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74 列傳第六十四 孝義下
關燈
小
中
大
孝義下
滕昙恭陶季直沈崇傃荀匠吉翂甄恬趙拔扈
韓懷明褚修張景仁陶子锵成景隽李慶緒謝蔺
殷不害司馬暠張昭
時有徐普濟者,長沙臨湘人。
居喪未葬,而鄰家火起,延及其舍。
普濟号恸伏棺上,以身蔽火。
鄰人往救之,焚炙已悶絕,累日方蘇。
又有建康人張悌,家貧無以供養,以情告鄰富人。
富人不與,不勝忿,遂結四人作劫,所得衣物,三劫持去,實無一錢入己。
縣抵悌死罪。
悌兄松訴稱:“與弟景是前母子,後母唯生悌,松長不能教誨,乞代悌死。
”景又曰:“松是嫡長,後母唯生悌。
若從法,母亦不全。
”亦請代死。
母又雲:“悌應死,豈以弟罪枉及諸兄。
悌亦引分,乞全兩兄供養。
”縣以上谳,帝以爲孝義,特降死,後不得爲例。
陶季直,丹一陽一秣陵人也。
祖湣祖,宋廣州刺史。
父景仁,中散大夫。
季直早慧,湣祖甚一愛一異之,嘗以四函銀列置于前,令諸孫各取其一。
季直時年四歲,獨不取,曰:“若有賜,當先父伯,不應度及諸孫,故不取。
”湣祖益奇之。
五歲喪母,哀若成一人。
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卒後,家人始贖。
季直抱之号恸,聞者莫不酸感。
及長好學,澹于榮利,徵召不起,時人号曰聘君。
後爲望蔡令,以病免。
時劉彥節、袁粲以齊高帝權盛,将圖之。
彥節素重季直,欲與謀。
季直以袁、劉儒者,必緻颠殒,固辭不赴。
俄而彥節等敗。
齊初爲尚書比部郎,時褚彥回爲尚書令,素與季直善,頻以爲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
彥回卒,尚書令王儉以彥回有至行,欲諡“文孝公”。
季直曰:“文孝是司馬道子諡,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簡。
”儉從之。
季直又請爲彥回立碑,始終營護,甚有吏節。
再遷東莞太守,在郡号爲清和。
後爲鎮西谘議參軍。
齊武帝崩,明帝作相,誅鋤異己。
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頗忌之,出爲輔國長史、北海太守。
邊職上佐,素士罕爲之者,或勸季直造門緻謝,明帝留以爲骠騎谘議參軍,兼尚書左丞,遷建安太守。
爲政清靜,百姓便之。
梁台建,爲給事黃門侍郎,常稱仕至二千石始願畢矣,無爲久預人間事,乃辭疾還鄉裡。
梁天監初,就拜太中大夫。
武帝曰:“梁有天下,遂不見此人。
”十年,卒于家。
季直素清苦絕倫,又屏居十馀載,及死,家徒四壁,子孫無以殡斂,聞者莫不傷其志事雲。
沈崇傃字思整,吳興武康人也。
父懷明,宋兖州刺史。
崇傃六歲丁案憂,哭踴過禮。
及長,事所生母至孝,家貧,常傭書以養。
天監二年,太守柳恽辟爲主簿。
崇傃從恽到郡,還迎其母,未至而母卒。
崇傃以不及侍疾,将欲緻死,水漿不入口,晝夜号哭,旬日殆将絕氣。
兄弟謂曰:“殡葬未申,遽自毀滅,非全孝道也。
”崇傃心悟,乃稍進食。
母權瘗,去家數裡,哀至辄之瘗所,不避雨雪。
