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1 列傳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事。
時東昏一婬一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國就稷謀,乃使直合張齊行弑于含德殿。
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锺下,議遣國子博士範雲、中書舍人裴長穆等使石頭城詣武帝,以稷爲侍中、左衛将軍,遷大司馬左司馬。
梁朝建,爲散騎常侍,中書令。
及上即位,封江安縣子,位領軍将軍。
武帝嘗于樂壽殿内宴,稷醉後言多怨辭形于色。
帝時亦酣,謂曰:“卿兄殺郡守,弟殺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稱。
”稷曰:“臣乃無名稱,至于陛下不得言無勳。
東昏暴虐,義師亦來伐之,豈在臣而已。
”帝埒其須曰:“張公可畏人。
”中丞陸杲彈稷雲:“領軍張稷,門無忠貞,官必險達,殺君害主,業以爲常。
”武帝留中竟不問。
累遷尚書左仆射。
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
舊臨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
帝以稷清貧,手诏不受。
宋時孝武帝經造張永,至稷三世,并降萬乘,論者榮之。
稷雖居朝右,每慚口實,乃名其子伊字懷尹,霍字希光,畯字農人。
同字不見,見字不同,以旌其志。
既懼且恨,乃求出,許之。
出爲青冀二州刺史,不得志,常閉合讀佛經。
禁防寬弛,僚吏頗緻侵擾。
州人徐道角等夜襲州城,乃害之。
有司奏削爵土。
稷一性一明烈,善與人交,曆官無畜聚,奉祿皆頒之親故,家無馀财。
爲吳興太守,下車存問遺老,引其子孫置之右職,政稱寬恕。
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吳,鄉人候稷者滿水陸。
稷單裝徑還都下,人莫之識,其率素如此。
稷長女楚媛适會稽孔氏,無子歸宗,至逢稷見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稷與族兄充、融、卷俱知名,時目雲充、融、卷、稷爲四張。
卷字令遠,少以和理着稱,能清言,位都官尚書,天監初卒。
稷子嵊。
嵊字四山。
稷初爲剡令,至嵊亭生之,因名嵊,字四山。
少敦孝行,年三十馀,猶斑衣受稷杖,動至數百,收淚歡然。
方雅有志一操一,能清言,感家禍,終身蔬食布衣,手不執刀刃,不聽音樂。
弟淮言氣不倫,嵊垂泣訓誘。
起家秘書郎,累遷鎮南湘東王長史、尋一陽一太守。
王暇日玄言,因爲之筮,得節卦,謂嵊曰:“卿後當東入爲郡,恐不得終其天年。
”嵊曰:“貴得其所耳。
”時伏挺在坐,曰:“君王可畏人也。
” 還爲太府卿,吳興太守。
侯景圍建邺,遣弟伊率郡兵赴援。
城陷,禦史中丞沈浚違難東歸,嵊往見之,謂曰:“賊臣憑陵,人臣效命之日,今欲收集兵刃,保據貴鄉,雖複萬死,誠亦無恨。
”浚固勸嵊舉義。
時邵陵王綸東奔至錢唐,聞之,遣前舍人陸丘公闆授嵊征東将軍。
嵊曰:“天子蒙塵,今日何情複受榮号。
”留闆而已。
賊行台劉神茂攻破義興,遣使說嵊,嵊斬其使,仍遣軍破神茂。
侯景乃遣其中軍侯子鑒助神茂擊嵊。
嵊軍敗,乃釋戎服坐于聽事。
賊臨以刃終不屈,執以送景。
