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9 陳本紀上第九

關燈
,如烹小鮮。

    此又公之功也。

    同姓有扈,頑兇不賓,憑藉宗盟,圖危社稷。

    公論兵于廟堂之上,決勝于尊俎之間,寇、賈、樊、滕,浮江下濑,一朝翦撲,無待甸師。

    此又公之功也。

    豫章祅寇,依憑山澤,繕甲完聚,多曆歲時,結從連橫,爰洎交、廣。

    呂嘉既獲,吳濞已鏦,命我還師,征其不恪,連營盡拔,僞一黨一斯禽。

    此又公之功也。

    自八紘九野,瓜剖豆分,竊帝偷王,連州比縣。

    公武靈已暢,文德又宣,折簡馳書,風猷斯遠。

    此又公之功也。

    京師禍亂,亟積寒暄,雙阙低昂,九門寥豁。

    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興構宮闱,具瞻遐迩。

    郊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還聞泰始之風一流,重睹永平之遺事。

    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濟天下之勳,重之以明德,凝神體道,合德符天。

    用百姓以爲心,随萬機而成務,上德不德,無爲以爲。

    夏長春生,顯仁藏用,功成化洽,樂奏鹹雲,安上禦人,禮兼文質。

    是以天無蘊寶,地有呈祥,既景煥于圖書,方葳蕤于史牒,高勳踰于象緯,積德冠于嵩、華,固無得而稱者矣。

     朕又聞之:前王宰世,茂賞尊賢,式樹藩長,總征群伯。

    二南崇絕,四履遐曠,泱泱表海,祚土維齊;岩岩泰山,俾侯于魯。

    況複經營宇宙,甯惟斷鼇足之功,弘濟蒼生,非直鑿龍門之險。

    而疇庸報德,寂爾無聞,朕所以垂拱當甯,載懷慚悸者也。

    今授公相國,以南豫州之陳留南丹一陽一宣城、揚州之吳興東一陽一新安新甯、南徐州之義興、江州之鄱一陽一臨川十郡,封公爲陳公。

    錫茲青土,苴以白茅,爰定爾邦,用建冢社。

    昔旦、奭分陝,俱爲保師,晉、鄭諸侯,鹹作卿士。

    兼其内外,禮實攸宜。

    今命使持節、兼太尉王通授相國印绶,陳公玺绂;使持節、兼司空王瑒授陳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

    相國秩踰三铉,任總百司,位絕朝班,禮由事革。

    以相國總百揆,除錄尚書之号,上所假節、侍中貂蟬、中書監印章、中外都督太傅印绶、義興公印策,其鎮衛大将軍,揚州牧如故。

    又加公九錫,其敬聽後命:以公禮爲桢幹,律等銜策,四維皆舉,八一柄一有章。

    是用錫公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以公賤寶崇谷,疏爵待農,室富京坻,人知榮辱。

    是用錫公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以公調理一陰一陽一,燮諧風雅,三靈允降,萬國同和。