每倚墳哀恸,飛鳥翔集。
夜恒有猛獸來望之,有聲狀如歎息者。
家貧無以遷厝,乃行乞經年,始獲葬焉。
既而廬于墓側,自以初行喪禮不備,複以葬後更行服三年。
久食麥屑,不噉鹽酢,坐卧于單薦,因虛腫不能起。
郡縣舉至孝。
梁武聞,即遣中書舍人慰勉之,乃诏令釋服,擢補太子洗馬,旌其門闾。
崇傃奉诏釋服,而涕泣如居喪。
固辭不受官,乃除永甯令。
自以祿不及養,哀思不自堪,未至縣,卒。
荀匠字文師,潁一陰一人,晉太保勖九世孫也。
祖瓊,年十五複父仇于成都巿,以孝聞。
宋元嘉末度淮,逢武陵王舉義,爲元兇追兵所殺,贈員外散騎侍郎。
父法超,仕齊爲安複令,卒官。
匠号恸氣絕,身一體皆冷,至夜乃蘇。
既而奔喪,每宿江渚,商侶不忍聞其哭聲。
梁天監元年,其兄斐爲郁林太守,征俚賊,爲流矢所中,死于陣。
喪還,匠迎于豫章,望舟投水,傍人赴救,僅而得全。
及至,家貧不得時葬,居父憂并兄服,曆四年不出廬戶。
自括發不複栉沐,發皆秃落,哭無時。
聲盡則系之以泣,目眦皆爛,形骸枯悴,皮骨裁連,雖家人不複識。
郡縣以狀言,武帝诏遣中書舍人爲其除服,擢爲豫章王國左常侍。
匠雖即吉而毀悴逾甚,外祖孫謙誡之曰:“主上以孝臨天下,汝行過古人,故擢汝此職。
非唯君父之命難拒,故亦揚名後世,所顯豈獨汝身哉。
”匠乃拜,竟以毀卒。
吉翂字彥霄,馮翊蓮勺人也。
家居襄一陽一。
翂幼有孝一性一,年十一遭所生母憂,水漿不入口,殆将滅一性一,親一黨一異之。
梁天監初,父爲吳興原鄉令,爲吏所誣,逮詣廷尉。
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請公卿,行人見者皆爲隕涕。
其父理雖清白,而恥爲吏訊,乃虛自引咎,罪當大辟。
翂乃撾登聞鼓,乞代父命。
武帝異之,尚以其童幼,疑受教于人,敕廷尉蔡法
居喪未葬,而鄰家火起,延及其舍。
普濟号恸伏棺上,以身蔽火。
鄰人往救之,焚炙已悶絕,累日方蘇。
又有建康人張悌,家貧無以供養,以情告鄰富人。
富人不與,不勝忿,遂結四人作劫,所得衣物,三劫持去,實無一錢入己。
縣抵悌死罪。
悌兄松訴稱:“與弟景是前母子,後母唯生悌,松長不能教誨,乞代悌死。
”景又曰:“松是嫡長,後母唯生悌。
若從法,母亦不全。
”亦請代死。
母又雲:“悌應死,豈以弟罪枉及諸兄。
悌亦引分,乞全兩兄供養。
”縣以上谳,帝以爲孝義,特降死,後不得爲例。
陶季直,丹一陽一秣陵人也。
祖湣祖,宋廣州刺史。
父景仁,中散大夫。
季直早慧,湣祖甚一愛一異之,嘗以四函銀列置于前,令諸孫各取其一。
季直時年四歲,獨不取,曰:“若有賜,當先父伯,不應度及諸孫,故不取。
”湣祖益奇之。
五歲喪母,哀若成一人。
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卒後,家人始贖。
季直抱之号恸,聞者莫不酸感。
及長好學,澹于榮利,徵召不起,時人号曰聘君。
後爲望蔡令,以病免。
時劉彥節、袁粲以齊高帝權盛,将圖之。
彥節素重季直,欲與謀。
季直以袁、劉儒者,必緻颠殒,固辭不赴。
俄而彥節等敗。
齊初爲
彥回卒,尚書令王儉以彥回有至行,欲諡“文孝公”。