景将舍之,嵊曰:“速死爲幸。
”乃殺之。
子弟遇害者十馀人。
景欲存其一子嵊曰:“吾一門已在鬼錄,不就爾處求恩。
”于是皆死。
賊平,元帝追贈侍中、中衛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諡忠貞子。
嵊弟一睾一知名。
種字士苗,永從孫也。
祖辯,宋大司農,廣州刺史。
父略,太子中庶子,臨海太守。
種少恬靜,居處雅正,傍無造請。
時人語曰:“宋稱敷、演,梁則卷、充,清虛學尚,種有其風。
”仕梁爲中軍宣城王府主簿,時已四十馀。
家貧,求爲始豐令。
及武陵王紀爲益州刺史,重選一愛一僚,以種爲左西曹掾。
種辭以母老,爲有司奏,坐黜免。
侯景之亂,奉母東奔鄉裡。
母卒,種時年五十,而毀瘠過甚。
又迫以兇荒未葬,服雖畢,居家飲食,恒若在喪。
景平,初司徒王僧辯以狀奏,起爲中從事,并爲具葬禮,葬訖,種方即吉。
僧辯又以種年老無子,賜以妾及居處之具。
陳武帝受禅,爲太常卿。
曆位左戶尚書,侍中,中書令,金紫光祿大夫。
種沈深虛靜,識量宏博,時以爲宰相之器。
仆射徐陵嘗抗表讓位于種,以爲宜居左執,其爲所推如此。
卒,贈特進,諡元子。
種仁恕毖欲,雖曆顯位,家産屢空,終日晏然,不以爲病。
太建初,女爲始興王妃,以居處僻陋,特賜宅一區。
又累賜無錫、嘉興縣秩。
嘗于無錫見重囚在獄,天寒,呼囚暴日,遂失之,帝大笑而不深責。
有集十四卷。
種弟棱亦清靜有識度,位司徒左長史,贈光祿大夫。
論曰:張裕有宋之初,早參霸政,出内所曆,莫非清顯,諸子并荷崇構,克舉家聲,其美譽所歸,豈徒然也。
思曼立身簡素,殆人望乎。
夫濯纓從事,理存無二,取信一主,義絕百心。
以永元之末,人憂塗炭,公喬重圍之内,首創大謀,而旋見猜嫌,又況異于斯也。
然則士之行己,可無深議。
四山赴蹈之方,可謂矯其違矣。
時東昏一婬一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國就稷謀,乃使直合張齊行弑于含德殿。
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锺下,議遣國子博士範雲、中書舍人裴長穆等使石頭城詣武帝,以稷爲侍中、左衛将軍,遷大司馬左司馬。
梁朝建,爲散騎常侍,中書令。
及上即位,封江安縣子,位領軍将軍。
武帝嘗于樂壽殿内宴,稷醉後言多怨辭形于色。
帝時亦酣,謂曰:“卿兄殺郡守,弟殺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稱。
”稷曰:“臣乃無名稱,至于陛下不得言無勳。
東昏暴虐,義師亦來伐之,豈在臣而已。
”帝埒其須曰:“張公可畏人。
”中丞陸杲彈稷雲:“領軍張稷,門無忠貞,官必險達,殺君害主,業以爲常。
”武帝留中竟不問。
累遷尚書左仆射。
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
舊臨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
帝以稷清貧,手诏不受。
宋時孝武帝經造張永,至稷三世,并降萬乘,論者榮之。
稷雖居朝右,每慚口實,乃名其子伊字懷尹,霍字希光,畯字農人。
同字不見,見字不同,以旌其志。
既懼且恨,乃求出,許之。
出爲青冀二州刺史,不得志,常閉合讀佛經。
禁防寬弛,僚吏頗緻侵擾。
州人徐道角等夜襲州城,乃害之。
有司奏削爵土。
稷一性一明烈,善與人交,曆官無畜聚,奉祿皆頒之親故,家無馀财。
