阿育王爲第四女所造也。

     及大同中,出舊塔舍利,敕市寺側數百家宅地以廣寺域,造諸堂殿并瑞像周回閣等,窮于輪奂焉。

    其圖諸經變,并吳人張繇運手。

    繇丹青之工,一時冠絕。

     西南夷诃羅陀國,宋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伏承聖主信重三寶,興立塔寺,周滿世界。

    今故遣使二人,表此微心。

    ” 呵羅單國都闍婆洲,元嘉七年,遣使獻金剛指環、赤鹦鹉鳥、天竺國白疊、古貝、葉波國古貝等物。

    十年,呵羅單國王毗沙跋摩奉表曰:“常勝天子陛下,諸佛世尊,常樂安隐,三達六通,爲世間導,是名如來,是故至誠五體敬禮。

    ”其後爲子所篡奪。

    十三年,又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