季直曰:“文孝是司馬道子諡,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簡。
”儉從之。
季直又請爲彥回立碑,始終營護,甚有吏節。
再遷東莞太守,在郡号爲清和。
後爲鎮西谘議參軍。
齊武帝崩,明帝作相,誅鋤異己。
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頗忌之,出爲輔國長史、北海太守。
邊職上佐,素士罕爲之者,或勸季直造門緻謝,明帝留以爲骠騎谘議參軍,兼尚書左丞,遷建安太守。
爲政清靜,百姓便之。
梁台建,爲給事黃門侍郎,常稱仕至二千石始願畢矣,無爲久預人間事,乃辭疾還鄉裡。
梁天監初,就拜太中大夫。
武帝曰:“梁有天下,遂不見此人。
”十年,卒于家。
季直素清苦絕倫,又屏居十馀載,及死,家徒四壁,子孫無以殡斂,聞者莫不傷其志事雲。
沈崇傃字思整,吳興武康人也。
父懷明,宋兖州刺史。
崇傃六歲丁案憂,哭踴過禮。
及長,事所生母至孝,家貧,常傭書以養。
天監二年,太守柳恽辟爲主簿。
崇傃從恽到郡,還迎其母,未至而母卒。
崇傃以不及侍疾,将欲緻死,水漿不入口,晝夜号哭,旬日殆将絕氣。
兄弟謂曰:“殡葬未申,遽自毀滅,非全孝道也。
”崇傃心悟,乃稍進食。
母權瘗,去家數裡,哀至辄之瘗所,不避雨雪。
每倚墳哀恸,飛鳥翔集。
夜恒有猛獸來望之,有聲狀如歎息者。
家貧無以遷厝,乃行乞經年,始獲葬焉。
既而廬于墓側,自以初行喪禮不備,複以葬後更行服三年。
久食麥屑,不噉鹽酢,坐卧于單薦,因虛腫不能起。
郡縣舉至孝。
梁武聞,即遣中書舍人慰勉之,乃诏令釋服,擢補太子洗馬,旌其門闾。
崇傃奉诏釋服,而涕泣如居喪。
固辭不受官,乃除永甯令。
自以祿不及養,哀思不自堪,未至縣,卒。
荀匠字文師,潁一陰一人,晉太保勖九世孫也。
祖瓊,年十五複父仇于成都巿,以孝聞。
宋元嘉末度淮,逢武陵王舉義,爲元兇追兵所殺,贈員外散騎侍郎。
父法超,仕齊爲安複令,卒官。
匠号恸氣絕,身一體皆冷,至夜乃蘇。
既而奔喪,每宿江渚,商侶不忍聞其哭聲。
梁天監元年,其兄斐爲郁林太守,征俚賊,爲流矢所中,死于陣。
喪還,匠迎于豫章,望舟投水,傍人赴救,僅而得全。
及至,家貧不得時葬,居父憂并兄服,曆四年不出廬戶。
自括發不複栉沐,發皆秃落,哭無時。
聲盡則系之以泣,目眦皆爛,形骸枯悴,皮骨裁連,雖家人不複識。
郡縣以狀言,武帝诏遣中書舍人爲其除服,擢爲豫章王國左常侍。
匠雖即吉而毀悴逾甚,外祖孫謙誡之曰:“主上以孝臨天下,汝行過古人,故擢汝此職。
非唯君父之命難拒,故亦揚名後世,所顯豈獨汝身哉。
”匠乃拜,竟以毀卒。
吉翂字彥霄,馮翊蓮勺人也。
家居襄一陽一。
翂幼有孝一性一,年十一遭所生母憂,水漿不入口,殆将滅一性一,親一黨一異之。
梁天監初,父爲吳興原鄉令,爲吏所誣,逮詣廷尉。
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請公卿,行人見者皆爲隕涕。
其父理雖清白,而恥爲吏訊,乃虛自引咎,罪當大辟。
翂乃撾登聞鼓,乞代父命。
武帝異之,尚以其童幼,疑受教于人,敕廷尉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