爲吳興太守,下車存問遺老,引其子孫置之右職,政稱寬恕。
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吳,鄉人候稷者滿水陸。
稷單裝徑還都下,人莫之識,其率素如此。
稷長女楚媛适會稽孔氏,無子歸宗,至逢稷見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稷與族兄充、融、卷俱知名,時目雲充、融、卷、稷爲四張。
卷字令遠,少以和理着稱,能清言,位都官尚書,天監初卒。
稷子嵊。
嵊字四山。
稷初爲剡令,至嵊亭生之,因名嵊,字四山。
少敦孝行,年三十馀,猶斑衣受稷杖,動至數百,收淚歡然。
方雅有志一操一,能清言,感家禍,終身蔬食布衣,手不執刀刃,不聽音樂。
弟淮言氣不倫,嵊垂泣訓誘。
起家秘書郎,累遷鎮南湘東王長史、尋一陽一太守。
王暇日玄言,因爲之筮,得節卦,謂嵊曰:“卿後當東入爲郡,恐不得終其天年。
”嵊曰:“貴得其所耳。
”時伏挺在坐,曰:“君王可畏人也。
” 還爲太府卿,吳興太守。
侯景圍建邺,遣弟伊率郡兵赴援。
城陷,禦史中丞沈浚違難東歸,嵊往見之,謂曰:“賊臣憑陵,人臣效命之日,今欲收集兵刃,保據貴鄉,雖複萬死,誠亦無恨。
”浚固勸嵊舉義。
時邵陵王綸東奔至錢唐,聞之,遣前舍人陸丘公闆授嵊征東将軍。
嵊曰:“天子蒙塵,今日何情複受榮号。
”留闆而已。
賊行台劉神茂攻破義興,遣使說嵊,嵊斬其使,仍遣軍破神茂。
侯景乃遣其中軍侯子鑒助神茂擊嵊。
嵊軍敗,乃釋戎服坐于聽事。
賊臨以刃終不屈,執以送景。
景将舍之,嵊曰:“速死爲幸。
”乃殺之。
子弟遇害者十馀人。
景欲存其一子嵊曰:“吾一門已在鬼錄,不就爾處求恩。
”于是皆死。
賊平,元帝追贈侍中、中衛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諡忠貞子。
嵊弟一睾一知名。
種字士苗,永從孫也。
祖辯,宋大司農,廣州刺史。
父略,太子中庶子,臨海太守。
種少恬靜,居處雅正,傍無造請。
時人語曰:“宋稱敷、演,梁則卷、充,清虛學尚,種有其風。
”仕梁爲中軍宣城王府主簿,時已四十馀。
家貧,求爲始豐令。
及武陵王紀爲益州刺史,重選一愛一僚,以種爲左西曹掾。
種辭以母老,爲有司奏,坐黜免。
侯景之亂,奉母東奔鄉裡。
母卒,種時年五十,而毀瘠過甚。
又迫以兇荒未葬,服雖畢,居家飲食,恒若在喪。
景平,初司徒王僧辯以狀奏,起爲中從事,并爲具葬禮,葬訖,種方即吉。
僧辯又以種年老無子,賜以妾及居處之具。
陳武帝受禅,爲太常卿。
曆位左戶尚書,侍中,中書令,金紫光祿大夫。
種沈深虛靜,識量宏博,時以爲宰相之器。
仆射徐陵嘗抗表讓位于種,以爲宜居左執,其爲所推如此。
卒,贈特進,諡元子。
種仁恕毖欲,雖曆顯位,家産屢空,終日晏然,不以爲病。
太建初,女爲始興王妃,以居處僻陋,特賜宅一區。
又累賜無錫、嘉興縣秩。
嘗于無錫見重囚在獄,天寒,呼囚暴日,遂失之,帝大笑而不深責。
有集十四卷。
種弟棱亦清靜有識度,位司徒左長史,贈光祿大夫。
論曰:張裕有宋之初,早參霸政,出内所曆,莫非清顯,諸子并荷崇構,克舉家聲,其美譽所歸,豈徒然也。
思曼立身簡素,殆人望乎。
夫濯纓從事,理存無二,取信一主,義絕百心。
以永元之末,人憂塗炭,公喬重圍之内,首創大謀,而旋見猜嫌,又況異于斯也。
然則士之行己,可無深議。
四山赴蹈之方,可謂矯其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