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2 宋本紀中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以晉禮。
九月癸醜,立皇子浚爲始興王、駿爲武陵王。
是歲,馮弘奔高麗。
十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
戊戌,鳳凰二見于都下,衆鳥随之,改其地曰鳳凰裡。
夏四月,蜀賊張尋、趙廣降,遷之建邺。
冬十二月辛酉,初停賀雪。
河南、河西、诃羅單國并遣使朝貢。
十五年春二月,以平東将軍吐谷渾慕延爲鎮西将軍、秦河二州刺史,封隴西王。
秋七月辛未,地震。
新作東宮。
是歲,武都、河南、高麗、倭、扶南、林邑等國并遣使朝貢。
立儒學館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十六年春正月戊寅,閱武于北郊。
庚寅,進彭城王義康爲大将軍、領司徒,以開府儀同三司江夏王義恭爲司空。
夏六月己酉,改封隴西王吐谷渾慕延爲河南王。
秋八月庚子,立皇子铄爲南平王。
九月,魏滅且渠茂虔。
冬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赦。
是歲,武都、河南、林邑、高麗等國并遣使朝貢。
上好儒雅,又命丹一陽一尹何尚之立玄素學,着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各聚門徒,多就業者。
江左風俗,于斯爲美,後言政化,稱元嘉焉。
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蝕之。
秋七月壬子,皇後袁氏崩。
八月,徐、兖、青、冀四州大水,遣使振恤。
九月壬子,葬元皇後于長甯陵。
冬十月戊午,前丹一陽一尹劉湛有罪伏誅。
大赦,文武賜爵一級。
以大将軍、領司徒、錄尚書事彭城王義康爲江州刺史,大将軍如故。
甲戌,以司空江夏王義恭爲司徒、錄尚書事。
十一月,尚書仆射、揚州刺史殷景仁卒。
十二月癸亥,以光祿大夫王球爲尚書仆射。
戊辰,武都、河南、百濟等國并遣使朝貢。
是歲,魏太平真君元年。
十八年春三月庚子,雨雹。
戊申,置尚書删定郎官。
夏五月壬午,衛将軍南兖州刺史臨川王義慶、征北将軍南徐州刺史南谯王義宣,并開府儀同三司。
甲申,沔水泛溢,害居人。
六月戊辰,遣使巡行赈贍。
冬十一月戊子,尚書仆射王球卒。
己亥,以丹一陽一尹孟顗爲尚書仆射。
氐楊難當寇漢川。
十二月,晉甯太守爨松子舉兵反,甯州刺史徐循讨平之。
是歲,河南、肅特、高麗、蘇摩黎、林邑等國并遣使來朝貢。
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礿,大赦。
五月庚寅,梁秦二州刺史劉真道、龍骧将軍裴方明破楊難當,仇池平。
閏月,都下水,遣使巡行赈恤。
六月,以大且渠無諱爲征西大将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蝕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鬥,因爲彗,入文昌,貫五車,掃畢,拂天節,經天苑,季冬乃滅。
冬十二月丙申,诏奉聖之胤,速議承襲;及令修廟,四時飨祀;并命蠲近墓五家供灑掃,栽松柏六百株。
是歲,蠕蠕、河南、扶南、婆皇國并遣使朝貢。
西涼武昭王孫李寶始歸于魏。
二十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二月甲申,閱武于白下。
魏軍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誕爲廣陵王。
秋七月癸醜,以楊文德爲征西将軍、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冬十月,雷。
十二月壬午,置藉田。
是歲,河西、高麗、百濟、倭國并遣使朝貢。
自去歲至是,諸州郡水旱傷稼。
人一大饑,遣使開倉赈恤。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兖、南豫州、揚州之浙江西,并禁酒。
辛酉,親耕藉田,大赦。
二月己醜,司徒、錄尚書事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尉,領司徒。
辛卯,立皇子宏爲建平王。
秋八月戊辰,以荊州刺史衡一陽一王義季爲征北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九月甲辰,以大且渠安周爲征西将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冬十月己亥,命刺史郡守修東耕。
丙子,雷且電。
二十二年春正月辛卯朔,改用禦史中丞何承天元嘉新曆。
二月甲戌,立皇子褘爲東海王,昶爲義一陽一王。
秋七月己未,以尚書仆射孟顗爲左仆射,中護軍何尚之爲右仆射。
九月己未,開酒禁。
癸酉,宴于武帳堂,上将行,敕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馔。
日旰,食不至,有饑色。
上誡之曰:“汝曹少長豐佚,不見百姓艱難,今使爾識有饑苦,知以節儉期物。
” 冬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範晔謀反,及一黨一與皆伏誅。
丁酉,免大将軍彭城王義康爲庶人,絕屬籍。
是冬,浚淮,起湖熟廢田千馀頃。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大赦。
六月癸未朔,日有蝕之。
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國,克之。
是歲,大有年。
