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9 列傳第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而太歲在亥,果薨于光祿大夫雲。
文集傳于世。
子順字景玄,方雅有父風,位太尉從事中郎。
升明末卒。
弟約。
約字景撝,少尚宋孝武女安吉公主,拜驸馬都尉。
仕齊,累遷太子中庶子、領屯騎校尉。
永明八年八月合朔,約脫武冠解劍,于省眠至下鼓不起,爲有司所奏,贖論。
出爲宜都王冠軍長史、淮南太守,行府州事。
武帝謂曰:“今用卿爲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
”約曰:“南豫密迩京師,不化自理,臣亦何人,爝火不息。
”時諸王行一事,多相裁割,約居右任,主佐之間穆如也。
遷司徒左長史。
齊明帝爲錄尚書輔政,百僚脫屐到席,約蹑屐不改。
帝謂江祏曰:“蔡氏是禮度之門,故自可悅。
”祏曰:“大将軍有揖客,複見于今。
” 約好飲酒,夷淡不與世雜。
永元二年,卒于太子詹事,年四十四,贈太常。
弟撙。
撙字景節,少方雅退默,與第四兄寅俱知名。
仕齊位給事黃門侍郎。
丁母憂,廬于墓側。
齊末多難,服阕,因居墓所。
除太子中庶子、太尉長史,并不就。
梁台建,爲侍中,遷臨海太守。
公事左遷太子中庶子,複爲侍中,吳興太守。
初,撙在臨海,百姓楊元孫以婢采蘭貼與同裡黃權,約生子,酬一乳一哺直。
權死後,元孫就權妻吳贖婢母子五人,吳背約不還。
元孫訴,撙判還本主。
吳能爲巫,出入撙内,以金钏賂撙妾,遂改判與吳。
元孫撾登聞鼓訟之,爲有司劾。
時撙已去郡,雖不坐,而常以爲恥。
口不言錢,及在吳興,不飲郡井,齋前自種白苋紫茄,以爲常餌,诏褒其清。
加信武将軍。
時帝将爲昭明太子納妃,意在謝氏。
袁昂曰:“當今貞素簡勝,唯有蔡撙。
”乃遣吏部尚書徐勉詣之,停車三通不報。
勉笑曰:“當須我召也。
”遂投刺乃入。
天監九年,宣城郡吏吳承伯挾祅道聚衆攻宣城,殺太守朱僧勇,轉寇吳興,吏人并請避之。
撙堅守不動,命衆出戰,摧破斬承伯,馀一黨一悉平。
累遷吏部尚書,在選弘簡有名稱。
又爲侍中,領秘書監。
武帝嘗謂曰:“卿門舊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門客沈約、範岫各已被升擢,此外無人。
”約時爲太子少傅,岫爲右衛将軍。
撙風骨鲠正,氣調英嶷,當朝無所屈讓。
嘗奏用琅邪王筠爲殿中郎,武帝嫌不取參掌通署,乃推白牒于香橙地下,曰:“卿殊不了事。
”撙正色俯身拾牒起,曰:“臣謂舉爾所知,許允已有前事;既是所知而用,無煩參掌署名。
臣撙少而仕宦,未嘗有不了事之目。
”因捧牒直出,便命駕而去,仍欲抗表自解。
帝尋悔,取事爲畫。
帝嘗設大臣餅,撙在坐。
帝頻呼姓名,撙竟不答,食餅如故。
帝覺其負氣,乃改喚蔡尚書,撙始放箸執笏曰:“爾。
”帝曰:“卿向何聾,今何聰?”對曰:“臣預爲右戚,且職在納言,陛下不應以名垂喚。
”帝有慚色。
一性一甚凝厲,善自居适。
女爲昭明太子妃,自詹事以下鹹來造谒,往往稱疾相聞,間遣之。
及其引進,但暄寒而已,此外無複馀言。
