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76 列傳第六十六

關燈
麟士無所營求,以笃學爲務,恒憑素幾鼓素琴,不爲新聲。

    負薪汲水,并日而食。

    守一操一終老,讀書不倦。

    遭火燒書數千卷,年過八十,耳目猶聰明,以反故抄寫,火下細書,複成二三千卷,滿數十箧。

    時人以爲養身靜默所緻。

    制黑蝶賦以寄意。

    着周易兩系、莊子内篇訓。

    注易經、禮記、春秋、尚書、論語、孝經、喪服、老子要略數十卷。

    梁天監元年,與何點同征,又不就。

    二年,卒于家,年八十五。

    以楊王孫、皇甫谧深達生死而終禮矯俗,乃自爲終制,遺令:“氣絕剔被,取三幅布以覆一屍一。

    及斂,仍移布于一屍一下,以爲斂服。

    反被左右兩際以周上,不複制覆被。

    不須沐浴唅珠。

    以本裙衫、先着褌,凡二服,上加單衣幅巾履枕,棺中唯此。

    依士安用孝經。

    既殡不複立靈座,四節及祥,權鋪席于地,以設玄酒之奠。

    人家相承漆棺,今不複爾。

    亦不須旐。

    成服後即葬,作冢令小,後祔更作小冢于濱。

    合葬非古也。

    冢不須聚土成墳,使上與地平。

    王祥終制亦爾。

    葬不須軟車、靈舫、魌頭也。

    不得朝夕下食。

    祭奠之法,至于葬,唯清水一杯。

    ”子彜奉而行之,州鄉皆稱歎焉。

     阮孝緒字士宗,陳留尉氏人也。

    父彥之,宋太尉從事中郎,以清幹流譽。

     孝緒七歲出繼從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遺财百餘萬應歸孝緒,孝緒一無所納,盡以歸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聞者鹹歎異之。

    一乳一人憐其傳重辛苦,辄竊玉羊金獸等物與之。

    孝緒見而駭愕,啓彥之送還王氏。

     幼至孝,一性一沈靜,雖與童兒遊戲,恒以穿池築山爲樂。

    年十三,遍通五經。

    十五冠而見其父彥之,彥之誡曰:“三加彌尊,人倫之始,宜思自勖,以庇爾躬。

    ”答曰:“願迹松子于瀛海,追許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塵累。

    ”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嘗出戶,家人莫見其面,親友因呼爲居士。

     年十六,父喪不服綿纩,雖蔬菜有味亦吐之。

    外兄王晏貴顯,屢至其門,孝緒度之必至颠覆,聞其笳管,穿籬逃匿,不與相見。

    曾食醬美,問之,雲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醬。

    及晏誅,親戚鹹爲之懼。

    孝緒曰:“親而不一黨一,何坐之及。

    ”竟獲免。

     梁武起兵圍建邺,家貧無以爨,僮妾竊鄰人墓樵以繼火。

    孝緒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

    所居以一鹿一床一爲一精一舍,以樹環繞。

    天監初,禦史中丞任昉尋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歎曰:“其室雖迩,其人甚遠。

    ”其爲名流所欽尚如此。

    自是欽慕風譽者,莫不懷刺斂衽,望塵而息。

    殷芸欲贈以詩,昉曰:“趣舍既異,何必相幹。

    ”芸乃止。

    唯與比部郎裴子野交。

    子野薦之尚書徐勉,言其“年十餘歲随父爲湘州行一事,不書官紙,以成親之清白。

    論其志行粗類管幼安,比以采章如似皇甫谧”。

     天監十二年,诏公卿舉士,秘書監傅照上疏薦之,與吳郡範元琰俱征,并不到。

    陳郡袁峻謂曰:“往者天地閉,賢人隐。

    今世路已清,而子猶遁,可乎?”答曰:“昔周德雖興,夷、齊不厭薇蕨。

    漢道方盛,黃、绮無悶山林。

    爲仁由己,何關人世?況仆非往賢之類邪?”初,謝朏及伏暅應徵,天子以爲隐者苟立虛名,以要顯譽,故孝緒與何胤并得遂其高志。

     後于锺山聽講,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

    母曰:“孝緒至一性一冥通,必當自到。

    ”果心驚而反,鄰裡嗟異之。

    合藥須得生人參,舊傳锺山所出。

    孝緒躬曆幽險,累日不逢。

    忽見一鹿前行,孝緒感而随後,至一所遂滅,就視,果獲此草。

    母得服之遂愈,時皆言其孝感所緻。

     有善筮者張有道曰:“見子隐迹而心難明,自非考之龜蓍,無以驗也。

    ”及布卦,既揲五爻,曰:“此将爲鹹,應感之法,非嘉遯之兆。

    ”孝緒曰:“安知後爻不爲上九。

    ”果成遯卦。

    有道歎曰:“此所謂‘肥遯無不利’,象實應德,心迹并也。

    ”孝緒曰:“雖獲遯卦,而上九爻不發,升遐之道,便當高謝許生。

    ”乃着高隐傳,上自炎皇,終于天監末,斟酌分爲三品:言行超逸,名氏弗傳,爲上篇;始終不耗,姓名可錄,爲中篇;挂冠人世,栖心塵表,爲下篇。

    湘東王着忠臣傳,集釋氏碑銘、丹一陽一尹錄、研神記,并先簡孝緒而後施行。

    南平元襄王聞其名,緻書要之,不赴,曰:“非志驕富貴,但一性一畏廟堂,若使麏麚可骖,何以異夫骥騄。

    ” 初,建武末,青溪宮東門無故自崩,大風拔東宮門外楊樹,或以問孝緒。

    孝緒曰:“青溪皇家舊宅,齊爲木行,東爲木位。

    今東門自壞,木其衰矣。

    ” 武帝禁畜谶緯,孝緒兼有其書,或勸藏之。

    答曰:“昔劉德重淮南秘要,适爲更生之禍,杜瓊所謂不如不知,此言美矣。

    ”客有求之,答曰:“己所不欲,豈可嫁禍于人。

    ”乃焚之。

     鄱一陽一忠烈王妃,孝緒姊也。

    王嘗命駕欲就之遊,孝緒鑿垣而逃,卒不肯見。

    王怅然歎息。

    王諸子笃渭一陽一之情,歲時之貢,無所受納,未嘗相見,竟不之識。

    或問其故,孝緒曰:“我本素賤,不應爲王侯姻戚,邂逅所逢,豈關始願。

    ”劉歊曾以米饋之,孝緒不納,歊亦棄之。

    末年蔬食斷酒,其恒供養石像先有損壞,心欲補之,罄心敬禮,經一一夜忽然完複。

    衆并異之。

     大同二年正月,孝緒自筮卦,“吾壽與劉着作同年”。

    及劉杳卒,孝緒曰:“劉侯逝矣,吾其幾何。

    ”其年十月卒,年五十八。

    梁簡文在東宮,隆恩厚贈,子恕等述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