築北堤,立玄武湖于樂遊苑北,興景一陽一山于華林園,役重人怨。
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賜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河、濟俱清。
六月,都下疫疠,使巡省傍醫藥。
以貨貴,制大錢,一當兩。
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一陽一王義季薨。
冬十一月甲寅,立皇子渾爲汝一陰一王。
是歲,徐、兖、青、冀四州大水。
二十五年春閏二月己酉,大搜于宣武場。
三月庚辰,校獵。
夏四月乙巳,新作阊阖、廣莫二門,改先廣莫門曰承明,開一陽一門曰津一陽一。
五月己卯,罷當兩大錢。
六月庚戌,零陵王司馬元瑜薨。
丙寅,加荊州刺史南谯王義宣位司空。
八月甲子,立皇子彧爲淮一陽一王。
九月辛未,以尚書右仆射何尚之爲左仆射。
冬,青州城南遠望,見地中如水,有影,謂之“地鏡”。
二十六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
二月己亥,幸丹徒,谒京陵。
三月丁巳,宴于丹徒宮,大赦;複丹徒縣僑舊今歲租布之半,行所經過,蠲田租之半。
癸亥,使祭晉故司空忠肅公何無忌墓。
五月壬午,至自丹徒。
丙戌,婆皇國,壬辰,婆達國并遣使朝貢。
冬十月庚子,改封廣陵王誕爲随郡王。
癸卯,彗星見于太微。
甲辰,以揚州刺史始興王浚爲征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兖二州刺史。
二十七年春正月辛卯,百濟國遣使朝貢。
二月,魏軍攻縣瓠。
以軍興,減百官奉祿三分之一。
三月乙醜,淮南太守諸葛闡求減奉祿,同内百官,于是諸州郡縣丞尉并悉同減。
戊寅,罷國子學。
秋七月庚午,遣甯朔将軍王玄谟拒魏,太尉江夏王義恭出次彭城,總統諸軍。
冬十一月丁未,大赦。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衆至瓜步,聲欲度江,都下震懼,鹹荷擔而立。
壬午,内外戒嚴,緣江六七百裡舳舻相接。
始議北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帝登烽火樓極望,不悅,謂江湛曰:“北伐之計,同議者少,今日士庶勞怨,不得無慚。
贻大夫之憂,在予過矣。
”甲申,使饋百牢于魏。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歸,俘廣陵居人萬餘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兖六州殺略不可勝算,所過州郡,赤地無馀。
二月甲戌,降太尉、領司徒江夏王義恭爲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壬午,幸瓜步。
是日,解嚴。
三月乙酉,車駕還宮。
丙申,拜初甯陵。
大旱。
夏四月癸酉,婆達國遣使朝貢。
己卯,彗星見于昴。
是月,都下疾疫,使巡省傍醫藥。
五月乙酉,亡命司
九月癸醜,立皇子浚爲始興王、駿爲武陵王。
是歲,馮弘奔高麗。
十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
戊戌,鳳凰二見于都下,衆鳥随之,改其地曰鳳凰裡。
夏四月,蜀賊張尋、趙廣降,遷之建邺。
冬十二月辛酉,初停賀雪。
河南、河西、诃羅單國并遣使朝貢。
十五年春二月,以平東将軍吐谷渾慕延爲鎮西将軍、秦河二州刺史,封隴西王。
秋七月辛未,地震。
新作東宮。
是歲,武都、河南、高麗、倭、扶南、林邑等國并遣使朝貢。
立儒學館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十六年春正月戊寅,閱武于北郊。
庚寅,進彭城王義康爲大将軍、領司徒,以開府儀同三司江夏王義恭爲司空。
夏六月己酉,改封隴西王吐谷渾慕延爲河南王。
秋八月庚子,立皇子铄爲南平王。
九月,魏滅且渠茂虔。
冬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赦。
是歲,武都、河南、林邑、高麗等國并遣使朝貢。
上好儒雅,又命丹一陽一尹何尚之立玄素學,着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各聚門徒,多就業者。
江左風俗,于斯爲美,後言政化,稱元嘉焉。
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蝕之。
秋七月壬子,皇後袁氏崩。
八月,徐、兖、青、冀四州大水,遣使振恤。
九月壬子,葬元皇後于長甯陵。
冬十月戊午,前丹一陽一尹劉湛有罪伏誅。
大赦,文武賜爵一級。
以大将軍、領司徒、錄尚書事彭城王義康爲江州刺史,大将軍如故。
甲戌,以司空江夏王義恭爲司徒、錄尚書事。
十一月,尚書仆射、揚州刺史殷景仁卒。
十二月癸亥,以光祿大夫王球爲尚書仆射。
戊辰,武都、河南、百濟等國并遣使朝貢。
是歲,魏太平真君元年。
十八年春三月庚子,雨雹。
戊申,置尚書删定郎官。
夏五月壬午,衛将軍南兖州刺史臨川王義慶、征北将軍南徐州刺史南谯王義宣,并開府儀同三司。
甲申,沔水泛溢,害居人。
六月戊辰,遣使巡行赈贍。
冬十一月戊子,尚書仆射王球卒。
己亥,以丹一陽一尹孟顗爲尚書仆射。
氐楊難當寇漢川。
十二月,晉甯太守爨松子舉兵反,甯州刺史徐循讨平之。
是歲,河南、肅特、高麗、蘇摩黎、林邑等國并遣使來朝貢。
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礿,大赦。
五月庚寅,梁秦二州刺史劉真道、龍骧将軍裴方明破楊難當,仇池平。
閏月,都下水,遣使巡行赈恤。
六月,以大且渠無諱爲征西大将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蝕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鬥,因爲彗,入文昌,貫五車,掃畢,拂天節,經天苑,季冬乃滅。