後爲中書令,卒于吳郡太守,諡曰康子。
司空袁昂嘗謂諸賓曰:“自蔡侯卒,不複更見此人。
”其爲名輩所知如此。
子彥深,宣城内史。
彥深弟彥高,給事黃門侍郎。
彥高子凝。
凝字子居,美容止。
及長,博涉經傳,有文詞,尤工草隸。
陳太建元年,累遷太子中舍人。
以名公子選尚信義公主,拜驸馬都尉、中書侍郎,遷晉陵太守。
及将之郡,更令左右修中書廨宇,謂賓友曰:“庶來者無勞。
” 尋授吏部侍郎。
凝年位未高,而才地爲時所重,常端坐西齋,自非素貴名流,罕所交接,趣時者多譏焉。
宣帝嘗謂凝曰:“我欲用義興主婿錢肅爲黃門侍郎,卿意如何?”凝正色曰:“帝鄉舊戚,恩由聖旨,則無所複問。
若格以佥議,黃散之職,故須人門兼美。
”帝默然而止。
肅聞而不平,義興公主日谮之,尋免官,遷交趾。
頃之追還。
後主嗣位,爲給事黃門侍郎。
後主嘗置酒,歡甚,将移宴弘範宮,衆人鹹從,唯凝與袁憲不行。
後主曰:“何爲?”凝曰:“長樂尊嚴,非酒後所過,臣不敢奉诏。
”衆人失色。
後主曰:“卿醉矣。
”令引出。
他日,後主謂吏部尚書蔡征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用也。
”尋遷信威晉熙王府長史,郁郁不得志。
乃喟然歎曰:“天道有廢興,夫子雲‘樂天知命’,斯理庶幾可達。
”因着小室賦以見志。
陳亡入隋,道病卒,年四十七。
子君知,頗知名。
論曰:蔡廓體業弘正,風格峻舉。
興宗出内所踐,不隕家聲。
位在具臣,而情懷伊、霍,仁者有勇,驗在斯乎。
然自廓及凝,年移四代,高風素氣,無乏于時,其所以取斌,不徒然矣。
至于矜倨之失,蓋其風俗所通,格以正道,故亦名教之深尤也。
文集傳于世。
子順字景玄,方雅有父風,位太尉從事中郎。
升明末卒。
弟約。
約字景撝,少尚宋孝武女安吉公主,拜驸馬都尉。
仕齊,累遷太子中庶子、領屯騎校尉。
永明八年八月合朔,約脫武冠解劍,于省眠至下鼓不起,爲有司所奏,贖論。
出爲宜都王冠軍長史、淮南太守,行府州事。
武帝謂曰:“今用卿爲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
”約曰:“南豫密迩京師,不化自理,臣亦何人,爝火不息。
”時諸王行一事,多相裁割,約居右任,主佐之間穆如也。
遷司徒左長史。
齊明帝爲錄尚書輔政,百僚脫屐到席,約蹑屐不改。
帝謂江祏曰:“蔡氏是禮度之門,故自可悅。
”祏曰:“大将軍有揖客,複見于今。
” 約好飲酒,夷淡不與世雜。
永元二年,卒于太子詹事,年四十四,贈太常。
弟撙。
撙字景節,少方雅退默,與第四兄寅俱知名。
仕齊位給事黃門侍郎。
丁母憂,廬于墓側。
齊末多難,服阕,因居墓所。
除太子中庶子、太尉長史,并不就。
梁台建,爲侍中,遷臨海太守。
公事左遷太子中庶子,複爲侍中,吳興太守。
初,撙在臨海,百姓楊元孫以婢采蘭貼與同裡黃權,約生子,酬一乳一哺直。
權死後,元孫就權妻吳贖婢母子五人,吳背約不還。
元孫訴,撙判還本主。
吳能爲巫,出入撙内,以金钏賂撙妾,遂改判與吳。
元孫撾登聞鼓訟之,爲有司劾。
時撙已去郡,雖不坐,而常以爲恥。
口不言錢,及在吳興,不飲郡井,齋前自種白苋紫茄,以爲常餌,诏褒其清。