    是用錫公軒縣之樂,六佾之舞。

    以公宣導王猷,弘闡風教,光景所照,鞮象必通。

    是用錫公朱戶以居。

    以公抑揚清濁,褒德進賢,髦士盈朝,幽人虛谷。

    是用錫公納陛以登。

    以公嶷然廊廟,爲世鎔範,折沖四表,臨禦八荒。

    是用錫公虎贲之士三百人。

    以公軌茲明罰,期在刑厝,象恭無赦,幹紀必誅。

    是用錫公斧钺各一。

    以公英猷遠量,跨厲嵩、溟,包一車書,括囊寰宇。

    是用錫公彤弓一、彤矢百,盧弓十、盧矢千。

    以公天經地義,貫徹幽明,春露秋霜,允供粢盛。

    是用錫公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陳國置丞相以下,一遵舊式。

    往欽哉!其恭循朕命,克相皇天,弘建邦家,允興鴻業,以光我高祖之休命。

     十月戊辰,又進帝爵爲王。

    以揚州之會稽臨海永嘉建安、南徐州之晉陵信安、江州之尋一陽一豫章安成廬陵,并前爲二十郡,益封陳國。

    其相國、揚州牧、鎮衛大将軍并如故。

    又命陳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锺虡宮縣。

    王妃、王子、王女爵命之号,陳台百官,一依舊典。

     辛未,梁帝禅位于陳,策曰: 咨爾陳王,惟昔上古,厥初生人,骊連、栗陸之前,容成、大庭之世,杳冥慌忽,故一靡一得而詳焉。

    自羲、農、軒、昊之君,陶唐、有虞之主,或垂衣而禦四海,或無爲而子萬姓,居之如馭朽索,去之如脫弊屣,裁遇許由,便能舍帝,暫逢善卷,即以讓王。

    故知玄扈琁玑,非關尊貴,金根玉辂,示表君臨。

    及南觀河渚,東沈刻璧,菁華既竭,耄勤已倦,則抗首而笑,惟賢是與,澇然作歌,簡能斯授。

    遺風馀烈,昭晰圖書,漢、魏因循,是爲故實,宋、齊授受,又弘斯義。

    我高祖應期撫運,握樞禦宇,三後重光,祖宗齊聖。

    及時屬一陽一九,封豕薦食,西都失馭,夷狄交侵。

    乃暨天成,輕弄龜鼎,惵惵黔首,若崩厥角,徽徽皇極,将甚綴旒。

     惟王乃聖乃神,欽明文思,二儀并運,四時合序,天錫智勇,人挺雄傑,珠庭日角,龍行虎步。

    爰初投袂,曰乃勤王,電掃番禺,雲撤彭蠡,翦其元惡,定我京畿。

    及王賀帝弘,貿茲冠履,既行伊、霍,用保沖人。

    震澤、稽一陰一,并懷叛逆,獯、羯醜虜,三亂皇都,裁命偏師,二邦自殄,薄伐猃狁,六戎盡殪。

    嶺南叛換,湘、郢連結,賊帥既禽,兇渠傳首。

    用能百揆時序,四門允穆,無思不服,無遠不屆,上達穹昊,下漏深泉,蛟魚并見,讴歌攸屬。

    況乎長彗橫天,已征布新之兆,璧日斯既,實表更姓之符。

    七百無常期,皇王非一族。

    昔木德既季,而傳祚于我有梁。

    天之曆數,允集明哲。

    式遵前典,廣詢群議,王公卿尹,莫不攸屬,敬從人隻之願,授帝位于爾躬。

    四海困窮,天祿永終,王其允執厥中,軌儀前式,以副溥天之望。

    禋郊祀帝,時膺大禮,永固洪業,豈不盛與!又命玺書,遣兼太保、尚書左仆射王通,兼太尉、司徒左長史王瑒,奉皇帝玺绂,受終之禮,一依唐、虞故事。

    是日,梁帝遜于别宮。

    帝謙讓再三,群臣固請,乃許之。

     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皇帝即位于南郊,柴燎告天曰: 皇帝臣霸先,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後帝: 梁氏以圮剝薦臻,曆運有極,欽若天應,以命于霸先。

    夫肇有黎烝,乃樹司牧,選賢與能,未常厥姓。

    有梁末運,仍葉遘屯,獯醜憑陵,久移神器。

    承聖在外,非能祀夏,天未悔禍,複罹寇逆。

    嫡嗣廢黜,宗枝僭詐,天地闆蕩,紀綱泯絕。

    霸先爰初投袂,大拯橫流,重舉義兵,實戡多難。

    廢王立帝,實有厥功,安國定社,用盡其力,是謂小康,方期大道。

    既而煙雲表色,日月呈祥,除舊布新,既彰玄象,遷虞事夏,且協讴歌,九域八荒,同布衷款,百神群祀,皆有誠願,梁帝高謝萬邦,授以大寶。

    霸先自惟菲薄,讓德不嗣,至于再三,辭弗獲許。

    佥以百姓須主,萬機難曠,皇靈眷命,非可謙拒。

    畏天之威,用膺嘉祚,永言夙志,能無慚德。

    敬簡元辰,升壇受禅,告類上帝,用答甿心,永保于我有陳,惟明靈尚飨。

     先是氛霧雨雪,晝夜晦冥,至是日,景氣清晏。

    禮畢,輿駕還宮,臨太極前殿,大赦,改元。

    賜百姓爵二級,文武二等。

    鳏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

    逋租宿責,皆勿複收。

    有犯鄉論清議、贓汙一婬一盜者,皆洗除先注,與之更始。

    其長徒敕系,特皆原之。

    亡官失爵,禁锢奪勞,一依舊典。

    又诏以江一陰一郡奉梁主爲江一陰一王,行梁正朔,車旗服色,一依前準。

    梁皇太後爲江一陰一國太妃,皇後爲江一陰一國妃。

    又诏百司各依位攝職。

    丙子,幸锺山,祭蔣帝廟。

    戊寅,幸華林園覽辭訟,臨赦囚徒。

    己卯,分遣大使宣勞四方。

    庚辰,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設無遮大會。

    辛巳,追尊皇考曰景皇帝,廟号太祖,皇妣董太夫人曰安皇後,前夫人錢氏爲昭皇後,世子克爲孝懷太子。

    立夫人章氏爲皇後。

    癸未,尊景帝陵曰瑞陵、昭皇後陵曰嘉陵,依梁初園陵故事。

    立删定郎,刊定律令。

    戊子,遷景皇帝神主祔于太廟。

     是月,西讨都督周文育、侯安都于郢州敗績,沒于王琳。

    十一月丙申,封皇兄子長城縣侯蒨爲臨川郡王,顼襲封始興郡王,皇弟子昙朗襲封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