冬十二月丙申,诏奉聖之胤,速議承襲;及令修廟,四時飨祀;并命蠲近墓五家供灑掃,栽松柏六百株。
是歲,蠕蠕、河南、扶南、婆皇國并遣使朝貢。
西涼武昭王孫李寶始歸于魏。
二十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二月甲申,閱武于白下。
魏軍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誕爲廣陵王。
秋七月癸醜,以楊文德爲征西将軍、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冬十月,雷。
十二月壬午,置藉田。
是歲,河西、高麗、百濟、倭國并遣使朝貢。
自去歲至是,諸州郡水旱傷稼。
人一大饑,遣使開倉赈恤。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兖、南豫州、揚州之浙江西,并禁酒。
辛酉,親耕藉田,大赦。
二月己醜,司徒、錄尚書事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尉,領司徒。
辛卯,立皇子宏爲建平王。
秋八月戊辰,以荊州刺史衡一陽一王義季爲征北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九月甲辰,以大且渠安周爲征西将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冬十月己亥,命刺史郡守修東耕。
丙子,雷且電。
二十二年春正月辛卯朔,改用禦史中丞何承天元嘉新曆。
二月甲戌,立皇子褘爲東海王,昶爲義一陽一王。
秋七月己未,以尚書仆射孟顗爲左仆射,中護軍何尚之爲右仆射。
九月己未,開酒禁。
癸酉,宴于武帳堂,上将行,敕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馔。
日旰,食不至,有饑色。
上誡之曰:“汝曹少長豐佚,不見百姓艱難,今使爾識有饑苦,知以節儉期物。
” 冬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範晔謀反,及一黨一與皆伏誅。
丁酉,免大将軍彭城王義康爲庶人,絕屬籍。
是冬,浚淮,起湖熟廢田千馀頃。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大赦。
六月癸未朔,日有蝕之。
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國,克之。
是歲,大有年。
築北堤,立玄武湖于樂遊苑北,興景一陽一山于華林園,役重人怨。
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賜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河、濟俱清。
六月,都下疫疠,使巡省傍醫藥。
以貨貴,制大錢,一當兩。
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一陽一王義季薨。
冬十一月甲寅,立皇子渾爲汝一陰一王。
是歲,徐、兖、青、冀四州大水。
二十五年春閏二月己酉,大搜于宣武場。
三月庚辰,校獵。
夏四月乙巳,新作阊阖、廣莫二門,改先廣莫門曰承明,開一陽一門曰津一陽一。
五月己卯,罷當兩大錢。
六月庚戌,零陵王司馬元瑜薨。
丙寅,加荊州刺史南谯王義宣位司空。
八月甲子,立皇子彧爲淮一陽一王。
九月辛未,以尚書右仆射何尚之爲左仆射。
冬,青州城南遠望,見地中如水,有影,謂之“地鏡”。
二十六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
二月己亥,幸丹徒,谒京陵。
三月丁巳,宴于丹徒宮,大赦;複丹徒縣僑舊今歲租布之半,行所經過,蠲田租之半。
癸亥,使祭晉故司空忠肅公何無忌墓。
五月壬午,至自丹徒。
丙戌,婆皇國,壬辰,婆達國并遣使朝貢。
冬十月庚子,改封廣陵王誕爲随郡王。
癸卯,彗星見于太微。
甲辰,以揚州刺史始興王浚爲征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兖二州刺史。
二十七年春正月辛卯,百濟國遣使朝貢。
二月,魏軍攻縣瓠。
以軍興,減百官奉祿三分之一。
三月乙醜,淮南太守諸葛闡求減奉祿,同内百官,于是諸州郡縣丞尉并悉同減。
戊寅,罷國子學。
秋七月庚午,遣甯朔将軍王玄谟拒魏,太尉江夏王義恭出次彭城,總統諸軍。
冬十一月丁未,大赦。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衆至瓜步,聲欲度江,都下震懼,鹹荷擔而立。
壬午,内外戒嚴,緣江六七百裡舳舻相接。
始議北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帝登烽火樓極望,不悅,謂江湛曰:“北伐之計,同議者少,今日士庶勞怨,不得無慚。
贻大夫之憂,在予過矣。
”甲申,使饋百牢于魏。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歸,俘廣陵居人萬餘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兖六州殺略不可勝算,所過州郡,赤地無馀。
二月甲戌,降太尉、領司徒江夏王義恭爲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壬午,幸瓜步。
是日,解嚴。
三月乙酉,車駕還宮。
丙申,拜初甯陵。
大旱。
夏四月癸酉,婆達國遣使朝貢。
己卯,彗星見于昴。
是月,都下疾疫,使巡省傍醫藥。
五月乙酉,亡命司