加信武将軍。
時帝将爲昭明太子納妃,意在謝氏。
袁昂曰:“當今貞素簡勝,唯有蔡撙。
”乃遣吏部尚書徐勉詣之,停車三通不報。
勉笑曰:“當須我召也。
”遂投刺乃入。
天監九年,宣城郡吏吳承伯挾祅道聚衆攻宣城,殺太守朱僧勇,轉寇吳興,吏人并請避之。
撙堅守不動,命衆出戰,摧破斬承伯,馀一黨一悉平。
累遷吏部尚書,在選弘簡有名稱。
又爲侍中,領秘書監。
武帝嘗謂曰:“卿門舊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門客沈約、範岫各已被升擢,此外無人。
”約時爲太子少傅,岫爲右衛将軍。
撙風骨鲠正,氣調英嶷,當朝無所屈讓。
嘗奏用琅邪王筠爲殿中郎,武帝嫌不取參掌通署,乃推白牒于香橙地下,曰:“卿殊不了事。
”撙正色俯身拾牒起,曰:“臣謂舉爾所知,許允已有前事;既是所知而用,無煩參掌署名。
臣撙少而仕宦,未嘗有不了事之目。
”因捧牒直出,便命駕而去,仍欲抗表自解。
帝尋悔,取事爲畫。
帝嘗設大臣餅,撙在坐。
帝頻呼姓名,撙竟不答,食餅如故。
帝覺其負氣,乃改喚蔡尚書,撙始放箸執笏曰:“爾。
”帝曰:“卿向何聾,今何聰?”對曰:“臣預爲右戚,且職在納言,陛下不應以名垂喚。
”帝有慚色。
一性一甚凝厲,善自居适。
女爲昭明太子妃,自詹事以下鹹來造谒,往往稱疾相聞,間遣之。
及其引進,但暄寒而已,此外無複馀言。
後爲中書令,卒于吳郡太守,諡曰康子。
司空袁昂嘗謂諸賓曰:“自蔡侯卒,不複更見此人。
”其爲名輩所知如此。
子彥深,宣城内史。
彥深弟彥高,給事黃門侍郎。
彥高子凝。
凝字子居,美容止。
及長,博涉經傳,有文詞,尤工草隸。
陳太建元年,累遷太子中舍人。
以名公子選尚信義公主,拜驸馬都尉、中書侍郎,遷晉陵太守。
及将之郡,更令左右修中書廨宇,謂賓友曰:“庶來者無勞。
” 尋授吏部侍郎。
凝年位未高,而才地爲時所重,常端坐西齋,自非素貴名流,罕所交接,趣時者多譏焉。
宣帝嘗謂凝曰:“我欲用義興主婿錢肅爲黃門侍郎,卿意如何?”凝正色曰:“帝鄉舊戚,恩由聖旨,則無所複問。
若格以佥議,黃散之職,故須人門兼美。
”帝默然而止。
肅聞而不平,義興公主日谮之,尋免官,遷交趾。
頃之追還。
後主嗣位,爲給事黃門侍郎。
後主嘗置酒,歡甚,将移宴弘範宮,衆人鹹從,唯凝與袁憲不行。
後主曰:“何爲?”凝曰:“長樂尊嚴,非酒後所過,臣不敢奉诏。
”衆人失色。
後主曰:“卿醉矣。
”令引出。
他日,後主謂吏部尚書蔡征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用也。
”尋遷信威晉熙王府長史,郁郁不得志。
乃喟然歎曰:“天道有廢興,夫子雲‘樂天知命’,斯理庶幾可達。
”因着小室賦以見志。
陳亡入隋,道病卒,年四十七。
子君知,頗知名。
論曰:蔡廓體業弘正,風格峻舉。
興宗出内所踐,不隕家聲。
位在具臣,而情懷伊、霍,仁者有勇,驗在斯乎。
然自廓及凝,年移四代,高風素氣,無乏于時,其所以取斌,不徒然矣。
至于矜倨之失,蓋其風俗所通,格以正道,故亦名教之深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